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群言 | 拿起手机,就等于放下了经典?




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有趣的调查:如果给你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你会选择拿起手机还是书本?

我想,如果这一个小时是连续的,比如从下午三点到四点,可能还会有人选择书本;但如果被拆分成零散的碎片,比如一天不同时间段的五分钟十分钟,大多数人应该会选择手机。

原因很明显:手机阅读方便、快捷,虽然它传递的信息可能既不系统也不权威,甚至有时还是错误的。

这一现象反映出现代人所面临的两个阅读问题:

一是碎片化的时间切分,现代生活讲究高效精准,前一个小时应该完成的事情绝不拖到后一个小时来做。除了以读书为业的学者,一般人很少抽出整段的时间用于阅读。

二是当阅读成为生活的一剂调味品时,轻松有趣往往才是阅读的首选,那些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深刻道理的典籍,似乎早已湮没在了光怪陆离的光纤信号之中。

故而在当代人心中,碎片阅读便逐渐与远离经典划上等号,觉得拿起手机,就等于放下了经典。然而,果真如此吗?

 
经典在诞生之初也是碎片

说起“经典”二字,大家脑海里首先浮现出的画面也许会是线装古籍或大部头精装书,心底随即油然而生一种敬而远之的心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与中国文化绵延几千年的发展、积累是分不开的。

正是由于长期对文化的敬畏而非了解,导致经典远离了人间烟火,“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数十人而已”,但这并不是经典的本来面目。

其实许多经典在诞生之初,其形态就是碎片化的,比如《论语》就是孔子与弟子对话的语录集,放到现在,短的可以发到微信朋友圈,长的亦可以发微博。

再如《晏子春秋》,是晏子劝谏齐国君主的许多个小故事的集合,和《论语》一样,都是碎片拼接而成的。

只不过集结出版后,以典籍的形式流传,学者们又不断考据研究,故而经典书籍都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厚。

先秦时期的许多经典,本身的字数并不多,比如司马迁说老子著“道德之意五千馀言”,老子的《道德经》全文才5000字左右,只是因为后人不断阐释与考证,才慢慢积累成厚重的典籍。

但透过层层注解所看到的最初的模样,却依然是碎片的集合。碎片阅读并非远离经典,此是其一。

 
古人也搞碎片阅读

现代意义上的国学经典都成书于先秦时期。然而在那个时代,普通人想要识字都很困难,更别说获取大量的阅读材料了。先秦时期的普通民众想要学习知识、阅读典籍,主要还是靠口耳相传,即老师讲诵、学生记忆。

学生也不像现在脱产的全日制学生,可能上了两天学,就回家做农活去了,等到忙完,又跑过来听两节。古人虽然不需要挤地铁、赶公交,但也不是赋闲之人,他们所读的书大概也就是劳作之余零零碎碎地看到、听到的内容,这与今天的手机阅读何其相似?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时代一直在变,而生活的忙碌却从未改变。

到了书籍开始广泛流行的宋代,不仅是普通小民,连文章大家也都有碎片阅读的习惯。欧阳修的《归田录》里有一段文字: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

钱思公本名钱惟演,宋史有传,称他“博学能文辞”,曾编修过《册府元龟》,官至翰林学士。他一生没什么别的爱好,就是喜欢看书,平时公务繁忙,就抽空看书,案前阅经史,榻上读小说,如厕看小辞等,零碎的时间都用来阅读了。

同样行为的还有北宋著名学者宋绶,他不仅有在卫生间读书的习惯,而且边读还要边高声朗诵出来,让左邻右舍也跟着受惠。

欧阳修由此总结出了“三上”说,即最佳也是最常用的碎片阅读时间为马上、枕上、厕上,把马换成地铁,就是现代人手机阅读的真实写照了。

因此,碎片阅读不独为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为生活奔忙着,留给阅读的时间几乎都是碎片。碎片阅读并非只存在于当代,此是其二。

 
碎片阅读也可以深刻

或许有人会说,钱思公虽然有“三上”阅读的习惯,可他依然是“坐则读经史”,可见经史这样的经典还是要坐下来慢慢读的。对此,欧阳修总结了很关键的一点:“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意即大概只有马上、枕上和厕上的暇余里,人们才可以真正静下心来做一点有用的思考。

“思考”二字是很重要的,孔子因材施教,讲究的就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对一件事情没有反思,没有探索的欲望,读书再多也没有用。相反,一个人只要有好奇心,心中有一个“为什么”,那就可以“举一隅”而以“三隅反”了。

