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建立和维护终端客户关系,这些操作不能再具体了…....


在各行各业都在强调“终端为王”的形势下,谁能掌握终端,谁就把握了市场制胜的法宝。医疗器械产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终端用户大多都是高知、高智的专业技术人员,使用周期也相对较长,因此建立和维护好终端客户关系,无论对厂家还是经销商,都是一个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命题。

 

近日,医疗干货国际群的群友们就本话题展开了讨论,并着重探讨了在国际市场中建立与维护KOL关系的相关内容。成果如下,供各位参考。

 


/  01  /

拜访终端客户应该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把每次拜访都当成市场调研的机会,着重了解竞品情况、代理商渠道、价格等信息。在外打听再多,不如自己现场调研。拜访终端客户时,既可以直接接触客户进行询问,也可以通过自己的留心观察,详细了解到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能请到科室负责人或二把手带领参观,更是机会难得,此时应多使用手机拍照功能或记笔记的方式进行记录。

 


收集产品反馈,对产品提出改进意见。包括收集竞品产品反馈和自家产品反馈。


如果已经投放了竞品,我们可以收集终端使用体验、质量价格是否满意、售后服务情况、产品稳定性、代理商跟进情况等,如果可以快速找到优缺点对比,可以给终端现场指出,强化观念。


如果终端客户已经在使用你的产品,要真诚地请教尽可能多的重要的终端人员。并将信息反馈给公司,便于产品改进或提供客户定制服务。这都是赢得客户信任的好方法。


总而言之,表面人情关系动点心思,最根本的还是能在产品和销售政策以及市场策略上真正帮到客户。

 


品牌推广和提升终端客户满意度。拜访时如果有经销商陪同,那么建议单纯做一个来自厂家的专家角色,专业地解答终端的疑问,补充代理商中间沟通宣传的不足,多提供产品在终端使用良好的案例以及检测报告等。此外,做个终端一起参与的学术推广也非常不错。通过这样的方式主动维护好终端关系,获得医院与医院之间的口碑相传,对品牌的打造和维护有很大好处!

 


直接影响终端采购决策。终端拜访高手会有很多办法让终端用户向他介绍很多信息,如竞品、检测项目、检测量、单价、采购计划、采购流程、谁评估产品、谁掌握采购权等。此外,如果已经有大的代理商,可以让他们召集多家终端,现场进行公司和产品的介绍,开展现场操作体验,甚至现场推出促销激励政策等。

 


/ 02 /

拜访客户有哪些比较好的礼品?


拜访客户时送上一份用心的小礼物,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不过送礼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对象和场景的不同,避免礼物泥牛入海,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展会、学术会、拜访终端时,对一些接触比较浅的代理商/终端客户,可以送一些有公司logo的小礼品,重要的是礼物物美价廉,有实用性,给人留下印象。例如U盘、圆珠笔、小本子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拜访比较重要的代理商和终端客户时,送礼要有针对性,不送千篇一律的、所有中国厂家必定会送的礼品。例如有的终端客户收到过十几个不同厂家的U盘,再送U盘会显得很普通。送摆件等礼物要慎重,因为没有实用性,客户收到之后可能会感觉“鸡肋”。中国厂家常见的礼物有茶叶、丝绸,一般效果也不错,不过如果代理商有很多中国厂家,可能就会有些重复。

 

和代理商互赠礼物,也是双方增进了解和培养私人感情的不错的方式。这种情况下,可以在聊天时了解一下代理商人员平时有什么喜好,有没有比较喜欢的中国产品,然后投其所好。例如爱好品酒的,可以送一瓶中国的白酒;如果是女士,可以送物美价廉的小首饰;客户重视家庭的,可以送给客户的家人等等。如果是公司高层互赠礼物,则可以和代理商下面的人员提前沟通双方高层的喜好,确保礼物的价值和水平都处在相近的水平。

 

当然,送礼是一件非常走心的事情,不同的国家和客户,对礼物的实用性、纪念意义、价值等有着千差万别的态度。例如在非洲国家,充电宝这种普通产品都会大受欢迎,比送茶叶要实在得多。所以送礼也是一个了解客户、增进感情的好方法,用心的销售总能送出让客户喜欢的礼品。

 



/ 03 /

怎样找到终端客户中的KOL?

