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景德镇元代瓷匜相关问题研究 ——以落马桥出土物为中心

圆口带短流,在元代大量出现,至明代几乎销声匿迹,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出土了青白、卵白、青花、祭蓝等不同釉色品类的瓷匜。


一   落马桥窑址出土瓷匜


景德镇落马桥窑址考古发掘中出土的瓷匜皆芒口弧壁涩底短流带系。

        

        元代中期地层共出土瓷匜标本4件。其中青白釉印花瓷匜 2件, 青白釉堆塑缠枝牡丹纹瓷匜1件, 青白釉瓷匜 1件。

▲ 青白釉印花匜(T3H5:245)

▲ 青白釉印花匜(T3H5:360)

▲ 青白釉堆塑缠枝牡丹纹匜(T3H5:220)

▲ 青白釉匜(T3H5:301)


元代晚期地层出土瓷匜标本6件,卵白釉瓷匜  2件,青花莲池纹瓷匜 1件,蓝地白花瓷匜1件,祭蓝釉瓷匜2件。


▲ 卵白釉匜(F12:179)

▲ 卵白釉匜(F12:178)

▲ 青花莲池纹匜(F12:228)

▲ 蓝底白花匜(F12:230)外壁

▲ 蓝底白花匜(F12:230)内壁

▲ 祭蓝釉匜(T3H1:1)

▲ 祭蓝釉匜(T3H1:15)

其他地层出土瓷匜标本2件,青白釉瓷匜1件,卵白釉瓷匜1件。

▲ 青白釉匜(T13H2:381)

▲ 卵白釉匜(T13H2:340)


二  制作工艺探讨

成    型


落马桥窑址出土瓷匜为模印成型,短流亦是模印成型。两者坯体模印脱模后,在器壁开口处镶接短流。


施    釉


根据标本积釉情况,推断瓷匜内壁是以荡釉法施釉,外壁则是采用淋釉法施釉。当内外壁满釉后,根据装烧需要,再把瓷匜圆口上的釉料刮除,露出坯胎。


装    烧


20世纪80年代在落马桥窑址进行的抢救性发掘中,于元代地层出土了一件青花菊纹瓷匜,其短流低于器物芒口高度,涩底无釉,芒口局部有受压而凹凸不平的现象,口部弧线呈内外扭曲状,但芒口始终处在同一水平面上。这种口部在同一平面内扭曲,应是烧成时芒口局部不能同步收缩所致。

▲ 20世纪80年代落马桥出土青花菊纹匜

2012年在落马桥窑址进行的发掘中,于元代灰坑(T13H2)出土细颗粒耐火土平面垫饼,按器物泥坯10%的收缩率,此平面足以放下任何形制大小的瓷匜坯体,其质地为颗粒较细的耐火土,结构致密,基本能满足瓷匜坯体放在上面覆烧时平滑收缩的要求。

▲ 细颗粒耐火平面垫饼


由此可见,元代工匠为解决瓷匜仰烧变形特地为其量身定制覆烧窑具。


三  瓷匜形制演变及功用


从各地出土资料可知,唐、宋时期金属匜以有圈足为多,短流直线斜出后超出器物芒口高度,流下几乎不见有系,口沿则由四瓣花口和五瓣葵口改为折沿或唇口(外卷一圈),以加固其口沿强度,如陕西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鎏金鸿雁纹银匜、甘肃肃南大长岭唐墓出土银匜、浙江临安水邱氏墓出土银匜、内蒙古赤峰辽耶律羽之墓出土银匜、陕西吕氏家族墓出土刻铭鎏金铜匜等。

 ▲ 陕西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鎏金鸿雁纹银匜

▲ 甘肃肃南大长岭唐墓出土银匜

▲ 浙江临安水邱氏墓出土银匜

▲ 内蒙古赤峰辽耶律羽之墓出土银匜

▲ 陕西吕氏家族墓出土刻铭鎏金铜匜


入元以后,金属匜则以无圈足匜为主,短流呈弧线垂落状,几乎都有小系,小系呈卷曲状连接短流与器壁,如湖南衡阳窖藏出土银匜、无锡元墓出土银匜、合肥元代窖藏出土银匜、湖南涟源出土银匜等。从无锡元墓(1321年)出土银匜可知,当时银匜短流改变形制,由高高翘起转为平缓,短流最高点与器物芒口高度几乎一致。

