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攻圣地!马自达MX-5日本筑波赛道体验
筑波再体验

  [XCAR 测试 原创]

  如果你是一个GT赛车(Gran Turismo)迷,或是Best Motoring、Hot Version的忠实读者,你一定知道筑波赛车场(Tsukuba Circuit)。幸运的我,抛下了北京的同事,借由东京车展的机会,我来到了筑波赛车场,进行短暂的试驾体验。对了,我差点忘了这次的主角,就是我们前阵子在台北试驾过的MX-5,只不过这次我特地体验了软顶敞篷版车型,右舵的、日规的、1.5L的!

  2017年10月23号,我从东京某处前往筑波赛车场,前一天晚上东京正为了“台风21号”加强警戒中,原本我以为会是个湿漉漉的天气,没想到老天赏脸,居然是个大晴天。其实这不是我们第一次来到这里,之前我们已经有编辑前往筑波赛车场“朝圣”过了,巧的是朝圣目的同样也是为了MX-5(日本称为Roadster)。以下就是编辑王自昂的筑波赛道游记。

  筑波赛车场的地址是“茨城県下妻市村岡乙159”,如果你看过筑波赛车场的空照图,你会发现这个赛车场其实是建立在稻田中央的。由于本身的腹地不大,所以赛道的直线也不长(最长的直道只有437m)。一般来说,如果在直道上车速能超过200km/h、圈速能进入一分钟内,就代表此车的操控和性能有一定的水准(目前改装车圈速排行榜Top 10中,只有Autobacs ASM的本田S2000尾速未突破200km/h)。

  如果大家常常玩游戏机的筑波赛道,或是常常看Best Motoring或是Hot Version,或许你不会觉得这个赛道的上下起伏有多明显。不过等你实际到了赛车场之后,会发现原来这个赛道其实是带点坡度的。

  我刚到东京的那天,正好有一个台风侵袭日本,原本想说这个活动应该会取消,没想到到了活动当天,雨竟然停了。正当我们在室内听着厂家讲解车辆时,太阳露脸了,又是一个有惊无险的试驾行程。

  虽然筑波赛车场不算是FIA G1等级的赛道,赛道长度只有2km多一些,但是因为离东京很近(车程两小时以内),而且弯道包含低速弯和高速弯,所以非常受到玩车人士的欢迎。

  如何去?其实建议开车前往,因为最方便。大众交通工具需要两小时至两个半小时。从秋叶原站搭乘つくばエクスプレス(Tsukuba Express)到守谷站,转乘关东铁道常总线,于宗道站下车,再搭乘出租车到赛车场。

  介绍完了我们今天的活动地点,我们很幸运的能够接触到日本国内的MX-5软顶版。外观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软顶、硬顶和轮圈,内饰和之前我们所试驾过的RF车型相比,没有什么不同。

  在这次的体验环节之外,厂家还安排了工程师为我们讲解车辆设计。接下来是本车的一些小亮点(大多数亮点已在台北试驾中提及)。

  由于我们已经在其他文章中已经针对MX-5 RF进行详细的介绍,MX-5软顶版基本上也维持一样的设计,所以在这里我们不再对MX-5的一些细节进行解说,仅对软顶敞篷部分做简短的介绍。

1.5L也很有乐趣

  MX-5的软顶并没有电动结构,但是这不意味着操作它很费力。只要利用你的右手(日规右舵车型为左手)就可以单手开蓬,操作方式非常简单(开关大概只要十几秒)。以下就是软顶的开闭方式。

  根据我的实地操作,除了开蓬后要用手把顶蓬往下压到收纳空间的环节,稍微要费一点劲,其他部分都很顺畅,我相信女性也能轻松操作。

  我们的试驾车搭载了一台1.5L的创驰蓝天发动机,你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在低速扭矩的表现上,1.5L发动机还是和2.0L发动机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不过,这对于MX-5来说并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日本曾经出现过许多这种“马力不大,但有趣”的车型,例如很久以前的马自达AZ-1、大发Copen和现在的S660。简单的说,MX-5就像微辣的麻辣烫,不会让你辣到无法接受,但是还是保有一定的刺激。

