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燮林 简历

基本内容

张燮林简介

  张燮林,男子乒乓球运动员。十八岁时在上海市乒乓球比赛中获男子单打亚军。直拍长胶削球打法,削球旋转性强,变化多,以守为攻,积极主动。1961年在第二十六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单打第三名。1963年在第二十七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冠军(与王志良合作)和男子单打第三名,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65年在第二十八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男子双打冠军(与王志良合作)和混合双打亚军(与林慧卿合作),并是获得男子团体冠军的中国队的主力队员之一。1971年在第三十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混合双打冠军(与林慧卿合作)。1960年获运动健将称号。1963年起六次获国家体委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72年起任国家乒乓球队教练。1979年获国家级教练称号,同年任中国乒乓球协会副主席。1984年被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年来杰出运动员之一。在任教练期间,率领中国女子乒乓球队称雄世界乒坛多年,战功累累,连续多次获得世界冠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世界冠军,为中国乃至世界乒乓球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多次受到党和国家的各种表彰。1984年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与李富荣进行乒乓球表演。1996年被国际乒联授予第一位“世界最高教练员荣誉奖”,2008年,广州第49届世乒赛期间举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荣获国际乒联杰出贡献奖,现任国家体委乒乓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中国乒协副主席。

  张燮林挂帅的中国女队参加世乒赛,一共夺得10次女团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双冠军。而中国队参加的奥运会乒乓球赛,女单冠军从未旁落。

  国际乒联在第四十六届世乒赛期间给中国乒乓球代表团顾问张燮林等5人颁发了奖牌。此前,国际乒联下属的斯韦思林俱乐部已将他们列为该俱乐部名人堂成员。与张燮林一起进入名人堂的还有梁戈亮、郭跃华、曹燕华、江嘉良。

  张燮林,前任中国女子乒乓球队主教练,在他的培养和率领下,中国女子乒乓球涌现出葛新爱、曹燕华、童玲、焦志敏、邓亚萍等一批批世界级强手,使中国女子乒乓球长时间占据世界女子乒乓球的顶峰。从主教练位置退下后,张燮林并没有轻松,又担任了国家体育总局乒羽球管理中心的副主任,继续为自己钟爱的事业忙碌着。

  上海的人口比较密集,我们上小学时根本没有什么体育活动,有一个乒乓球台就算是不错了。但当时是有规定的,3年级以上才能上球台打,我们这些没上到3年级的只能在地上打着玩。

  上海的黄昏,在街旁商店微弱的灯光下,放学后的张燮林和小伙伴们用粉笔画个乒乓球台,开始了自己的乒乓之路,而这一刻的情景又是让人如此的熟悉。或许,许多人有过相同的经历,不同的是,张燮林将自己以后的岁月全部给了这个跳动着的小球。

  1958年,我到了上海闽行区的上海汽轮机厂技校。在技校里很少有机会打乒乓球。当时,上海市正在进行乒乓球比赛,我也参加了,一直没有被淘汰。我只好向技校的老师请假,每天下午3点从汽轮机厂技校坐长途车到市里比赛。那时的路是泥地,不像现在有高速公路,单程我估计要1个半小时,来回就要3个小时,就这样来回奔波。

  说起来很有意思,当时家里反对我打球,说我每天跑这么长的路,还要花车马费,就不许我再打了。想让我学一门技术,将来混一个3级工、4级工的也好。而上海的比赛是淘汰赛,我想,如果我被淘汰了就不再打球了。可是我打一场嬴一场,居然打上了名次。

  这里面有个故事:我们厂有一个会计是乒乓球迷,他听说汽轮机厂有一个叫张燮林的在上海市的比赛里打得不错,于是他就在厂里到处找,后来问到我师傅,说:“咱们厂有一个叫张燮林的你知道吗?”我师傅奇怪地说:“张燮林不就是我徒弟吗,他还会打乒乓球?”

  后来上海市发了个通知到汽轮机厂,老师傅告诉我:“哎,你带上脸盆、牙膏、牙刷,到市里集训去。”就这样,我离开了汽轮机厂,一直到现在。

魔术师的魔术

  1961年的北京,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张燮林的直板削球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对手。赛后,日本名将星野说:“张燮林的球就像打不断的杨柳。”日本的另一名选手三木则说:“我总觉得张燮林的削球像是火,呼地一下烧起来,一点也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日本人说的这些话都是瞎吹捧,他们比赛输给我了,把我说得厉害些,面子上好过点。

