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折叠 编辑本段 治疗

噻唑烷二酮类(TZDs) 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一类新药。该类药物与体内受体结合后激活,从而改善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和高糖血症代谢紊乱,与此同时,这一类药物在降血压、调节脂质代谢、抑制炎症反应、抗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对肾脏的保护方面也显示了作用。

折叠 编辑本段 开发

最先开发成功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环格列酮、恩格列酮和曲格列酮。在药效较低、严重不良反应及肝毒性的影响下,这些药物逐渐被淘汰或撤市。临床使用的胰岛素增敏剂有日本武田的吡格列酮,葛兰素史克的马来酸罗格列酮。这两个品种在我国抗糖尿病药物中占据了4.52%的市场份额,虽说所占比例小,但是年增长率却很高,2005年罗格列酮在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的增长率已达到了27.27%,预计2006年的增长率将翻番。

折叠 编辑本段 特点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特点是能明显增强机体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实现对血糖的长期控制,以此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由于其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因此具有延缓糖尿病进展的潜力。在这一巨大的应用前景的影响下,国外对噻唑烷二酮系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远未停止,正待上市的药物有英国葛兰素史克公司研制的法格列酮(Farglitazar)和日本武田制药研制的达格列酮(Darglitazoan)。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一个稳定增长的大类,2003年占抗糖尿病药物市场的比重为3.53%,2004年为4.08%,2005年增长到4.52%。

折叠 编辑本段 国产攻势

罗格列酮是葛兰素史克公司开发上市的品种, 1999年5月25日经FDA审核后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Avandia"、"安糖健"。2000年,葛兰素史克(天津)已将罗格列酮引入我国上市,商品名为"文迪雅"。

罗格列酮在全球上市后,销售额平稳上升,随后,市场上又陆续开发出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复合制剂(Avandamet)、罗格列酮/格列美脲复合制剂(Avandaryl)。

2006年,葛兰素史克的罗格列酮/二甲双胍复方制剂已获得SFDA批准在我国上市,商品名为"文达敏"。复合制剂的推出减少了单药的剂量、降低了成本和价格,更重要的是使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发挥了协同和互补效果。2005年,罗格列酮及其复方制剂的销售额已达到了24.19亿美元,成为抗糖尿病药物之首,2006年同比增长了27%,已超过了30亿美元。

罗格列酮在国内医院市场上的表现也很出色,在原研药"文迪雅"的拉动下,2005年占据了我国抗糖尿病市场3.58%的份额,同比上一年增长了27%。2006年上半年,罗格列酮已从同期医院用药排名的第278位跃上第153位,预计2006年的增长率将比上一年超过70%,达到0.4亿元的规模。

SFDA批准了国内4家企业生产罗格列酮原料及制剂、2家企业单独生产制剂、1家企业生产原料。

2005年进入重点城市样本医院6个品牌,原研药"文迪雅"占据了79%的份额,其他国产药占据了21%的份额,比上一年有了较大的突破,也可以看出国产罗格列酮产品已逐渐打开局面。除表中所列厂商外,2005年贵州圣济堂制药有限公司的片剂"圣敏"、江苏黄河药业股份的胶囊"奥洛华"也获准生产上市,形成了原研药与国产药1:6的市场格局。

折叠 编辑本段 国产市场

吡格列酮是日本武田/礼来开发的品种,1999年7月15日获FDA审批后在美国上市,商品名为"Actos"。在2005年全球性市场销售额22.97亿美元中,武田公司占据了79%的份额,礼来公司的份额仅为21%。2005年,日本武田的原研药在我国获得注册,以商品名"艾可拓"上市。

吡格列酮在我国开发较早,2001年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与北京太洋药业、上海医工院、江苏恒瑞医药联合开发成功后,作为创新药物获得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随后,山东医药工业研究所、山东诚创医药、北京星昊现代医药相继获得新药证书。截至目前,SFDA批准的国内原料及制剂生产厂商有10家,制剂生产厂商有11家,原料生产厂家有1家。

吡格列酮在国内市场上与其他品种不同的是,其国产药物已经统领了国内市场,市场份额占据了80%以上。供国内样本医院用药的吡格列酮生产厂商有12家,其中,排名前5位的北京太洋药业的"艾汀"、江苏恒瑞医药的"瑞彤"、杭州中美华东制药的"卡司平"、天津武田药品的"艾可拓"、四川宝光药业的"贝唐宁"占据了98.27%的份额,而浙江康恩贝制药、上海凯宝药业、山东淄博新达制药等7家的产品仅占1.73%,尽管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总体来看,化学药物仍是治疗糖尿病的主力军,而且新释药技术的应用和复方制剂的开发已成为当今用药的方向,日本武田制药的吡格列酮/格列美脲的复方制剂(Duetact)在美国推出后,又通过了欧盟委员会的上市批准,这也进一步揭示了联合用药更有利于对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早期保护,从而有利于血糖的长期控制达标。

