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旧时武林中的四大陋习!江湖纷争多源于此

弟子门生如只认自己的师父,而忽略同门师伯、师叔,便产生师承之别。传说他人家事隐私,评论他人功夫好坏,轻则造成误会,重则引发争斗。

武人和武林有许多令人称道的优良风气,也存在不少积习和陋俗。通常被人们蔑称为江湖习气或武林陋习。有陋习的人不一定是坏人。陋习是坏习惯坏作风,就如同人身上的缺点一样。只是有的坏习惯坏风气因为延续时间过久,甚至相传几代几十代人,成为积习,就不免成为影响武林形象的负面因素了。且举几个例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表述无关)

1、门户之见 师承之别

门户之见,师承之别,应该算作武林积习。自打武林发展到分门别派之后,多年来,拳种门派之间就产生了互相瞧不起的风气。甚至于老死不相往来。究其原因,一是传艺师父总是要讲授本门技艺的优点,特点,长处,绝招。就算是不贬低别门别派,却也不会去夸赞别门别派。由是,弟子门生尤其是初学乍练的弟子门生只知道师父传授的这一套,而不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不了解其他拳种门派的优点,特点,长处,绝招。于是便自视甚高。这种门户之见多少有些井底之蛙的色彩。

二是自己所练拳种是从某个拳种中化生出来的,就如意拳衍生于形意拳、蔡李佛拳是三家拳种的融合一样。在化生过程中,新拳种摒弃了原拳种中一些不足的内容。新拳种的优异之处极为明显,也容易使弟子门生产生门户之见,看不起其他拳种。三是拳种门派各有自己的理论体系。这种差异极大的学说,如内家和外家的学说,有的相互对立,互不相容。导致拳种门派各自宣扬自己的学说,产生门户之见。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文章表述无关)

师承之别,显得有些幼稚可笑了。师承之别,多指同门之间因师父不同而互相看不起的习气。大家都知道“龙生九种,种种不同”的道理。一个师父教十个徒弟,由于徒弟自身条件不同,悟性不同的原因,所掌握的技能技巧也便带有了个人色彩。当十个徒弟变成十个师父,开始传拳授艺的时候,十个师父便会各成体系。弟子门生如只认自己的师父,而忽略同门师伯、师叔的技术风格及他们对本门拳法的理解,便产生师承之别。师承之别的影响,有时候甚于门户之见。门户之见,产生在门派拳种之间,本门内部,好歹还是团结一致的。而师承之别则往往发生在一个拳种门派内部,拆门分法,闹不团结。这种现象的始作俑者,多是同门同辈中想拔尖,拔份,意欲标新立异,存心不睦的人物。其实一旦因为“师承之别”闹不团结,便成了武林笑话。因为正直的武人对此是不以为然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者
天山武林大会:一场为发展旅游而办的交流会
纪念王培生师爷诞辰100周年诗歌集
揭批武林三大怪状
德为习武之本
原是流浪孤儿,靠着偷师成为一代宗师,百年后门派发展至10多万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