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文献(二)
1.   所有的十二指肠间质瘤均为单发(34/34)。
2.   发病年龄15-62岁,平均47岁。
3.   34例中,32例表达CD177, 22例表达CD34,33例表达Dog-1。
4.   十二指肠第二段最常见(20/34)。其次为第三段,但本组资料显示不显著。
5.   溃疡常见15/34.
6.   钙化少见3/34.
7.   76.5%表现为混合性生长方式,23.5%腔外生长,0例腔内生长。另外1组20例,70%表现为腔外生长,30%混合性,0例腔内生长。即使腔外生长的,也与十二指肠相贴。在文献上有把腔外生长的间质瘤误诊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报道,因此,必须注意完全位于腔外,并与十二指肠相贴的肿瘤。相比之下,胃间质瘤更易腔内生长,1组32例胃间质瘤,16例位于腔内。
8.   增强后富血供肿瘤十分常见,这一点必须注意。发生于胃及十二指肠的间质瘤常富血供,但其余小肠和结肠的血供常不丰富。其中,十二指肠的间质瘤血供最为丰富,不要误诊为巨大淋巴结增生症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34例中,动脉期118(60-180),门脉期106(60-145),平衡期94(60-125)。一般而言,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血供较胃的更为丰富。
9.   增强后不均匀强化(91%,31/34),3例均匀性强化(9%)。环形强化最为常见(71%,24/34)。强化方式多种多样,表现为迅速廓清、持续性强化和两者的混合。强化方式对诊断价值不大。一般直肠癌更倾向于均匀性强化。
10.  肝转移5例,常富血供,未发现腹水和腹膜转移,1例淋巴结转移。20例的1组也未发现腹水和淋巴结转移。
11.  34例中,均见供血动脉,主要来自肠系膜上动脉和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十二指肠球部来自十二指肠上动脉),大多数回流至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并且均存在动静脉短路,即动脉期扫描即可见引流静脉。因为引流静脉较动脉更易观察,因此应重点观察引流静脉。(其供血动脉和其相邻的十二指肠分段基本一致)
借助供血动脉的不同可以来鉴别间质瘤和腹膜后肿瘤。十二指肠癌、淋巴瘤和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一般见不到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可用于鉴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十二指肠间质瘤(含以往病例1例)
十二指肠间质瘤影像表现
上腹部实性占位 ,等你分析丨读片专栏 547期
川至影像病例212-十二指肠间质瘤
十二指肠间质瘤治疗方法
胃间质瘤CT影像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