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临时上任”到“居民安心”,他这么做......
userphoto

2022.05.16 上海

关注

位于东余杭路211弄的春阳住宅小区系虹口区少数尚存的二级旧里,不到0.02平方公里的面积,容纳了1100户,2300余名居民,社区里八成的居民依旧过着厨卫合用的日子。

疫情期间,北外滩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苏隽成挺身而出,主动请缨顶替因病住院的老社区民警,与居委干部们一同抗疫。每一次大规模核酸检测、抗原自筛、物资发放,都有他的身影。老人缺药、少菜,他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居民有情绪,他耐心解释安抚;弄堂老人多志愿者少,他满头大汗运送物资。

改变陋习

新官上任三把火



老旧建筑结构的春阳住宅小区在防疫上有先天劣势,疫情初期,这里的感染率相较于其他小区高出不少。居民人心惶惶,管理也就难上加难。因此,接任社区民警后,苏隽成的第一件事就是绞尽脑汁降低感染率。

沉入小区工作一段时间后,苏隽成总结发现,高感染率主要是因为居民的三大不良习惯不戴口罩弄堂内聚集噶三胡、核酸检测不保持间距爱插队、垃圾袋不密封清理不及时

三个问题个个都是大难题,聚在一起简直成了疫情的助燃剂。“疫情当前,必须把居民的这些不良生活习惯扭转过来,再难也要!”

带着这样决心,苏隽成屡次深入社区弄堂内,哪里有人员聚集他就往哪赶,哪里队伍无秩序他就到哪规整。晚饭后,居民们餐桌收拾干净准备扔垃圾时,他就穿堂走弄,拿着他的小喇叭奔走呼号,提醒居民扎紧垃圾袋扔到指定位置,方便志愿者上门清理。

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苏隽成的一次次劝说让居民们认识到了病毒的危险,也让大家感受到了这位“新任”社区民警的认真负责。不过一周的时间,居民们不戴口罩的少了,出门聊天的少了,排队秩序好了,垃圾也包严实了,最明显的是,社区的感染率明显下降了。

社区挖潜

保供问题迎刃而解



春阳住宅小区的保供物资一直处于稳定供给,虽然物资能够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居民难免还是有些特殊需求,需要“团购”。可小区里近一半居民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根本不会操作,怎么办?

苏隽成想到了另一半的居民。他接手小区管理后了解到,小区居民多为外来务工人员,其中不乏一些个体商贩。依靠扎实的实有人口管理基础,苏隽成很快筛选出一批商贩,动员他们带着小区居民一起团购。此举不仅大大丰富了居民们的生活物资,也缓解了商贩们疫情期间收入锐减的问题。疫情下能办好如此双赢的事情,居民们对苏隽成刮目相看。

换位思考

志愿队伍逐渐壮大



保供物资到了,团购物资也补充够了,小区内的配送力量不足却成为了短板。

眼看着小区门口物资越堆越多,苏隽成和居委干部、志愿者们不敢怠懈,只要物资一到就送货入户。但蔬食有保质期,热不得、捂不得,必须快速配送入户。人手不够,物资送慢了,有居民发起了牢骚,苏隽成很犯难。

如何提高这最后100米的运力,苏隽成觉得解决办法还是在“人”。“把青年居民发动起来,提高我们分发的效率。”居民们在做过志愿者后,少了些牢骚,多了些理解,还有人每次分发物资都主动报到。物资分发到位了,居民们安心居家,放心地将自己的社区交到苏隽成手中。

经过不到2个月的共同抗疫,春阳住宅小区的居民们对苏隽成逐渐依赖起来。“有他在,居民安心。”这是居委干部对这个90后青年民警简短的评价,也是苏隽成胸怀群众,坚守初心的真实写照。

来源:文汇报

编辑:石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松人,疫情防控第一线,我们始终在一起!
焦点访谈:并肩战“疫”同心守“沪”
5000人的社区无一人感染!这位老民警有秘诀
【抗疫一线】 宝祥志愿者,最美“守护神”
一“七”抗疫,我们共行动!
疫情让邻里更加和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