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康熙五彩绘画技法解析

康熙五彩的发起源受到了传统木刻版画在工艺和图式风格上的重要影 响,尤其是在表现技法和笔法的掌握技巧上。本文围绕版画对康熙五彩表现技 法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通过二者在图式风格和表现技法上的对比研究,分析总结两种艺术形式在传承吸收基础上的影响途径。

传统木刻版画在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阶段。其表现形 式丰富多样、形态各异,对于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吸收和传 承的成分,同时又吐故纳新,并对中国工艺美术的表现形式 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包括技法及造型图式的表现。其中康熙 五彩的图式及创作技法很大程度上便来源于这种工艺形式。 由于版画在刀法的运用、线条的布置等因素上都与康熙五彩 的工艺要求相类似,因此这种工艺构成要素也被适度地反映 于其中。康熙五彩俗称“硬彩”,其突出特点表现为造型用 笔的刚劲有力、明快爽朗,这与传统版画中的刀法风格有一 定的类似。此外,康熙五彩作为绘画艺术的一种延伸,其装 饰图式必然也要受到这方面的影响。而在将其与版画的图式 对比过程中,容易发现二者在造型、构图、题材等方面都有 着重要的相似之处。

一、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的渊源关系

康熙五彩起源于明末清初,是从明代五彩基础上发展 而来的。然而, 明代的五彩似乎 表现得不是十分 “纯正”,这一 时期的五彩需要 借助釉下青花为 基础进行综合表 现,并未形成一 种独立的工艺门 类。而康熙五彩 则在前代的基础 上,发展了釉上 蓝彩,推出了黑 彩,并逐渐形成 一种独立的艺术 种类。这些变化 都基于康熙时期 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因素,而传统版画也在这时大为盛行。由于康熙五彩 产生时期,并无太多可供参考的类似工艺技法,而恰恰版画 在这方面为其提供了创作素材和灵感。六庆在《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一书中指出了二者之间的紧密联系:“版画视觉的黑白之硬对于古彩有直接的参照作用,在具体画法、故 事题材也有很大程度的借鉴”,其中所说的“古彩”即为康 熙五彩。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版画对于康熙五彩的工艺影响 并不是基于单一因素的渗透,而是在多方面、多层次的途径 中成就了其用笔刚劲、骨感挺拔的风格。除了在敷色空间 上,二者并无较多的联系之外,在其它图式构成要素的表现 上,都体现出紧密的联系。如在构图方式上,康熙五彩吸收 了版画讲求虚实、错落、点线交织等特点,并进一步深化了 大小、远近、对照等空间对比关系;在表现题材上,也表现 出与之类似的传说故事、争斗场景、男耕女织、山水花鸟等 题材。且由于吸收了书画艺术的表现风格,因而也往往具有 文人画派气质。

二、版画技法与康熙五彩表现手法的比较

1、点的刻画

在康熙五彩的表现手法中,点的表现是其中的一大特 色,这种特殊的表现方式依然影响着今天的古彩表现手法。在当代陶瓷古彩绘画艺术中,我们仍可见到不少作品对于点 的精细布置和刻画。从版画与康熙五彩的画面对比中,我们 发现各种大小不一、疏密有致的点都是其重要的装饰方法。

另在表现题材上也体现得较为广泛,如山川草木、怪石绿地 等,尤其是在树木花草的表现中更为突出。以点的密集分布 来表现明暗、深浅的色调,这种装饰手法在康熙五彩中被称 为“沙点”,一般以黑彩生料与油红点釉彩来进行表现,在 空间的布置安排上讲求错落中彰显节奏韵律之美。在用笔技 巧上,以中锋垂直于画面点出弧形,强调料的浑圆丰满。而 在传统版画中,对点的表现往往通 过刀法的力度、角度的变换来实 现。其中,由于受到传统绘画艺术 的影响,在点的组织上采取“攒三 聚五”的布置原则,即往往以奇数 为点数。这种表现方式对于画面的 构图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如布局 画面空间的虚实开合时,需要将点 集中表现在树木、亭台、山石上, 以此在整体上为画面的“势”与 “格”定调。这种表现手法与康 熙五彩的用点方式是一致的。如 明天启年木刻版画《新编出像赵飞燕昭阳趣事》与清康熙五 彩《西厢记如意瓷板画》,这两件作品在树木和山体上均出 现了类似的“沙点”布置法。尤其是在画面的明暗层次处理 上,以树木为表现点,二者装饰风格近乎一致。

