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巅峰画质 - 点评飞思IQ4150 1.5亿像素数码后背


飞思XF套机和IQ4数码后背(图片来源:飞思网站)

虽然是“点评”,但本文长达9千5百字,还有很多技术内容。

如果想直接看结论,请直接跳到本文末尾并准备好信用卡。

1

前言

飞思公司的中画幅数码后背一直是所有数码相机里画质的顶峰 (当然价格也在顶峰),受到全世界对画质有最高要求的摄影师的青睐。

他们最近刚刚推出的1.5亿像素IQ4150 CMOS后背更是把画质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这两个月来,很多圈内的朋友都希望我能给一个意见,看看是否值得升级换代。在刚刚结束的一个挪威摄影团行程里,我终于有机会做了评测。在从巴黎飞回美国的飞机上,我总算有了9个小时的自由时间,写下了这篇报告的初稿。回来后又花了很多时间完善,期间和飞思公司技术人员认真反复沟通,力求准确。

测试环境

2月份的挪威罗弗敦群岛, 是人间仙境,也是摄影师到天堂。这几年我不断来到这里。从今年开始这个遥远到世外桃源突然变得非常火爆,我朋友圈里有名有姓的人物似乎都在这个时候聚集此地,路上好几次碰到和我打招呼的朋友。

今年我的一个摄影团, 虽然不是任何厂商组织或赞助的,但因为是绝大多数团员使用飞思后背,因此受到飞思公司(中国),飞思公司亚太总部,和飞思公司丹麦总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飞思公司丹麦总部专门派出全球技术支持总监Ulf  Liljegren先生和客户服务部Kristina Morozova小姐飞到罗弗敦群岛和我们汇合,花三天时间给我们提供技术支持和做技术讲座。除此之外飞思中国和飞思亚太总部的其他很多朋友都对我们一直大力支持,这里表示感谢。

 们团的9台思后背的合影

上面这个合影里总共9台飞思数码后背。其中有5个1.5亿像素后背 ,还有4个1亿像素后背。机身除了一台XF套机和一台雅佳外,剩下都是阿尔帕。这还不包括Ulf先生他们带来的另外一台IQ4150后背和XF套机。光从镜头和机身上来说,这大概是史上最强摄影团之一了吧。当然不只是器材牛,团员里有好几位顶尖高手,行程中大片连连。 

评测对象和设置

这次评测的主要对象是IQ4150 一亿五千万像素数码后背。

不过数码后背只是一个传感器和控制单元。 我们还需要镜头和机身。

飞思公司的XF套机和镜头是全自动机身和自动对焦镜头,非常适合人像/商业摄影师,也是风光摄影航拍的利器。我去年在冰岛就用了XF进行航拍。

但是对在地面拍摄的风光摄影师来说,不管是从功能还是重量上来看,用飞思后背配技术相机(比如阿尔帕或金宝等)要远比配XF机身方便好用。

(各位豪们,XF和技术相机都要有!)

IQ4150配自家的XF机身和镜头自然没有大问题。

但IQ4150在技术相机和镜头上的表现才是多数风光摄影师最关心的内容。因此这次测试所用的机身是瑞士阿尔帕12MAX机身,和几枚罗敦斯德高清数码镜头。这可能是目前风光摄影最顶尖的配置。

IQ4技术背景

IQ4系列后背包括IQ4100T一亿像素后背(100 MP彩虹传感器),IQ4150A 一亿五千万像素黑白后背(150 MP 背照式黑白传感器),和IQ4150 一亿五千万像素彩色后背(150 MP背照式彩色马赛克传感器)。本文只针对IQ4150彩色后背。

根据飞思公司自己的技术资料,IQ4内部采用了全新设计。新系统采用了“无限”平台,具有极高的扩展性。内部从电路到软件都是全部重新设计,新系统也采用了Linux操作系统(当然这些技术细节只有技术控有兴趣。大多数艺术家不想也不需要知道这些)。