  我们在张燮林面前提到当年的辉煌,张燮林依然谦虚。给我们讲了他当年改打削球的经过。

  我原来是打攻球的,一次,我看见上海的一些老将打削球,姿势又潇洒又优美,于是我就弃攻为守,改打了削球。打了一段时间的削球后,我进了上海队,偶然间发现了一种胶皮,这种胶皮的颗粒比一般的胶皮长了一点,再加上我平时削球的基本功比较扎实,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打了所谓的“长胶”。

  回想起自己的运动生涯,张燮林的故事中难言轻松。

  那是在27届世乒赛的单打比赛中,有一天我总共打了30来局比赛。打到最后一场比赛,我的对手是日本的荻村,一位老世界冠军。这场球打得非常精彩,大家不光是比体力,而且比毅力、比智力。荻村的战术用得非常好,他知道和我常磨吃亏,便采取速战速决的打法,发完球便一扳强攻,我要么救不到这个球,要么就接过去他也打不到,

  看起来球不是很精彩,但比分咬得很紧,这场球我嬴得十分艰苦。打完后我已经筋疲力尽,眼睛虽然睁着,脚也在走,但周围的事情都记不得了。第二天,大使夫人问我,“你打完了,我打你头你知道吗?”我说记不得了。她又问:“是谁给你拿的包你知道吗?”我说我也不知道。后来,她告诉我,是荣高棠主任给我提的包。

好脾气的指导

  每次和张指导见面,张指导都是笑眯眯的,于是私下里认定张指导是个好脾气的人,在张指导手下当队员一定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真的是很奇怪,我爱人和队员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问:“张指导这个人脾气很好,人很好的。家里两个小孩他也从来不打的。你们为什么老怕他呀?”

  对于这点我自己也觉得奇怪。可能是我这人有一条规矩,只要在训练场上,一拿起球拍,就必须认真对待。在比赛上,就必须顽强的拼搏。假如队员不好好训练,比赛负责任,那咱们该开会就开会,该站队的站队,一定进行批评教育。做教练的就要严格要求自己,让队员心服口服。

  恐怕就是在训练和比赛中的较真,让队员在慈眉善目的张指导面前总感觉到一种压力,一种不能松懈的动力。也正是如此,从葛新爱到邓亚萍,在张燮林的带领下,中国女子乒乓球一直站在领奖台的最高处,问起张燮林有没有计算过带队拿过多少个世界冠军,张燮林不好意思地说,心思全放在训练比赛上了,自己的队员究竟拿过多少个世界冠军,竟真的没有计算过。

  每次大赛,其实我的心里也紧张。坐在教练席上,镇静是装出来的。因为大家都在看你,不光是我们自己的队员,和我们交手的队员和教练也在看。如果沉不住气,人一看你心里没底,斗志就上来了。所以紧张也不能表现出来,要有自控能力,要控制自己。

  因为场上的运动员已经很紧张了,这时回头一看教练,哎,教练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心里自然踏实了。这样就坚定了队员在每一个球上的信心,把技战术水平发挥来。

  每到大赛,换了环境,场地、灯光、球台都变了,伙食也不一定习惯,虽然对每个队员的实力心里有底,刚开始比赛时也不免紧张,等到看队员打了两三场比赛,就大概知道下面的球能打到什么程度,我们能拿多少牌子了。

  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于是,我们在赛场看到的,总是那个镇定稳重、面授机宜的张燮林。

张燮林的乒乓心

  从小迷恋乒乓球,对这个旋转多变的小球的爱伴随着张燮林走过了自己一半的人生路途,张燮林心里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着自己亲手调教的队员站在世界冠军的奖台上。从队员到教练,到管理者,张燮林总结出了许多经验。

  在做人上,对党要忠心、对父母要有孝心、对公共事业要有爱心,做人要宽心、对人要诚心、对事业要有责任心、对不义之财不要贪心;在管理上,对队员反复出现的错误,要做到苦口婆心、同志间发生矛盾要谈心、对别人新的打法要有好奇心……

  正是在这许许多多心的指引下,张燮林把自己无私地交给了乒乓球,这个国人为之振奋和欣慰的事业。而面对自己的家人,说了许多次要还感情债的张燮林至今依旧是借债人。

张燮林获得的荣誉奖项

  中国乒乓球队在49届世乒赛团体赛中高歌猛进,中国乒坛也再得殊荣。张燮林和孙麒麟获颁“国际乒联贡献奖”,其中孙麒麟是获得此项荣誉的第一位裁判。

  “国际乒联贡献奖”是用来奖励在世界范围内为乒乓球运动做出积极贡献以及在本国、本地区的乒乓球运动发展中有突出建树的人,此前国内乒坛名宿庄家富、许绍发等人都获得过这项荣誉。昨天进行的国际乒联代表大会上,决定授予张燮林和孙麒麟这个奖项。张燮林是老一辈的世界冠军,外号“魔术师”,后成为中国乒乓球女队的主教练,率队多次夺得过世界冠军,战绩彪炳。

