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期待有你,跟我一起读合川 | 合州1350年(下)(总第18期)

三读合川:2300年建制史的
迭代变迁
(第3读第4期  总第18期)

    合州1350年(下)



 元明清时期的合州,从1279年到1911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社会变革。既有朝代更替、农民起义时因战争带来的战乱凋敝,也有明代永宣盛世、清代康乾盛世的稳定繁荣,更有19世纪中期之后反抗外国侵略,尝试向近代化转变的艰难探索。在整个632年间,合川经受住了人口锐减、社会经济文化萧条的严峻考验,最终得以在巴蜀大地上率先崛起。

这一时期,中央集权统治全面加强,州一级之上设有行省或省、路或府,形成了省、府、州、县四级制。合州基本属重庆府,辖地先后有石照(今合川)、定远(今武胜)、铜梁、巴川(今属铜梁)、大足等县。清雍正六年(1728年)之后,合州改为单州,不再辖县,主要辖区为今合川属地。

元、明、清三朝,是合州人口状况错综复杂的时期。因战乱导致人口锐减,又因外来移民使得人口激增,是这一时期最显著的特点,而贯穿其中的最大事件便是“湖广填四川”。


康熙颁布了诏书,下令从湖南、湖北、广东等地大举向四川移民。

元末明初,全国爆发了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先有红巾军将领明玉珍入蜀,结束元朝在西南地区的统治,后有朱元璋军队平定明玉珍所建“大夏国”的战争,从而导致四川人口急剧减少。

明洪武时期,朱元璋以“捆绑上路”、“强制押送”等强硬手段向四川移民。这一强制移民活动,即为历史上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的开始。随着湖北麻城移民不断迁入,合州人口状况才有所好转。

明清之交,四川又先后遭到张献忠起义军、明军、清军的屠杀,有“贼如梳,官如篦(bì)”的说法。合州是重庆府和整个四川省人口减少最为严重的地区。“土满人稀,满目凄凉”是当时的写照。


《湖广填四川》 油画 刘遂海 

200cm x 150cm


在清代“湖广填四川”长达100多年的历史进程中,进入四川的移民数以百万计,其中湖北、湖南的移民人数占半数以上。这是合川历史上继秦汉移民、成汉时期移民以及明代“湖广填四川”之后,盛况空前的又一次大移民。

“湖广填四川”的来合移民促进了合州人口增长,为合州经济和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1746年,乾隆时期合川载户人口仅5.5万人,至民国初年,合川全县人口已达60.9万人。

综观元明清时期,合州在几经磨难中崛起,虽然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在全国的态势上与唐宋鼎盛时期相比还有着差距,但其经济总量、农业、矿业以及手工业的发展较之唐宋时期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就农业而言,粮食作物品种增多,秋粮稻米单产名列四川府县之首,蚕丝、棉花产量也为巴渝地区之最,三江渔业发展迅猛,所产“鱼线胶”列为合州贡品。

就矿业而言,州境内主要有采煤、冶铁、淘金、熬硝、制矾红、炼硫磺、烧石灰等业。其中采煤已成为合州矿业首屈一指的大宗产品,冶铁业继续驰名巴渝。

就手工业而言,种类繁多,除传统的铜器、铁器、木器、纺织缫丝、制陶等外,印刷、丝绸、桃片、盐梅等业成为了手工业品的新名片


▲《民国新修合川县志》

此外,合州的酒业、糖业、盐业、钱铺等商业也很发达。仅就酒业而言,作为特产的烧酒已成为合州酒之大宗,其次还有窑酒、咂酒、桂花酒、福寿酒,以及农家自酿的“春缸”米酒等。

自古以来,合州便是能人志士施展才智、建功立业的热土,同时也是钟灵毓秀、人才辈出之地。

元明清三朝,先后有明代状元黎淳、杨慎,武当山道士张三丰,《永乐大典》总裁梁潜,监察御史卢雍、邱道隆,南京大理寺卿陈文烛,进士谢士元、刘士逵,知州王采珍、王尔鉴、于成龙等等,他们或慕名前来,或为官执节于此,为合州经济、社会和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于成龙雕塑 · 合川

在他们当中,对合川发展有重大开拓之功的当推于成龙。

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今山西吕梁人,清初名臣、循吏(清官)。1661年,清顺治时被任命为罗城知县。1667年,清康熙时擢任四川合州知州,后任湖广黄州知府,代理武昌知府,福建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等职。1681年,升任江南江西总督。1684年兼管江苏、安徽两地巡抚政事。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于成龙以政绩卓著和廉洁刻苦著称,深得百姓爱戴,被康熙帝赞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于成龙知合州时,由于战乱,人口锐减,而官府衙门的各种供役,又使百姓苦不堪言。在了解具体情况后,他决定把安抚流民作为首策,同时率先革除宿弊,严禁官吏勒索百姓;平时自己则轻车简从,免去规定的驺从,仅以家仆陪侍。

