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玉米秃尖一旦形成,必定减产!预防还得从水、肥、药抓起

玉米果穗顶部不结实、少结实现象我们称之为玉米秃尖。玉米秃尖给农民造成的伤害是不可挽回的,特别是在夏季干旱、雌穗分化时连阴雨极易造成秃尖。农民朋友遇到这种情况时往往会怪怨天气因素,其实这得从玉米种植管理各时期加以注意,特别是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玉米秃尖缺料严重

一、玉米秃尖病症及发作形式

玉米秃尖就是一种植物病,其病因从现象上看就是雄穗授粉时,雌穗花丝未接受到花粉,或者没有全部接受到花粉,或者接受到不能受精的花粉,造成受精不良,形成雌穗部分的无籽粒、缺籽粒现象,即使有籽粒也有的很小,颜色发白,生长不旺。

当玉米授粉不良形成秃尖后,如果没有果断的措施,基本可以断定此玉米结实的数量减少,其千粒重也会下降,总质量下降,造成不可挽回的减产损失。在实际玉米管理中,农民也是非常注意玉米授粉防止秃尖这一关的,但如果没有前期合理的肥水管理、病虫害管理,造成秃尖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玉米秃尖

二、玉米秃尖的形成原因

我们知道,玉米授粉不良是秃尖形成的主因,那么有哪些原因能够使得秃尖形成呢?这里有直接未授粉原因,还有一些间接原因:

1、雄花不育、雌花未生长

雄花不育的现象时有发生,直接会导致玉米空秆,主因还在于药害。由于现在玉米病虫害发生量较多,特别是在玉米抽雄时有意或者无意间加大杀虫剂量,虫没了,药剂还在,造成玉米雄花死亡而不育。而雌花未生长,也是一种特殊情况,与药害有关。

因而,要坚决杜绝过量施用农药,本来想办好事而坏大事。

2、雄花散粉时,雌花未抽出

雌花花丝是从玉米雌穗中下部开始抽出的,当雄花散粉时,雌穗顶部的花丝还未抽出,这时顶部就不会被授粉结实,这正好有个时间差,形成秃尖。

造成这种情况的直接原因有两个一是时间差的问题。当雄花散粉时,雌穗还没有抽丝,异花授粉不同步;若遇连续阴雨天气,那么雌花可能不会按时抽出,或者凝结成团,这对授粉是不利的。二是抽雄时遇高温问题。当抽雄前有高温干旱情况,会影响雄花的生长质量和活性,雌花也会被干枯或者因营养不足而生长缓慢,在给雌花授粉时,其效果会大打折扣。

3、大喇叭口期追肥不力

玉米最重要的需肥季就是攻穗和攻粒期。攻穗就是在大喇叭口期,也就是玉米12片叶左右。这时如果给予足够的氮素,会帮助抽雄顺畅,营养足够;在雌穗吐丝期,也是需要相应的营养元素补给。上面我们谈过了,因为营养元素的不足,会导致花粉营养不良而活力不足,会导致花丝营养不良而抽丝困难,其结果就是授粉不畅。

玉米大喇叭口期水肥管理

4、锌硼肥补充不足

对于玉米作物来说,锌硼肥的作用非同一般,而且这两种微量元素会直接为玉米的生殖生长起重要作用。锌元素对于玉米叶片的光合作用有积极意义,可促进玉米发育成长,增强玉米抗病性和防止玉米缺粒,增加穗粒数,也能增进籽粒饱满。

  而硼元素更可以直接促进玉米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伸长,能够促进玉米授粉的顺利进行。所以,玉米中锌硼的补充是至关重要的。

5、抽雄时供水不足

玉米抽雄前水力不足,其营养元素的输送就会滞后,会使得雄花过早或者过晚授粉散花,这与雌花吐丝是否能匹配,很难确定了。而且花粉和花丝能否顺利生长还得打个问号。

6、虫害咬叶片、病害伤根

玉米的蚜虫、草地贪夜蛾等害虫对于玉米叶片的撕咬非常之快,叶片就是玉米生命的源泉,是直接为玉米转换营养的器官。特别到抽雄时,出现大量害虫危害叶片茎秆,玉米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无法制造,其结果就不仅是玉米秃尖了,可能会使作物绝产。

在玉米攻穗期病害也是,一旦出现诸如根腐病,玉米抗倒伏能力弱,营养吸收不良,会使授粉因玉米倒伏而偏撒、散花不准而引起玉米秃尖。

同理,如果玉米因密植度过高,引起后期刮风倒伏,授粉依然会受阻,引起秃尖现象发生。

玉米秃尖严重

三、玉米秃尖的预防措施

根据玉米秃尖现象发生的原因,我们基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了。玉米的生长和生殖是个连续的过程,在其中各种因素都会交叉进行,比如水跟不上,叶片就会卷曲发黄;虫害严重,叶片也会被叮咬影响光合作用;营养元素跟不上,植株生长缓慢,抽雄吐丝时间会被影响;气候干旱或者连续阴雨也会影响抽雄吐丝的时间。

