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中华诗词论坛微刊第8期
1
古诗词选读
(历代芒种诗词)
北固晚眺
    唐/窦常
    水国芒种后,梅天风雨凉。
    露蚕开晚簇,江燕绕危樯。
    山趾北来固,潮头西去长。
    年年此登眺,人事几销亡。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宋 /范成大
  一
  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
  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插秧寒。
  二
  梅黄时节怯衣单,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从教窗外雨漫漫。
  三
  一庵湿蛰似龟藏,深夏暄寒未可常。
  昨日蒙絺今挟纩,莫嗔门外有炎凉。

耕图二十一首·拔秧
  宋/ 楼璹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时雨
  宋/ 陆游
  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
  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
  老我成惰农,永日付竹床。
  衰发短不栉,爱此一雨凉。
  庭木集奇声,架藤发幽香。
  莺衣湿不去,劝我持一觞。
  即今幸无事,际海皆农桑;
  野老固不穷,击壤歌虞唐。

伊犁记事诗》
  清 /洪亮吉
  芒种才过雪不霁,伊犁河外草初肥。
  生驹步步行难稳,恐有蛇从鼻观飞。
  
 芒种节
  芒种忙忙割,农家乐启镰。
  西风烘穗海,机械刈禾田。
  税赋千年免,粮仓万户填。
  麦收秧稻插,秋囤再攀巅。

2
论坛诗词选
翁寒春醉根诗会小集
翁寒春醉根诗会小集
赴醉根詩會
山轉衢州路幾重,清風舞袖覓仙蹤。
枯根巧琢千姿態,詩待吾曹咏一峰。
峰巒迢遞隱崦嵫,塔影潭光雲腳低。
一派雍和浮瑞氣,鳥啼聲脆浙山西。

訪醉根主人
谷罅青峰並野雲,連廊簷角蔭紛紛。
乾坤清氣與根醉,混沌初時幸識君。

醉根山房
蒼茫山色萬燈明,長與根雕醉眼橫。
一處靈犀通太古,摩挲已忘舊時形。

宮根佛國
林隐禅修曉氣凉,一山突起接悬廊。
佛缘古木初開眼,不覺人間歲月長。

訪根雕大師徐谷青先生
生華枯木邇遐聞,天下何曾不識君。
縈繞根魂承萬載,玲瓏刀法領千軍。
禪心自待癡人悟,險韻來憑醉客分。
勝地逃名成小隱,瑣牕長對浙山雲。
深南醉根诗会作品小集
宿醉根山房
形勝衢州向浙西,觚棱遙對晚雲齊。沉酣萬古根成佛,輾轉千尋石作梯。
春盡潭聲花雨息,夜深塔影月輪低。山樓癡醉憑高臥,漫許他年認舊題。

根魂
崒兀參差自不群,千丁移此鎮山門。盤虬曾被天風屈,臥虎應緣地火奔。元化深林埋槁木,時逢慧眼識靈根。我來塵海摩挲久,遙想洪荒劫後存。

溯錢江源
古木林陰暑氣消,傾崖瀑練濺危橋。雞鳴三省碑應在,雲隱千梯路尚遙。俯仰不妨探海嶽,行藏由此近漁樵。澗分昨夜山中雨,已化錢塘一線潮。

 芒种
文/韩桂云
莺啼蛙鼓闹无眠,杏子黄时噪绿烟。荷浪几重风雨舞,柳丝万缕水云连。
勤耕落日丰收地,蹄奋朝晖责任田。垄上麦香融笑语,满怀绮梦炫新篇。

 那年高考之《录取通知书》
文/东方明珠
欲待凌云上,离乡苦自知。
晓行星共露,夜读月窥姿。 
汗水修明道,龙门迎吉时。
腾飞看父母,步履已迟迟。


巫山一段云 · 悼温伟明诗弟
文/胡滨

初识延春谷,同怀上翠微。竹前一任好风吹,得句更舒眉。 
梅雨方难歇,阴云竟乱飞。无常何故命相催?太白亦停杯。


巫山一段云·悼温伟明兄 
文/無羽 
     恶噩惊心意,哀思寄故人。此番天路两
离分,遥祭酒三巡。   网里佳诗赠,情深友
谊真。亦知潮起写黄墩,铭记是温君。
 (温伟明先生网名大卫,写诗勤奋多才多艺,
    诗坛与我相交6年多不幸病故,终年46岁。)

如梦令·悼温伟明诗友
文/喻作云
曾记宁都来访,古县古窑游赏。彩照记欢途,

雅韵论坛酬唱。悲怆,悲怆,此后梦中怀想!

