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方辨治痰饮水湿该注意什么?

| 导读:痰饮水湿皆是津液代谢敷布失常所致,归属于六经辨治体系的“太阴病”范畴,痰饮水湿致病常症状复杂,变证四出。临床该如何辨别此类疾病,采用何种治则、治法,以及如何判别疗效?本期分享马家驹老师《以治则治法为核心构建经方痰饮水湿辨治体系》,相信学习完本文,这些问题都能找到答案。(编辑:木易火耳)

胡希恕经方医学


以治则治法为核心构建经方痰饮水湿辨治体系

作者/马家驹

痰饮病病因探讨

《内经》曰:“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详细阐述了饮食入胃后的变化过程,也往往被作为痰饮水湿产生病因的解释分析,因此后世多将痰饮水湿的形成归为肺脾肾、三焦的功能失调脾为后天之本,居于中焦,因此脾失健运是导致内在痰饮水湿停聚的根本原因。“肺为储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更是强调了脾的因素。

脾气的升清降浊是维系人体气机升降平衡的重要因素,因此痰饮水湿往往伴随着气机升降失常的表现

按照仲景六经辨治体系,导致痰饮水湿停聚的内因——脾失健运属于功能沉衰不足,属于病位在里的虚寒不足证,因此痰饮水湿归属于“太阴病”范畴

痰饮病的分类

痰饮水湿同属于“太阴病”范畴,归结于机体功能沉衰不足所致,但四者本身各有不同。如从形质言,饮为稀涎,痰多厚浊,水属清液,湿性黏滞

饮为痰饮之总称,其中根据痰饮水湿停聚部位不同而有不同分类,如夫饮有四,停留胃肠的“痰饮”,留于胁下的“悬饮”,支撑胸肺的“支饮”,泛溢四肢的“溢饮”

风水恶风,一身悉肿,类似于四饮中溢饮。“湿邪”为病,其性黏滞,弥漫而无定体,又可分为外湿和内湿。仲景“湿病”重在论述外湿为病,典型表现就是身体困重、肢节疼痛

痰饮水湿之间同中有异,一定条件下又可互相转化。因四者源出一体,皆是水液代谢敷布失常所致,因此后世也多统称为痰饮。

痰饮病常见临床症状表现

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涉及痰饮之症状甚多,概括起来有喘满、咳嗽、头眩、心悸、短气、胁痛、身体疼重、痞闷、肠间有水气、水肿、背寒冷、咳嗽痛引缺盆、目泣、吐涎沫等多方面症状。

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从真武汤、猪苓汤条文即能看出痰饮水湿的或然证多。

痰饮水湿停聚于体内,可为有形,亦可为无形。阻碍气机流通,同时亦可随气机周流无处不到。因此痰饮水湿所致病证可见于多部位,同时与气机失调密切相关。而气机的失调主要归结于升降出入的失常,与表里、上下密切相关。

邪在表的常见症状

病位分表里,痰饮水湿主要为内生邪气,而水、湿邪可从外来

仲景论水、湿多为外来,如湿邪在表,多表现为恶寒、身重、身痛、乏力、四肢困倦等表寒证。如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湿家关节疼痛而烦;湿家之为病一身尽疼;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强调了湿为阴邪,湿邪在表困阻气机,阳气不利而表现为在表的阴证、寒证

以咳痰喘为主症的水饮上逆

夫饮有四,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其中以悬饮、支饮与咳最为相关。如《金匮要略》所言:“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说明了咳是水饮证的主要症状表现之一

仲景不仅对饮邪导致咳进行详细描述,同时在治疗咳一症时,亦紧紧围绕从痰饮论治。如其曰:“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仲景论咳痰喘多由水饮所致,其所创治疗方剂中都包含祛饮之法,或解表利饮、或行气利饮、或温化水饮、或攻下水饮等,方虽千变,法却如一,都从痰饮论治,表明了咳喘与痰饮水湿密切相关。

以二便失调为主症的水饮下迫

痰饮水湿主要为内生之邪。因此从病位而言分为表里,从病性而言为阴邪。因其停聚于内,易影响气机升降出入,随气可逆于上而迫于下,故有诸多或然证。如在表则身肿、身痛等。饮气逆于胃则呕吐,凌于心则悸,射肺则咳,上逆则喘满、眩晕,滞于气则心下痞,下迫则二便不利。

水饮夹气可上冲,除咳痰喘外亦可见“气上冲胸,起则头眩”等症,而痰饮水湿下迫于大肠则利,下迫于小肠则小便不利。正如仲景曰:“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最突出的体现在猪苓汤与真武汤条文