从性能上来说,IQ4新系统的速度比IQ3老系统至少快了10倍。使用IQ3或更早的旧数码后背的人,可能都受过它们的反应迟缓的人机界面的折磨。新系统没有这个问题,操控十分流畅。

Ulf先生在讲座中说,IQ4和IQ3相比,唯一相同之处就是外形。其他方面没有任何共同点。IQ4是全新设计。


背照式CMOS传感器

图片来源:飞思中国网站

多数传统相机的CMOS传感器是“前照式”。在微透镜/滤光镜和感光器件(光电二极管)之间是电路层。这个电路层不但阻挡了一部分光线,还大大增加了传感器井的深度。

我们可以把传感器的每一个像素看成一个非常小的“井”。井口是一个微透镜,井底是传感器(光电二极管)。

前照式的井又窄又深。如果光线从上面垂直射下,那么可以照射到井底的光电二极管上。但如果光线斜射进来,那么光线只能照到井壁,没法直接照射到井底。

对广角镜头来说,画面边缘的光线,都是以大角度斜射到传感器上的。这导致画面边缘的各种“深井病”问题:

  • 分辨率下降

  • 暗角

  • 红移(边角出现奇怪的紫红色偏)

新一代背照式CMOS传感器把电路层移到最下面,微透镜/滤光镜和感光器件相邻,不但避免对光线的阻挡,提高了高感性能和动态范围,还大大减小了传感器井的深度,减轻了暗角和消灭了红移 (后面会详细讲这点)。

IQ4150采用了索尼背照式传感器。135系统里的尼康D850,索尼A7R3等也都用了背照式传感器。

内置Capture One(Capture One Inside)

Capture One软件支持绝大多数相机(包括绝大多数135系统)。对数码后背用户来说,它是整个前后期流程中极其重要一环。绝大多数135相机可以在机身上设置照片风格(风光,人像,锐利,柔和,黑白等),按下快门后,机身内处理器实时对RAW文件进行处理,然后在屏幕上我们可以立刻看到我们期望看到照片。

IQ3之前的相机处理能力有限,相机对文件不做任何处理。IQ4的内置Capture One功能能够让我们在机身上设置风格,看到效果。 在后期用Capture One打开RAW文件时,我们还能够看到内嵌风格的效果。我们还可以在计算机上建立新的风格,然后送到IQ4里。

风光摄影师很少用相机直出,因此这个功能不是很重要,算锦上添花吧。 

存储介质

IQ4抛弃了CF卡,换成可更高速的XQD卡。将来还可以升级到CF Express,速度比CF高10倍或更多。

CF卡虽然拥有量极大,但它的古老设计意味着它有很多缺点。

作为一个一天按不了几次快门的风光摄影师来说,我其实不需要XQD卡提供的高速性能(但相信一些需要连拍的摄影师对此非常欢迎)。

但CF卡的一个最大缺点就是插针式接口设计。如果插卡时候歪了,很容易损坏机身内那些极细的插针 (我见过几次案例)。由于这个原因,每次插卡我都小心翼翼。XQD卡的接口类似SD卡,安全多了。

IQ4还提供了第二个卡槽,里面可以放一个SD卡。在135系统里我从来都是用双卡同时写入方式,确保每一张照片都有备份。现在数码后背上总算提供了这个功能。

在IQ4上, 目前SD卡只能做备份,如果机器里没有XQD卡是不能工作的。将来固件升级后,也许会支持SD单卡操作。SD卡在比较偏僻的地方也能买到 ,增加了灵活性。

人机界面

IQ4的人机界面和IQ3有所不同,但更加简单。左右上下滑动操作相当直观,我3分钟后就学会使用了。大家拿到机器后,相信同样可以迅速上手,因此这里不再赘述。

目前版本只有英文界面(但不懂英文的用户稍微适应后用起来也没问题)。中文和其他语言版本的开发正在进行,应该很快更新。

9

在技术相机上的成像和画质

下面讲风光摄影师主要关心的这些内容:

