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狗不理”包子不香了?这地的最后一家门店也关了

近日,“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登上了微博热搜,还收到不少网友对其“又贵又难吃”的评价。

曾经的百年老字号,真的不“香”了吗?

诚然,老字号拥有的历史文化厚度,是新型产品和品牌无法替代的。但老字号也不能一味地消耗招牌名气,如何适应新的市场成了避不开的问题。

|狗不理包子。图源:官网|

“狗不理”败走京城

近日,“北京最后一家狗不理门店停业”登上了微博热搜。据北京商报,3月29日,记者走访狗不理前门店旧址发现,该门店有关狗不理的元素全部消失,对此,狗不理集团工作人员表示,租期到了暂时关门,房东也表示狗不理已经确认不续租了。

3月31日,信息时报记者在狗不理官网查询发现,北京确实已经没有狗不理门店了。

除了北京市场外,狗不理在天津的门店也在压缩。在今年3月中旬,狗不理集团才关闭了天津的一家连锁店武清店。当时,狗不理集团在官网声明称:“因经营达不到预期,集团决定关闭并注销该店。”

据了解,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在今年初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明确表示,今后会将发展重心放在食品工业及电商业务方面,同时在减少店面数量的基础上做好留下的门店。

另外,从相关企业的年注册量变化,可看出狗不理近年来的下滑颓势。企查查数据显示,2012-2014年间,狗不理相关企业的年注册量均在50余家,2015-2016年迎来高峰期,年注册量分别上升至95家与117家。随后几年,年注册量逐年下降,从2016年的117家,一路下滑至2020年的18家。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一季度相关企业仅新注册2家。

据悉,“狗不理”始创于1858年,是商务部首批认证的“中华老字号”。这家曾经的百年老字号,现在为何不“香”了?大牌场BIG观察员在微博看到,不少网友的评论提到“又贵又难吃”。

对此,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表示,狗不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没有以市场和消费者为导向。在上述热搜微博下看到大量负面评价,可见长久以来品牌对于消费者的心声是置之不理的,这是老品牌的傲慢态度,缺乏对客户价值的用心对待。

二、定价与价值的差距。以包子铺而言,狗不理的定价无法给到消费者相应的价值感,对比而言庆丰包子铺更加有性价比;而作为一家档次较高的食肆,又缺乏更有特色的菜品。三、形象过于传统,未能吸引新的年轻的消费者,没有吸引人到店的理由。

去年5月从新三板退市

作为首批“中华老字号”,狗不理集团一直在转型,不过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狗不理包子门店。图源:官网

记者梳理发现,狗不理集团2014年7月份冲刺A股失败。2015年11月,狗不理集团全资子公司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曾经于2015年成功在新三板挂牌。不过,公司股票自2020年5月11日起已经终止挂牌。

根据财报显示,2015年至2019年,狗不理集团的业绩平平无奇,其中营收一直在1亿元左右徘徊;净利润最高时,也只达到了2424.58万元;毛利率也逐年下降,2017年至2019年分别为39.8%、39.26%、37.99%。

目前来看,狗不理将更多精力放在了线上,预包装包子和各类预包装食品已然成为狗不理眼下的发展重点。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发力电商是一个趋势,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取得一定的效果,狗不理包子向电商转型,更多是速冻产品,其品质、品牌、服务体系、客户黏性都不足,而且性价比也偏低,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渠道转型就非常牵强,这对于狗不理未来也是很大的挑战。

记者在狗不理天猫旗舰店看到,目前店内售卖的产品主要有包子、汤圆、熟食等,其销量最高的是速冻包子,月销量为362,黑芝麻汤圆月销量为30+件,熟食月销量则在5-6件,生意有点冷清。

狗不理天猫旗舰店截图

在朱丹蓬看来,狗不理现在的产品或许并不是消费者真正想要的东西。狗不理不能守着固有的“旧方子”,而是要积极进行产品的创新升级和迭代,进行市场调研,测试消费者喜爱什么样的口味,这做起来并不难。