打球曾遭家人反对 进国家队是转折

  如果不是小张燮林一再坚持,恐怕就没有后来的乒坛“魔术师”张燮林,也就没有获国际乒联“优秀教练员特别荣誉奖”的中国女队主帅张燮林。这一殊荣在国际乒坛仅此一人。

  “那时候,我在黄河路小学上二年级。全校只有一张乒乓球桌,校方规定只有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才能上球台打球。就算是那样,球台两旁还是排起了长龙,大家轮着打。可不是一个人打一球,而是一个人回完一拍,就换下一个,像走马灯那样!”50多年前孩童时代的记忆一直刻在了张燮林的心里,那时候,离容国团夺冠,还有整整十年的光景。

  才上二年级的张燮林当然上不了球台。可他已经喜欢上了那乒乒乓乓的击球声,怎么办呢?商店门口的炽光灯下,用粉笔画根线当网,再画出个台子,下课做完功课后,张燮林和小伙伴们打得不亦乐乎。周末的下午,凤阳路菜市场卖菜的收摊了,住在附近的张燮林拉上球友,占据了卖菜的台子,两个书包往两旁一放,中间再随便找根竹竿一架,就是张可以玩耍的好球台了。

  “到了六年级,我们还组队了呢,我是队长!有时候放假了,我们就到附近的厂里或是和商店的员工队比赛。校方也同意的,说是有利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我还去刻了个章,每次想要和别人比赛,就写信和对方约时间。”张燮林说道。原来,他的细腻和领队能力,很早就已经得以体现了。他当中国女队教练时,在世乒赛上一共夺得10次女团冠军、9次女单冠军、8次女双冠军、9次混双冠军。“张燮林打法”还曾经成为中央工作会议讨论的话题。据中国著名乒乓元老、和容国团同一时期的李仁苏回忆:“记得1964年,有一天身兼国家体委主任的贺龙元帅来到我们住地召集乒乓球队谈话。他说,党中央正在开中央工作会议,研究工作方法问题,会上以两位截然不同打法的乒乓球运动员作为两种工作方法的比喻:一种是“庄则栋式”,大胆泼辣,勇敢进攻;一种是“张燮林式”,沉着坚毅,细腻深入。”

  可小的时候,张燮林对乒乓球的喜爱,遭到了家人的一致反对。他回忆道:“当时,我的祖父特别反对我打乒乓球,他说打球玩玩可以,当成职业是靠不住的,那会让我头脑简单,四肢发达。所以,我好几块球拍都被他用劈柴刀给劈了。”没办法,张燮林就把乒乓球拍存放在同学家,下课后到同学家取了拍子再练球。直到他被上海队选中后,家人这才渐渐默认了他的选择。

张燮林为开幕式“点福”

  ,“茅山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乒乓球赛暨句容茅山旅游文化节在此隆重开幕。镇江籍乒坛名宿张燮林为开幕式“点福”。

  乒坛名宿张燮林、庄则栋应邀出席了当天的开幕式。他们受到了现场观众和参赛选手的热烈追捧,要求合影和签名的观众络绎不绝,对他们形成了“合围”。

  开幕式现场,前世界冠军丁松、刘国正、牛剑锋进行了表演赛,他们精湛的球技和精彩表现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此外,他们还与我市民间高手们进行了现场互动。

  参加本次比赛的各代表队和嘉宾还饶有兴致地游览了茅山,茅山优美的景色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当天下午,本次比赛的团体赛在句容市体育馆和句容实验小学体育馆同时开打,今晚将率先决出团体赛冠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代表队都是冲着冠军来的,来自香港老顽童俱乐部的张建国老先生表示:“此次我们来参赛的基本全是u2018新人u2019,主要目的就是锻炼队伍,是来学习的,同时还可以球会友。”

乒乓球起源和发展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于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20世纪初,乒乓球运动在欧洲和亚洲蓬勃开展起来。1926年,在德国柏林举行了国际乒乓球邀请赛。(后被追认为第一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同时成立了国际乒乓球联合会。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略经加工的木板,后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于乒乓球运动。

  在名目繁多的乒乓球比赛中,最负盛名的是世界乒乓球锦标赛,起初每年举行一次,1957年后改为两年举行一次。

  1904年,上海一家文具店的老板王道午从日本买回10套乒乓球器材。从此,乒乓球运动传入中国

打乒乓球的好处

  可以肯定的说,会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如果专业,那么反应速度能重常人的0.3秒到达0.14秒,比专业篮球运动员快0.022秒。但一周打到5小时对一个业余选手已经能达到这水平了。能否减少体重要看你对乒乓球的热爱程度和你对乒乓球是否坚持锻炼,特别是天热。本人从14岁开始业余打乒乓,至今20岁,水平在业余水平中较上,体重在130左右。有时排除压力和脑力活动前打30到60分种可以提高对接下来事物处理的高度集中,并且有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是本人的些经验,望能尝试,必能有效。可能刚开始不明显,但1年后必定有成效。

  它的好处很多,几句话不能说得全面.