  我们试驾的是右舵手动挡车型,一开始还不是很习惯,有时候要进四挡却不小心进到二挡。此手动变速箱的换挡手感不错、吸入感很强,但是行程不算非常短。

  总的来说,1.5L发动机+六挡手动变速箱,就是一个纯为乐趣所诞生的搭配。看到动力参数,是不是对这辆1.5L的“跑车”有点没信心?这有点杞人忧天了,因为国内引进的 MX-5 RF搭载的是2.0L发动机,软顶1.5L车型只会在欧洲和日本销售,更何况,1.5L车型带来的乐趣也不低。

  在赛车场中开着MX-5的感觉,还是和在山路有很大的不同,毕竟在赛车场中能够更接近极限。众所皆知,MX-5的悬挂调校不像许多强调性能、操控的车一样那么“硬”,别说是在赛道上,在一般山路上你都会觉得它的悬挂有些软。但神奇的地方就在这里,软归软,但是它的弯速还不低。

  MX-5软顶车型开起来和我们之前试过的MX-5 RF到底有什么差别?在今天行前的讲解会上,我向厂家的研发人员求证我心中的疑惑,到底软顶和硬顶的操控感差异,到底是不是驾驶者的错觉?厂家给的答复是两者在设定上的确有所差别,主要集中在悬挂、转向的调校不同,而且2.0L车型的后悬挂结构也有所加强,1.5L和2.0L车型的悬挂设定也有所不同,RF车型的确会让人有“悬挂比较软”的感觉。

  事实上,我觉得RF和软顶车型在这次体验中,两者的差距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大,反而是动力的差异让人一出Pit就能感受到。

  它的指向性依然迅速,但是不是像轨道车吸在路面上的感觉,明显的侧倾让我觉得它的车头愿意指向弯心,但是不是非常锋利的感觉。短轴距让它在面对很多弯道的时候,能够毫无畏惧、顺畅的通过弯道。

  我并没有在赛道体验中解除车身稳定系统,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还是能感受到车尾正在慢慢滑动。系统介入还算自然,车速和入弯节奏并不会被影响太多。而且这套系统还能允许有限度的偏滑。在入弯重刹时,车尾的还保有一定的稳定性。只不过在过弯的时候,明显的侧倾可能会对不熟悉此车的人造成心理压力。

  我始终觉得1.5L车型应该对标像是S660这种轻自动车,因为两者都不以动力当作卖点。我在筑波赛车场试过这辆MX-5之后更有这种感觉。并不是说它的速度不快,只不过同场的还有2.0L车型,所以让我们有了个对比对象。

  我们的赛道试驾活动介绍就到此结束,如果你还想进一步的了解MX-5或者是即将引进国内的MX-5 RF,您可以继续将往下阅读我们之前在台北进行的详细试驾和车型解析。

1989:故事的起点

  [XCAR 测试 原创]

  试驾MX-5 RF的前一晚,我只睡了两个小时,不是因为太兴奋,而是刚好遇上法兰克福车展所以没办法睡。所以早上七点起床时,很想打电话跟朋友说“算了,我不试了”,反正这篇文章本来就没排在选题表中。

  相信你也知道结果是什么?而且在没有咖啡因的情况下,整整一天我都不觉得想睡。简单两个字形容这辆车:有趣

  其实以性能的角度来说,它不是一辆“快车”,很多人拿它和86/BRZ相比,开过这辆车之后,认为它和86/BRZ还是有点区别,虽然排量相同,但是整体的感觉并不一样,MX-5 RF是一辆简单、有趣、开起来轻松的小跑车,动力不大但是足够让你玩上好几年,而且它们都是敞篷车。说到这,我们还是先来段视频,看看MX-5 RF在山路中奔驰的姿态吧。