悼大卫老师
 文/竹溪钓叟

近来人事有些狂,屡使贤良赴梦乡。 
打叠哀思成一束,熏风不寄月无光。

自度曲·悼宁都宁师中学温伟明老师
 文/诗林丽影
还记那年聚会瓷都,天桥挥手识初。一日里,笑颜令人眉舒。别后几春秋,诗赠有无。叹生死难书。再相逢,天上人间未通途。痛哉呜呼!

3
坛坫论道

楚辞
文/一苇
 上一讲咱们一起赏学了《诗经》中的几个篇章,作为当今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以其质朴的语言、浓烈的情感、起伏的节奏和丰富的内容,成为我们中华诗歌的瑰宝,至今熤熤生辉。      
  但是,《诗经》主要以中原地区的作品为主,无论是内容还是语言风格,都代表着当时的“北方”社会。那么,被中原地区称为“南蛮”的楚越之地,他们有没有诗呢?回答是肯定的,有!楚越诗歌的代表形式是“楚辞”,因代表作《离骚》之故,也称“骚体”。与《诗经》的适合演唱不同,楚辞更适合吟诵。语气词“兮”的大量运用,形成的骚体诗舒缓、悠长、凝重的吟诵风格,这种风格影响了汉魏的赋体,隋唐时代的诗歌也是这么吟的,直到今天,有些诗人在吟咏时,也没脱出这个调调。更厉害的是,楚越不仅有诗,而且比北方更高级的是他们有了诗人——《诗经》中几乎没有能确定作者的篇章(有几篇说是周公旦写的,我瞅着也玄),故而也不存在诗人之说。而在战国时期的楚国,诞生了我们中华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是一位真正的文学家、诗人,其他那些在他之前文章写的好的,不是哲学家就是思想家就是军事家,文字之于他们,是表达他们思想、理论的工具,他们的作品不是文学作品,而是有一定文学价值的论文(相当的读者是完全忽视其文学意义而直取其内核的);而屈原,他的文字是用来写他的心、他的情、他的痛、他的怨、他的恨、他的爱。。。屈原写的,首先是文学作品,其次是诗歌。在咱们中华民族的文学史上,这是第一个闪亮的名字!

  屈原的主要作品也可以说是楚辞的主要作品,其中最为出名的是《离骚》,这是一首充满浪漫、神话、想象的伟大作品,“香草美人”“烂草小人”的比兴之法便是由此而起。另外有《九歌》《九章》等中短篇作品,文采华丽、恣意纵横,取楚地祭歌之形,加以明显的文人创作,章法婉然。因为《离骚》实在太长了,我的水平有限、篇幅有限、时间也有限,所以这里就偷个懒,拿出我最喜欢的《九章》中的名篇《涉江》,来品味屈子之心、屈子之情、屈子之才华!
     
《涉江》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奇装异服、标新立异。诗人就是诗人。

囗囗囗兮囗囗囗,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佩着宝玉驾着马车,逃离浊世,去找姚重华先生一起玩。


囗囗囗兮囗囗囗,登昆仑兮食玉英。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登昆仑比天地,岂是南夷之人可知哉?您跟别人不一样,人家吃饭你吃玉英,那么对不起,您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于是屈平同志去了“江湘”。(这段的解说是用的反语,以“南夷”的口吻在讥讽屈原)

以上是第一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清高洒逸,表达了与世俗不同流的态度。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鄂渚是地名(具体不详,据说有学者照着《九章》里的诗篇给屈原画了张行吟地图)。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入沅水了,估计是逆流,容与不进。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以上这是第二段,沿着行吟的路线而写,表达心系家国的情怀。

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
深林杳以冥冥兮,猿狖之所居。——溆浦这地方自然环境不怎么样。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
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按说秋天不应该这样了,似乎已经进入黔地区了。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
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让我想起了《诗经-柏舟》,有些人,宁愿选择孤独、固守孤独,只因不能变心以从俗。

这六句是第三段,再次表达宁可孤独终老,亦不肯变心从俗之志。

囗囗囗囗兮,囗囗囗囗。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以古代义士作比。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再用两典。《诗经》中是没有典故的,因为它就是典故。这里大概是用典的祖宗了,再往前的作品没见过用典的。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
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如今又何尝不是这样!可怜我们连涉江也找不着地方了!

