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推荐】Photoshop Basix笔记
看完评价:炒鸡棒的教程……每个都才5、6分钟,看完25课左右就能从初学者变达人了……记下要点遇到相似情况时照着做了下(比如抠图),效果比以前用多几倍的时间弄的好多了!

视频地址:http://design.tutsplus.com/series/photoshop-basix--psd-12290
-------------------------------------------------------
因为上班时不敢明目张胆地拿张纸拿支笔出来画画,不然大家走过路过都会探个头来说“哦?学画画呢”什么的,所以只好花一些琐碎的时间来看看视频了~幸好psdtuts上暴多教程,连session都好几个,每个十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估计起码可以看个几年┌(???)?

下面又开始一个PS的基础教程,虽然基础很久以前跟”大师之路“系列教程(大推荐)自学过了不过总还是不太扎实,再巩固下也很有必要。老师还是Martin Perhiniak,英文讲得又慢又清晰,知识点简明易懂的说~ヽ( ^?^)?
---------------------------
Part 1: The First Rendezvous With Photoshop

1. 放大缩小:按住Z和鼠标左键,左右拖拽
2. 移动画布:空格键加鼠标左键拖拽
3. 无论何时当你把画放得很大时,按住H再按住鼠标左键,可以浏览全图同时有个小方框,把方框移到你想放大的地方再松开,就可以放大那个部分了。如果你想回到“适合屏幕”模式,可以按下ctrl+0.
4. 如果你同时打开了多个文件,可以在上方工具栏哪里选择“arrange document",选第二个,你所有打开的文件就会呈格子排列,都能被看到并编辑。如果我想在同一文件中编辑他们,我可以用移动工具(工具栏第一个),把一个文件中的图像移到另一个去,它就会变成那个文件里的一个图层。
5. 你可以个性化你的面板栏,在"Window"里面选择和删掉你想要的面板就可以了。如果我想知道面板的名字,在面板栏把左边那条拉开,就有了。
6. 我觉得最有用的”首选项“设置是”Performance“,记得每次用新电脑或新装了PS都要进去设置一下。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设置,在"Interface"底下你可以设背景颜色等等。在”Edit“菜单下面的”Keyboard Shortcut“可以修改快捷键,下面是我惯用的设置,在多年用PS的经验中我总结出这些常用的功能并把它们设成很方便按到的按键:

7. 你可以把你的PS面板和快捷键设置存成工作台”Work space“,在右上方两重箭头的那个地方点开,选”New Work space“,给个名字就可以了。
-------------------------
Part 2: Bridge is Going to be Your Best Friend

(让我习惯用bridge,臣妾做不到啊~~臣妾做不到啊~~)
1. 如果你想同时在PS里打开多个文件,只需要在Bridge里面都选上,双击,就可以了。如果你想把它们在同一文件里打开(作为不同图层),你可以go to Tools menu->Photoshop->Load files into Photoshop layers.
2. 在PS CS5以上版本,有一个面板叫"Mini bridge",可以内嵌式地很方便地使用Bridge的功能。
3. 你可以用Bridge比较两个图像,选择两个你想比较的图像后,在右上方工具栏选"Film strip"(通常情况下是"Essential" view),就可以看到这两个图像side by side啦~如果按下Tab,可以隐藏两边的工具栏(PS里也一样),把下面那个栏往下拉可以让这两个图像更下一点(so I see more)。在图像上点击某一个部位,可以局部放大比较。比如我想比较两个松鼠的照片,点开眼睛部分,我就可以很快知道哪张更好了。按住ctrl再拖拽那个小方框,还可以浏览其他局部的放大图像。


然后我要make sure我不会选错,我要给右边的图像上星。在下方的浏览器那里选择右边的图像,在图像的下方就可以选给几星了;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数字(想给几星就按几)。如果超过5,比如6、7什么的,就会给图像加上color labels。这些都是很好滴标注图像的方式,让你下次进入文件夹时可以很方便地找到想要的图像。

除了星级和色标,我们还可以使用”Keyword“来筛选图像,一个图像可以have as many keywords as you want(在右下方的面板里就可以添加“Keyword”了)。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我不需要另外新建一个文件夹并重复储存图像,我只要建立一个筛选器,就可以很轻易地找到某种用途的图像了。比如我建的这个”Episode 2"的筛选器底下,就是我存的这节课需要用的图片。但是它们可能分别存在其他的文件夹里(好像这个功能是还挺好用耶)。
4. 你可以改变预览图像的大小,通过拖拽右下方的缩放条,或者使用快捷键ctrl+鼠标上下滑轮。
------------------------
Part 3: Pixels, Image Size and Resolution