  或许你对于MX-5 RF令人着迷的顶蓬设计感到惊讶,但我认为真正的英雄是负责将“设计”转化为“可生产的”的“车辆组立技术者”,没有他们,再漂亮的设计只会停留在纸上。

  MX-5 RF和CX-3、马自达2(Demio)等车型采用混线生产方式,如何降低组装的难度,提升组装品质,是开发团队在开发时必须考量的事情。如果你能成为全中国500位车主的其中之一,在想起开发人员的辛劳时,别忘了生产技术者也是催生MX-5 RF的重要角色。

  说完了MX-5 RF对于顶蓬的执着,现在我们来看看第四代(ND)MX-5/MX-5 RF到底对操控做了什么样的提升和改进。众所皆知,MX-5一直都不是以大马力为主的跑车,而是以轻量化、小型化为卖点。所以,轻量化还是MX-5永远不变的设计主轴。

  这代车型使用轻量化材质的比例大幅提升,以往未曾使用的980MPa、1180MPa高张力钢板,在这代车型使用的比例分别提升至8%和3%,1500MPa钢板的使用比例从0.5%上升到1%,铝材从0.1%上升到9%。

  在结构上,厂家可说是挖空心思在轻量化课题上,但是面对日益严苛的碰撞法规时,这可是一个难题。从上面的几张图你能发现在任何能偷轻的地方,厂家都想尽办法在不影响刚性的前提下,去除不必要的重量(例如打孔、削去边缘),同时底盘也用了许多补强件来提升车体横向刚性。

  关于悬挂部分的轻量化,MX-5车系可说做到极致,整个悬挂结构和上一代车型相比,轻了12kg,轮圈从五孔变成四孔,改变副车架的造型来达到刚性提升、降低重量的目的。

  当然,除了轻量化,厂家在车身配重、车辆重心上都下过一番苦功,借由细微的调整,将整辆车的设定优化。或许每一项调整看起来都很细微,但是细节处所累积起的改变可是很可观的。简单地说,新的MX-5比起旧款车更加紧凑,质量更往中心移动。

  此外,设计时特别强调车辆造型对驾驶者感知的影响。如下图所示:

  除了以上所说的之外,MX-5在其他细节也花了不少功夫,例如推向四个角落的轮胎位置,平整化的底盘造型,这些都是在开发之初,设计者挖空心思对于车辆所做出的优化手法。

  最后,厂家也没忘记强化对于行人的安全(这攸关撞击成绩的高低),当它侦测到撞击行人时,发动机盖会自动弹起。因为没有车顶,所以无法安装气帘,故侧气囊的面积加大,涵盖到车内乘员的头部。

  马自达宣称这一代的MX-5最主要的概念就是“原点回归”,其实就是在呼应第一代NA车型的“轻”,只有轻才能发挥出最好的操控,这当然有赖于马自达独家的“SKYACTIV技术”才能达成。就跟许多英国跑车一样,例如卡特汉姆的“7”、路特斯Elise都是极致轻量化的代表。不过,你绝对不会想开着这两款车每天上下班,但MX-5可以。

加速制动有水准以上的表现

  在谈论测试结果前,先对动力做个简单的介绍。台版车型的118kW(160Ps)的动力表现并不是非常亮眼,但这台发动机还是有几个亮点,13.0:1的高压缩比是“SKYACTIV技术”的卖点之一,使用长冲程设计的它,能够兼顾中低转速的扭矩发挥。值得一提的是,日规版RoadsterRF同样搭载这台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和软顶车型仅有1.5L自然吸气设定不同。

  变速箱同样使用SKYACTIV技术,此技术能减少变速箱的滑差,液力变矩器锁定的范围加大。根据厂家的资料显示,这台变速箱能够实现二挡锁止和三挡的滑差控制,提高传动效率和带来更直接的加速感。另外,此变速箱附带运动模式,在此模式下,变速箱更愿意降挡来换取动力。另外,不论是自动挡或是手动挡车型,挡把的形状都非常接近,最大直径为48mm,让驾驶者有更好的握感。