  1. 分辨率

  2. 红移和暗角

  3. 内嵌黑场

  4. 白平衡和色彩

  5. 高感性能

  6. 动态范围

  7. 衍射极限光圈

  8. 峰值对焦

  9. 多帧平均功能

9.1 

分辨率

1.5亿像素和1亿像素在分辨率上还是有不少差别的,但可能不如有些人想象的那么大。

和1亿像素的照片相比,1.5亿像素在单位长度上多出了22%的像素。除非放大到极限,否则差别不那么明显。

我们来看看IQ4150/IQ3100同场景实际对比。在Capture One里我们把锐化值统一到100,打开衍射补偿(都是f/11)。我们把IQ 3100的图插值到和IQ4150同样大小(采样方式是扩大-保留细节。下面是全图。

我们把图片放大到200%后比一下细节(下面看到的是上图红色箭头所指处):

显然1.5亿像素还是明显多了很多细节。

就这幅照片来说,上图这部分细节特别多,因此差别相当明显。如果我们看图中地面,屋顶等细节相对较少的部分,就很难看出区别了。 

对很多人来说,如果照片不放到特别大,1亿像素够用了。

但是,飞思用户都是对画质毫不妥协,追求最佳最好的一批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的1.5亿系统自然有吸引力。如果印巨幅照片,那么多出来的5千万像素还是非常有用的。

9.2 

红移和暗角

IQ4在这方面的进步是革命性的。

在技术相机上用过数码后背的用户都知道,当我们使用广角镜头(比如HR23,HR32等)的时候,画面的边缘和四角会有极其严重的红移和暗角。

而当我们移轴后 ,画面移动到像场边缘,红移和暗角就更加严重。

不管是135系统还是中画幅系统,广角镜头的暗角都存在。但在135单反系统上,一般把光圈缩小到f/8-11后,暗角就基本就肉眼难辨了。

可在中画幅后背上,哪怕是用f/11, 暗角依然严重。

除了暗角外,色偏(Lens Cast)的更加让人头痛。

HR23镜头在IQ3100后背上的暗角和色偏极其严重

在技术相机上,镜头后组距离传感器很近,镜头中心部分的光线是垂直入射到传感器上, 因此画面中心没有任何问题,可边缘光线是以一个很大的角度照射到传感器像素上。前面我们讲过,当光线斜射到传感器井上的时候,光只能照到井壁上而不是井底上,从而造成边角的色偏、暗角、和分辨率下降。

这个色偏包括从绿到红的各种颜色。但大部分情况下,肉眼看起来,色偏主要是紫红色,所以大家又称它为“红移 (Red Shift)”。

部分镜头设计能改善光线角度 (让光线更平行),减低红移,但广角镜头上红移以前从来没有真的消除过。此外,像素越小(可以想象这时候传感器井越细长),红移越严重。

因为这个原因,以前数码后背和技术相机的用户,几乎每拍完一张照片都得拿出一张乳白色半透明塑料板,用它盖在镜头上再拍一张“白板”。这个白板照片的周边色彩有明显色偏和暗角。

在Capture One里,软件根据这个白板来计算出红移程度和暗角程度,然后用这个数据去修正其他图片,消除色偏和暗角。这就是所谓LCC(Lens Cast Correction)校正。

虽然我们可以提前为每一个镜头拍白板并存下LCC数据,但如果我们现场做移轴和俯仰(用技术相机拍片,这是最常见的动作了),因为每一个俯仰和X/Y移轴组合的红移量都不一样。所以你会看到中画幅用户在现场不断地要去拍白板。

如果你忘记拍白板,同时忘记了俯仰和移轴量,那么结果会比较悲剧,因为事后也没法补拍了。

在135单反系统的用户看来,这是一个非常荒唐可笑的事情。你们这群人用那么贵的相机,还得反复手工进行这么最原始的操作(135无反和旁轴系统也有这个问题,因为镜头后组距离传感器近,但新系统多数情况下能自动校正,用户不需要太担心)。

