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儿的农村“孝老食堂”,免费背后的慈善运营模式
userphoto

2023.11.03 上海

关注

“孝老食堂”是青县推出的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最早出现在流河镇人和镇村。2020年年底,人和镇村党支部书记胡宗权在开展入户调查时发现,一些独居老人生活得“很是凑合”,比如有的老人家庭条件还可以,本来能吃好喝好,但是因为平时家里没有别人,就经常吃剩菜剩饭或者一个馒头一碗开水将就着吃。“时间长了,营养肯定跟不上。”胡宗权表示,从那时起,村里就开始琢磨解决办法。2020年12月,人和镇村“孝老食堂”正式成立,由村移风易俗理事会组织63名志愿者承担起为老人做饭的任务,每天两人一组,按照特定食谱来给老人们做一日三餐,确保老人们吃饱吃好。

▲金牛镇大勃留村“孝老食堂”中老人在用餐

一经推出,“孝老食堂”就受到老人们的热烈欢迎,乡亲们也纷纷点赞,带头捐款捐物;在外打拼的儿女们更是感动,捐款最为踊跃。一年间,这个只有437人的小村已累计捐款10.3万元。“现在一到饭点,老人们就相互招呼着到食堂吃饭。气色好了,心情舒畅了,儿女们心里也踏实了不少。”胡宗权说。

看到人和镇村的“孝老食堂”既有资金保障,而且运行良好,附近一些村子也纷纷效仿,开始在本村建起“孝老食堂”。青县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瞄准困难群体及其他独居老人,按照“保基本、广覆盖、管长效、抓延伸”的思路,以党建引领、村办民助、自愿参与、因村制宜为原则,在全县345个行政村推广建设农村“孝老食堂”。各村也积极整合资源,盘活农村幸福院、文化活动中心、闲置民房等场所建设“孝老食堂”,并动员党员干部、热心村民、爱心企业员工、在校大学生,以及乡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成员等成立志愿服务队伍,为农村困难老人、独居老人集中提供一日两餐或三餐服务,不仅解决了农村困难老年人吃口热乎饭难的问题,还让他们走出“小圈子”,融入“大家庭”,相互陪伴,开心度日。

上伍乡小许庄村志愿者为老人包饺子

“孝老食堂”开展过程中,各村还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密切联系各界商会、乡贤和热心公益的企业、个人,使其成为“孝老食堂”建设的亲身参与者。比如,金牛镇大鹁鸽留村掀起捐款热潮,企业、群众爱心捐款达31万元;曹寺镇曹寺村村民自愿捐出闲置房屋,6家企业近百名员工捐款11万元;各界群众自发捐赠米面粮油、新鲜蔬菜已成为常态……自“孝老食堂”开展以来,全县踊跃参与捐赠的爱心企业和群众越来越多,营造了全社会爱老敬老的浓厚氛围。

经过两年多的实践,青县农村“孝老食堂”由点状布局向全面推广。与此同时,“孝老食堂”也推动建设了村党支部领导下规范运行的乡贤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村级自治组织,各村还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治理有效的基层自治体系初步形成。

▲志愿者在金牛镇罗庄子村“孝老食堂”为老人读报

“'孝老食堂’看着小,其实作用挺大。”青县民政局副局长陈海涛表示,青县“孝老食堂”的开展直接解决的是农村老人吃饭难问题,但其综合效益体现在方方面面,并形成连锁反应。比如,各村因地制宜引入戏曲、书画、文娱等志愿服务活动,使得“孝老食堂”由单一的“集中吃饭”转变为多功能、综合性的为老服务平台。

吃完午饭,韩英森老人并不着急离开“孝老食堂”,而是和几个老伙伴们坐在一起,聆听志愿者为他们特意准备的评剧选段……

记者:李海雁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茶店民间文艺•第173期】刘现青|农村互助式养老的先进事例和深远影响
【“幸福餐桌+社区食堂” 让老年人吃上幸福餐】
“我们过得安心,在外的崽女也放心”
当农村渐渐“老去”,这个地方让他们真正“老有所养”
高安市村前镇稳步推进幸福食堂建设
人和镇情思 || 韩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