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巴蜀文化的古蜀文明(总第13期)

二读合川:巴濮文化为特质的

上古文明

(第2读第4期  总第13期)

  巴蜀文化的古蜀文明



巴、蜀为邻,虽“居相错”但“行相仿”,即便两国长期相互仇视而为敌国,但文化的交流互鉴却始终存在。合川的历史文化中自有古蜀文明的影响和积淀。这期就简单介绍一下古蜀文明。

古蜀文明自岷江上游兴起,从原始氏族部落开始,经长期的发展、融合,遂为蜀人。传说蜀人起源于蜀山氏,从蚕丛氏称王开始,历经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五个氏族的统治。杜宇在位时,自立为帝,号望帝,迁都郫()邑(今成都郫都区),教民耕种,开疆拓土,使蜀成为西南地区的大国,与四川盆地东部的巴国相对。公元前7世纪,杜宇氏禅让于鳖灵,建立开明王朝,号丛帝。公元前367年,开明九世徙治成都,始立宗庙,复称蜀王。至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乘蜀国与巴国、苴(chá)国交战之际,遣张仪、司马错沿石牛道伐蜀,古蜀国灭亡。

古蜀地区不仅是中国最早出现农耕的地区之一,而且都邑城郭发达,青铜制造水平高,其整个上古文明可谓光辉灿烂。

早在距今4500-3200年之间,蜀地便有新津宝墩、温江鱼凫、郫县古城、都江堰芒城、崇州双河和紫竹6座古城。

在三星堆、金沙文化时期,古蜀则已进入国家形态,有较发达的神权和礼乐制度。

从几处在时间轴上有递进关系的重大考古发现来看,古蜀文明之辉煌闪耀,让我们惊叹不已,它充分证明和诠释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多元一体。

三星堆博物馆



关于宝墩遗址。它位于成都市新津区,发现于1995年,是一处距今4500年至4300年的城址,代表着成都平原龙山时代至夏的文化源起。宝墩古城是成都平原稻作文明发源地,奠定了“天府之国”农耕文明的基础。


这一时期的先民生活已很先进:他们已开始建造“竹骨泥墙”的小屋,已开始烧制设计精巧的陶锅、陶罐,已采食野生稻米和葡萄,同时也开始将野猪驯化为家猪等牲畜。宝墩遗址,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既是这一时期成都平原时代最早的古城址的典型,也是四川即将跨进文明门槛的历史见证。


宝墩遗址

关于三星堆遗址它位于德阳广汉市,是一处距今4800至31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代表着殷商时期规模宏大的都城和高度发达的青铜文明。

在三星堆出土的大量珍贵文物中,有高达2.62米的青铜大立人,有宽1.38米的青铜面具,更有高达3.95米的青铜神树等,均堪称独一无二的旷世神品。而以金杖为代表的金器,以满饰图案边璋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属前所未见的稀世之珍。这些文物象征着神权和王权的至高无尚。它的发现,为已消逝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

三星堆出土大型青铜神树
树干残高3.59米、通高3.96米

关于十二桥遗址它是一处距今3700~2700多年前的氏族中心聚落遗址,代表着商末至西周早期王国都邑的文明状况。

沿故郫江及支流分布面积逾5万平方米。遗址发现有保存较完好的商代大型宫殿式木结构建筑和小型干栏式木结构建筑群等遗迹,还出土了大量商及西周的陶器、石器、骨器和铜器。其商代木结构建筑遗迹的发现为研究古代蜀地的建筑形制、建筑风格、营造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是对中国建筑史的重要补充。十二桥文化是继三星堆文化之后,古蜀文明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关于金沙遗址。它是一处距今3200~2600年前的古蜀王国的都邑,代表着三星堆之后古蜀国都城的迁移和持续繁荣。

其主体文化遗存的时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区、一般居住址、大型墓地等,出土金器、铜器、玉器、石器、象牙器、漆器等珍贵文物5000余件。它与成都平原的史前古城址群、三星堆遗址、战国船棺墓葬共同构建了古蜀文明发展演进的四个不同阶段。

金沙遗址博物馆全景图


关于古蜀船棺遗址它位于成都市商业街,是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的一处多棺合葬的土坑坚穴墓。墓具由楠木整木雕凿而成,下垫有纵横交错的众多枕木。是一处极其罕见的古蜀国王朝的家族墓地。墓葬之上有地面建筑,反映的是“前朝后寝”的建筑形式,这在以前国内考古发掘中从未见过。

成都古蜀船棺合葬墓,是四川继三星堆之后古蜀考古的又一重大发现,其用整楠木凿成的船棺、独木棺数量之多,体量之大,堪称全国之最。出土的数以百计的大量精美漆器,将成都作为我国著名的漆器生产中心的历史向前推移了三四百年。

蜀文化从距今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兴起,到西周中期的黯然失色,再从距今2500年前的东周时期,由于巴文化的兴起和西迁,逐渐与之融汇为巴蜀文化,扩大为巴蜀大文化体系,巨大地推动了西南地区文化的不断繁荣和发展。秦统一中国后,巴蜀文化又逐渐融汇入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之中。

船棺遗址出土的大件精美漆器

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地处巴、蜀交界之地,又有涪江相通相连的今合川一带的巴人,深受蜀文化的影响,民风民俗与江州(重庆)以东地区截然不同。

蜀人“多斑采文章”、“尚滋味”、“好辛香”、“君子精敏”等文化特性逐渐植根于合川。因此,我们不得不说,古蜀文明当是合川历史文化的源头之一

话题:古蜀文明之于合川的具体影响,由于研究不够多,在历史上我们能说得准确清楚的相对有限,倒是在公元1001年之后,巴蜀同为四川,这种影响、融合才变得更加直接和明显可见。为此,不知你当如何看?


三星堆出土青铜人头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四川地域文化
神话的复活
南来北往,熔铸一盆:外来因素影响古蜀文化走向
从三星堆青铜人头像到金沙遗址 到国博观古蜀青铜
古蜀华章——四川古代文物菁华
三星堆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