说实话,我也觉得这事情很荒唐。

不过好在做了LCC后,大部分时候(HR32和以上镜头)红移基本可以解决。荒唐就荒唐吧。 为了顶级画质,我们能忍。

但说实话,就算做了LCC校正,在特别广的镜头(比如HR23头)上,红移也没法彻底消除。我们需要在后期里进行复杂地手工操作去改善。几乎每次都是头大无比。

 IQ3100 HR23镜头,没有打开LCC校正。 红移和暗角极其严重

IQ3100 HR23镜头,打开LCC校正。 虽然改善了很多,但我们可以看到周边还是有些奇怪紫红黄蓝色彩。这些色彩在后期里要费很大功夫才能消除,一般人很难做到。

因为这个原因,很多人放弃了HR23这枚我心目中最好的中画幅风光摄影镜头。

去年飞思公司在原来IQ3100一亿像素后背的基础上推出了IQ3100T彩虹后背。这个后背的传感器井更窄小,避免了色彩窜扰,色彩更准确。

可是结果是HR23镜头红移更加夸张。严重到什么程度?到了我这个后期高手折腾半天也常常很难消除的地步。所以去年很多人问我要不要把IQ3100换成彩虹背的时候,我的回答是坚定的“不换”。

IQ4150的背照式传感器大大减小的传感器井的深度,它给大家最大惊喜, 就是彻底解决了红移问题。

用IQ4150拍摄的照片,暗角依然存在,但红移几乎彻底消失了:


IQ4150 HR23镜头,没有打开LCC校正。 显然几乎没有可见红移,只剩下暗角。

下面是用IQ4150(左)和IQ3100(右)拍摄的HR23镜头的白板对比:

差别大到吓死人。

不过用IQ4150的时候,我建议大家还是拍白板。因为这个白板可以方便地修正暗角。

但如果你忘记拍/来不及拍/懒得拍白板,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但事情。后期拉一下暗部,能在很大程度上修正暗角。不过我们要小心,CaptureOne的高动态范围模块的提亮暗部/压暗高光算法不够好,一不小心用力过度画面就出光晕。 

9.3 

内嵌黑场

IQ3和之前的后背在大多数时候,需要进行“暗场校正”。

暗场校正和135系统上的长曝降噪是一回事。

当我们拍摄了一张照片(比如拍了一张1分钟曝光的照片),曝光结束后数码后背会要求用户拍摄一张“黑场(或叫暗场,Dark Frame)。用户必须关闭镜头快门,或者盖上镜头盖。后背会再进行一次同样长曝光时间的全黑曝光。如果曝光时间是一分钟,做暗场需要另外一分钟。如果曝光时间是30分钟,做黑场需要另外30分钟。在此期间什么都不能干。

理想状态下,这个黑场照片应该是全黑。

但是实际上由于电路发热和制造工艺上的缺陷,照片上会有一些固定位置的噪点。它们在原始图片和黑场上都有。

后背把暗场上的噪点去”减去”原图上的噪点,就可以消除噪点,提高画质。

注意,这个功能只能消除固定位置的噪点。还有很多噪点是随机出现的,黑场是没法消除的。

黑场对提高画质十分重要,但也带来很多麻烦。

在135系统里,长曝降噪功能可以关闭,很多时候我会让大家关闭这个功能。

但在IQ3上,这个功能是没法彻底关闭的。当曝光时间超过一定时间,或者我们改变了曝光组合,或者传感器发热,系统一定要重新来做一次黑场。

对经常拍摄北极光/星空/朝霞/晚霞的风光摄影师来说,这时候能让你发疯。

比如拍北极光/星空对时候,我们常常需要不断改变曝光时间(根据极光强度和变化速度改变快门速度,对带灯光的地景拍摄多个不同曝光值进行曝光合成等),每一次改变后,后背都要慢吞吞地拍黑场降噪。

