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照片:日军入侵之前北京社会风貌 百姓生活安宁祥和

1936年,北京的女画家。德国女摄影师赫达·莫里循(Hedda Morrison)1933年来到北京(那时候叫北平),之后在这里生活了13年。在此期间,她拍摄了1万多张照片,记录老北京的风光景物和风土人情。本文选取了她1936年的部分作品,展示日军入侵之前北京的社会面貌。

看孩子的小脚妇女,可能是大户人家的女佣。北洋军阀时代结束后,北京的局势大致稳定下来,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我们从这些照片看到,百姓的生活安宁祥和,可惜很快被日军侵略的铁蹄打断。

孩子们在简陋的小吃担上吃美味。那些年,北京的人口一直在增长。北平市公安局1930年的户口册籍数据显示,当年总人数为139.3万人。到1935年,总人口已增长到156.9万人,5年间增加了将近18万人。

摆摊的小商贩。北京的达官贵人比较多,所以商业、服务业发达,也吸引着大批青壮年到此谋生。据统计,16-50岁的青壮年在北京总人口中的比例一直较高,达六成左右。作为以服务业为主的消费性城市,北京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旺盛。

走街串巷卖炊具的流动商贩,有笊篱、勺子、水壶等等。

街头的剃头师傅和他的顾客。底层社会的男子流行光头或平头,上层人士留分头、背头。值得一提的是,1935年,北京还有8700多男子蓄着前清的发辫,多是守旧的中老年人。

在街头做缝补生意的妇女。

北京天桥的小艺人。有许多江湖艺人在天桥“撂地”。所谓“撂地”,就是在地上画个白圈儿,作为演出场子。艺人们开练之前会说很多话,用以吸引观众,练完了之后会有收尾词,好让您多给钱,他们以观众的赏钱养家糊口。

1936年,女孩肖像,满脸委屈的样子。

街头的算命先生。算命是全国各地常见的民间文化现象,老北京汇集了各处求官、求财的人物,这方面的市场更是庞大。商人都是来问何时发财,军官政客大多来问何时升官,失业和破产的市民想知道未来命运。对于这些常见问题,算命先生事先已准备好几种答案,根据顾客的具体情况来回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照片:1986年北京生活记忆,安宁祥和,第八张的儿童车你小时候坐过吗?
安宁祥和的晨光--优美马头琴曲
安宁祥和的晨光
安宁祥和的晨光(转载)
晚清老照片:官宦和洋人压榨穷苦百姓
[flash]安宁祥和的晨光--优美马头琴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