针对合州土地虽荒,而流民则因“原主认业”不愿归附的现状,于成龙大胆提出“凡一占即为己业,后亦不得争论”的政策。用今天的语言来表述,就是:对于那些无人耕种的荒地,不管有主无主,谁先占有耕种,就是谁的,以后也不得有任何争议。为尽快恢复生产,他还要求官员积极解决百姓垦荒的实际困难,让官府负责为流民规划田舍、登记造册、借贷米种。在于成龙的新政下,百姓近悦远来,“旬日之间户以千计”。

由于于成龙在合州一心为公,尽瘁为民,清正廉明,大施仁政,民众与他鱼水相依,称他为“于青天”。


▲合川会江楼  程燕摄

原位于合川城北嘉陵江、涪江交汇处的会江门上,是会江门的城楼。2010年重建,位于重庆市合川区文峰古街。   


这一时期合州籍人才中,政治方面有明清两代的李实、邹智、王俊民、李作舟、蒋璧芳;军事方面有明代和清初的董尽伦、李芳述;文化方面有清代的“合州四子”与“合阳四俊”。

“合州四子”是指清乾隆年间中举的张乃孚、杨士荣、彭世仪、冯镇峦。“合阳四俊”是指清同治初年由学使张之洞选送入成都尊经书院学习的丁树诚、张森楷、戴光和后来入院学习的彭耀卿。

他们是清代合州文化学术的领军人物。尤其是合州四子中的冯镇峦、合阳四俊中的张森楷的横空出世,在当时四川学术处于低谷的时期,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精深的著作,成为了享誉当时,至今仍受推崇的文学、国史研究大家。

▲《聊斋志异》冯镇峦批评本

冯镇峦(1760-1830),字远村,清重庆府合州(今重庆市合川区)人。其一生博极群书,肆力著述,堪称宏富。虽不甚得志,却因评点《聊斋志异》而鼎鼎有名。他是继王士祯首评《聊斋志异》之后评点较早、成就卓著的一家。可以说在诸家评点中,他的评点是最具有理论意义和文化价值的。

张森楷(1858-1927),是晚冯镇峦整整100年的合州大才、史学大家。其在历史学方面贡献最大,著述多达48部,1300多卷,有被称着鸿篇巨制的《史记新校注》、《二十四史校勘记》等著作名世。

这里,不妨让我们一起阅读几则他们的美文名篇,共同感受一下诗文中的合川。

张乃孚《游白鹤庵》:故人邀我至田家,游侣同穿石径斜。何处香来沁诗骨,门前开遍白莲花。

杨士荣《光霁堂喜雨》:昨夜三更风雨吼,半天鞭起蛟龙走。水势争驶涌江涛,江城如一秋叶柳。朝望南山雾不开,上有密云封洞口。直下涧溪流潺潺,万顷黄金铺南亩。我本无家借地居,砚田何如良田有?薰风吹散桐阴凉,寻乐亭中书侑(yòu)酒。

《鱼城烟雨》清·张乃孚  山标胜概,百仞倚苍冥。雨洗孤城白,烟浮废垒青。晓妆开嶂黛,佳气瀹山灵。壁立自今古,真堪作画屏。

张志庆书(合川美术馆馆藏作品)


彭世仪《夜雨寺怀古》:选胜寻山径,登峰造佛堂。相期听夜雨,不觉对夕阳。殿古苍苔满,林空夏木长。清泉烹活火,一漱齿牙香。

刘泰三《行径渭沱》:出城见江色,江远路微颇。蔗影连漕坝,墟声趁渭沱。山家逢菊少,茅屋占秋多。去去廿余里,苍茫闻棹(zhào)歌。

朱虎臣《游纯阳山寺登迎仙阁作》:西风满城郭,山寺入遥天。一路携云上,三江绕席前。危楼穿绝壁,老树挂飞泉。放眼云霄外,秋光晚霁鲜。

冯镇峦《钓鱼城怀古》:半壁东南竞陆沉,鱼山一垒枕江浔。孤城远抱中原势,百战还坚壮士心。胡骑北连秦栈急,羽书西结蜀云深。英雄往事知谁是?漠漠寒空烟雨林。

若你对文章词赋感兴趣,可读一读合阳四俊中以词赋见长的戴光的记事文章《崇丽阁记》。崇丽阁,即今天成都的望江楼,为蜀中历史文化名楼。其文在当时全省名士的征文比赛中,独占鳌头,名噪巴蜀。

话题:以文学、史学为主的文化的繁荣是合州在元明清时期比较拿得出手的一张名片。文化,贵在以文化人,其功也善莫大焉。当你伫立在护国门外,凝视“钓鱼城”三个大字石刻时,相信你一定会问“沈怀瑗”是谁?一定会为这幅出于王(羲之)而又化于欧(阳询)的书法题字感到震惊和动心。合川的文化宝贝可谓多多,大家一起来拾贝吧!


▲沈怀瑗题“钓鱼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清朝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路线图。 ​
您肯定是个“假四川人”!
你知道现在的“山城”重庆人基本都是来自哪里的吗?
在四川,为何绝大部分人不是四川人?四川人从何而来?
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回事?四川有多少外地人?
百万移民下的四川真是你的老家吗?湖广填四川的真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