  加速测试

  测试当天的天气非常不错,28°C的天气不冷不热。首先我们先测试0-100km/h的加速,获得8.13s的最佳成绩。有这种成绩我想最主要是得益于MX-5 RF轻量化的车体。

  起步时由于发动机转速只能拉到2400rpm,所以动力不大的它没有产生任何的空转,放开刹车后,伴随着发动机不是很好听的嘶吼声一路向前,可能是因为离地面很近的关系,坐在车里很有速度感。虽然从外面看,车辆的姿态有很明显的抬头倾向,但是在车内的感觉还算平稳,不会有太多摇晃的感觉。

  不过来到0-400m的环节中,MX-5 RF的表现则非常一般,没办法,它的动力就在那儿摆着呢。如同我一开始所说的,MX-5车系的精髓从来就不是动力,如果你真的很喜欢这辆车,又不满足于它的动力,国外有大把的动力套件等着你。

  刹车测试

  我们经过数次的测试,刹车成绩最好一笔是38.45m,算是不错的成绩,尤其是这款车的刹车系统非常一般。这也是为什么马自达一直强调MX-5是轻量化的原因之一,因为轻,所以刹车系统负担就小,自然很容易做出好成绩。

  但是有一点是让我觉得较为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MX-5 RF的刹车脚感并不是非常扎实,初段有点模糊,但好在后段的刹车脚感还算很好控制,不会产生过敏或是“浅一点太少、深一点太多”的不线性情况。

  好了,介绍完所有MX-5 RF的特色和测试数据,我们终于要进入重头戏了,那就是道路试驾环节。你应该已经看过很多关于此车的试驾,没错,就像你想象中的那样,此车的悬挂很软(以跑车的标准来说),但真的很有趣,有趣在哪?绝对是让你笑着走下车的那种有趣!

乐趣,绝无仅有

  我们来到了台北市近郊的阳明山“阳金公路”,这是一条离台北市最近的跑山圣地,每逢暑假时,很多学生会骑着踏板车上山寻求刺激,除此之外,山上有温泉旅馆还能俯瞰台北市,所以每到假日夜晚这座山就成了约会圣地,在路边的停车场也有可能看到摇晃中的车辆。阳金公路的头段为连续上坡,考验车辆的动力,中段多为蜿蜒崎岖的山路,后半段则为平直的下坡道路,是一条复合型山道。

  这次我们没有准备台妹,只有三个大老爷们开着两辆车上山,除了我们的主角外,还有一辆IS200t(内陆称为IS300)当作我们的摄像车。刚从摄像车换开MX-5 RF的时候,有点不太习惯,毕竟动力和运转的质感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在一开始的连续上坡,你必须多踩点油门才能得到足够的加速,再加上那不是很好听的发动机声响,显得单薄,所以一开始我对它是有点失望的,但是当我一转动方向盘时,一切都改观了。

  方向盘手感并没有想象中的如此丰富,但是你会很清楚的感受到车辆的动态,像是这个弯你要失控了、车尾会滑,或者是整辆车出现侧滑。它的转向很敏捷,但并不是靠着调整转向比所得到的,而是短轴距所带来的刁钻灵活。除非你用非常不合理的速度冲进弯中,否则MX-5 RF鲜有推头的情况,基本上车尾会带着你过弯。

  车上配置的Potenza S001在接近极限时会发出很大的声响,但不用担心,车身动态会让你知道你离真正失控还有些空间。就算把ESP全关也不会让你有种控制不住的恐惧感(毕竟动力小),简单的说,就是车辆的容错性较高,难怪会被推荐最佳入门敞篷小跑车。