1. The more pixels you have, the larger image you can print and use in your work but it doesn't always mean better quality.分辨率ppi是图像印刷质量的重要指标(300ppi是印刷业标准)。
2. 矢量图像不会受pixel多少影响,那为什么PS还要用向量图像呢?是因为对于向量图像,我们可以apply非常多的filter,effects etc. on it,可以很方便地做改动。
----------------------------
Part 4: Colour Modes and Bit Depth

1. RGB和CMYK的颜色模式:RGB是电脑、手机屏幕等的色彩模式,CMYK则是传统印刷通用的色彩模式,K代表key color即黑色。通常从RGB转为CMYK模式时颜色会暗沉许多,因为CMYK使用的是墨水,达不到RGB那么鲜亮的光。


2.PS里转化两种模式:ctrl+Y或在"View“里面选择color profile.

3. 在拾色器中选一个比较鲜亮的颜色,如果在色卡右边出现一个三角形警示符号,说明这个颜色只能在电脑里被显示(现实中做不到啊~~)。如果点击那个三角形,它会自动跳到CMYK能达到的最接近的颜色,尝试一下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big jump.


4. 在拾色器右边还有一个选项"color libraries",然后你就可以使用不同色彩系统里的spot colors(单色),比如说潘通色。这样可以保证你在做logo设计什么的时候,always使用相同的颜色(你也可以使用HSB数值来定义,或者#号后面的数值,比如说纯白色就是000000)。

5. 你可以把选好的颜色加入到色板中,在拾色器右边点选"Add to Swatches"就可以了。你可以定义很多不同的色板,方便不同情况下使用。

6. 1位=黑白色,8位=Gray scale,24位=彩色(分别有8位的色彩信息存储在R\G\B通道中)。现在有更猛的36位,就是单反相机的Raw格式。Raw格式不好之处是size很大,但好处太多了,具有大量的色彩信息,非常方便与调整,我会在另一节里讲解。
--------------------------------------------------
Part 5: What Does a Histogram Tell Us

1. Histogram从左边到右边的三角形分别是阴影,中间调,高光,表示了颜色在这些亮度的储存和聚集情况。比如很亮的照片靠中间和右边的信息会非常多。如果是过曝或曝光不足的照片,直方图会出现和左右两边相交的情况(Clipping)。

2. 你可以在"Window"里面的"Histogram"打开它,我通常会在面板选项里面使用Expended view (原来是Compact view),和在"Color option"里面改成RGB channels。

3. 想调整过曝或曝光不足的照片,可以使用"Adjustment"->"Shadows/highlights",PS会自动调整。你可以把Histogram面板打开对比调整,可以看到调整前后的直方图状况。在"Shadows/highlights"面板里你还可以打开"Show more options",调整高光radius(半径)等等的数值。


4. 有时候很难说什么样的直方图是好的,但你必须注意那些clipping的部分,最起码把那些调整掉。

5. 图片5中的下面两幅图,我使用"Adjustment"->"Levels"去调整,提高对比度(Clip some of the colors)。有时你必须牺牲一些颜色,以得到更好的对比度。如果你想观察你clip了哪些颜色,你可以按下alt再移动三角形。
---------------------------------------------
Part 6: Layers, Got to Love Them

1. 复制图层:按住alt,移动选中的图层到想添加的位置,松手即可。

2. 添加图层样式:双击图层,会出现图层样式面板。比如想给图片添加一个边框,就点选"Stroke",可以设置有关数值。

3. 复制图层样式:按住alt,点选"fx"(图层样式标志),把它拖到想复制的图层上松手即可。
---------------------------------------------
Part 7: Blending is Fun

1. 最常用的图层混合模式:
Multiply:亮的地方变透明,黑的地方不变(给线稿上色时常用)。
Screen:反之,黑的地方变透明。
Overlay:添加材质texture时常用。

2. 添加边框的另一种方式:新建一层,填上一个颜色,用图层样式"Stroke"给描一个边。然后把图层右上角的"Fill"降为0%,就可以只看到effects apply on the layer了, not the layer content itself。"Fill”是当你使用了图层样式时,一种特殊的改变图层透明度的方式。
--------------------------------------------------
Part 8: The Lifesaver Adjustment Layers