这一段引用了四位古人的典故,表达了自古以来忠贤之士往往没有好下场,但即便如此亦不改初心。

乱曰:——这种“乱曰”以下的文字便是“合唱”部分,是楚辞源于歌唱的明证。
鸾鸟凤皇,日以远兮。
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
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
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高贵的练不过卑鄙的;香的练不过臭的;白的练不过黑的,只能一走了之!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贵是高贵者是墓志铭!

从此篇中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楚辞的特点:
1、 押韵规整——两句或者三句一韵,可以说很严格,平仄不互叶;
2、 “兮”的运用——语气舒缓、富于起伏;
3、 换韵转意——同一韵部的小段,其意思或者表达的情绪是统一的,整合的。
4、 香草吉鸟——香的美的高贵的花鸟表达正方,臭的丑的低下的来表达反方,爱憎分明、好恶明显!这种比兴手法为后世的诗词创作提供了极好的示范!

  提到楚辞则很容易联想到另外一种文体——赋。赋与辞渊源深厚又各不相同:一般来说辞兴于楚而至汉差不多就已经消亡了;而赋脱胎于辞却又有所发展变化,自汉而兴(楚辞汉赋嘛),至唐而衰。赋与辞相比主要的区别在于:辞是诗,赋是文;辞抒情言志,赋叙事状物;辞的句子字数不定,长短不一,而赋的句式则相对规整,后期发展到四六骈文而走入病区;辞总体比较短,而赋差不多都很长;辞起源于歌,形式上和结构上还都有用于演唱的痕迹,而赋则完完全全只能用于吟诵,节奏清晰。

  赋的大家有很多,不少名字都可谓如雷贯耳,比如宋玉,算是赋的祖宗;司马相如,小寡妇真不是空手套来的,人家是有才华垫底的;庾信,哀婉凄绝,用典用得找不着不用典的地方;江淹,妙笔生花在前、江郎才尽于后,一篇《别赋》写得悲凉写得惆怅,人间所有的离愁别绪莫不收罗于此。。。在这里,我们一起节选一段庾信的《哀江南赋》进行赏学。

  水毒秦泾,山高赵陉;十里五里,长亭短亭;饥随蛰燕,暗逐流萤;秦中水黑,关上泥青。于时瓦解冰泮,风飞电散,浑然千里,淄渑一乱。雪暗如沙,冰横似岸。逢赴洛之陆机,见离家之王粲,莫不闻陇水而掩泣,向关山而长叹。

  况复君在交河,妾在青波;石望夫而逾远,山望子而逾多。才人之忆代郡,公主之去清河。栩阳亭有离别之赋,临江王有愁思之歌。别有飘飖武威,羁旅金微;班超生而忘返,温序死而思归。李陵之双凫永去,苏武之一雁空飞。

  从这两小段我们可能看出赋的许多基本特征:
  押韵——泾、陉、亭、萤、青;泮、散、乱、岸、粲、叹;河、波、多、河、歌;威、微、归、飞。起句入韵,隔句押韵,韵脚规整、严谨,平仄不互叶;
  对仗——句子全为骈句,除了“于时”“莫不”“况复”“别有”等四个关联词之外,全部工整对偶,实对实、虚对虚、数字对数字、人名对人名、地名对地名。我一度对骈文非常有兴趣,就是为了对偶(当时若不是学诗,我早一头钻进楹联里去了);
      用典——无句不典,几乎找不着不是典的地方。用典不是本事,用典要用得准确、贴切、自然才是本事。这两段里用的典故有秦泾下毒、井陉破赵、寻燕逐萤、陆机王粲、望夫望子、才人公主、栩阳亭临江王、班超出使、温序归葬、李陵苏武。。。这一系列的典故,加上中间凄冷阴郁的环境景物描写,把亡国之悲、丧家之痛、思乡之愁、流离之苦,多角度多层面,有男的、有女的、有活的、有死的、有实情、有旧事。用典能用到这个份上,绝对是登峰造极了!