餐饮老字号占比近6成

说起老字号“狗不理”,很多人就会想到另一家老字号——“全聚德”。实际上,全聚德这家老字号也面临类似的窘境。

全聚德。图源:其官网

财报显示,全聚德2017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1.36亿元、7304.22万元和4462.79万元,分别同比下滑2.57%、46.29%和38.9%。2020年,全聚德预计实现营业收入7.60亿-8亿元,比上年近乎腰斩,净利润亏损2.4亿-2.64亿元。

全聚德曾在财报中多次提到:“受餐饮行业尤其是中式正餐竞争加剧影响,公司年度接待人次同比减少,导致公司年度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同比出现下滑。”

作为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中留下的精品,老字号是劳动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商业文化的重要载体。但如今,如何让老品牌焕发新生、获得新一代消费者的认可,也是老字号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根据企查查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0中华老字号商标大数据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下半年,我国共有1128个中华老字号。其中,食品加工行业的中华老字号高达463个,餐饮住宿行业的中华老字号也有212个,也就是说,与“吃”相关的中华老字号占比59.8%,接近六成。

在这些餐饮老字号中,五芳斋算是较早进行数字化营销的。据了解,自2008年开始,五芳斋开始在各个层面上重塑品牌。这些举措包括聘请咨询公司、广告公司、包装设计公司帮助打造品牌。与此同时,五芳斋在包装产品上做品类扩张。

此外,广州的陶陶居、广州酒家等老字号也同样借助互联网思维,盘活了老品牌。据悉,这两大历史悠久的餐饮老字号在去年底还走向了合并,有望加大布局多品类、多品牌发展。

业内声音:

“老字号”要适应新环境和消费偏好转变

老字号拥有的历史文化厚度,是新型产品和品牌无法替代的。但老字号也不能一味地消耗招牌名气,如何适应新的市场也成了避不开的问题。

对此,深圳市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分析称:“餐饮老字号的式微,可以从四个维度分析:

一方面是能否研究和洞察新一代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品牌做出与时俱进的创新,不管是菜品,形象,还是社交媒体传播,以吸引新人群到店。

二是竞争方面,是否只考虑过往的江湖地位,而对新兴品牌的竞争力缺乏应对的方法和策略。

三是企业内在的创新性,是否敢于否定过去的成功,而做出恰当的变革,包括管理机制和人员上的变革。

四是在租金和人员成本不断攀升的情况下,大店的经营往往比小店更加艰难,尤其是一二线城市。这是传统老品牌门店运营艰难的关键因素。假如这些方面都存在问题,难以跟上时代发展,就会被时代淘汰。”

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则提到,老字号要根据消费者需求、消费生活方式的变化而进行战略调整,其次还要开拓新的商业模式。

内联升副总经理程旭也向记者表示:“餐饮行业竞争充分且激烈,用户喜好快速变化,迭代速度快。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快速渗透,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洗牌速度。老字号企业基于自身的文化和体制,转型的速度相对较慢,如果不可能快速适应环境和消费者偏好的转变,将会面临着被市场所淘汰的风险。”

小故事:为何叫“狗不理”包子?

“狗不理”始创于1858年。当时,在天津郊县有一户农家,四十岁喜得贵子,为求平安,取乳名叫“狗子”。“狗子”长到十四岁时,来到天津学手艺,在一家蒸食铺做小伙计,由于狗子心灵手巧、勤奋好学,练就一手好活儿。后来便自己摆起了包子摊儿。

他发明了水馅半发面的工艺,做出的包子口感柔软,鲜香不腻,包子外表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色、香、味、形独具特色,吸引了十里百里的人们都前来吃包子,生意十分兴隆。“狗子”忙得顾不上说话,人们都说“狗子卖包子不理人”。这样天长日久人们就把他的包子铺叫“狗不理”了。

来源:信息时报记者 张柳静

文章由第三方提供,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本平台立场。阅读者应独立判断并自担风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品牌“老字号”,毁于倚老卖老
“狗不理”差评后报警,慈禧亲自带货的包子也不香了
“老字号”转型路:去狗不理喝咖啡
“狗不理”变“人不理”,又一老字号被时代抛弃?| 餐见
一向“高傲”的全聚德终于放下身段,降价“自救”
倚老卖老的全聚德和狗不理们,正忙着追回逃离老字号的年轻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