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回归天然热潮的逐步形成,植物提取类药物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许多单味药或复方制剂都显示了多种降糖机制,如同时具有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抑制胰升糖素的分泌、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抑制葡萄糖的肠吸收、改善脂肪酸代谢等,而化学药物与植物提取类药物的联合应用,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将有着积极的意义。

临床上常用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主要有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两大类。临床上作为胰岛素增敏剂,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折叠 编辑本段 罗格列酮

的有:文迪雅(马来酸罗格列酮),每片2毫克、4毫克(葛兰素史克);太罗(罗格列酮钠),每片4毫克(太极药业);爱能(罗格列酮),每片4毫克(成都恒瑞);维戈洛(盐酸罗格列酮),每片4毫克(上海三维)。

折叠 编辑本段 吡格列酮

有:艾汀(盐酸吡格列酮),每片15毫克(太洋药业);卡司平(盐酸吡格列酮),每片15毫克(中美华东);瑞彤(盐酸吡格列酮),每片15毫克(江苏恒瑞)。

以上药物均为医保药物。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直接降低胰岛素抵抗,显著改善β细胞功能,实现血糖的长期控制,以此减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同时具有良好的耐受性与安全性,因此具有延缓糖尿病进展的潜力和巨大的应用前景。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起效时间较其他降血糖药为慢。其起效需要一定的时间,并非短期内就能达到最理想的疗效。一般需数周乃至数月才能达到最大作用效果。所以,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时,还必须达到足够的疗程。只有在足量以及足够疗程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保护β细胞功能,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延缓病情进展。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因其减轻胰岛素抵抗,同时改善并保护β细胞功能,改善糖、脂代谢,因而具有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及延缓疾病进程的作用。因此,在临床诊疗中,对于肥胖或超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不肥胖但伴有代谢综合征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优先并尽早给予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早期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决不仅仅意味着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和血脂水平的下降和达标,更重要的潜在益处在于对β细胞功能的保护和改善,进而延缓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改善诸多心血管危险因素,预防慢性并发症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折叠 编辑本段 适应人群

(1) 2型糖尿病患者。

(2) 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3) 单用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4)单用胰岛素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有哪些副作用?使用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副作用主要有:肝功能异常,水肿,体重增加,轻中度的贫血。与二甲双胍合用时贫血的发生率高于单用本品或与磺脲类药物合用。

折叠 编辑本段 注意事项

(1)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决定其仅在胰岛素存在的前提下才可发挥作用,故不宜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

(2) 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前必须常规检测肝功,对有肝病或肝功能损害者不宜使用。

(3) 所有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者必须定期监测肝功能,最初一年每2个月复查肝功,以后定期检查。

(4)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其他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时,有发生低血糖的可能,可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情况酌情调整合用药物的剂量。本药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时,可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5) 有肾功能损害患者单用本药无需调整剂量;因肾损害患者禁用二甲双胍,故对此类患者,本品不可与二甲双胍合用。

(6) 老年患者服用本药时无需因年龄而调整使用剂量。

(7) 对合并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使用本品治疗后,有潜在的受孕可能。

(8) 1、2级心力衰竭患者慎用本品。

折叠 编辑本段 禁忌

(1) 已知对本品或其中成分过敏者禁用。

(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禁用。

(3) 不宜用于l型糖尿病患者。

(4) 水肿患者应慎用本类药物。

(5) 不适用于3、4级心功能障碍患者。噻唑烷二酮类化合物可引起液体潴留,有加重充血性心衰的危险。

(6) 有活动性肝脏疾病或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于正常上限2.5~3倍者禁用。

(7) 不推荐18岁以下患者服用本品。

(8) 妊娠和哺乳妇女应避免服用。

折叠 编辑本段 联合应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是否可以与其他降糖药联合应用?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与其他作用机制的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联合应用,通过机制互补起到更佳的降糖效果。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磺脲类、格列奈类、双胍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药物及各种类型的胰岛素均可合用,但治疗中需根据患者的实际血糖情况酌情调整合用药物的剂量。与胰岛素联合应用时,可逐步减少胰岛素的用量。

(责任编辑:石翔) 连丹丹复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适应证、不良反应、治疗方法是什么?
什么是胰岛素增敏剂类药物?
吡格列酮:胰岛素增敏剂的无冕之王-胰岛素-制药工业行业-hc360慧聪网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新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因体内的胰岛素不好好干活导致的血糖升高,用这类药物很有效
这类降糖药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很少发生低血糖,但需注意这些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