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漫谈正阳关

千里长淮,浮光跃金。经过淮水的一遍遍淘洗,两座风采照人的千年古镇诞生了。它们分别是上游的正阳关和中游的临淮关。这淮上双关如同两颗神威凛凛的夜明宝珠,让我魂牵梦绕,多次用笔墨去碰触。

今天,我再次重点介绍的是位于上游的淮南古镇——正阳关。

初秋的太阳,尽管还有耀眼的光芒,但是浅浅的秋意里,已经流露出了神清气爽。凤城首镇正阳关,我的再次到来和上次一样,是静悄悄的。

我穿梭于你的大街和小巷,我在捕捉你抖落的气韵。深情地,我仰视你青砖砌就的马头墙,然后,用心去体会秋风一缕带来的拙朴体香。

位于寿县的正阳关依傍淮水,此处是淮河、淠河、颍河三河汇聚处。古来交通繁忙,依水设卡,成就了后来的正阳关。这里当年茶楼瓦肆,坐贾行商。抬阁人的飘飘彩袂,似乎至今还飘逸在深长的石板小巷。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济,势必孕育出璀璨的文化艺术。教育是传承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因此,本文的话题与教育有关。

如果在千年古镇正阳关谈论教育的话,那如论如何都绕不开正阳中学,这是一所初中、高中连读的完全中学。她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明朝时期的1529年。正是那一年,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王阳明病逝。也是那一年,正阳中学的前身安丰书院诞生。

从1529年到现在,改朝换代的重大事件发生过几次。教育作为社会的组成之一,它是受时局影响的。正阳中学的前身一路波波折折,就这样走走停停,不紧不慢地就到了1945年。

为什么要着重介绍1945年的正阳中学呢?因为那一年是抗战胜利年吗?也不全是。抗战时期,正阳中学作为当时的省立第九临时中学,曾一度搬迁至霍邱县的偏僻地区。1945年抗战胜利后,她改名“私立淮南初级中学”。

前几天,我在阅读一篇微信帖子的时候,看见有作者称淮南二中的前身是淮南市成立最早的中学,当时我就反馈了看法。理由有二:一是淮南一中和二中的前身是同一所学校,都是于1946年成立的淮南路矿员工子弟中学,不存在淮南二中是成立最早的中学这一说。二是早在1945年,正阳中学的前身“私立淮南初级中学”挂牌了,已经有在校生215人!她早于淮南路矿员工子弟中学一年时间成立。而且直接含字“淮南初级中学”。

当年的正阳关居于安徽省八大市之列,排名在蚌埠和芜湖之前。那个时候的淮南市还不存在。淮南仅仅只有生产煤炭的九龙岗和大通,以及运送煤炭的田家庵。与正阳关不在一个层次上,根本无法对比。我的言下之意你定然明白,从所在的地区和校名用字,以及成立的时间来看,正阳中学才是淮南市成立最早的中学。

还有一点可以印证我的观点,就是1954年,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正阳关淹没在了滔滔洪水中,墙倒屋倾,古镇几乎夷为平地。正阳中学校舍倒塌,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那时百废待兴,全省范围内需要花钱的地方不计其数。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曾希圣,特别关心正阳中学这块教育的活化石。他批拨专款兴建教学楼,两栋大楼由苏联援建。时至今日,它们还岿然矗立在绿树丛中,为教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进入正阳中学,迎面就是建成于1956年的苏式大楼。它不同于汉式建筑的雕梁画栋或简陋粗俗。它端庄、简约,自内而外散发出一种落落大方之气。入眼即可判断它出自大家手笔。在两栋苏式大楼的后面,是正阳中学的校友,前国家地矿部长孙大光捐资建造的春光楼。

秋高气爽,天上依然还有骄阳。在开学前,新生的军训工作已经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在苏式大楼和春光楼的阴凉处,新生们有的在列队,有的在行进,有的在歌唱着《团结就是力量》。歌声嘹亮,起伏在古镇正阳关的上空。与城市学校的学生相比,哪点逊色了呢?既然不逊色,那为什么这所百年名校却在流失着教师和学生?

今年,正阳中学就在系统内被选调走了9名教师。对一所学校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阵痛。再加上去年的选调,还有前年的呢……

是国家的教育资金短缺了农村教育吗?留步正阳中学,改造的道路在散发着沥青的气味,粉饰一新的教学楼肃然静立,新整修的绿化带里,紫薇已经排成了行,一切都是那么欣欣向荣。均衡教育在资金方面显然是到位的。

是学校领导疏于管理吗?我在正阳关的采风持续到夜幕降临,陪同采风的正阳中学校长陈士传充满歉意的说,不能送我了。因为密集的操劳已经透支了他的身体,他必须要去医院吊水了。而副校长杨维胜还在接待着学生家长的突然造访……

是学校的老师不敬业吗?肯定不是!在这个世界上,基于血缘关系的爱,是一种动物性的本能的爱。而老师的爱,则是一种社会性的人类大爱。没有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茁壮成长!