1. 调对比度就用"Levels"调整图层。
2. 想Pump up the colors就用"Vibrance"调整图层(V形状那个)。
3. 想在黑白照片上显色某一部分,可以在B&W调整图层的蒙版上涂黑想要的部分即可。
4. 如果只想看某一层的效果(隐藏其他所有层),只需要按住alt,点击该层前面的眼睛符号。
5. 调整亮度:使用曲线调整图层,把曲线的中点调高调低即可。该工具还可以调色差,另一节里面我们会详细讲。
-------------------------------------------------
Part 9: Colour Correction Will Make Your Colours Happy

1. 即使只是使用自动调色,Raw格式也比JPEG的调得漂亮。(在Bridge里面选中想调的照片,点右键选"Open in camera raw",即可以调色了)
---------------------------------------------------
Part 10: Start Using the Brush Tool

1. Brush最重要的属性:颜色、尺寸、软硬度、间距(Spacing)


2. 把brush的roundness和角度改变,可以模拟现实中的笔来写字。

------------------------------------------------
Part 11: Typography, the Art of Text

(以下都是在全选了想要改变的字体的情况下)
1. 快速改变字体大小:Ctrl+Shift+句号或逗号;快速改变大小写,ctrl+shift+k(B,粗体,L,下划线, U,斜体)
2. 快速改变行间距:alt+上下方向键;快速改变字间距:alt+左右方向键;如果只想改某个字间距,只需要把光标放在该间距中用alt+左右方向键就可以了。
3. 快速改变段落靠边方式:ctrl+shift+L靠左 or R靠右 or J(Justify)居中。
4. 使字体3D化:3D->Rapourse(?)->Text layer(记得在3D面板里面把Quality改高一点)。
----------------------------------
Part 12: The Answer to All Your Problems: Masking

1. 蒙版主要的作用是show and hide图像的某一部分。蒙版总是在建立选区之后才建立的。

2. 在蒙版中,白色是显示,黑色是隐藏(White shows, Black hides),灰色是半透明。透明程度取决于灰色的深度。

3. 只显示蒙版:alt+click该蒙版。

4. 如果你在建立了选区之后使用adjustment layer, 则该adjustment layer会自动生成一个蒙版,调整效果只在选区之内被显示。Adjustment layer也可以加图层样式(比如描边、阴影等),还可以用自由变换调整。


----------------------------------
Part 13: What is a Clipping Mask Then

(作用就是只在某一块想改变的区域里面动作。比如说在头发图层的剪贴蒙版上画,就只影响头发这一个区域。)

1. 百度百科解释:
剪贴蒙板与图层蒙板的区别
剪贴蒙板与普通的图层蒙板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
(1)从形式上看,普通的图层蒙板只作用于一个图层,给人的感觉好象是在图层上面进行遮挡一样。但剪贴蒙板却是对一组图层进行影响,而且是位于被影响图层的最下面。
(2)普通的图层蒙板本身不是被作用的对象,而剪贴蒙板本身又是被作用的对象。
(3)普通的图层蒙板仅仅是影响作用对象的不透明度,而剪贴蒙板除了影响所有顶层的不透明度外,其自身的混合模式及图层样式都将对顶层产生直接影响。

2. 剪贴蒙版可以和adjustment layers等等同时使用,如果你只想在某一层上使用adjustment,就可以为该层建立一个剪贴蒙版。

3. 如何使用:首先建立一个调整图层,比如Black&white,这时所有below它的层都会变成黑白,如果我想只让它作用在某个含有普通蒙版的图层里,我可以按住alt再点击两层中间的缝,这样就create了一个clipping mask.如果想在普通蒙版以外的地方显色,只需要在调整图层的蒙版(即剪贴蒙版)上涂黑即可。

4. 到底为虾米要使用蒙版?因为它是non-destructive的,我可以很轻易地给client看我做了什么工作。
-----------------------------------------
Part 14: How to Make Fast but Precise Selections

1. 主要工具:Quick selection tool。和魔棒放在一起,但我always喜欢用它,nearly all the time。(其实就是SAI里面的选择笔差不多,按住alt就是选区擦)。