▲ 湖南衡阳窖藏出土银匜

无锡元代墓葬(1321年)出土无系银匜

无锡元代墓葬(1321年)出土带系银匜

▲ 合肥元代窖藏出土银匜

▲ 湖南涟源出土银匜

        元代龙泉窑烧造大量瓷匜,多为圈足,在器壁开一个小洞与镶接的短流相通,短流最高点超出器物芒口高度,无系,底部起釉一周以便支圈仰烧。

▲ 新安沉船出土龙泉青釉铁绘瓷匜


景德镇窑则以烧制平底无圈足瓷匜为主,芒口,器壁开口镶接短流,短流下部以有系者居多。

根据落马桥出土瓷匜地层叠压关系和形制变化,可将其分为3式:



Ⅰ式


Ⅱ式


Ⅲ式



短 流


最高点超出器物芒口高度,下部与器壁连接处较高,转折明显,下端以泥条卷曲作实心小系


最高点亦超出芒口高度,下部与器壁连接处位置降低,转折较平坦,外壁以泥条卷曲一圈作空心小系。


上部低于芒口高度与器壁镶接,其最高点低于芒口高度,下部与内壁连接处无转折,并自器底开始缓坡向上延伸,外壁以泥片卷曲两圈作空心小系。

   



胎 釉



瓷匜釉面混浊,成型工艺粗糙


瓷匜器壁厚重,涩胎平底面积较大


瓷匜器壁变薄,涩胎平底面积缩小


▲ 落马桥I式瓷匜(T3H5:245)

▲ 落马桥II式瓷匜(T3H5:301)


▲ 落马桥III式瓷匜(F12:179)

标本F12︰179,高4.7厘米,短流高4.6厘米,短流与器壁连接部位高4.5厘米。测量数据显示,其短流降低了0.2厘米与器壁镶接,假设在不改变短流形制的情况下,短流与芒口水平镶接,短流高度为4.8厘米,形制就与无锡元墓出土带系银匜一致,短流最高点仅高出芒口高度0.1厘米。

标本F12︰179,短流降低0.2厘米与器壁镶接,应与瓷匜覆烧关系密切。覆烧器物时,器物口沿依靠垫烧物维持水平,这就需要制作覆烧垫饼时特别考究,必须把垫饼泥坯放在辘轳车上修平,由于同心圆范围的高低最容易保持一致,所以有经验的工匠为了减少垫烧器物口沿变形,装匣时往往会刻意让器物与垫饼圆心重合。

瓷匜镶接部位的稍许降低,既保留了短流较平的形制,又方便入窑烧制。因此,落马桥窑址出土的Ⅲ式瓷匜是景德镇制瓷工匠对无锡出土带系银匜形制模仿后的改进产品,是根据制瓷工艺需要而进行的改革与创新

金属匜短流下的卷云状小系,其主要功用是支撑镶接的短流,增加稳固性。而景德镇瓷匜经过入炉烧制,短流与器身融为一体,从器物结构而言,短流已无需再支撑。瓷匜短流下单薄的小系,既不能作为吊环随身携带,也不能作为器柄用手去执,无任何功用。景德镇窑瓷匜短流下面几乎都有一个小系,且早期小系制作粗糙,后期小系制作精美。因此,瓷匜短流下的小系最初应是对金属匜器形的一种模仿,后来逐渐成为习惯,变成一种流行装饰,应不是所谓“传统型匜(无系)是日用水器,耳环型匜(有系)是外来酒器”。


四 瓷匜的功用


人们常用“奉匜侍盥”来谈论匜的功用,认为传统型匜形器物是洗漱的水具。亦有学者通过金、元壁画所描绘的图像与元代窖藏、墓葬出土器物比对,认为匜与玉壶春瓶、盘盏为元代常见的酒器组合。也有人因其短流、平底,造型与唐、宋时期的“铫”类似,推测其也作为暖酒的用具。

