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医结合思路治疗急性踝扭伤

【编者的话】

感谢伟大的祖先,为我们中医后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也不能弃基础医学于不顾,死守遗产,这样对不起祖宗。

浮针医学源自传统,守正融新,这是我们给浮针的定位。

迄今为止,我们主要用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医学知识、规律指导我们的临床实践,这样做的好处是概念清楚、便于讨论、便于跟康复学等学科接轨。

现在马淑然老师用中医药理论解释浮针,也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毕竟传统中医药学中有大量的有效经验和理论,是伟大的医学宝库,马老师在这方面把中西医结合起来,是个很好的探索,希望更多的热衷传统医学的专家也来进行这方面的工作。

感谢马老师!

符仲华




用中西医结合思维指导浮针治疗踝关节急性扭伤一例

主诉:左踝关节扭伤半天。          

现病史:半天前,上体育课踢足球用力不慎,导致左侧内外踝关节急性扭伤,外贴伤湿止痛膏无效。遂在课间请求我给浮针治疗!

刻诊:左足内外踝关节扭伤处肿胀,疼痛,压痛明显,足底着地时外踝前下缘痛甚,踝关节左右转动时内踝后下缘痛甚。

患肌检查: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第三腓骨肌(++)、胫骨后肌(+)趾长屈肌(+)

中医经筋归属:外踝前下缘为足少阳胆经经筋所过,如《灵枢·经筋》云:“足少阳之筋,起于小指次指,上结外踝”。内踝后下缘属于足少阴肾经经筋所过,如《灵枢·经筋》云:“足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下,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

浮针治疗:在距离外踝痛点5cm处从小腿胆经经筋(相当于腓骨短肌处或第三腓骨肌处)进针,针尖对准痛点浅刺皮下疏松结缔组织,扫散,灌注,以最痛的姿势阻抗。三个灌注动作完成后,右踝痛痊愈!左踝痛稍减,又在小腿内侧后缘足少阴肾经经筋处相当于(胫骨后肌),距离内踝痛点5cm处进针皮下扫散,左右活动足内外踝,疼痛立刻消失!

体会:浮针治疗疼痛效果显著。由于以前没有遇到过足踝扭伤病例,而且是在课间半小时临时抱着试试看态度进行试探性诊断和治疗!对于足部下肢肌肉患肌查找固然重要,但由于受累患肌较多,一时不知如何下针!但如果能结合中医经筋理论。将患肌与经筋理论结合则进针位置就更有准确性,达到异曲同工之效!这次浮针效案两点体会:1、进针点选择以中西医结合思路进行。2、扫散时的灌注动作以患者最痛姿势与医者阻抗。做到这两点效果极佳!大家不妨试试看!


马淑然

北京中医药大学

电话:13810398297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龙心语--论踝关节陈旧性损伤
第二章 下肢重要穴位解剖
万例挑一丨踝关节Bosworth骨折的诊断及治疗
『8分钟创伤』』切开复位内固定三踝骨折技术
聚沙成塔 | 踝关节骨折Denis-Weber分型
小腿前部和足背的深层结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