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桂平人文:浔州府旧八景之七一一金莲夜雨

桂平城有旧八景,按近百十年来流传下来的说法与古藉的记载,这旧八景实际指的是明到清桂平的八处风景,时间早不过明代,晚不过清朝。

一,白石洞天

二,西山晚照

三,罗丛岩月

四,东塔洄澜

五,南津古渡

六,铜鼓秋涛

七,金莲夜雨

八,北岸渔樵

这种地域性的风景文化,起源于宋,并延续至今。一般来说,每一景有饱含诗意的称谓,每一景即代表一处之风光,每一景即是一地之人文,也算是地域的一种文化内涵的表现之一。

这桂平旧八景对现在的桂平城来说,显得既熟悉而又陌生,既清晰而又模糊。毕竟,干古的山水,万变的地貌,环境的改变,致使曾经的风光不在。前四景还依稀可辨,而后四景则早已面目全非。这些的变化,源于时代的前进,而但凡改变,必有开始,桂平明清八景的改变,始于八景中的第七景一一金莲夜雨

桂平八景的分布,前四景多都在远外,相对路遥,出行多须舟车,不能轻易前往。后四景则在近城各方,城下左右,十分贴近日常的生活。闲瑕之余,茶余饭后,随意几步即可看到。

金莲夜雨的美景,就出现在城外的这么一个地方,在桂平老城小南门外,直到清初,这一片分布着新学塘,文家塘,上结塘,下结塘等众多大小不一的水塘,而水面最大最广的,就是上结塘下结塘

对照现在的地图位置,也很好找出当初的各大水塘的具体方位,“新学塘”也就是现在一农贸市场的位置,“文家塘”也就现在上,中,下股街东片的居民区,而“上结塘”和“下结塘”则是现在三农贸市场到周边,第二中学到水巷口这一大片地域。

这一片成为民居,始于康熙初年(公元1666年前后),自明初起的大藤峡瑶民起义,反反复复历几百年,直到此时,浔州府境内时局方日趋平稳,动荡近三百年,至使府城桂平的人心慌乱,市井萧条,经济环境,营商环境低落,商贸活动严重动力不足。

为此,浔州府,桂平县的府县当局,招徕广东等地的人士来浔城经商。可见,招商引资的方式,振兴地方经济的政策,自古有之,历来当局都有重视。彼时,综观桂平城区内外地理环境,只有小南门之侧的这片区域比较开阔,平坦,又有临城,临江的优势,自古南江渡口就此处,人来人往,十分适合发展。于是,府县当局准予填湖塞塘,开市安居,这也是清初以来桂平的经济新区,城市经济中心也从那时起移出城外这片区域,并繁荣了几百年。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起,南湖一带大小水塘,随着填湖改造延续几百年的进展,陆续被被填为平地,开辟成为街道,辟为民居,辟为商贾之地。慢慢的,水塘面积渐渐缩小,再慢慢的,水面全无。由此聚来人气,聚来了居民,带动了各方经济流通,也改善了浔城各方生活环境,渐渐形成了规模成熟的街区。

这就是现在桂平西街上,中,下股街和周边街道的前身。可以说,这也是康乾盛世在桂平城留下的重要改变痕迹。

而在这之前的金莲夜雨是一幅什么样的风景画面呢?为什么浔城会把此评为当时八景之一呢?这里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桂平本地古籍记载中,府城桂平小南门外,有水塘,种有很多荷花,旧时称为南湖的地方,就是上结塘下结塘的前身,南湖水面大,中间有岛,岛原来建有一个亭,叫平波亭,平时有人就划舟观莲赏荷。书中出现宋代曾几所著《茶山集》中的一首《荷池》诗,不知道这里记下这诗是想表达什么,是这诗的诗意恰好就符合当时城南南湖的美景呢?还是南湖就是按这首诗来规划的呢?为什么偏偏就选中这首诗呢?了解下诗意,也许能体会一二。

《荷池》——宋·曾几

名园中有十顷池,一钱不用君得之。

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胜红妆青盖时。

蛙鸣莫作鼓吹想,亦莫问属官与私。

读书之暇招客饮,能有此乐非公谁。

(注:有学者研究,《茶山集》并非宋代书,此不在讨论之列,仅说明。)

莲,也叫荷,自周代起就有种植记录,是南方乃至全国,全世界都有栽种分布的一种常见水生植物。只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有着很高的地位,是我传统十大名花之一。也是文人骚客,官仕雅客吟诗作画的重要题材对象,翻开古人文学遗篇,关于荷莲的精彩,或文,或章,或诗,或赋,或记,比比皆是。对于荷莲之美,历朝历代的文人雅客笔下是从不吝赞誉之词的。

可以相信,正是因为这种荷花文化,荷花文学的广泛传播,各地才有关于以荷花为中心的的美景。曾几所著的《茶山集》传播到浔州之地时,自然就引起本地文人官仕的赏识,恰逢当时桂平的八景有缺补,而城南又有这一湖荷花,于是,这一时代的金莲夜雨就产生并入围了。

明代本县举人杨大节曾游历县内八景,并留下自己对此八景的印象,对于城南此景,有作《金莲夜雨》一诗云:

松柏池边菡萏湖,爱莲人到此中无,

金房露浥连宵雨,玉叶星联照夜珠,

香粉陆离沾细荇,红衣零乱蘸平芜,

曾听几点莲花漏,猶对华峰十丈蕖。

菡萏,拼音hàndàn,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

何谓之金莲?何谓之夜雨?

