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章诗依:世界球王香港产,脚踢手写有肝胆


文 | 章诗依


《鲁卫吟草》是一本极为少见的线装诗集,在香港中央图书馆也只限于馆内阅读,不能外借。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作者是一位曾经叱咤绿茵场的香港足球球员——有一代球王之誉的李惠堂。


知道李惠堂的故事,是在来港之后。而了解其生平事迹之后,不禁感叹:原来,咱的祖上不但也曾阔过,而且阔的领域,正是今日让国人感到格外窝囊的部位——足球,更准确地说,是男足。


李惠堂照片及手迹


李惠堂出生于香港,是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赫赫有名的足球明星。他曾带领中华民国足球队,在第八、十届远东运动会上夺冠。


1925年他担任复旦大学体育主任期间,曾作为主要以圣约翰、交通大学、复旦等校的大学生为主的乐华队队长,带领球队参加“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大比分击败蝉联九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一举扭转了上海球坛一向由外国人球队称雄的局面。

李惠堂是早期中国足球的传奇,也是香港足球光辉岁月的代表性人物。根据《足球王国-战后初期的香港足球》(香港三联书店2015年版)一书记载,弹丸之地的香港,曾是耀眼的足球王国。


抗战前,中国国家队曾连续赢得九届远东运动会的足球冠军,而九届当中,有七届是纯粹由香港华人球员组成。如果说当时的远东运动会只有日本、菲律宾与中华民国参加,含金量不够高的话,那么,在1954年和1958年的两届亚运会上,代表台湾当局出战的香港球员两次夺得冠军,则是香港足球实力的写照。而这两次夺冠,都是李惠堂担任教练。

李惠堂也是中国奥运史上的先驱式人物。1936年柏林奥运会,他以队长身份带领中华民国足球队以亚洲第一的身份进入会内赛,由于当时政府财政困难(向国民政府申请的22万元专用款,只有17万到账),足球队提前两个多月乘法国邮轮出国,一路打比赛筹措经费,先后在越南、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缅甸和印度等6个亚洲国家打了27场,胜24场平3场,挣得20多万港元,其中半数更被政府充作其他运动队赴奥运会的经费。奥运会上,中华民国足球队在对英国的首轮淘汰赛中,上半场打成零比零平手,下半场连失两球,以0:2落败。

1976年8月13日,凭借足球生涯中总共打入1860个进球的赫赫战绩,李惠堂与贝利等人一道,被西德《环球足球》杂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他还于1965年起担任国际足联副主席一职,成为首位担任该职的华人。

终其一生,李惠堂与台湾关系密切,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香港华人足球界中,香港球员代表台湾当局参加国际比赛是普遍现象,李惠堂更多年担任中华民国足球代表队的教练。因此,1949年后的大陆体育文献中,很少关于李惠堂的记载,直到北京申办奥运时,为了宣传中国人参加奥运的历史,李惠堂的名字,才从幽暗的历史深处浮出水面。

不过,关于李惠堂,我们了解的还是很少。目前公开能见到的文字,都是他足球战绩的记录,关于这位球王内心世界的风景,却少见揭载。

幸好,有这本《鲁卫吟草》。该书是李惠堂在七十生辰前,将平生诗作汇集成册,分赠亲友留念,故印行不广,香港中央图书馆馆藏的这一册,可谓弥足珍贵。

李惠堂的诗作,风格自然清新,不雕不琢,意趣洋溢,诗的内容,则或表爱国忧时,或状山川奇秀,或吐胸中块垒,或纪球坛风云,或作花月闲吟,或悲死生契阔,或属友朋唱酬,堪称一代球王的心灵写真。


香港收藏家许礼平先生在其《旧日风云》(OXFORD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中评价,李惠堂人格高尚,能武能文,且书法也有相当造诣。《鲁卫吟草》可佐证这一看法。

鲁卫是李惠堂的号。许礼平先生考证,还在读私塾时,李惠堂即醉心足球,以乡间未熟柚子当足球,晒谷场上作球场,以砖石作球门,练习踢球。


十六岁时,他即开始驰骋球坛,一九二八年已获得亚洲球王荣衔。但在球坛得意之时,为躲避父亲逼婚,李惠堂去了上海,在当时中国最繁华开放之地延续自己的足球神话。


当时,上海流传“看戏要看梅兰芳,踢球要看李惠堂”的谚语,李惠堂穿9号球衣,南洋葡萄啤酒厂就以No.9为商标。上海有“球王”牌香烟,也是以李惠堂的肖像为香烟盒上的图案,可见其影响之巨。

作为一代球王,足球当然是李惠堂笔下最常见的题材,这些诗作,记录了上个世纪上半叶中国足球的光荣与艰辛。《世运足球队所到皆捷,快慰之余赋此与同仁共勉》一诗,写他带队参加柏林奥运会时,一路踢球以筹集经费的情景:

万众呼声动地高,吾侪今借足球豪。
本来一蹴云何价,聊表微长压若曹。
人望如斯诚可贵,功成犹待再宣劳。
还将余力匡时务,到处侨胞有苦号。


诗的结尾,表达了李惠堂对所经国家华侨处境的关切,而关注、同情弱者,也是李惠堂诗中常见的主题。


▲球王李惠堂


李惠堂率领复旦大学球队时,曾发掘了绰号“小黑炭”的知名中卫陈镇和。陈镇和后来参加空军,担任中尉,于对日作战中执行任务时牺牲。李惠堂闻讯,写下情真意挚的《悼小黑炭烈士》诗三首,为中国足球留下一页诗史:

其一:

发硎新试尚童年,振翮翱翔欲上天。
十载英风成幻影,莫留功业挂凌烟。


其二:

球国无人不识君,旋风黑炭技超群。
更经百战扬威武,共道金刚不坏身。


其三:

凌空卫国志堪钦,敌忾同仇义更深。
中道忽惊生死别,天涯悲绝故人心。


《悼黄柏松球友》也是表达对绿茵故人怀念之情的作品,诗前有题记:柏松任中锋,与余并肩作战,余能射门立功,赖其准确传送之力不少。诗共两首,其二云:昔年万里御长风,异域奔驰立大功。碧眼球人相告诫:谨防黄姓瘦中锋。功高不忘队友,且为其球技留下生动的记载,读来令来感动。

球王的眼中笔下,也观照到了少见成为诗料的裁判员。《哀球证》(注:球证为粤语,即裁判员)一诗写道:绿茵场上随驰骋,执例宽严两不宜。充耳任从人叫骂,此中滋味问谁知。洋溢着一派同情之理解。


《鲁卫吟草》封面


抗战期间,李惠堂辗转逃到大后方重庆,组织多场足球义赛,为抗战募集资金。这一时期他的诗作,不胜家国之感。


如《难中惜别》一首,题记为:第二次大战港陷后潜逃回国,承陈静涛梁早如二兄乘夜送传,话别殷殷。令人黯然魂销,口占此绝誌念。诗云:生平怕听阳关曲,泪眼相看一别难。此去唯将身许国,感君残腊送征鞍。


《脱险过桂林》则记录了一桩惊心动魄的故事。李惠堂在题记中自述:民国三十年日寇陷港,余未及逃,南京汪伪组织派机专迎,欲陷我于不义,乃千方百计逃离虎口,抵桂林时赋此誌感。诗中写道:世乱时艰历万难,今朝脱险向长安。桂林山水迎人笑,我正飘零意未宽。

战后的香港,经过港人艰苦打拼,经济起飞,步入亚洲四小龙之列,香港成为蜚声世界的国际大都市。但是,一些社会问题并没消除。妓女、犯罪也就成为李惠堂笔下的题材。

《悲阻街神女》是救助沦落风尘者的呼声:剧怜俗粉与庸脂,瑟缩街头冷复饥;谁救沉沦施雨露,扶兹弱质俾安枝。《香江罪案频生,屈指难数,慨然叹之》是对这座国际大都市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感叹:香江夙号东方珠,景物繁华入画图。慨见今时填罪恶,外观灿烂内含污。

虽然名满天下,但李惠堂屡屡以“沉默是金”的处世哲学自警。在《译英文成语成吟》中,猫头鹰启发了处世的灵感:猫头鹰儿坐树梢,看得多时说得少。说得少时听得多,吾人何不学斯鸟。《处世吟》则更有力地强调了同样的哲学:

虑少梦常少,言稀过自稀。
帘垂知夏永,树静见风微。
但问花开落,不谈人是非。
早抛名利念,莫与素心违。


据许礼平先生考证,李惠堂中英文俱佳,香港沦陷前曾在香港瑞典洋行任英文秘书。但自感缺乏文化根底,却是青葱年华就开始足球生涯的李惠堂的一个心病,也成为诗中反复咏叹的一个主题。请看:

《春夜读书》:幼年苦失学,未读经与史。春色恼人眠,挑灯研老子。

《嗟学浅》:不向仕途求贤达,倦从湖海效陶朱。唯惭学问无根底,常悔当年懒读书。

《读书补过》:一事无成业未专,童年辍学憾难填。年来尘务多抛却,只有诗书未肯捐。


作为一代球王,一位声名卓著的运动员,对文化有如此执著的信仰,并坐言起行,努力向学,委实令人感慨。

《鲁卫吟草》中也有一些绮丽的篇章,反映了球王多情的一面。如《绮梦》一诗:人逢佳丽动心肠,我亦多情爱俏娘。绮梦萦怀堪咀嚼,温柔别有幻来乡。如此坦白的诗句,写作于晚年,显示了球王心地的单纯。


早年李惠堂在澳洲比赛时,曾以场上的雄风英姿捕获一位妙龄女郎的芳心,可惜,球王对情感的反应速度,远远不似他面对球门时那般敏捷。待他重来澳洲时,女郎已经嫁为人妇。


球王怅然久之,赋诗抒怀,这首诗,被置于《鲁卫吟草》的开篇。这段经历,大概也是他念念难忘的绮梦之一吧。

图片来源:一九二八年《良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球王李惠堂的詩歌
中国还有“世界球王”?李惠堂
航拍“世界球王”李惠堂梅州五华故居
中国国足很差?曾经中国也有世界级别的球王
許禮平:球王李惠堂
李惠堂: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贺龙曾邀请他做国家队主教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