许多人之所以会认为手机阅读让人远离经典,主要就是因为觉得这样的阅读时间短、内容少,纯属打发无聊,故而称之为“浅阅读”。殊不知,正是因为人们还有一些无聊的时光需要消磨,才能有机会跳出现实生活,去思索一些问题,无聊也是一种值得好好珍惜与利用的财富。不然,真就成了怡红公子那样的“无事忙”了。欧阳修自觉“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虽是半开玩笑的口吻,却自有真实在其中。

此外,短文也可以做到深刻。相传古希腊奴隶伊索等人所撰写的寓言,若是用古希腊文排印到A4纸上,每篇故事几乎都在五行之内,放到今天,这绝对是碎片阅读最合适不过的材料。可是这并不妨碍作品的深刻性,其旨就在于一个“思”字。每一则寓言都包含着对于人世人性的思考,言短而意长,也正因为短小,其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反而更多了。

可见,浅薄与深刻的区别,不在于时间或是篇幅的长短,而在于能否给人带来思索。比起在案前枯坐一整天,思维的火花才是阅读由浅入深的关键。碎片阅读也可以深刻,此是其三。

 
浅深之变:积跬步以至千里

文至于此,或许有人会说,思考在深刻阅读中的作用很重要,这道理人人都懂,可平时工作已经很累了,还要让我们挖空心思去思考,说着容易做着难。我就是想放松放松,在工作间隙随便看点软文,不愿意动脑子。

对此,笔者想说的是:这其实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耐心和毅力的问题。便捷的网络与繁忙的生活不仅没有降低现代人的学习欲望,反而大大增强了人们的求知欲。因为当一个人可接触到的领域越来越广,他所面临的未知世界也越来越大,求知的本能促使人们马不停蹄地获取知识,焦虑也就自然随之而来了。

所以当代人的经典阅读困境并不是不想读或没空读,而是能分配给经典的耐心和毅力越来越少。搜索各大公众号、头条新闻,基本上都有几篇“一张图教你看懂某某某”“十句话让你学会某某某”的文章,其转发量、阅读量之高,令人咋舌。速成、速效成为现代人获取知识的理想途径,也成为经典阅读最大的敌人——“欲速则不达”。

欲速则注重小利,重小利则难免捡芝麻丢西瓜,捧着芝麻说“非我也,手机也”,这就真的与经典愈行愈远了。既然有了空余的碎时间,为什么不耐心地坚持读书呢?最终获得知识的喜悦难道不比放空头脑更让人振奋吗?荀子有《劝学》一文,其中一段讲的就是积少成多的道理: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积土可以成山,积水可以成渊,日行一善,能成就大德,每天迈出一小步,终有一天能达千里。相反,就算是千里马,卯足了劲儿一蹬一跳,也才最多十步的距离,不仅没跑多远,还把后劲儿给用完了,倒不如学驽马行万里路的方法,这种精神是对抗速成心态的苦口良药。

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多是倾向于解决问题式的,问题来了处理问题,问题走了万事大吉。这样的思维方式,爆发力强而持续性弱,难免后患,比如感冒了,能想到吃感冒药,却想不到去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现代社会纷繁喧嚣,人所面对的现实问题总会接踵而来,故而人们追求速战速决,最好能一劳永逸。殊不知,最一劳永逸的做法就是沉下心来,“功在不舍”。

老子《道德经》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想要减少感冒的次数,就得加强锻炼,保持身体健康。希望摆脱求知的焦虑,就得坚持“书山有路勤为径”,选一座值得仰望的高峰去攀登。若是担心登山太累,那就忙里偷闲,把闲暇的碎片捡起来,今天走两步,明天走三步,不经意回头一看,无限风光尽收眼底。从此以后,“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往日的烦恼消失了,因你见识到了更广大、更壮美的世界。

古往今来,人之于读经典,就如蚂蚁搬家,每次搬得虽不多,但只要坚持下去,总会有修成正果的一天。当前,手机阅读走进千家万户,但这并不等于离间了读者与经典。时下的微信、网络平台中不乏优秀的以传播经典为己任的公众号,坚持阅读其文章,将经典一点一点搬进脑子里,读进去了,就不是碎片,而是织成了一匹经典的千里锦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的时间管理(受益匪浅)
送你术数典籍43本
为什么现代人更应该有块美玉
读书
一个角度,看现代人为什么感到疲软、迷茫和碎片化 ​​​
书法欣赏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