  乒乓球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作为一项全身运动,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决定了参与者在以下方面均可受益:一、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了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二、极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其次由于该项运动极为明显的竞技性特点和娱乐功能,又使其成为一项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等品质和保持青春活力,调节神经的有效运动。正像一位日本人听阐述的:“乒乓球将成为21世纪的第一运动。对于那些希望保持青春、健美、避免不幸事故发生的人,如果能够提高他们对乒乓球运动的兴趣,将无疑是一件乐事。”

  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多地被作为增强智力、提高工作效率以及保健、医疗和康复的极佳手段而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一位美国科学家这样说到:“如果时间允许,又有一位合适的对手作陪练,那么打乒乓球是提高手、眼配合的最好途径。该运动可使你获益匪浅,它需要敏捷、复杂的行动与当机立断的反应;它还有许多微妙之处,技术、整体配合、节奏感、计谋,对头脑及体能均有很高的要求。在期待和压力并存时,竞赛将充分反应出你非凡的自我完善及自律精神,打乒乓球是开动脑筋的好办法。”而日本顺天堂的一位教授则认为:“乒乓球才是对头脑的最佳运动。乒乓球的速度及复杂性是任何运动无法比拟的。”日本最旱的小提琴家,著名的“铃本小提琴练习法”的创始人铃木先生曾针对一位厂长提出的:“工人在流水线上动作太慢,怎样才能提高他们的效率?”问题时指出:“慢的是他们的脑而不是他们的手,每天打一小时乒乓球可解决。”结果厂长在厂里建了一个乒乓房,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工人们的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日本某医学院成功地引导了一些由于车祸酗酒而造成的偏瘫病人在3年中每天都参加乒乓球练习,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日本的一位医生曾在他的社区建水泥球台100多处,目的是防止老年人记忆丧失并可加强社区团结,他认为:“乒乓球可以改善人的神经系统和反应,降低严重的社会问题--车祸的发生。”在中国沈阳的一个公园里,一个民间组织的水泥球台乒乓球协会吸收了上百名会员,其中有教授、干部、工人,他们长期晨练在这些水泥球台上,从中获得了健康和乐趣。

  由于乒乓球运动的这些特点和锻炼价值,使得乒乓球运动员和该项运动的爱好者们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心理品质并在其它某些方面超出常人。据心理学人士运用心理测验法对我国部分省市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心理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他们普遍表现为智力水平较高,操作能力优于普通学生,情绪稳定,自信心、自恃力、独立性、思维敏捷性均较强,智力因素与个性因素发展协调。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常常显得机敏过人、动作灵活、协调。总之,乒乓球运动的确具有其它运动所不曾有的某些独特功能,令参与者获益终身。

  再补充两小点:

  1.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的人,由于晶状体总是处在高度的调节状态下,会引起视力疲劳现象,同时,看近处物体时,两眼球会聚向鼻梁方向,使鼻外肌肉压迫眼球,天长日久,眼轴就会慢慢变长,造成近视。

  而打乒乓球,双眼必须紧紧盯着其穿梭往来,忽远忽近,旋转多变的乒乓球,使双眼不停地远近、上下调节和运动,眼球内部不断运转,必然不断使睫状肌放松与收缩,大大促进了眼球组织的血液供应和代谢,使血液循环增强,眼神经机能提高,因而能使眼睛疲劳消除或减轻,起到预防近视作用。

  2.乒乓球是一项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为一体的运动。

  首先,它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作为一项全身运动,乒乓球所特有的速度快、变化多的特点决定了参与者在以下方面均可受益:一、全身的肌肉和关节组织得到活动,从而提高了动作的速度和上下肢活动的能力。二、极有效地发展反应、灵敏、协调和操作思维能力。其次由于该项运动极为明显的竞技性特点和娱乐功能,又使其成为一项培养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等品质和保持青春活力,调节神经的有效运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3-24】乒乓球运动(中国和瑞典联合发行)
乒乓球技术都有哪些重大发明呢?
昔日乒坛世界冠军,人送外号“魔术师”的张燮林近况如何?
那座城市公园里消失的乒乓球台,承载了多少人的失落记忆!
乒乓球拍为什么一面为红色另一面为黑色??
中国国球乒乓球运动简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