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加油】战“疫”之星(一):杨浦这支配送突击队打通“最后一百米”!徐汇这位道德模范才是真的“社牛...
userphoto

2022.05.04 上海

关注
编者按:

在上海全民战“疫”的行动中,广大学雷锋志愿者成为疫情防控的重要力量之一,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社区楼道、商圈楼宇;他们投身核酸检测、秩序维护、物资保障、心理疏导;他们各司其职、甘于奉献、尽心守“沪”,每一位奔走的学雷锋志愿者身影,如同绽放夜空的点点星火,照亮温暖着这个特别的春天。他们平凡,亦不凡;无名,亦英雄!从今天开始起,雷锋杂志社与上海市文明办联合推出专栏——战“疫”之星,所报道的稿件,均来自上海市文明办和各区文明办。敬请读者关注。



穿梭在杨浦大街小巷,

这支配送突击队打通“最后一百米”!

当前,上海疫情防控处于最吃劲、最关键的阶段。尽管各地援助物资不断抵沪,但电商平台末端配送能力依旧紧张,“买菜难”、“配送难”等问题依然存在。

如何解决“最后一公里”、“最后一百米”,把生活物资及时送到社区居民,特别是孤寡老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手中,是一道必答题。为此,上海杨浦商贸集团承担起特殊困难家庭的托底保障任务,并成立突击配送队,以“居民下单、分拣配单、专车送单”的形式,通过各街道居委会汇总居民订货需求集采集配,全力保障托底群体的生活必需。

4月13日,上海杨浦区长白新村街道一对70多岁的失独老夫妻发来求助信息,他们自小区封控以来无法网购买菜。虽然已收到过政府保供物资,但还是逐渐缺粮,老夫妇十分焦急和无奈。接单组人员一边安抚对方,一边加急安排配送。接到任务后,配送突击队立即出发,两位突击队员顶着大雨,在2小时内将蔬菜、牛奶等物资筹措到位并送到了求助人手中,解决了对方的燃眉之急。

遇上风雨交加的恶劣天气,保供组收到的订单却没有减少。“雨再大、也要把物资及时送到!”配送突击队员们毫不退缩,他们依旧穿上“大白”,顶着大风大雨,坚持把一车车的蔬菜等物品送到指定社区。很多队员回来,雨水已淋湿了全身。“雨水冷,当我们把物资送到有需要的居民区时,内心和居民一样,都是热乎乎的。”配送突击队顾超说。

前几天,上海气温突破30℃,配送突击队员们也不顾高温和疲劳,心里只有一个愿望:快点,再快点,早一点把生活物资送到居民手中。他们身穿“大白”,穿梭在杨浦的大街小巷,把一批批物资及时送达居民区。

搬运物资是个重体力活,突击队员们克服身穿防护服的行动不便,迅速接力,完成物资装卸工作。头顶烈日的他们被汗水湿透了衣服,但为了能够让居民早日拿到生活物资,大家咬牙坚持,手上速度没有一丝放缓。奋战到半夜是家常便饭,队员们有时到深夜才吃上几口饭。

队员们坦言,在配送过程中,也会遇到居民对菜品不满意、无法联系到收货人、甚至无理由拒收等情况。对此,突击队充分做好应对预案,耐心做好电话沟通、疏导,想方设法满足居民合理诉求。有一个社区的食用油订单,因各种原因使得突击队员往返三次,最终帮助解决了问题,得到了小区居民的感谢和认可。

连日来,不少居民致电商贸保供热线,表示衷心感谢。对此,商贸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保障好特殊困难家庭的需求,是国资国企义不容辞的责任,相信在党的领导下,各方携手、共克时艰,一定能打赢这场抗击疫情的硬仗。

截至发稿前,杨浦商贸配送突击队仅“蔬菜包”配送量就达到3.4万余份,有效缓解了特殊困难居民的生活急需,在托底保障、攻坚急难任务中展现应有的使命担当,为这样的一支“铁军”点赞。




一句话拉起方舱医院志愿者队,

这位徐汇区道德模范才是真的“社牛”!

