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汽车故事


我今年65岁,小时候能开上大汽车满街跑是我的儿时梦想。说来有缘,43年前的7月我真的就考下了大货车的驾照,从此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汽车的痴迷几十年未曾变过,前些年订阅的汽车杂志装满了几个大纸箱,各种报纸凡是有汽车专刊的版面我也保存下来,汽车的发展变化太快了,说起汽车要说的可太多了,我就从小时候开始,从我学车时说起吧。

小时候的北京,在我印象里满大街跑的全是外国汽车,那时候的公共汽车大部分都有个大鼻子,在车顶上有个大汽包,跑两三个往返就要往包里充气,是名符其实的“汽车”。那时的公交车内还是木质排椅,车门是推拉的,由售票员负责开关。小学时学校组织到颐和园春游,我们坐过一次捷克的斯柯达大客车,座椅是皮质的软软的,烧的是汽油,在当时可是高档客车了。大货车在街头跑的是美国的玛斯,苏联的嘎斯,日本的丰田,当时管它叫土豆车。小客车很少见,有也是美苏的奥斯汀、吉姆、吉斯,波兰的华沙等。我们学车时的教练车是匈牙利的依发柴油车,当时清洁垃圾的就是这种车,车槽后部在底盘联结处安上一个长条踏板,清洁工人装完垃圾后,大扫帚、铁锹往车上一扔,手扒槽帮,脚踩踏板喊一声:“走喽”!大卡车就开往下一垃圾站。

说起学车故事更多,1973年初我的工作单位北京玻璃六厂要添置一辆北京130货车,这是厂子买的第一辆机动车,已选好的两位驾驶员人选,其中一人体检不合格,知道消息后,我三番五次找厂领导,软磨硬泡之下厂领导终于同意我去学车了。  

那年的五一节后,我和同伴白加林来到玻璃总厂汽车队报到,开始了学车的生活。车队长张慧臣、教练师付黄克明还有好几位师付是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志愿军,后来转业来到工厂,这些一级驾驶员,他们雷厉风行的军人作风,精湛的驾驶技术让我们这些学员非常佩服。那时的汽车哪有什么同步器,換档时油离配合不好档就挂不上,楞挂就会发出嘎嘎的异响声,但他们能不踩离合器就平稳的进行換档,让我们这些学员佩服不已。一辆不能正常投入生产运输的老爷车,十个学员,一天下来仅有15分钟的实际操作时间,大家都十分珍惜这宝贵时间。为保证每天有进步,我就曾晚上吃完饭在院子里转洗脸盆摸拟驾驶,交规机械常识更是背得一字不差。经过师付耐心指导和我们自己的刻苦努力,三个月内四项考试科目,我和白加林、大宋三人都是一次考试合格,顺利的拿下白本(实习驾驶证)。现在想起来,师付们不仅教我们驾驶技术,故障的判断,遇到突发事故的处理办法,更多的是教育我们开车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学车时养成的良好习惯,让自已在以后的独立驾驶中,不管开什么车,出车前都要把车擦的干干净净,并养成了“三检”的习惯,机油、汽油、水、刹车、喇叭、灯,那是每天必查的。现在的汽车车况好多了,车上都有了预警提醒,不需要每天检查,但也应该接长不短的看看车况,现在有的司机从没打开过机器盖子,遇到点故障就抓了瞎。

拿了车本,干了近10年的专业司机,在总厂车队和工厂车班我开过上海的581(三轮方向盘式机动车)、南京的跃进、北京的130、济南的黄河(柴油车)、长春的解放挂斗车、湖北的东风半挂车,还开过一段解放吊车。80年代初期我们厂子搬到了大兴县郊区,当时公共交通还不方便,工人们还要三班倒上班,厂子又买了通勤的班车,我又增驾了大客车的车本,先后又开过京华牌单机大客车和丹东产的黄海牌大通套客车。工厂当年的第一辆小车是212吉普,后来又买了法国的雷诺,上海的桑塔那。2004年弟弟将他开了几年的捷达便宜卖给了我,我也有了私家车,对车的喜爱全都给了它。我将这辆弟弟不很在意的车归置的里里外外都干干净净的,一些小毛病及时进行修理,并按时进行保养,这辆捷达我又开了7年,主要部件还是原装的,直到换车时还是点火就着,一点毛病都没有,捷达的皮实耐用名不虚传,换了它还真舍不得。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汽车工业也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汽车也走进了普通家庭。一个家庭有两三辆汽车,全家成年人都有驾驶本已不新鲜,汽车的性能配置更是比过去有天壤之别,像巳经普及的ABS、EBD、TCS、安全气襄、倒车雷达差不多成了标配,像自动巡航、换档拨片、一键启动、ESP车身电子稳定程序、CBC转弯制动控制、HAS坡起辅助、自动泊车、车道偏离警告、行人安全保护、自动刹车等等令人眼花瞭乱。性能的提高,配置的丰富让现在开车的人舒适度大幅提高,但不管什么样的车终归还是要人来开,你不爱车车不爱你,你不遵守交通法规,性能再好的车照样出交通事故,在公路和街道上没有特权车,没有霸道车,人人都要遵守交通法规,按规定的条款行车,是对你自已,对别人的最好保护,这算是一个老司机对现在的汽车驾驶员的一点忠告吧。

