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寺庙系列之东方红高庙
我上的小学叫东方红小学,也叫高庙小学,它建在都梁城内的一个小丘陵上。

     从我和姐姐住的木器街右转到一条叫做石牌巷的巷子,窄窄的巷子最多只能并排走五个人,中间是鹅卵石铺就的人行道,不宽,够两个小孩并排走,留着两侧是青石板搭的水道,每家门口都会留着一个口子,供取水、倒水用;联排的透着油光的棕色木房,青色的瓦檐刚好伸到青石板的一半处,雨水整齐地滴落在一条线上,几经岁月,青石板天然形成了一道小小的水渠。早上那些有孩子读书、有大人上早班的人家开门早,我背着书包走过,从半掩的木门瞧进去,能看到堂屋正中写着“天地国亲师”的家仙,家仙前是四方的饭桌,一般都有一把青花的大茶壶,几只茶杯倒扣在一个红边的搪瓷茶盘上,上面盖着白色绣花布,这就是城里人家的堂屋,房子和我乡下外婆家的一样,只是摆设得更为精细。每天早上都会遇到挑着小担沿街叫卖的两个小贩,一个卖豆腐乳,一个卖豆腐和豆腐脑,一般人家都是买五分钱、一毛钱的。

      有如蛇行的小巷不到200米,两三分钟就走到头了,迎面是“化龙桥”,走十几个石阶就上到桥上,这是都梁城中唯一一座有桥楼的石拱桥,桥楼留有过道,楼屋的门槛、门窗都很高大,从没有看到门窗开过,有时候我好奇地扒开门缝往里瞧,厅堂很高大,太暗了,什么都不曾看清过,如今回忆,猜想,那曾经就是一座小庙,九十年代末,化龙桥真的被扩建成了“化龙庙”,供着神仙也供着佛,香火很盛。儿时,穿城而过的资江水还很清澈,浅浅的、轻轻地流淌,夏天,我们一帮小孩子并不从桥上走,而是踩着鹅卵石过河,胆子大的时候,还卷着裤腿追水里的小鱼小虾。

     桥的那一头连着一条渐渐向上的坡巷,叫铁匠巷,两侧还是一样的连排的木屋,巷道却只是鹅卵石,只有一家人还开着铁匠铺,门板上挂着大大小小的菜刀,却有很多人家摆小吃摊子,专做小学生的生意,家门的廊下摆一张小桌,上面或是一分钱一小堆的葵花子,或是一两分钱一块的酸萝卜、红姜,或是二分钱一杯的红色糖精水,到了我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升级到八分钱一个的捧捧糖。有一户人家的录音机总是很大声地放着流行歌曲,我听熟了其中的一首“你来到我身边,带着微微笑......”。

     走上坡顶,左侧是一个饺子铺,二毛四一份的饺子,其实就是北方的混沌,一个扎着长长的麻花辨,长得很漂亮的大姐姐坐在铺口,面前的桌上摆着一个大瓷盘,装着粉红粉红的肉馅,大姐姐左手拿一张白饺皮,右手拿一根筷子迅速地在肉馅里点一下,又在饺皮上抹一下,筷子又到了瓷盘中,她两手一碰,就往旁边的大瓷碗里丢一个饺子,象一个秀气的小蝴蝶,薄薄的白色两翼,小肚子鼓鼓的透着粉点点,我们常围在大姐姐的身边,一边看一边吞口水。在我姐姐和我姐夫谈恋爱的时候,姐夫曾给我过二毛四分钱,我吃过一碗,那是一辈子都想念的美味,那淡淡的甜香滋味,只要我愿意,到如今我都能随时闭上眼睛想得起来。那时,来这里吃饺子的并不是城里人,他们自己会在家里包,包的肉会更多,花的钱更少,一家人都能美美的吃一餐。来这里的一般都是进城来的乡下人,卖了自家种的菜、养的鸡阿鸭的,来这里歇歇脚,吃一碗城里人包的饺子,末了再买几个甜甜的油粑粑带回家去,平常日子的美满幸福尽在其中。

     饺子铺的两侧各有一条窄得只够两人错肩过的小道,有些陡峭的、不太整齐的石阶,都可以通向到我们的学校去。小时读书的时候,我的思维很迟钝,并没有觉出我们的东方红小学曾经是一座古老的寺庙,哪怕是每天都高庙高庙的说,那时我都从没想过这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记得校门的样子了,因为一进校门,是高年级的教室和操场,低年级的教室在更高处,要登二百个石阶,每天都要为此发愁,注意力都在那二百多台阶上,从没注意校门是什么样子的。在我上五年级前,校园还没有改建,有很多大树,下课的时候,我们就拉着手去抱树玩,有些树要四五个同学拉手才能围上,校园的花园里,有很多园园的石柱。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学校突然在每个教室烧中药熏,班主任老师说,隔壁班数学老师的丈夫去世了,得的是会传染给人的肺结核,虽不懂什么叫传染,我们还是很紧张,一连几天,校园里都飘散着中药味,那时的学校、老师也真负责,就因为校园里有一个得肺结核的人去世了,老师们就一连烧了几天中药来预防疾病,那样严肃的防病措施、态度恐怕都超过我们现在的地震、洪灾后的疾病防控。在那几天里,消息灵通的同学开始传言我们那个数学老师一家并没有住在老师们的宿舍楼里,而是住在校园东头的一个院子里。于是我们便三三两两地去寻那个院子,原来那个院子在我们校园东头的低洼处,去那里,要下一百多个台阶,青砖磊就的院墙,墙上的青瓦和房顶的青瓦都长着绿苔,门窗上有石雕的花,很古旧的样子,房屋外的走廊都铺着木地板,房屋构造很精巧,在儿时的我看来象小人书《隋唐演义》画面,现在想来,即是高庙,那个小院可能是方丈住的地方,而那二百多个台阶上的我们教室可能是庙里的大殿。

     我们的都梁城有二千多年的建城历史,屈原去汨罗投江的途中曾在城中歇脚,朱无璋还有一个儿子被发配到城中为王,资江水弯弯曲曲的穿城而过,曾经处处是流水小桥人家,亭台楼阁,古道巷落。可惜,那样的一座古老的高庙,在我小学五年级的时候被彻底改建,二百多个台阶被拆除,古树被砍倒,整个校园被推成一个高度,东头的小院也被埋在了地下,那时,我还不懂得什么叫庙,什么叫文物,更不懂得什么叫中国文化,来不及仔细看看,它就没有了。三十年多年过去了,都梁更非往日之城,现代的钢筋水泥已经把她重建,不敢说是好了,还是赖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悠闲的日子已经不再属于城里的人们,再成长的小孩,将少有区别于其它城市的记忆,再也找不到几分钱几毛钱就能吃出幸福与满足来的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乾元庙.我的小学校园
檀道庙(八):千年为庙,一时为校
【闲居吟】当涂旧城的寺庙
停驻在记忆深处的庙坡头小学
新庙镇英山小学校园平面图
别了!我的掘港老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