金莲,是荷花最高等级的一种比喻。荷花,自诞生之初,就有很深刻的象征意义,神话故事中玉姬化身为荷花的传说,以及莲花在神界的各种际遇,给予了莲花至高无上神喻;荷以水而生,古人用荷花的“出水芙蓉”之美形容女子的美丽与清纯,赋与荷花更生活化的比喻;“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君子之风,正是众生所尊奉的人格代喻;金,更是人间体现高等级价值的通俗比喻!

晓月,夕照,夜雨,秋风,古渡,断桥,渔船等等之类场景,又往往是人间最通俗,最常见的诗般意境。

在大片的种荷之地,水湖之中,夏日,荷叶繁茂,遮天蔽日,入夜,水汽凝聚成珠,结于叶盘之中;又或是白天有雨,水滴积于叶盘之中。到了夜晚,风过荷塘,积聚在叶盘上的水珠,随着荷叶的摇摆,倾泻而下,上方叶盘的水珠,从高处滴落在低处叶盘之上,或是水面之上,其声“沙沙”作响,如真有雨打莲叶一般。白天观花叶之静美,夜晚听滴水之响声,这就是诗意十足的金莲夜雨

其实这只是一种自然视象,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并不是桂平所独有。任何地方的大荷塘,都会出现这种“金莲夜雨”的现象。只是每地对此景的理解不同,称谓就不同。

莲塘夜雨,简单直接,桂平此景在后来流传中,没有了“金莲”,直接就这么称呼。

又如东湖荷燕,现在贵港八景之一,延续的是旧贵县八景之莲塘夜雨,这种由地名,或地名+环境组合的称谓,增加了风景文化的新意,给予了此景更多的内涵,更丰富了此景的意境,毕竟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代差别很大,白天,夜晚都有缤纷的生活,夜雨已不是现代人的主要审美观,自然会改变为现代气息的景致。

桂平的南湖,何时完全被填平,不得而知。曾经的湖中岛上的平波亭,湖中大片荷花,时至今日也已无影无踪。金莲夜雨的意境,只能去别处的荷塘体会了。这就是城市发展的必然,也是以经济发展牺牲自然环境的一个显著例子,留在桂平的,只剩下故事传说。

傅煇文,清代雍正甲辰进士,甲科第二名,四川简州人(今四川简阳),字晓亭,号筠溪。曾任郁林直隶州知州。其也曾来浔州府城游历,也许是公务,也许是度假,他也游遍了桂平八景,每景都赋诗一首,对于金莲夜雨,他是这么体会:

草青沙软宿鸬鹚,二顷莲塘日暮时,

襯水浅红香细细,濯泥轻雨点丝丝,

声摇翠盖珠翻露,夜冷花房影落池,

远岸微茫看不见,城头烟月碧参差。

“二顷田”是古代的一个典故,出自《史记·苏秦列传》,指供温饱的田产,或用作归隐之词。如元·萨都刺《上赵凉国公》;“笑辞天上九鼎贵,来种江东二顷田。”

傅煇文在这里引用“二顷”,是一语双关吗?

他后来著有《承翼堂集》一书,不知在广西任官期间所作的诗词,他有没有选录进去,也许没有,但透过桂平古藉中记下他的诗篇,起码可以告诉后人,曾经的南湖,八景之一的金莲夜雨所在地,在清雍正朝时,也还有二顷左右!(这看诗意这二顷也许就是指南湖的面积的比喻)

古老的荷塘之美,现在不能切身体会到了,但,荷花的种植,却一直延续了下来,城乡各处,依然有广泛的分布,还可以赏悦到荷之韵,赏鉴到莲之美,还可以尝吃到藕之味,这就足够了!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垚。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史话八桂!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桂平:浔州古人文之——四县“八景文化”
浔阳春晓:这个消失了的广西桂平旧八景之一,桂平人都没听过吧
道光浔州府志(桂平县志)-清道光6年(1826年)-孙世昌修、光昭纂
【浔州诗词】‖ 桂平诗人“荷”您一起吟唱喜迎党的二十大
【配乐朗诵】李万里:贵港莲藕
寻找明朝广西狼兵的下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