现在的北京尽管实行了限购政策,机动车保有量还是突破了530多万辆,机动车驾驶员更是达到了700多万,就连有的残疾人现在都能考取自动档的小客车驾照了,这在过去是难以想象的。改革开放以前,国家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企事业单位要想添置机动车,要先打报告申请,至少要县局级单位批准才能批下指标购买。机动车驾驶员更是要单位同意且单位还要有机动车才能申请考取驾照。可以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汽车司机曾是个很吃香的职业。

我考取驾照到现在已有43年了,那时的北京机动车保有量,印象中加上农村能上路的拖拉机也就是20万辆,拥堵是不可能的,大货车可以拉人,可以走长安街。人们对汽车司机也有不同的认识,有句老话说:“车、船、店、脚、衍无罪也该杀”,意思是这些行业的没什么好人,在当时确实也存在着好人不愿干,坏人(相对的)还不能让你干的情况,因为开汽车在马路上跑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而机动车还被称为铁老虎,把它交给不放心的人也不行,那还不到处给你惹事?因此,办事稳重麻利,领导信任放心,而且身体条件还要达标的人才能干上这一行。我算是和汽车有缘,在自已的努力争取下,我成了单位的算一批汽车司机。

说当年汽车司机吃香是由于当时汽车还很少,开车的除了正常完成运输任务之外,一些额外的事,比如婚丧嫁娶、搬家挪窝等需要用汽车的事,领导呀同事呀就要找你,而这些事大都是休息日或下班后的时间,要办事的人就要哈着你,求着你,都是同事,司机一般也不会拒绝,这样司机就能混个好人缘,当然帮人办事也不全是白干,中间吃顿饭,给盒烟是最平常不过的了。在当时由于国家物资匮乏,许多主付食都要凭本、票才能买到,而汽车司机有跑长途的机会,经过农村乡镇赶上集市就可能买回一些当地的土特产,一般人不可能买到也没这机会,所以那时有人称司机为司局级干部。

再说说当时的工资制度也可看出司机的与众不同,那时国家执行的是八级工资制,职工工资的调整要由国家统一测算、布署,徒工出师定级后,涨级工资不知要等多少年,我所在的玻璃厂属轻工系统,最高的八级工工资才80元多一点,车钳铣铇和电工等技术工种的工资要高一些,但也就是80多元。我们参加工作到了厂子要经过三年的学徒期,到第四年头上才能出师定级,而学徒工的工资是多少呢?第一年16元,第二年18元,第三年21元,第四年出师定级是37.40元,车钳铣等技术工种定级后是39.80元,所以当时的年轻人都想干技术工种,不光能学一技之长,工资还能多两块,那时多几块钱的工资可是不得了。而汽车司机呢?只分五级,五级司机最低,工资是40元,四级司机是50元,最高的一级司机是90元。在我拿下正式车本后不久赶上了国家工资调整,我的工资按四级司机调整到50元,和我一同进厂的那些哥们儿虽然也从一级工调到二级工但工资只有40多元。在家里那时我成了兄弟姐妹挣钱最多的,我姐姐是中学教师,工作多年后工资是50多元,姐夫名牌大学毕业,在某设计院当工程师,工资比姐姐多点也是50多元,哥哥在军工厂当工人,虽说是技术工种但工资就是40多元,而我除了工资收入每月还有10多元的出车补贴。收入高,无负担就要为家里多点贡献,弟弟在恢复高考后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上大学就要放弃已有的很不错的工作和收入,父亲哥哥都反对,我坚决支持弟弟上学,并承诺每月拿出15元给弟弟做学习生活的费用,直到弟弟大学毕业。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企事业的工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什么基本工资、岗位工资、技能工资、工龄工资、职务工资等等名目繁多,国家还规定了最低工资标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汽车也走进了寻常百姓的家庭,开车早已不算什么了,这都要归结于改革开放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国内驾驶证的历史变迁
苏州有5万多“老司机”
花1分钟看看这篇文章吧,关键时刻能救你的命
⊙加速换挡时,新手都是一脚油门,只有老司机才懂一深一浅
拿到C1驾驶证的你,请把这篇文章好好收藏!
中国现在堵车九大原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