有好几次夜里,因为后背在降噪,让我错过拍摄北极光的突然爆发。这时候我心里恨不得把机器给砸了。

而且这不仅仅是时间问题。拍黑场的时候需要盖镜头盖或关闭快门,拍完后再打开。这里面的各种麻烦和不便,用户心里都知道。

IQ4的这方面有了巨大改进。IQ4内嵌了很多条件下的黑场,多数时候在实际拍摄的时候,我们不必在现场做了。

当然,现场拍摄的黑场效果一定比内嵌的好。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会出现不同的热噪点。环境温度,机器内部电子元器件发热等都会影响噪点表现。如果要得到最好效果,那么还是应该现场做黑场校正。但很多时候我们实在是没有时间做。

飞思公司说只要快门速度不低于1/10秒, 不拍黑场对画质没什么影响。飞思美国经销商Capture Integration说,他们测试了高达7分钟长曝光同时关闭黑场,结果依然非常好。

我测试过曝光60秒然后后期强行加4档曝光,画面里依然看不到热噪点。不过我的测试环境是冬天。如果环境温度高,或开机时间太久导致机身发热,情况可能不一样。

另外,就算画面中出现少数红蓝噪点,用Capture One的“消除单个噪点”功能可以轻易消除它们,而且对分辨率影响非常小。

这个改进对动不动就需要长曝光的风光摄影师来说实在是太有用了。

而且飞思公司同时在研发其他更先进的降噪方式,希望以后能给用户惊喜。

9.4 

白平衡和色彩

IQ3和以前的后背拍下的照片,白平衡很少有准确的 (IQ3100T彩虹背除外)。

同时我们在后背上看到“原片”也都是灰不溜秋几乎没色彩的,见不得人的图。

那时候大家自我安慰,“画面越灰,记录的信息越多,后期潜力越大”。数码后背用户多数是专业用户和高级玩家,不怕后期。

从原理上来说,RAW文件反差越小,越灰,记录的信息就越多,这句话本身没错。

可RAW文件内容和后背上显示的预览是两回事。说这话其实是为硬件处理能力不足找借口。

135系统屏幕上看图为啥不灰?因为机内处理器功能足够强大,对RAW文件处理后,机身可以得到各种风格的预览图或JPEG图。

而以前后背的计算能力实在太差,而且中画幅数据量巨大,所以不但人机界面反应缓慢,它也没有能力对RAW文件进行过多的机内处理。

IQ4不一样了,强大的处理能力能让我们在后背屏幕上直接看到处理后的各种风格,白平衡也非常准确。

作为一个风光摄影师,我其实不是特别需要这个功能。我每天拍的张数很少,我也知道灰灰的照片回去后期一下就非常出色。不过有新功能当然更好。另外这个功能对对商业摄影师来说更有用。

9.5 

高感性能

IQ4的背照式传感器意味着在高ISO性能上,IQ4150比IQ3100好一档到1.5档。

Capture Integration做了很多测试,我就不重复做了,直接转他们的结果吧。 下面是他们测试链接:

https://captureintegration.com/phase-one-iq4-iso-testing/

这是上面测试其中一个对比图。 ISO 3200,3秒。左边是IQ3100T彩虹背。 右边是IQ4150关闭黑场。显然新机器有明显改善。

此外,缩图能提高信噪比,减少噪点。如果把1.5亿的IQ4150图片缩小到,那么区别更加明显。

对常拍夜景对风光摄影师来说,这是十分受欢迎的改进。

需要说明的是,拍摄星空和北极光的时候,传感器的高感噪点在画面里的噪点只占次要地位。

夜景噪点的主要来源是光子的随机达到导致的随机噪点。我在我的书中提到这叫“散粒噪点”。它们和相机型号没有任何关系。哪怕我们有一个完美传感器,这些噪点依然大量存在。

解决散粒噪点只有两个办法: 增加单次曝光量;或不改变曝光量,但进行平均降噪。

所以不要梦想能用IQ4直接拍摄高画质星空。上赤道仪才是正道。不能上赤道仪的话,老老实实后期平均吧。

9.6 

动态范围

在官方文件里,IQ4150和IQ3100的单张照片的动态范围都是15档。

但实际使用的时候,由于背照式传感器的暗部彩色噪点更少,IQ4150的实际可用宽容度要高1-1.5档。

虽然CMOS数码后背的动态范围惊人,但有时候还是不够用。就算光比不特别大的时候有时也不够。

我们可以把IQ3的图片的暗部轻易拉亮4档而不用担心画质。但超过4-5档后噪音就开始明显了。

你也许会说现实中很少有场景需要拉亮暗部5档。

但我们得考虑到由于镜头暗角的存在,做完LCC校正后,画面四个角已经被提亮了2-3档。如果再拉2档问题就开始显示。

不知道你有没有见过IQ3图片四角的噪点甚至竖条纹?我见太多次。

有人用中心灰滤镜这样古老的东西去解决暗角问题。但中心灰滤镜携带不便,而且也影响画质。

宽容度问题用包围曝光或渐变灰滤镜自然可以解决,但如果能单张直接拍下岂不是更好?

一句话,虽然CMOS数码后背的动态范围惊人,但有时候还是不够用。就算光比不是特别高有时也不够。所以高宽容度是好事情。

9.7 

衍射极限光圈

我以前多次讲过衍射效应和衍射极限光圈的概念。如果不熟悉的话,请看《高像素时代的衍射效应和最佳光圈》一文

对于1亿像素后背的用户来说,我建议大家用f/8-f/11光圈。如果我们不需要考虑景深(比如画面里都是远景)就用f/8;否则最多用f/11。f/16画质下降明显,不得已才用。f/22就不要碰了。

1.5亿后背的像素更小,理论上衍射效应更加明显。但它的像素结构设计有所改变,同时Capture One的衍射补偿也能部分抵消衍射效应带来的副作用。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应该用什么光圈?

飞思美国经销商DT公司的Doug Pederson做了很多测试,我继续引用他的结果吧。

好消息,在1.5亿后背上,如果你要得到和在1亿像素上一样的结果,只需要把光圈开大1/3档。

也就是说,如果原来你对f/11拍下的清晰度很满意,那么在1.5亿像素系统上,f/10会同样让你满意。如果原来你喜欢f/8拍下的清晰度,那么在1.5亿像素系统上,用f/7会吧。

换句话说,我们依然可以使用f/8-f/11光圈而不比太担心衍射极限的影响。毕竟在风光摄影里,我们需要兼顾衍射效应和景深。

9.8 

峰值对焦

很多135系统多年前就有峰值对焦功能了。 IQ4现在也提供这一工具。

IQ4提供了实时取景下的峰值对焦功能 (以前只是在拍摄结束后提供峰值确认)。

峰值对焦对技术相机的俯仰操作是一个福音,当屏幕上显示从远到近一片绿色的时候,我们知道俯仰动作做的八九不离十了。

现场图片:峰值对焦对技术相机的俯仰操作很有帮助(我在阿尔帕12MAX上用HR32镜头作俯仰)

需要注意的是, 峰值对焦本质上是在找画面里的高反差边缘。如果场景里有很多低反差景物,比如白雪,冰面或潮湿的岩石,哪怕对焦准确了,峰值对焦却不显示绿色。

另外当我们扭动对焦环同时看实时取景的时候,人眼常常能清楚地看到有一个最清晰的焦点位置。但峰值对焦经常只是在不同位置显示绿色,这方面我认为不如人眼对焦可靠。

所以,在我看来,峰值对焦只能做一个参考,不能取代100%放大后人眼确认。

9.9

多帧平均功能

多帧平均功能(Frame Averaging)是我非常期待的一个功能。在以前的测试版里,一些用户看到了这个选项。但现在固件里这个选项看不见了。

Ulf 说这个功能目前还不成熟。今年晚些时候,多帧平均会作为“实验功能(Lab Function)提供给大家。

关于多张平均的原理和实践,我在多处讲过。在我的书里我详细讲了原理,在公众号文章也讲过一次。

关于多张平均有三个好处:

  • 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中灰滤镜。这个原理大家都知道了,我们可以用多张平均让水面更加平静。

  • 增加动态范围。从物理学原理上来说,画面中明亮部分曝光充分,因此噪点很少。画面暗部曝光不足,散粒噪音高。拉亮后噪点明显,哪怕是白天用ISO50拍摄。

    多张平均对画面亮部影响不大,那里的噪点本来就不多。但它能大大降低暗部噪点,我们能把暗部提亮更多而不损失画质。其结果等于是大大提高了动态范围。请参阅《RAW : 提高机身宽容度大法》一文

IQ4的单张已经能做到15级动态范围。多张平均后,想象一下17-20级以上宽容度的世界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当然如果画面中有运动物体,平均功能会受到限制。

好了,多帧平均实在不是什么新东西,我们一直都在做这事。

但以前,我们必须在前期不断按快门拍摄很多张,然后在后期软件里进行平均。这个操作倒也不能说是特别麻烦,但还是费时费事费存储空间,所以除非有特别需要,否则我不会去做。

IQ4的这个功能,是在机身内部自动完成,用户只得到一张成品,这就不一样了

Doug Pederson说IQ4的多帧平均是在数模转换(ADC)前完成,我问了Ulf ,他也坚持同样说法。

我这个电子工程博士(虽然是冒牌的😊,其实我是计算机工程博士,但学位证书上写的是电子工程。但不管怎样电路我还是懂那么一点点)对这点实在是百思不得其解。ADC前的模拟信号如何平均?

但不管如何,因为这个功能是用电子快门反复拍摄多张然后机内平均,它的优点是快门间隔极小,大概不会出现传统堆栈下云的断层情况了。

另外我们最后拿到的是单张RAW文件图,太方便了。

想象一下, 如果我们拍单张需要1/10秒,我们就让相机做16张平均呗。曝光时间拉长到1.6秒用户大概没感觉,但宽容度大大提高了。

注意,多帧平均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中灰滤镜,但不能取代物理滤镜 (我在书里也讲过)。

用它模拟长曝光让水面平静没问题, 但如果我想用1/3秒曝光时间拍摄海浪在空中拉丝,或用1.5秒快门速度拍摄冰岛黑沙滩上的海浪,多张平均是无能为力的。

我们只能用滤镜去控制快门速度。所以我出门还是至少得带两块不同档位滤镜。

当然,如果我只是要让水面雾化,现在不需要反复换滤镜了,方便不少。但拍摄水景绝不只是长曝让水面雾化这一种方式。其实大部分情况下我更喜欢动感的表达。

10 

在技术相机上目前存在的问题

IQ4目前完全可以在技术相机上使用,但早期版本的固件还是存在很多不便。没办法,谁让你们这些豪们哭着喊着抢购新产品呢。

在下面1-2个月里,飞思会发布几个新版本的固件,相信能解决大部分下面提到的问题。

  1. 长曝光没有倒计时。我们不知道曝光还剩多久时间。 这是一个小问题,但十分不便。

  2. 屏幕上电子快门按钮没有延时功能,按下就触发,难以避免手碰后背导致的抖动。我这几年都只有后背电子快门,从来不用机械快门,不需要带快门线和同步线,不用担心机械快门停产问题。说实话我用电子快门拍流水海浪等运动物体也没有碰到肉眼可见的果冻效应。 从这个角度来说,后背自带的电子快门是风光摄影师最好的朋友。机械快门或其他电子快门控制器解决方案都太麻烦也基本没必要(这只是对风光摄影师来说的)。

    相信这个没有延时问题会很快在新固件里解决。 在固件更新前,唯一的办法是用快门线。注意IQ4的电子快门线和以前的不兼容,接口针数不一样。

  3. 第三点是最让广大用户头痛的。 IQ4目前取景是时候永远开启曝光模拟,用户可以直接看到曝光组合的实际结果。

    这看起来是个好事对吧?