所以,我们在应对玉米秃尖时,要从玉米的肥料、水力、病虫害上重点防治,同时从玉米种子、密植程度、气候条件上做足文章,避免秃尖现象,这才是保证玉米稳产高产的关键。

1、水肥管理

水肥往往是相互提携作用的。没有水力支持,播种都是问题,肥料的溶化也是问题,玉米茎叶生长、抽雄吐丝结粒更是问题。

为避免玉米秃尖的发生,水力上应该做的是:适时浇水,玉米拔节期需要浇水助长,在攻穗攻粒需要浇水助肥。在气温较高的7、8月份浇水应该以晚上为主,避开大中午。不能大水漫灌,要适可而止。对于旱田,要做好中耕保水处理,使用滴灌技术也是较好的方式。

玉米在底肥施足的前提下,追肥其实应该分开多次少量施用最好。这样,有助于玉米在各时期的营养需求。但是,在当前老百姓普遍一次追肥的习惯下,我们要尽量在拔节时追肥越靠近大喇叭口期越好,这样能够有效促进玉米抽雄营养和授粉后的攻粒营养。这样能比较好地避免玉米授粉的同步性,也就避免了玉米秃尖的形成。

关于追肥,我们在正常氮肥追施的前提下,要根据玉米生长情况,可追加磷酸二氢钾促进开花结果,也要根据叶片颜色判断锌硼含量,如果缺乏要随时进行补充,以保证授粉正常。

玉米生长

2、病虫害管理

玉米病虫害在各时期是比较多的,在玉米秃尖形成原因中,我们已经就一些病虫害进行了分析,在这里重点就一些化学防治做个阐述。

玉米的害虫到后期主要有蚜虫、各种粘虫、玉米螟等;病害主要有大小斑病、根腐病、顶腐病、粗缩病等。这些病虫害有时是需要一起防治的,施用药剂也应是以防为主,以治为辅。不能等到发作了再治就不好把控了。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对病虫害进行防治的时候,药剂的选择尽量用低毒性的,剂量应小,避免病虫害防治好了,留给玉米一些药剂后遗症,这对于玉米生殖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对于玉米秃尖的形成起到了助长效果,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3、选种和播期管理

按照常理,马齿型玉米相比硬粒型玉米秃尖率要高一些,但是现在的分别也不是那么太明显了。重要的在选种时注意选择抗倒伏、抗病性强、抗低温的种子,这在整体上可以促进玉米健康生长。另外 ,为了避免高温干旱天气影响玉米抽雄,要根据情况适时晚播,这要根据当地往年实际情况进行。

4、土壤管理

我们发现了,很多的病虫害都是从土壤中传过来的,而且涝灾引起的根腐病也是因为渗水不力造成。而且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吸收也受土壤好坏的影响。所以,重视对土壤改良能从全局上保证玉米丰产。主要办法是增施有机肥料,促进土壤活化,团粒结构的形成。从根子上解决玉米各种问题。

5、人工授粉

这是我们解决玉米秃尖的最后可以做的防治措施了。如果人工授粉做成功了,对于玉米不形成秃尖还是把握性挺大的,只是需要的人工量比较大,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人工授粉的基本要求是保证雄花顺利长出,保证雄花可以散出,如果雌花太长露出雌穗太多,可剪去一部分。

人工授粉可以直接摇摆玉米秆使雄花散落到雌花上,也可以两人配合用竹竿拴绳子边走边扫动雄穗 ,使花粉落下,到雌花上。为了保险,也可以直接从雄穗上抖粉到纸袋里,然后逐个给雌花授粉。我们说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根据情况,做最省事有效的人工授粉就可以了。

玉米割苗抗倒伏

四、避免玉米秃尖的科技应用

其实很大程度上,玉米秃尖受倒伏影响比较大。在玉米倒伏后,雌雄花不是上下位置,雄花散粉容易直接落地,雌花直接授不了粉,结果就是秃尖了。

而玉米割苗技术在早玉米幼苗期时就割掉了一部分茎叶,促进玉米根系生长,扎根牢固。中后期的生长中茎节粗而短,大大降低了玉米株高,也降低了玉米穗位,玉米的抗倒伏能力大大加强,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玉米授粉的成功率,值得学习应用。

玉米秃尖弯头

玉米秃尖现象受气候影响比较普遍,比如7-8月间的高温,使得旱田水力满足不了,追肥不敢施,造成玉米缺水缺肥,影响雄花生长活力,也影响雌花生长成功,也会影响到授粉时间,这都会使得玉米有秃尖的可能。只要我们在前期工作中做好了充足预防和准备,积极利用新技术,玉米秃尖都是有办法控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大措施抓住2000斤关键,玉米高产保证结实性是重点
玉米“不结棒”、“秃头”、“花花脸”减产了,怎么办?
玉米授粉期还要追肥吗?为防玉米秃尖少粒,这3个步骤不能少
瓜果人工授粉的方法
玉米只长棒子不结粒的原因/预防措施
玉米想高产,做好这5点,亩产1500斤很简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