2、线的比较

对于以造型见长的版画艺术而言,线是决定其造型风 格特征的首要因素。在作为造型轮廓对画面走向、布局产生 约束规划的同时,也作为画面中人物、事物的造型表现者参 与其中。无论是传统版画还是康熙五彩,二者在线的表现 特征上也存在共通之处。版画中对线的表现与中国传统绘画 相似,计黑当白,明人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著名的“十八 描”。通过对不同规制的用线方式,对线条参与画面的长 短、粗细、曲直、顿挫等特点进行不同的归类,以此在实际 创作中找到方法和规律。在版画中,由于受到刀法力度等因 素的影响,对于书画线描方式的吸收有限,多表现为铁线 描、行云流水描、钉头鼠尾描等。而康熙粉彩在用线方式上 也表现出类似的特点,只不过在强调笔法刚劲的同时,更注 重笔法的变换,曲中有直、柔中带刚。在吸收版画的几种常 见线描手法之外,还变换出琴弦描、枣核描等。其中铁线描 的运用更为广泛突出。多表现在轮廓线较长的景物中,如树 干、枝条、人的衣袂等等,边缘清晰明快、毫不拖沓。例如 在刻画梅花枝叶的造型时,二者往往都采用钉头鼠尾描的形 式来刻画枝梢的连接处。在花瓣处,线条表现自由、收放自如在具体表现上,版画与康熙五彩亦是陈陈相因。线的刻 画往往以与点结合的方式体现。以线规制轮廓和走向,以点 的聚集进行细节的填充。不做过分象形的修饰,只以大致的点线分布展现出一种丰富、完满而稳健的视觉印象。这种风 格体现在康熙五彩上,表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古风韵致。

3、圈的比较

中国传统绘画对于圈这种形式的表现往往存在于特定的 环境题材之中,用以表现画面中较为突出的构成要素,如日 月、瓜果等。而在表现形制上,通过改变圈的大小、饱满程度、残缺、虚实、叠合等程度的不 同,亦能产生不同的装饰效果。在 版画中,由于受到材料和刀法的限 制,对于圈的圆润表现较为困难。因而圈在其中往往只是运用在一些 必要的位置上。而康熙五彩中对圈 的表现方式就显得更为灵活。除了 在树木、器物、云水纹等常见的题 材上普遍运用,在鸟兽、虫鱼等物 象的表现上也常出现。如康熙五彩 《绶带鸟绣球花卉图将军罐》,肩 宽腹鼓的器型特点决定了其装饰风格须与之匹配自然。其中多处采用点圈的方式进行表现,而 最为突出的位置在于画面中的绣球花,圈造型饱满,层次丰 富而清晰,是康熙时期以圈表现的典型五彩器物。

三、结 语

传统版画与康熙五彩在装饰形式上的相似之处体现的 是二者的传承及发展关系。同时,反映在装饰思想上更是一 种文化的传承关系。通过对二者表现手法上的分析,能够让 我们更清晰地了解这种传承方式和途径,并从中解读这一时 期的主流审美趣味。从二者在表现手法上的对比分析中可以 看到,传统版画对康熙五彩的影响途径主要是通过技法、构 图、造型等方面展开的。而康熙五彩又在吸收版画工艺精华 的基础上,通过发挥自身在敷色、笔法上的优势,对这种母 体艺术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存活在瓷器上的山水花鸟、行云流水
黑白木刻版画的技法*石版画欣赏
瓷板上的浮世绘 ——故官陶瓷资料粗理中发现的康熙瓷板板画
故宫珍藏宝物,五彩鹭莲尊,造型优美、色彩金碧辉煌,堪称上品
如花美▌从画中来的康熙“▌从画中来的康熙“瓷上美人”瓷上美人”眷,似水▌从画中来的康熙“瓷上美人”流年∣康熙瓷器上的仕女图
康熙瓷器上的仕女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