▲ 唐 素面金铫

匜的器身既没有便于镶接手柄的接口,也没有安装提梁的孔洞。在元代,人们用一个加温无处着手、芒口敞开的器物来暖酒绝非易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落马桥考古发掘中,出土一件小瓷匜,口径5厘米、高1.6厘米,只可用手心捧着(T13H2︰381)。因此,若匜用来暖酒、以何方式暖酒等问题,还需进一步探讨。

▲ 青白釉匜(T13H2:381)

山西屯留康庄工业园区元代壁画墓(M2)西壁的侍女备酒图中,左侧木桌上放置一匜形器物,与之同时出现的有盖罐、碗、杯、劝盘、酒尊、酒杓,两侍女一人执壶、一人捧劝盘。

▲ 山西屯留元代壁画墓西壁侍女备酒图

此墓东壁的侍女备茶图中,高桌上放置酒尊、盖罐、碗、盏托等器物,左侧侍女持注子,右侧侍女持茶盏并以茶筅击拂。

▲ 山西屯留元代壁画墓东壁侍女备茶图

据《元匜小考》一文分析,右侧侍女右手执物在左手的容器中捣弄。此侍女备茶图局部放大显示,右侧侍女手把的是带短流器物,而非茶盏,另一手拿类似茶筅状的器物作搅拌状,左侧侍女一手托、另一手持注壶作倾倒状,长流对着右侧侍女,似乎要在其搅拌时添加注壶中的液体。

▲ 山西屯留元代壁画墓东壁侍女备茶图局部

壁画中添汤、搅拌的情形在文献中亦有记载。元佚名《居家必用事类全集》己集“诸品茶”条谓:“兰膏茶,以上号高茶。研细一两为率。先将好酥一两半。溶化倾入茶末内。不住手搅。夏月渐渐添氷水搅、水不可多添。但一二匙尖足矣。頻添无妨。务要搅匀。直至雪白为度。冬月渐渐添滚烫搅。春秋添温汤搅。”而成书于元天历三年(1330年)的《饮膳正要》中多处有“酒调一匙头”、“温酒调下一匙头”、“酒调服之”、 “以酒一杯和匀温饮之”的记载。由上述文字描述得知,在调配兰膏茶和调和松子膏、醍醐油时,需要有容器装盛茶末及特殊方法提炼的膏、油等,按不同时节分别与冰水、温汤、暖汤等各类酒水调和搅匀,瓷匜极有可能就是装盛调配的容器。

综上所述,落马桥窑址出土的大小不一的瓷匜,极有可能是捧在手心用以装盛、调配食物容器,其底部无釉可以增加摩擦力,以免搅拌时瓷匜滑落,广口便于目测搅拌均匀,一侧带流便于倾倒。



小  结

从落马桥窑址出土瓷匜的工艺细节观察,瓷匜的施釉方式内壁为荡釉外壁为淋釉瓷匜口沿为圆形并不封闭,仰烧容易变形,因此工匠以垫饼托住口沿,采用覆烧方法减少变形。

根据地层叠压关系和形制变化,落马桥窑址出土瓷匜可分3式。其中,Ⅲ式瓷匜制作精细,装饰品类丰富,是最便于装烧和倾倒的器形,因此其是落马桥窑址最为成熟瓷匜形制

鉴于落马桥窑址出土瓷匜大小不一,小者极小,作为暖酒之物似乎无从着手,其是否作为温酒器使用还需进一步论证。笔者根据山西屯留元代壁画墓侍女备茶图的图像资料以及《居家必用事类全集》、《饮膳正要》等文献资料,推测瓷匜是调和搅拌茶、酒的容器。此观点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学者对瓷匜功能的关注。




本文为缩减版

原文刊于《文物》2017年第5期

江小民 / 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断代|深度品鉴之黑釉双龙柄尊!
这个宋代湖田窑青白釉小罐无论形制还是釉色都是同类器物中的上品!
五代时期陶瓷的特点
禁止出境文物(132)|唐青釉凤首龙柄壶
这种古瓷盖罐,是储藏界的高精尖
中国国家博物馆 隋唐瓷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