  严格来说,赋这种文体并不在‘诗词”之列,赋是韵文的一种,但是属于文一类的,不是诗。只是说到辞的时候总是会想到赋,也就顺便提两句而已。

4·谈艺录
诗人玉屑八则

有三种句

  命属题意,如有神助,归于自然之句;命题立意,援笔立成,归于容易之句;命题用意,求之不得,归于苦求之句。金针

  错综句法

  老杜云:“红稻啄残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舒王云:“缲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郑谷云:“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以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若平直叙之,则曰:“鹦鹉啄残红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以“红稻”于上,以“凤凰”于下者,错综之也。言“缲成”则知白雪为丝,言“割尽”则知黄云为麦也。秦少游得其意,特发奇语,其作睡足轩则曰:“长年忧患百端慵,开斥僧坊颇有功。地彻蔽亏僧界静,人除荒秽玉奁空。青天并入挥毫里,白鸟时来隐儿中。最是人间佳绝处,梦残风铁响丁东。”冷斋

  影略句法

  郑谷咏落叶,未尝及雕零飘堕之意;人一见之,自然知为落叶。诗曰:“返蚁难寻穴,归禽易见窠。满廊僧不厌,一个俗嫌多。”冷斋

  象外句

  唐僧多佳句,其琢句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谓之象外句。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微阳比远烧也。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冷斋

  折 句

  六一居士诗云:“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俗谓之折句。卢赞元雪诗云:“想行客过梅桥滑,免老农忧麦垅干。”效此格也。余亦尝云:“鹦鹉杯且酌清浊,麒麟阁懒画丹青。”渔隐

  佳 句

  宋莒公见公佳句,皆书于斋壁。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静寻啄木藏身处,闲看游丝到地时”,“楼台冷落收灯夜,门巷萧条扫雪天”,“已定复摇春水色,似红如白野棠花”之类,后人不可及。青箱杂记

  雄伟句

  吴江长桥诗,世称三联。子美云:“云头滟滟开金饼,水面沉沉卧彩虹。”杨次公云:“八十丈虹晴卧影,一千顷玉碧无瑕。”郑毅夫云:“插天螮蝀玉腰阔,跨海鲸鲵金背高。”欧永叔谓子美此句雄伟;余谓次公、毅夫两联粗豪,较以子美之句,二公殊少酝藉也。渔隐

  雄健句

  句法之学,自是一家工夫。昔尝问山谷“耕田欲雨刈欲晴,去得顺风来者怨。”山谷云:不如“千岩无人万壑静,十步回头五步坐。”此专论句法,不论义理;盖七言诗四字三字作两节也。此句法出黄庭经,自“上有黄庭下关元”已下多此体。张平子四愁诗,句句如此雄健稳惬。至五言诗,亦有三字二字作两节者。老杜云:“不知西阁意,肯别定留人。”肯别耶,定留人耶?山谷尤爱其深远闲雅,盖与上七言同。诗眼

5
诗有别裁
特殊的折叠双回文诗
文/刚刚

秋晚迴文体 三韵可读 冯美周 
雾锁青山晚,烟凝绿水寒。 
骛飞惊日落,蝉噪送秋残。 
(《申报》1912)
  
刚刚按 所谓“三韵可读”,就是折叠回文诗。“烟”“蝉”也押韵,在下平一先。寒残则在上平十四寒。按今韵两韵部同韵,因此读法上比一般的折叠双回文可多读出许多首。这是特殊的折叠双回文诗。也许这是第一首这种诗,看能收集到多少首。

大中华(两岸四地)诗词学会
本期编辑  深南   穿越梅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香港诗词学会
绘画随古法(五) 文/吴明赛
腾讯新闻
[教师文苑]诗词曲创作指要(三)
2800字5分钟,简单了解下从远古到现代,诗歌的发展史
古代文学相关题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