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真武汤为阳虚水泛,可表现为一系列或然证,最突出表现而二便异常

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猪苓汤为水饮证,水饮下迫大肠则利,上逆于咽、肺则咳,逆于胃则呕,水饮不解郁久化热


痰饮病诊断要点

痰饮水湿产生归结于机体功能沉衰不足而致津液代谢失常,属于太阴病。《伤寒论》第277条所谓:“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即明确指出太阴病为病位在里的虚寒证。

因此痰饮病的诊断要点为:属于太阴病,伴见痰饮水湿常见症状,即可考虑痰饮水湿的诊断。但需要注意的是,咯痰不是诊断的主要标准

附痰饮水湿证的常见症状要点:


痰饮水湿治则、治法探讨

从阴阳角度而言,痰饮水湿的形成归结于中焦脾胃功能的失健,本质属于阴邪,属于太阴病。因此仲景在《金匮要略·痰饮病篇》提出其治则为“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饮多因寒而生,故为“温化”。给予温中化饮治疗,使太阴得温,水饮去、气机利。 

治法为在治则指导下结合具体临床而形成的具体治疗方法,治则为“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其治法则紧紧围绕如何通过“温药和之”而达到祛除水饮并且使之不再复生的目的。仲景明确提出的治法有“发汗”与“利小便”等。而理解发汗与利小便,需要首先判别病位表里、病性虚实寒热的不同。

痰饮水湿病位在表,如溢饮的“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痛重”,故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如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为通过汗使水湿从表而祛,取“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痰饮水湿病位在里,如“湿痹之候,小便不利……但当利其小便”;苓桂术甘汤的“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等。

总之,痰饮水湿的论治需辨虚实、寒热、表里从病位表里言,风水、溢饮、湿家从表论治,多取汗;痰饮、悬饮、支饮、留饮、伏饮多从里论治,使之从二便祛除。“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即是阴阳表里辨证之意,上下分消之法。以腰分表里上下,腰以上为阳、为表,故发汗;腰以下为阴、为里,故利小便

从病性虚实角度而言,实证可攻,如汗法、利小便与攻下法,祛邪为主;虚证可补,如温阳化气,振奋阳气而气化水行,以扶正为主。同时在温化水饮的基础上,注重调畅气机,恢复气机的升降出入

发汗利小便的禁忌症

发汗、利小便是常用治法,却也有其禁忌症。痰饮水湿本身是津液代谢敷布失常所致,故也往往伴有一定津液不足的表现。如果痰饮水湿证兼有津液不足,不可盲目发汗而伤津液。如仲景云:“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

痰饮水湿本质属于太阴虚寒,若大发汗则损伤阳气津液,邪气更不易祛除或易再次感邪,故痰饮水湿证在表,可发汗,但不可大发汗,也体现了仲景顾护津液的治疗目的,正如陈修园在《医学三字经》中所谓:“存津液是真诠”。

仲景又云:“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湿家下之,额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在后世《温病条辨》三仁汤方证中,吴鞠通详细阐述湿邪不可汗、下、润。是指邪不在表不可汗,未成实不可下,湿为阴邪不可润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痰饮水湿证,治以发汗、利小便等法。判断治疗效果则需要体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和”为“使之和”,即通过发汗、利小便等达到阴阳和的目的,故阴阳和是判定治疗有效的标准

如仲景云:“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痰饮水湿属于太阴虚寒证,本不渴,治疗后寒去饮消,则变为渴,如小青龙汤条的“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痰饮水湿停聚于内,凝滞而为支结,如“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水饮所作”,治疗得法,当“腹中软,即当散也”。
小结
痰饮水湿源出一体,皆是水液代谢敷布失常所致,具体虽有差异,但皆归六经统摄,需明辨表里、虚实,进而明辨具体方证,是经方痰饮水湿证治的关键

痰饮水湿的本质为太阴病里虚寒证,因虚寒所致机体功能不足,故治则为“当以温药和之”。在治则指导下的治法紧紧围绕“和之”确定,如发汗、利小便等,虚则补之,实则祛之。温化水饮的基础代表方剂是小半夏加茯苓汤,也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代表方。结合具体方证,又可形成具体如夹热则清热、兼表则解表等具体治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跟马家驹老师学经方(15)--小青龙汤
太阳太阴合病,该如何治疗?
仲景常用“可表可里药”
论五苓散证
《伤寒论》口渴的治疗
中风的治法大要丨“卒中八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