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他数学考0分,却被名校破格录取,只因语文作文写下这三句话

在目前青年诗人中,《烙印》的作者也许是最优秀中间的一个了。——茅盾

我国著名爱国主义诗人臧克家,出生在山东潍坊的臧家庄,他的家境比较优渥,家庭氛围中的文化气息很浓厚,这源于是臧克家的父亲和祖父都曾在前清考取功名,他的父亲还从当时大名鼎鼎的法政学堂毕业,是受前清重点培养的人才之一。臧克家的父亲和祖父都非常爱诗,高兴的时候他们会在在家里饱含情感地朗诵一两句,从小耳濡目染的臧克家就此让诗在心里扎了根,这为他后来成为一名伟大的诗人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臧克家是一位农民诗人,他创作了很多描写农民生活的诗歌,感人肺腑且细致入微,让人不禁怀疑,他生来便是农民的孩子。虽然臧克家出身优渥,但他从小与贫困农民家庭的孩子有不少往来,因此臧克家对农民的悲惨、辛酸与无奈有着深入骨髓的了解。同时,他也是一位爱国主义诗人,臧克家的青少年时期,正好是帝国主义侵华时期,他听着台上老师慷慨陈词地抒发对帝国主义欺压中华的愤懑和无奈之情,心中久久不能平静,就此埋下仇恨帝国主义的种子。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教育和对社会环境的观察,为臧克家成为一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奠定了基础。

1930年是改变臧克家命运的一年,他考入青岛大学文学系,结识了恩师闻一多,读过闻一多先生所写的《死水》之后,臧克家彻底推翻了自己从前对诗的看法,认为自己以前读过的许多诗都算不上诗,闻先生写的《死水》让他看到了诗的灵魂。臧克家激动地表示:遇上恩师之后,才开始找到适合自己创作诗歌的途径。由此可见,闻一多在青岛大学对臧克家文学上的指导,对其后来的诗歌创作影响十分深远。

闻一多对臧克家有知遇之恩,在国小读书的时候,臧克家就表现出非凡的文采,他的语文成绩在全班数一数二,深受语文老师的青睐。正是在这个时期,他开始了文学创作之路,并着手向一些著名的杂志、刊物投稿。国小期间,臧克家将自己的一篇作品投稿给了《语丝》,周作人看到他的作品后,提笔回了一封信给臧克家,表达了对他作品的认,这是臧克家此生第一次在大刊物上发表作品,他的心情非常激动,他形容自己看到所作之文刊登在《语丝》这样的刊物上,简直“不亦乐乎”。臧克家也由此找到了自己在文学创作上的信心,此后连续不断在大刊物上发表了数篇作品。

但语文成绩年年拿优的臧克家,却对数学却不怎么上心,他将大部分心思投在了文学创作上,对数字计算不感兴趣甚至算得上一窍不通。国小毕业后,臧克家参加了高考,他数学考了0分,因为压根没有参加数学考试,但是臧克家却仍然被重点大学破格录取,只因他在语文作文写下三句话。那年,时任青岛大学国文系主任的闻一多先生,在高考题中出了两道语文作文题,一道题是“为何报考青岛大学?”另一道题是“生活杂感”考生可以从这两道题中选取自己更擅长或更喜欢的一道题来作答,当时臧克家选了生活杂感这一道题,并作了一篇文章。

臧克家能够被青岛大学破格录取,只因他在语文作文《生活杂感》中写下的这三句话,就是这三句话引起了闻一多先生对其才华的注意。但臧克家并不是一开始就报考了青岛大学的文学专业,他先是考入英文系,被录取之后,他提出转去国文系的想法,因为诗歌创作是他平生之志。学校收到臧克家转系的申请之后,直接将他带到闻一多面前,询问闻一多关于其转系的意见。

闻先生也是一位直爽人,初见臧克家他就开门见山地表示:“好,转过来吧,我记得你写的《杂感》(《生活杂感》的简称)。”臧克家高考时所创作的文章里,有三句话让闻一多很受触动。张臧克家在《杂感》里写道:“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作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闻一多十分赏识臧克家,臧克家也很是钦佩这位恩师,始终将他的教导铭记于心。臧克家对闻一多先生创作的许多诗歌都能全文背诵,足见其对恩师的崇拜之情,他贪婪地吸取着闻先生诗歌里的知识财富,将灵感源源不断灌入自己的诗歌中。

为了表达对老师的敬重,臧克家总是将自己新写的诗第一个拿给老师品评。即便是闻先生从青岛大学调到清华大学之后,臧克家也时刻记挂着恩师,仍然保留着写诗第一时间寄给恩师品评的习惯。若有幸能获得闻先生的认可,即便闻先生只是拿笔在自己喜欢的句子上画上红色的圈,臧克家看到后也会激动地跳起来,恩师的认可对于臧克家来说非常重要,也是一件无比荣幸的事情。闻一多调往清华大学之前,特意给臧克家留信一封,信中写道:“得一知己可以无憾,在青岛得到你一个人已经够了”。只此一句,对于臧克家来说重于泰山,正所谓人生得一知己,死而无憾。

臧克家的求学故事若放在当今的高考制度之下,估计无法实现,甚至可能被作为反面教材存在。因为现代教育讲究德智体美劳各科全面发展,若一个学生偏科极其严重,对数学一窍不通,即便有如臧克家一般的才华,恐怕也难以顺利跨过高考这一大关。再者,高考是公平的,被重点大学破格录取的条件十分严苛,很难因为文章中几句出彩的话获取这一珍贵机会。不过在现代社会,施展才华的机会很多,即便没能通过高考被重点大学录取,有才华的人也可以通过自由创作,成为一个作家,来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国清朝著名诗人龚自珍曾写下“我劝天空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诗句,为的就是劝谏当时的皇帝不要过分拘泥于科举取仕的形式,因为能人志士擅长的领域各不相同,很多有才华的人被拦在科举取仕的八股文形式之外,这不仅对他个人不公平,对国家也是一种损失。因此诗人龚自珍才主张要根据才能来选拔人才,选拔真正对国家有用的人。臧克家的求学故事,在当时那个动乱的时代背景下,算得上是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也和民国时期国立重点大学皆由有才之士选拔学生有关,他们不忍心放过任何一个有天赋、有才华的学生,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近代社会动乱不堪,却能人辈出的原因。

闻一多曾给予臧克家的诗以高度评价,他说:“克家的诗,没有一首不具有一种极其顶真的生活的意义”。极顶真三个字也显示出闻一多对臧克家以生活为蓝本,贴近生活进行创作的思路的认可。臧克家在诗歌上的素养,不仅受到恩师闻一多的认可,同时也经历了时代的考验。直至今天,臧克家所创作的脍炙人口的佳作仍然具备现实意义,值得如今的青年学子去研究和鉴赏。臧克家诗中饱含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之情,让人十分感动。我们也常常能看到,臧克家的诗被选入教科书,成为诗歌创作的一大蓝本,供如今的莘莘学子研究和学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臧克家的诗歌之船从青岛启航
很牛的高考生:17岁上完小学,数学0分,作文写28字,现家喻户晓
他高考数学得了0分,作文只写了3句话,闻一多:有才气,破格录取
大学考试他数学考0分,语文只写3句话,准备回家时却被告知被录取了
诗人臧克家当年数学考0分,也能上大学,现在的你,却不能偏科
诗坛巨匠臧克家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