2. 用选择笔选了个大概后,下一步是refine它。在左边工具栏的最下方(黑白色盘下面)有一个快速蒙版工具,点了它之后没选中的地方会变成红色半透明(快捷键:Q)。在这个模式下,你不需要再用选择工具,而是用笔刷工具draw with black&white。用白色的小的笔刷在刚才的基础上涂,可以显示;黑色则隐藏。

3. 在这个选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mask,如果有需要,我们还可以进一步refine它。在蒙版的面板下方点选"Mask edge",在里面有些选项,可以修整选区的白边啦之类的,请自己尝试。

4. 步骤总结:Quick selection tool->quick mask->mask->mask edge->refine, refine and refine
---------------------------------
Part 15: Taming of the Pen Tool

1. 使用钢笔工具你可以做很多事情:画形状、做选区、描边画线,所以掌握它非常重要。

2. 首先来看看如何画形状。在选取了钢笔工具之后,你可以在上方工具栏选择用钢笔来画shape或path(路径)。现在先选shape,然后你可以选一个你想用的颜色。根据下面的图练习画直线、画曲线和删除去向(alt+点击锚点,如圣诞树)。你可以储存你所画的形状以后随时拿出来用。这些就是你需要学习的有关如何使用钢笔的全部技巧。


3.如何建立建立选区:有时候需要选粗的物体和背景颜色非常接近,用魔棒一类的工具非常难选,这时就需要借助钢笔工具。首先你需要在工具栏上方把钢笔改成画shape,然后像刚才画shape一样画就好了。画好路径后,在任意地方点击右键,选Make Selection,即可把路径变为选区。


4. 最后是如何描边:在想描边的地方画好路径,选择笔刷工具设定好数值,新建图层,选钢笔工具后按右键,stroke path,在弹出来的对话框选Tool"Brush",勾上"Simulate pressure",这样就可以用设定好的笔刷描好边啦。然后按两下Esc,可以摆脱路径。
----------------------------------------
Part 16: A Clone Stamp Tool for Everyone

1. 通常在做克隆时,我建议新建一个图层,你可以把它命名为Clone or Retouch,这样可以不损害原图像的情况下做复制。然后选择克隆图章工具,记得在上方工具栏把作用图层改为下一层,或All the layers,取决于你有多少图层(default的设定是current layer)。我会在原图层上取样,然后在新图层上复制。记得选一个软一点的笔刷(Hardness=0)。

2. 开始克隆时,always start with an edge。

3. 做完克隆以后,可以把图章的笔刷浓度降低(如50%),blend一下使其更加逼真。
----------------------------------------
Part 17: What Do I Need to Retouch Portraits?

1. 讲解了healing brush底下的几个工具:红眼消除工具、Spot healing brush tool(自动sampling,消除痘痘很好用)、Healing brush tool(需要手动选一下sample的地方,然后再draw over你想去掉的地方)。

2. Mixer brush tool可以用来磨皮(very wet option),最好也新建一层。
----------------------------------------
Part 18: Be Smart and Use Smart Objects

1. 你可以把任何图层转化成Smart object。Smart object唯一的缺点是你不能直接在上面画。

2. Smart object的好处:(1) 在缩小再放大图像时不会损失quality,因为smart object有点类似矢量图。(2) 改动它们的source(双击其中一个图层,编辑后修改),所有被复制的smart object都会同时被改变。

3. 如果你想复制某个smart object但不用源source(即不用alt+move tool拖拽),你需要右键点击该图层,选"New smart object via layer"。

4. 还有一个好处:如果你在smart object上用filter,它们会完全无损原图像,被称为"smart filters"。比如说我在某一smart object图层上用一个filter,会出现新的一个follow层,就是smart filter了。
----------------------------------------
Part 19: Do I Need Sharpening or Should Wear Eyeglasses Instead?