 

KOL(Key Opinion Leader),一般翻译为“关键意见领袖”,比较通俗的叫法也有“大专家”等。在医疗行业中,常常指在某个医疗领域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医生,能够影响其他终端医生的购买决策。

 

一个采购项目中,Decision Maker有可能,但不一定是Key Opinion Leader,取决于项目的复杂程度和流程等。通常采购方与采购相关的成员如下:

 

使用者(users)是指将要使用该产品或服务的组织成员。在许多情况下,使用者发起采购建议并帮助确定产品的具体要求;


影响者(influencers)常常帮助确定产品的具体要求,并提供评价备选方案所需要的信息,技术人员是特别重要的影响者;


采购者(buyers)有正式的权力选择供应商和安排采购条件。采购者帮助形成产品要求,但他们的主要作用是选择供应商和谈判。在一些复杂的采购谈判中,购买者会包括高层管理者;


决策者(deciders)拥有正式的或非正式的权力来选择或批准最终的供应商,在常规购买中,采购者常常就是决策者,或者至少是审批者;


守门人(deciders)控制了信息流向采购中心的其他人。例如,采购代理常常有权阻止销售人员见到使用者或决策者。其他守门人包括技术人员甚至是秘书。

 

以上是一个典型的采购中心的结构,其中的角色可能互相有交叉或者重合。KOL在采购项目中一般是使用者,在某些场景下是影响者或决策者。

 

如何找到终端客户中的KOL?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代理商介绍法:代理商肯定知道这个市场的专家哪个更厉害,顺藤摸瓜就能找到了;

2、学术会寻找法:通过参加当地市场举办的学术会,KOL一般都会有专场授课;

3、本地员工法:通过本地员工的关系网,找到合适的专家不是难事。

 

一个小技巧:参加学术会时,正在做讲座的很可能就是我们的目标KOL,这时一定要抢第一排的座位,在听讲的过程中要和专家有积极的互动交流,讲座结束后找到专家,对方会更愿意跟我们交流。专家讲课时可以为他拍一张讲课风采的照片,下来后再要求合影。遇到这样积极热情的小粉丝,专家肯定会心花怒放的。

 


 

/ 04 /

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如何与KOL建立关系?

 

大部分厂家在开发和维护KOL关系时,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代理商的关系。特别是产品同质化的情况下,代理商的角色显得更加重要。是否开发KOL,毋容置疑,一定要。但应该如何和他们建立关系?下面有几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1、一定要找头部的KOL,顶尖专家带来的效果和价值会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和想象;


2、越是大牌的专家合作的厂家就越多,不会轻易和某个厂家绑定。因此,不管厂家的产品如何,销售人员都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代理商关系等,主动建立KOL关系;


3、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即便代理商的专家关系做得不够好,我们作为厂家人员,作为外国人,只要坚持拜访,也一样能够搞定当地的大专家;


4、开发KOL是一个系统的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很多时候不会立竿见影。

 

对于厂家更重要的是,确定销售目标,做好对市场投入的预算,勇敢地迈出尝试的第一步,不要担心最开始可能的犯错,即使找到的KOL不是最理想的,短期内也可以及时调整,多尝试是最重要的。KOL短期之内很难见效果,但却是做大国际市场的必经之路。



来源:医疗干货国际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速消费品代理商的流程再造
一名优秀的美容导师的要求
大品牌领跑市场--中小品牌如何创造属于自己的蓝海市场?
二线太阳能品牌代理商怎样打赢区域市场战争 -太阳能行业资讯
医药招商技巧:开发客户
代理商的渠道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