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78年谭震林谈及淮海战役时,为何大怒道: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前言:

1948年,济南战役获得胜利,华东野战军总司令粟裕向中央军委提出“淮海战役”的想法,不久后中央军委做出回应:“非常有必要发起淮海战役。”

中央军委下令由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共同协同作战,决心拿下“淮海战役”的胜利。

“淮海”指的是“淮阴,淮安和海州”地区,蒋介石在济南战败后,为了能让南京不被攻陷,命令80万大军以徐州为中心,在周边城镇扎营,尤其是陇海和津浦的铁路线上布置了大量兵力。

但强大的解放军战士凭借优秀的作战能力和英勇无畏的冲锋精神,很快便将徐州包围,此时的蒋介石犹如热锅上的蚂蚁,徐州一旦丢失,南京将处于绝对危险的地步。

经过66天的激烈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以60万的兵力打败国民党80万兵力,共歼敌55万余人,并且其中国民党的五大主力损失大半,使其整体战斗力下降许多。

30年后,曾担任淮海战役五位总前委之一的谭震林将军来到纪念馆参观,突然发怒说道:“贪天之功,无耻之尤!”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现场发生了什么?

“淮海战役”

1945年,国民党高层还沉浸在灯红酒绿的夜晚,他们对解放军的实力和决心完全没有认识,自以为只需要短短三个月就能打败他们。然而,这种滑稽的言论,在未来的四年中将被正义的解放军部队彻底推翻。

1948年,经过济南战役的胜利,华野总司令粟裕迅速提出了淮海战役的决策,中央军委立即表示同意。

开始时,战役计划只局限于小范围的淮海地区,但接二连三的战役胜利消息给解放军提升了巨大的士气,伟人决定按照原作战计划增加战场规模,将中野调至主战场与华野共同作战。

蒋介石看到徐州局势岌岌可危,急忙将主力部队撤回徐州附近,中央军委见此情况改变策略,准备对徐州进行合围之势。

为了实现统一指挥,中央军委成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负责此次战役的指挥。不久后,国民党的黄伯韬军团被解放军战士歼灭,蒋介石得知后气的直敲桌子,之后情绪表现的极其低落。

而与此同时,解放军士气高涨,接连破敌。12月15日,国民党的黄伟军团也被歼灭,国民党损失惨重。连带着国民党号称五大王牌的第5军也被包围,其他前来支援的国民党兵团也被我军战士阻拦在战场外围地区。

这场战役历时66天,解放军的华野和中野军团歼敌无数。淮海战役打破了国民党“统一全国”的美梦,将他们在淮海地区的主力全部歼灭。

这场战役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推进提供了巨大助力,此战过后,国共双方攻守发生转变,为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也同样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无坚不摧的力量。这场战役不仅彻底改变了国内战局的格局,也展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战略智慧和战斗素养。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是靠着中共中央的正确指挥和各级指挥员的英明决策,更离不开广大解放军战士的英勇奋战和坚定意志。他们用鲜血和汗水铸就了这场胜利的伟业。

淮海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国开启了新的篇章。中国人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牺牲,打倒了残暴的国民党统治,为建立一个独立、自由、平等的新中国奠定了不朽的基石。

也同样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的强大军事实力和坚定意志,也展示了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场胜利向世界宣告,我国人民将坚定地捍卫自己的权益和尊严。

淮海战役留下了永恒的记忆,纪念着那些为国家解放而英勇奋战的战士们。他们的热血与信念铸就了这场历史性的胜利,也铸就了新中国的诞生。我们应该铭记淮海战役,珍视我们的和平与发展,永远保持对和平的珍爱和对历史的敬畏。

“领导发怒”

1978年,谭震林老将军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的时候,却发现有些媒体将此次战争的胜利全部归功于“中野”,将华野暗喻为是一个“跑腿的”,这让谭震林将军接受不了,才突然发怒。

其实,媒体这样做,确实是错误的,本身中国解放军一直都是以团结为目标,不攀比,大家都是为了最后战争的胜利来打仗,而不是为了争功。

谭震林老将军发怒的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这些媒体将“华野”数十万将士的努力和付出当做空气一样,没有任何表达,反而间接说这场战争和他们没有什么关系。

如果真要说起来,淮海战役的最初战略设想是粟裕大将提出来的,最后由中央军委决断,将此次战役再次扩大,而粟裕大将是当时的华野总司令,所以这也能看出来淮海战役是华野先提出来的。

其次,当时华野兵强马壮,每个纵队最少有2万人,而且经过之前几次战役的胜利,华野的装备基本上可以说是和国民党差不多,甚至有的师全部都武装上了美式装备,战斗力超群,还有大炮等重火力武器无数,单单在淮海战役最后阶段攻打杜聿明的时候,一个村庄就要打出成百上千发炮弹。

而中野因为之前“挺近大别山”时,为了全局的部署,刘伯承元帅将大多数重武器都给抛下了,而且因为部队战役太多,人员也有伤亡,每个纵队只有大概1.3万人左右,只有陈赓的四纵兵力强大,总计中野参战人数14万余人,华野的参战人数37万左右,其余地方军区部队共计大概9万人。

从参战人数来对比,华野的付出确实不小,这样的功绩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磨灭的,也怪不得谭震林老将军会发怒。

无论是中野还是华野还是地方军区部队,只要是参加战役的,功绩都不应该被否认,每一个战士都是为了打退国民党“反动派”,为祖国统一做贡献。

他们举起手中的枪,在战场上和敌人拼杀,他们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保护身后的祖国,保护家乡和家人。

结语:

淮海战役的解放军战士们他们不是为了个人的功名利禄而战,而是为了祖国、为了家乡、为了家人,他们用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捍卫着我们珍爱的祖国,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胜利之歌。

让我们铭记华野和中野还有地方部队的英勇付出,向他们致敬!在任何困难面前都要坚持,为了祖国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而努力拼搏!

淮海战役是我们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也是我们战胜任何困难的动力源泉。让我们永远铭记这段历史,传承英雄的精神,共同书写新时代的荣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淮海大战40年后邓小平回忆:毛主席亲自交代“我把指挥交给你”
淮海战役
淮海战役: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奇迹[组图]
华野围攻黄百韬伤亡惨重,粟裕为何下令:严禁上报伤亡数字?
华野围歼黄百韬伤亡惨重,粟裕为何严令:禁止上报部队伤亡人数?
黄百韬自尽消息传来,为何粟裕一头晕倒?华野35万大军损失超6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