    可是风光摄影师大部分是在早晚和夜里的弱光下拍摄。永远打开曝光模拟是一个灾难。

    想象一下,你去拍摄一张曝光30秒的照片,因为曝光模拟的结果,后背上的图像每30秒才更新一次。 这样的情况是不可能在后背上用实时取景构图的。只能靠蒙。

    只有当快门速度高于1/10秒的时候我们才可以实时取景构图。

    飞思需要增加的功能是“自动增益” : 当设定的快门速度低于1/10秒的时候,后背应该自动提高实时取景时候的ISO值,提高快门速度和刷新频率,让用户能实时取景。

    当按下快门的时候,把ISO和快门速度自动改回到用户设置。

    他们保证这个问题会很快解决。

    在新固件到达前,我们只能用“手工增益”来解决。

    比如我想用ISO50, 10秒曝光。但此时没法构图。 如果把快门速度提高到1/10秒,因为不能关闭曝光模拟,屏幕上黑乎乎一片,还是没法取景。

    我把快门速度提高到1/10秒,同时不断手工提高ISO,直到在屏幕上能看清楚图像。 这时候我可以进行实时取景了。

    等取景完毕,把ISO/快门速度恢复到ISO 50, 10秒,然后按快门。

    挺麻烦,但习惯了也还好。 而且这个问题应该很快解决。

  4. 电池寿命短和发热

    IQ4的耗电量远大于IQ3,电池寿命明显短了很多。另外有用户反映,可能是因为发热的原因,有时用IQ4拍下的照片噪点更高。

    对飞思公司来说,他们目前研发重点是增加新功能和改进现有问题。目前系统里把所有的功能都打开了,导致耗电和发热的增加。相信等几个月后,系统在功能上进入稳定状态后,他们才有精力去做功耗优化的事情。

    作为第一代产品的用户,我们只能等了。平时出门多带两块电池吧。

11 

结论

当IQ3100T彩虹背出来的时候,我给用IQ3100的朋友的建议都是“不换!”。

但这次不一样,IQ4150在多个方面都是革命性变化。下面是风光摄影师最在意的一些改进(和缺点):

优点:

·       更好的分辨率

·       基本没有红移,很多时候可以不做LCC

·       大部分情况下可以不必做黑场,是弱光拍摄情况下福音

·       多帧平均功能(尚未正式发表)会非常有用

·       更好的高ISO性能

·       更好的可用宽容度

缺点:

·       固件系统不成熟(多数数码厂家的新一代产品,都得等几个月才能稳定),不过这个问题很快会改善。

不说了,我给各位豪的建议是:  

器材党委员会提醒您:

摄影千万条,数毛第一条!

交友一不慎,钱包两行泪!

END

我是云漫(胡亦鸣),旅居美国的华裔风光摄影师。 我是一个当今时髦的跨行业斜杠人:美国大学计算机终身教授 / 电子工程博士 / 职业自由风光摄影师 / 卡色光学全球形象大使 / 瑞士阿尔帕相机荣誉摄影师 / 佳能合作摄影师 / 《旅行者杂志》非凡旅行者 / 畅销风光摄影教科书《极致之美》作者。

 

我的个人作品网站:

www.majestic-nature.com

欢迎移步我的个人网站,上面有更多作品、器材点评、和摄影团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飞思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5000万像素大讨论
看看你不知道的哈苏 昂贵指数为何那么高
【退后,我底大我先讲】——飞思IQ3 100MP理论画质测试
尼康D850 这可能是你唯一需要的单反相机
1.6亿像素多帧合成 富士X-H2一定不负你所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