1. 锐化局部:左边工具栏里选锐化工具,记得一定要选"Protect detail",而且新建图层(点选sample all layers),然后在想锐化的地方画一下就行了。Stregth可以调成3、40%即可,100%太多了。

2. 锐化整个图层:把该层转化为smart object,使用Fliter->Sharpen->Smart Shapen。这样的不好处是背景会出现很多noise。通常如果在smooth surfaces使用了过强的锐化,就会出现很多noise。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可以在smart filter的蒙版上涂黑即可(锐化了的会被隐藏,原图会被显示)。

3. 另一种锐化整个图层的方式:把图层转化为smart object,Fliter->Other->High pass->4 or 5 pixels->把该fliter的blend mod->在smart filter图层面板的右下角有个类似fx的标志,点开它,把混合模式改成overlay->OK。如果你把强度调到30以上,你会得到一个类似HDR的效果。所以这个方法不仅可以改变图片的锐利程度,还可以改变对比度,甚至color intensity。
------------------------------------------
Part 20: Depth of Field is What You Need

1. 这节课我们学习如何模拟制造景深:把图层转化为smart object->Filter->Blur->高斯Blur->在fliter蒙版里涂出想清晰的部分(如果make selection的话当然会更精确)->降低笔刷透明度再在周围摸一下会更真实。

2. 制造微缩景观:把图层转化为smart object->Filter->Blur->高斯Blur(8 or 10 radious)->使用渐变工具->选第四个(Reflected gradian),使用黑白渐变->在想要清晰的部分的上方始下方止拉一条渐变线->在上方工具栏第一个勾选项"Reverse"中把勾去掉->再和刚才一样拉一条渐变线->再调整一下即可

---------------------------------------------
Part 21: Selecting Hair is Easy

1. 首先复制一层->选择橡皮擦工具底下的Magic eraser tool,点击背景几次,就可以清掉大概->ctrl+click清掉背景的那层,建立了选区->回到原图层,在mask面板里面点选"add a pixel mask"->可以删掉复制的那层了->refine该蒙版(alt+click该蒙版图标可以转换编辑模式和正常模式)->蒙版面板上点击Mask edge option,开始check(increase radious etc.)->再用其他选择工具和涂抹蒙版调整下。
----------------------------------------------
Part 22: Let’s Change the Background, Shall We?

1. 色彩范围选择工具:仍然是选了之后做一个mask->修改蒙版(alt+click)->涂抹和修改Mask edge
----------------------------------------------
Part 23: Aligning and Blending Images Together

1. 在Minibridge里选好想要merge的全景照片,点选"Tools" option->Photoshop->Photomerge->在弹出来的对话框中我几乎always choose "Auto" layout (第一个)->我通常还会勾上" Blend images together"及"Geometric distortion correction"->PS会自动计算和合成,最后裁好就可以了。

2. Merge连拍照片:点选"Tools" option->Photoshop->open in PS->Select all the layers->Edit->Auto align layers->还是选Auto,其他不用勾->三张图的角度和大小会自动被调整为一致->手动制作一些mask,只显示变化的对象即可。

这个技巧还可以用来修改某些部分/人照得不好的大合照~!!!(已试验,好强~!!!)
-----------------------------------------------
Part 24: Saving and Presenting Your Work

1. 如果你想把图片用于网络,JPEG是很好的储存格式,但它不能储存透明部分;如果你需要透明部分,选PNG;如果是动图,选GIF。如果你想用来打印,选Photoshop PDF(PDF是打印的standard。

2. 无论何时请保存好PSD格式的文件。你不需要向客户展示它,但当你需要作出改动时必须有它,PSD格式是工作的格式。

3. 你可以用Bridge来做Flash。例子:选四张风景照,go to "Output" view,右边可以选是"PDF"还是"Web Gallery"。先看看PDF:四张图片会被"打印"到一张PDF上;如果选了Web Gallery,可以选做成能Play的Flash给人家浏览这几张图片。如果设置好了还可以在Bridge里面直接上传到网上。这些是向客户及潜在客户展示你的非常好的方式,请花些时间去处理它,相信我这很重要。
---------------------------
Part 25: Finally, Do Magic With Content Aware

1. 当你有一张横版构图的照片,想把它改成竖版时,除了裁切、自由变换,还可以选择Edit->Content-Aware Scale(果然神奇~!!!)

2. 储存选区:在Select里面选储存选区,然后PS会在Alpha通道里面保留它。当你想用时,进通道里面ctrl+点击它就好了。

3. 在照片里去除某一块,填上背景:选粗想去掉那一块(很rough的,不要太贴边缘),Edit->Fill->选Content-Aware(神奇!!!!!)

