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貼個標籤,把別人想像成自己希望他成為的人,然後開噴

"贴个标签,把别人想像成自己希望他成为的人,然后开喷!"

先说俩真事。


第一个:

四年多前,有位自称记者的仁兄找我说话。

他问:“据说XX协会要大幅度提高作家待遇,知道吗?”

我答:“我不是XX协会的,也不太熟这圈子,不知道哎。”

他问:“你是不是对XX协会有很多意见?”

我答:“我对XX协会也不是太了解,提不出什么意见……”

他问:“你现在是不是经济收入不宽裕,然后感情生活也不是特别顺利?遇到家里很大压力?”

我答:“我觉得我活得还不错吧,家里也没太大问题。挺好的。”

 

我大概明白这位记者先生的思路:他已经把我预先想成了一个形象:愤世嫉俗的,充满意见的,举着旗帜的,穷酸的,潦倒的,诸如此类。只等我开口说话,他就会把我作为一个例子,写进稿子,提出去。

 

第二个:

还是四年前的夏天,我写了一篇小邪恶的虚构文。有位同学(今隐其名)大概文章都没看清,就洋洋洒洒念叨:

从这篇文看来,佳玮经济生活也不富裕嘛,感情生活也很糟糕嘛。哎的确如此啊。其实佳玮读书也不多,家庭条件也不好啊。到将来国内专栏形势不景气了,你就很麻烦了吧?但是也不能发文章叹苦啊,毕竟路是自己选的嘛……

后来,他被其他跟帖同学嘲笑了。

后来——最精彩的部分——他私下给我发短信:

“哈哈哈我回帖时只记得自己要说话的主题了,没细看,真是惭愧哈哈哈。”

“文人相轻我也不能免俗哈哈哈。”

“哎其实我是1981年的,在XX地方看到你的文,以为你比我大,结果你比我小,于是心里就不大爽哈哈哈。”

 

我大概明白这位同学的思路:他预先把我想像成了一个“他希望我成为的人”。这有点像我以前大学里,有个姑娘家里挺宽裕,给她买了MINI COOPER代步,然后外系不认识她的男生就会说“哼,这丫头一定被包了”,有点儿像。

 

根据一些片段,贴个标签,把他人想像成自己希望他成为的人,能够获取什么呢?我想了半天,答案也就是:优越感。

 

博取优越感的方式有许多。有资本的人就扩张、炫耀自己;资本少一些的人就贬低他人。这两种做法比较惯常。

有没有进阶一点的办法呢?

 

勒庞《乌合之众》这几年被引得太多了。我最钟爱的里面引的这个例子:法国大革命时,有许多人民杀进巴士底狱。他们认定“我们是革命的,我们就是正义的”,于是组个非正式法庭,把狱卒捉来,不问分说,杀了,“因为你们是不正义的!”

基本就是:群体非理性+组团=道德优越感。

其实许多团体都这样。组个团,宣称“咱替天行道”,然后行烧杀抢掠之实。不提。

 

扎队组团混群体,另有一个好处:当一个人本身不够强大,他会加入一个群体(哪怕这个群体是虚拟的),然后获得一种“我们很强大,见谁灭谁”的快感。一旦“我和群体的利益是一致的”,自然会进入“我就是群体,我们很强大”的幻觉。


所以,许多群体未必觉得“我们捍卫的是好的”,他们只是进入了一种“我们既然代表了这个群体,我自己就是群体了,所以得见谁灭谁,不能允许任何人来玷污!”几年前有些歌迷粉丝团就有类似走火入魔的特征。

 

既然扎堆组团混群体是形成优越感的最好方式,同理,当你要贬低一个人时,最好的办法,是把他标签成一个群体。先归纳某群体的大致特征,然后把该人扔到该群体里去。


于是:“我们群体比你们群体猛,所以我就比你猛!”然后,优越感就来了。

 

给一个群体贴标签,是个特别方便的事,再举个例子:斯泰因当年说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海明威说自己不是,斯泰因坚持“不,你们就是迷惘的一代”。为什么呢?因为斯泰因头天早些时候和一个年轻人犯了点小冲突。于是她就对一整代人下断语了。

 

当然,斯泰因这个比较文艺腔,也就满足文艺人士的爱好。王小波写过,某个时代,只要一个群体给人标签上“破鞋”俩字,大家就可以堂而皇之的羞辱之。汪曾祺写,那个时代,有种罪名叫“三开分子”,就是在三个不同统治时期都吃得开——这个听起来就很脸谱化,非黑即白。但群体和标签就是这么回事。


说回主题。我一直相信,每个人各有所长,每个人自有其独立的精神世界,每个人自有其爱好。用群体去标签一群人这种宏观做法,本身就不妥当,是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做法。而如果刻意给人贴个标签戴个帽子,就很有刻意找优越感的嫌疑。

 

“我默认是A群体的成员;A群体和B群体对立;B群体一部分人倒霉了;我于是开心的顺便攻击B群体,并获得了快感。”或:“我默认是C群体的成员;我看到D群体在谩骂C群体;我觉得自己也受到了冒犯;于是我要去和D群体掐架,并从中获得了快感。”


于是贴完标签了,划完群体了,就进入了立场决胜负的状态。

 

但优越感这玩意,却又像毒品。人对优越感的需求,基本来源于对自己的不自信,需要优越感来供给自己安全感;但由于自己也知道许多优越感的虚幻,于是就会一再要求优越感,来不断确认自己——许多自卑者最后越发自傲,都这么来的。贴标签组团所带来的优越感,会让人被迫寄生在自己所标签的群体里,于是就势必失去自己。

因此……如果把逻辑关系分清楚,不进入一种“群体就是我,谁得罪群体就是得罪我,就得他妈的都死”的状态,不再执着于“那厮和他群体一个德行,都他妈素质低”的心情,简单说,别把自己归类到一揽子里,别一杆子扫死一船人,别给自己刻意设一个立场,黑是黑,白是白,就事论事,别扯闲篇,别忙着贴标签,别忙着争夺那点廉价和虚幻的优越感,那么值得争吵的事儿,其实真的没什么了——真的,人是有多自卑,才需要一些虚幻的标签和臆想的对立面,来给自己做保护壳啊?(转载于豆瓣,原作者:张佳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被贴上了怎样的“标签”
不礼貌的贴标签习惯
贴标签,与被贴标签
别给自己贴标签来逃避了
简化生活系列021:别乱给自己贴标签
毁掉一个人有多容易?只要给他贴标签就可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