  其实我认为MX-5 RF不是一辆强调“精准”和“贴地性”的Roadster,甚至在某方面来说,它并不是很完美,但也是这些“不完美”造成了它的趣味性。MX-5 RF的动作很利落,指向性也很不错,但多了一点滑动和侧倾。若以近期我开过的S660和86来比较,S660给人的感觉是“想去哪里车就往那去”,而86虽然偶有滑动(原厂配胎的关系),但较硬的悬挂和动态反应让你有更硬派的感觉。S660在这个方面比较像是个没血没泪的弯道机器,86是一辆你必须得开快才会有成就感的玩具(或者是说像是难度降低版的S2000),而MX-5 RF则是懂得跟你互动的宠物,虽然极限可能不如另外两者,但“代入感”更强。

  在过弯的时候,你能感受到悬挂的压缩和扭动,有时候更让人疑惑“这真的是一辆跑车该有的表现吗?”,但是神奇的地方就在于扭归扭,你却还是有信心控制住车辆,而不是心里没底的害怕,就算出现滑动后,还是很好控制,而且弯速也不慢。它用一些不是很完美的设定带来了刺激感,但是这些刺激并不“过激”,厂家在这方面拿捏得恰到好处,让你有些征服的快感,但并不会让你感到恐惧。

  在入弯前刻意营造出荷重移转,车尾偏滑会出现的很突然、很快速,在开蓬的情况下更容易出现。但是通常只会滑一下,在你反打方向盘修正前通常不会再滑下去。据说软顶的MX-5不会出现这种偏滑,而是车头车尾很顺畅的一同入弯。很多朋友认为是那套硬顶机构造成了这种现象,并且破坏了车身的平衡性。我没开过MX-5,所以也无从比较。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MX-5 RF已经具有相当不错的驾驶乐趣了,它就像一杯半糖奶茶,有点甜却不会让你甜到胃酸逆流。

  动力不是这辆车的诉求,在这个家用车的百公里加速都能跑进7秒的年代中,它的直线性能只能说勉强够用。什么?你说你想开着它去玩漂移?那更不适合,因为它太短了,并不是很好飘,飘起来也不好看(日本D1 GP只有一位车手使用MX-5(NA),截至2017/9/25为止,在41位参赛选手中排名16)。

  还有一点是我认为不错的地方,就是此车的隔音与组装品质比我想象中好不少,试驾车里程已经超过9000km,在台北市的烂路上竟然没什么异响,也听不到车体扭曲所带来的内饰摩擦声。高速行驶时车内的风噪并不大,或许都被发动机的声响盖过了吧? 

  全文总结:

  唐朝刘禹锡曾说过:“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非常适合用来形容MX-5 RF,虽然没有强大的动力,但是它的操控、外形,让它成为了一辆历久不衰的经典跑车。

  不论是已经撤离中国的86/BRZ,还是几乎没有实用性、日本限定的S660,都是值得体验的好车,而我也有幸接触过更早期的车款,像是RX-7、Silvia S15或是S2000,它们都一样简单,没有一堆复杂的弹射程序、漂移模式、超增压模式,也没有复杂的电控系统来掩饰机械上的缺陷,它们就是纯粹的为你带来乐趣。

  我们的主角MX-5 RF也是这种类型的跑车,当驾驶已经不再纯粹由人类控制,而是由电子系统介入时,你还能得到纯粹的驾驶体验吗?很多时候我们追寻的只是最纯真的“驾驶”!我喜欢MX-5 RF带来的气氛,在山中、在海岸边,开着蓬享受微凉的风,如果你想在深夜的山道中,用它来挑战其它对手,它也能给予你足够的支援。

  希望电脑前的你有机会成为那1/500的幸运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X-5 RF帅到没朋友?峰哥赴日本率先「开箱验货」| 独家
轱辘试驾|油耗低至2.4L,SUV也有强驾控,广汽丰田混动家族又玩出新高度
速度与激情,你和赛道之间仅差一台BMW 3系的距离
百公里油耗仅3.1L 丰田混动为何这么牛?
勇闯赛道1 F0改1.5T发动机中后置后驱13
十一年九冠?长安福特要逆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