4. 如果有时候背景很复杂,但你只想去除其中某一角的某一部分,你可以“Help" PS by做一个蒙版,只显示想做改动的那一部分,这样做出来的效果会更快而且精确。

5. PS的Select菜单下面也有扩大选区像素(跟SAI一样,不过可以调多少像素)。我们拿上次那张拼起来的全景图来作示范。首先选中背景的白色区域,Extend选区,我通常使用10像素。然后再去Edit->Fill, 选Content-Aware, PS会帮你把白色的部分自动补上。(超级神奇!!!!!!!!!)如有小问题可以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with Content-aware功能再涂一下就可以了。

---------------------------
Part 26: The Preset Manager

1. 就是笔刷的Preset Manager,可以把笔刷分为一set set的。哦!!原来还可以选很多其他的,比如色板(可以按不同人的风格存成一set set的色卡),点preset manager的小三角形可以打开一set set,如果想加颜色就用前景色再在色板里点new color就好了。在Bridge里面双击某一个save了的set,可以load它。
---------------------------
Part 27: HDR Photography With Photoshop

1. 即用不同的曝光拼成一张Nice的照片。单反里面改快门速度拍三至五张即可,还有些含有功能可以自动按不同的曝光拍三张。记得要快,不然风景可能会出现变化(比如云飘动了什么的)。在Bridge里面都选上,Tools->Photoshop->Merge to HDR,如果有云变化了的可以在右边点选"Remove ghost"。其他很多有趣的自己多试试吧~(其中有个Edge xxx option,会只作用于边缘,如果想边缘锐利,可以把它调到接近0;如果想有些梦幻、像油画的感觉,可以把它调高。它下面的strong是调stronger shadows和stronger highlights)。设定好的参数可以储存为Preset,以后可以给别的照片用。

2. PS的Image菜单底下还有个选项,可以simulate HDR effect with only one photo.

3. 如果做了HDR效果是不可逆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历史记录面板里找到原图,把历史记录画笔标在它前面,新建一层,FIll->History Pen就可以做出一层是原图的了。这样可以把HDR那层降低透明度等等来调节效果。
---------------------------
Part 28: The Advantages of Camera RAW Editing

1. Open in Camera raw快捷键:ctrl+R。可以选几个图像然后一起调(Apply the same参数设置),这样在同等光线条件下拍的照片可以很方便地批量调粗!

2. Camera Raw右边有个Hsr/Gray scale面板,可以很快很方便地给照片某些部分去色(往下拉线)或加艳(往上拉),可以做出些很艺术的效果。

3. Raw文件所有的改动都是可逆的,不需要储存,如果想回到原图只要在Bridge预览里面右键点击有个选项就可以了。

4. Graduate Filter:可以拉一条渐变线,一端点是绿色一端点是红色,定义某个部分,在上面作调整,绿色那边最强,红色那点最弱,中间渐变。

5. 镜头调整:Lens correction(raw文件会储存所使用的镜头信息)。

6. 如何去除因高ISO引起的noise:在Camera Raw里面打开Detail面板, Increase Luminarxxx/color noise reduction。在PS里要做到这个很麻烦,但with Raw很方便就可以做到了。

7. 我修人像照片的通常途径:增加Fill Light和Recovery,调整Exposure(根据相片是偏亮还是偏暗),增加Clarity和Vibarance,增加一点点色温。最后可以去Effects面板,Reduce xxx(下方第一个向左移)

8. 局部修改:如果我想在某个部分(比如模特的脸上)加多一点光,我可以go to Adjustment brush,在右边做好相关设置(选上Auto mask),在脸上涂即可。

9. Lightroom和这个差不多,就是多了个Catalog的功能。
---------------------------
Part 29: How to Work With Vector Masks in Photoshop

1. 按住ctrl再点击新建蒙版的标志即可以建立矢量蒙版。矢量蒙版是更professional的方式。

2. 如何把选区作为矢量蒙版:做好选区后,go to Path panel, 在面板下方的工具条选择"Make work path selection",这样我们的选区就转为路径了。使用路径选择工具选中之,再建立一个vector mask,就可以了。但这不是建立矢量蒙版的最好方式。

3. 正确方式:使用Vector shapes(或钢笔),选画路径,再建立矢量蒙版即可。怎么invert呢?在上方工具栏出选择Subtract或Add to shape area,就跟invert像素蒙版一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ps中的通道、选区和路径
互动媒体教程:风光摄影PS后期高级教程:亮度蒙版 | 经验频道 | 火星网
ps制作闪电效果教程:使用等高线和云彩滤镜
PS
Photoshop抠图教程:抠出发丝并去除环境色技巧
ps学什么,怎么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