方舱医院的一天是从凌晨开始的。伴随着依稀的鼾声,四五点钟,有人从一千多张床铺中悄悄起床,等候每天一次的核酸;也有一些人以志愿行动开始一天的生活,他们是病人,也是志愿者。

一句话拉起一支队伍

“方舱里的生活安排得很有规律,每天核酸都能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很快就适应了。”徐汇区道德模范柏祖芳是湖南街道武康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有十多年的社区工作经验。在这场战疫的前期,她也是冲在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每日淹没在居民的配药、买菜需求中。许多居民说,一听到她的声音就安心了。

在方舱里,柏祖芳仍然是个靠谱的党员。进舱的晚上,她接到了西岸方舱医院A馆指挥部的请求,希望她建立一支病区里的志愿者队伍。第二天一大早,柏祖芳就与一起入舱的居民区书记沈叶在方舱里招募起了志愿者。西岸方舱医院A馆有1000多张床位,这么多人,怎么拉起一支靠得住的队伍?

“把陌生人聚集在一起,需要有勇气。”以往的工作中,柏祖芳许多时候都是在跟熟悉的人打交道,但这一次她要从乌泱泱的一千个人里面找到志愿者。“很多人都在床上睡觉、刷手机,我们就去找那些看起来比较容易沟通的年轻人,问他们愿意当志愿者吗?”事实证明,主动出击很有效果,上午柏祖芳就拉起了一支六七个人的志愿者小队,并与大家约定在洗手池开第一次碰头会。

刚一成队,志愿者们就行动了起来,帮助工作人员发放餐食、维持排队秩序、帮助老人出示核酸检测的二维码、反馈病人区的意见和状况等等。别小看这些小事,任何事情变成1000量级都需要强有力的协调和组织能力来支撑。

志愿者群成为信息顺畅沟通的一个小小的结点。赵进告诉记者,柏祖芳建起来的志愿者队群里,不仅有总指挥部的相关负责人,还有医护、保安、保洁等团队的相关负责人,病人的需求可以在群里直接沟通。“比如附近的病人是不是需要药?哪里的卫生需要维持一下?他们行动都很快。”

志愿者的努力有了效果,这个小队吸引了更多的成员加入。在方舱里,病人们的生活变得十分简单,睡觉和刷手机是最常见的生活状态。志愿者小队的几项工作熟练起来后,柏阿姨又琢磨起了新工作内容。“每天都睡在床上,会把精神气睡没的。”她决定组织几位新志愿者动员大家进行一些文体活动,比如广场舞。

对比方舱的总人数,志愿者的队伍还是很微小,但它是一股无形的力量,感召着更多人,发出坚定温暖的光芒。

方舱医院里的新变化

“与以往的和熟人打交道的工作经验不同,现在是和陌生人一起工作,但让我很感动的是,每次行动他们的响应都很快。”柏祖芳说,湖南街道的老年人比例比较高,年轻人又工作繁忙,很难招募。但在这里,只要群里有志愿工作通知,大家都是齐刷刷的第一时间回复,并行动起来。

这并不容易。方舱医院是个小社会。各行各业、不同际遇的人们阴差阳错地聚在一起,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发出的声音不一样,而距离又这么近。共识稀薄得像纸一样,小摩擦在所难免。

柏祖芳善于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小摩擦,她总能耐心地让着急的人情绪缓和下来。尽管身在方舱,居委会里的事情还是少不了她。有了不理解的难事,居民们都爱打她的电话,听听她的看法。

有人核酸阳性不愿意来方舱,柏祖芳用亲身经历劝她:“我丈夫现在也在方舱,儿子和我一起进来,我就开玩笑说,你看我们全家一起总动员。”有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的租客,核酸结果不符合入院标准,但希望跟着妈妈一起去方舱,柏祖芳也劝她理解规则,安排好自己的生活。

早上,太阳如约到来,志愿者们做好消毒工作已经开始协助工作人员发放餐食,控制行进队伍。柏祖芳为志愿者们拍了很多照片,她感觉到一种熟悉的特殊连接正在人和人之间发生。赵进也在志愿者队伍里,他觉得这个“上海”亲切随和,团结一心。

END

稿件源于:上海市文明办和各区文明办

编辑:姚华

总监制:吴维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微光聚星火,他们奋战在杨浦防疫一线!
疫情不退我不退,不破疫情终不还!
建交系统多支整建制志愿者突击队集结抗疫
上海物资充足,将有序推动企业复工保供应链
抗疫党员姜振兴: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直前
邗城抗疫 教育有我 | 美琪学校:贴心关爱 服务到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