科技兴国,教育为本。农村的发展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所以,农村的教育影响着中国的未来。但是,区域发展有步伐快慢之分,城乡之间有人群素质高低之别,学校办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家长的素质以及对教育的期望又参差不齐。

对教育需求突飞猛进的乡村家长,则集中优势条件,在孩子的教育上全力付出。具体表现为,在城区买房,或者到城市的寄宿制学校就读。不可否认的一点就是,留在农村的孩子在家庭和自身方面的综合实力相对薄弱。

中考和高考的标杆又悬在那里,哪个教师不想桃李芬芳?获得成就感!而这份成就感的获得是异常艰辛的!哪个教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先进且儒雅的氛围中成长?谁勤奋工作是想换来在艰苦的基层永远地待着?

采风正阳关,我看到正阳第一小学楼舍堂皇,被改造粉刷一新,但是,它的有些学科因为缺教师是开不起来的。小学阶段就开始流失学生……在正阳中心幼儿园里,老师们正在认真地向墙上张贴图画。孩子们又在一茬茬地成长……

淮南古镇正阳关,这里历史悠久,淮南国的文化底蕴深厚。凤城首镇正阳关,这里号称凤阳府的第一大镇。无论从时间上纵着看,还是从地域上横着看,正阳关都是不容小觑的。不过,那都是风光的过去。

今天的正阳关不再人头攒动,不再摩肩接踵,深长的小巷安安静静。文明创建的刷子刷亮了古镇人家的墙壁。围墙上垂下了谁家的丝瓜秧?黄黄的花朵叠在一片片叶子上。谁家小院里的看樱桃红红的,点点圆球掩映在翠绿丛中。那石板小路上,谁家的孩子在母亲的带领下,跳跃着走过。谁家的老人坐在那里,看着人来人往,回想着记忆里的时光。离开家乡的人,谁又不热爱自己的家乡?

客观的说,我们的各级政府正在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由于采风的需要,我常常行走城乡。我看到的景象多是,修葺一新的农村学校普遍的没有人气。有的学校一个年级才8个学生。像正阳中学这样的学校已经算是幸运的了。

但是,这对于百年名校,培养过众多杰出人才的正阳中学来说,现实处境是令人感慨万千的。如果把镜头摇远,我们眼里的千年古镇正阳关的处境又何尝不令人感触万端?

教育是一个外延很大的词语,在这里,我们把它特指为城镇学校教育。不论是对学生负责,还是对教师负责,乃至于对民族的教育大计负责,我认为现实状况充满机遇和挑战,只要我们善思,认真重塑一些运作规则,完全可以让城镇教育焕发生机。

前文说过,教育是社会的有效组成之一,抛开社会背景谈教育是不切实际的。目前乡镇的实际情况是,学生家长多外出务工,或者学历不高,或者家庭教育缺失……

学生的成长依赖于家庭、社会、自身、学校等多个方面。在这众多的方面里,学校发挥的作用最大,呈现出一种社会化效率。建议乡镇学校在管理模式上不能机械地模仿城市学校,要因地制宜。他们需要加课时,需要上早、晚自习。当这方面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的时候,学校需要有适当收费的权限。

其实,上述情况就是重塑的运作策略之一。即:改变城镇学校的管理模式,不能与城市学校一刀切。策略之二是是稳定教师的供给渠道。新进的教师,需要服务一定年限才能参加选调考试。道理很简单,每个公民都附有稳定社会的义务。

策略之三是颠覆现在的职称评审制度,职称评审采用支教的方式自然晋升。教育主管部门提前一年汇总信息,需要评审中级或高级职称的教师,对应支教一定年限。既解决了教师的职称评审难题,又提升了乡镇教师队伍的水平,城乡之间的合作机制,反哺了乡镇教育。策略之四,部分教科研活动要放到乡镇学校去开展,组织城乡教师观摩,促进交流。

夜幕降临了,正阳关,这座哺育了万千儿女的千年古镇,这座有着悠久教育历史的千年古镇,沉浸在了初秋的凉爽中。羊石文化广场的藤萝茂盛地攀爬在一起。音乐阵阵,夜出的居民们,有的在跳动着优美的舞蹈,有的在轻松的慢步。经过一夜的休正,我相信,明晨的正阳将会迎来新的太阳。

《漫谈正阳关》   2017.9.11

作者:崔小红,中学语文教师,心理咨询师,政协委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歷史文化古跡——安徽壽縣正陽關【圖文】
祖国风光(4265)千年古镇正阳关
蜕变!“中国八大关”之淮南正阳关!
淮南千年古镇正阳关
【颍州文学.散文】赵友坤||探访正阳关
文化古镇–正阳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