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立冬囤白菜 看看老北京和菜有关的胡同

白菜围城还是白菜卫城?

又逢立冬,寒潮将至,在北方,囤大白菜也该提上日程了。

在过去相当一段时间里,囤大白菜可是一件大事,谁家不囤上几百斤上千斤,冬天都过不安稳。

尤其是在70年代的北京,冬储大白菜,更像是一场“人民战争”。

有专门成立的会战指挥部,各级领导齐动员,上上下下都参加,各行各业来支援,除西单菜市场等大型商场,一般商店都在门前搭起棚来卖大白菜。

夜里,路上能看到一辆辆运菜的卡车;清早,街上会冒出一座座“白菜山”;接着,便会出现一条条买白菜的“长龙”……

▲1963年,郊区人民公社和国营农场种植的大白菜源源上市,满载大白菜的汽车往各零售点运送。在卸车过程中,为了减少大白菜的损失,许多单位的职工采用“上车不踩菜,车下有人接,随手码整齐”的卸菜法。李晞/摄 图源/北京日报

很多老北京,当时都是天儿还黑着就起床,全家“全副武装”,骑着空板车去,蹬着满满一板车回来。

买回来的大白菜要集体晒几天太阳,然后在整齐的码在墙根儿,盖上塑料布和草帘子。三天两头还要打开看看自己的这些“大宝贝儿”。

一时间,北京城里堆满了白菜山。

有人说这是“白菜围城”。你看那街头巷尾,无论机关学校工厂、普通人家,无论高楼大厦、平房小院,无论窗台楼道、地上地下,一到冬天,遍地都是是码放地整整齐齐的大白菜,可不就是白菜围城嘛!

也有人说这是“白菜卫城”。这一垛一垛、码放齐整的白菜山,就像电影里城市保卫战巷战时遍布的掩体。另外,这海量的白菜,不仅能帮北京人抵御这漫长而难熬的冬天,也能给大家的胃带来一丝丝慰藉。

1959年,大白菜堆儿上的小姑娘喜笑颜开。李晞/摄 图源/北京日报

秋末晚菘 菜之美者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是古人眼中的“菜之美者”。

其中的菘,指的就是大白菜,因其“凌冬不凋,四时长有,有松之操”而得名。

据传,白菜早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存在,北魏时期洛阳皇室培育出了“结球白菜”的变种——大白菜,甚至还被用来作为“国礼”。

萧统就曾写过《谢敕赉河南菜启》和《谢敕赉大菘启》两篇答谢词,感谢北魏宣武帝送给他一船菘菜,并称赞菘菜是“周原泽洽,味备百羞”,比江南的莼菜、巴蜀的葵、芹等菜都要鲜美。


菘菜,即大白菜。

唐代,菘菜已遍种于洛阳民间,许多诗人品尝过后,无不为之倾倒。

韩愈有诗曰:“晚菘细切肥牛肚,新笋初尝嫩马蹄。

著名“吃货”苏东坡也有“白菘似羔豚,冒土出熊蟠”的诗句,甚至认为大白菜和羊羔、熊掌一样美味。

储存冬菜 三千年的传统

秋菜冬贮起源于周代。《周礼》记载:“仲秋之月,命有司趣民收敛,务蓄菜。”

南北朝时期的《千字文》中,第三句便是“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里的冬藏,主要指的就是立冬前后储存过冬的物资,冬菜自然必不可少。

北宋年间,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了当时储冬菜的场景,已经十分盛大:

立冬前五日,西御园进冬菜。京师地寒,冬月无蔬菜。上至官禁,下及民间,一时收藏,以充一冬之用。于是车载马驮,充塞道路。

1958年,京郊生产队把出产的大白菜运往城里。

清康熙年间,《广群芳谱》中也有“白菜一名菘,北方多入窖内,不见风日”的记载。

民国时期,梁实秋在《雅舍谈吃·菜包》一文中曾提到:

在北平,白菜一年四季无缺,到了冬初便有推小车子的小贩,一车车的白菜沿街叫卖。普通人家都是整车的买,留置过冬。

直至新中国成立后,1959年起,民众对囤大白菜的热情不仅没有消减,反而更加热烈。

起个大早,排起长队,去囤白菜,在过去十分常见。

当时北京市人民委员会还专门召开了贮存蔬菜动员大会,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贮存好大白菜,不仅产菜的人民公社要建立菜窖,机关、工厂、学校、饮食业甚至连街道居民也要贮存大白菜。

囤大白菜的时候,往往一家老小都要上阵。

随着经济的繁荣,北京“菜篮子”工程蒸蒸日上,大白菜在人们冬季餐桌上的比例也逐年下降:上世纪80年代,占90%;1990年,60%;1994年,30%;1996年、1997年,最高能有20%

如今,即使是在寒冷的冬日,也能吃上各种新鲜蔬菜,再也没有白菜围城,也不需要白菜卫城了。

老北京的“菜”胡同

北京城里,菜市不少,但真正以“菜”为名的,多是菜园子。

  • 菜市口: 因菜市得名,却以砍头市闻名

金代时,菜市口地处施仁门内,为丁字街,是有名的闹市。

元大都初建时,城内商业不够完备,便有很多人出大都丽正门到中都施仁门内的丁字街购物。正因如此,久而久之,在前门外煤市街西侧,就“走出来”了很多斜街。

元初,住在大都的人出城购物大致路线。

明代,菜市口成为京城最大的蔬菜市场,沿街菜摊、菜店众多,京城很多人家都来这里买菜,并把菜市最集中的街口称为“菜市街”,清代时改称“菜市口”,并沿用至今。

清代,刑场自西四搬到了菜市口,每年冬至前夕执行死刑,这叫秋决。自此,菜市口的传说便层出不穷,且经久不衰。

尤其是清末,在这里被问斩的爱国志士数不胜数,最令人动容的要数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词同,临终之前,一句“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至今想来,依旧振聋发聩。

左二谭嗣同与部分维新成员。

  • 菜厂胡同:专为御膳房提供蔬菜的菜厂

菜厂胡同,早在明代时,专为皇家御膳房提供蔬菜,当时称菜厂,清光绪年间改称菜厂胡同。

菜厂胡同 图源/厚德东方

清代,胡同里有清太宗皇太极第十子韬塞府第,清末,又有大学士那桐的祠堂

叶赫那拉·那桐官拜九门提督、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内阁协理大臣、顾问大臣。曾两次出使日本,考察了日本的警政、路政,回国后借鉴日本经验,开辟新式马路,建起了鼎鼎有名的东安市场。如今国内的顶级学府——清华大学的“清华园”三字,便是由那桐所题。

民国时,华洋义赈救灾总会在胡同内。据了解,这是当时国内救灾成效最大、救灾经验最成熟的民间慈善社团。

1911年某“华洋义赈会”在安徽救济灾民。

《大公报》曾如此称赞华洋义赈会:

不仅是慈善的救济事业,而是有建设性的社会事业,……其事业皆科学化,主持人都是专家,更能本一贯的精神,有组织,有步骤,继续努力。这种组织与精神,应看做对于我国社会之最大贡献,各种社会事业都应该以此为榜样。

官园胡同 官菜园上街 红园胡同 北官园胡同 都是明代官菜园

除了菜厂胡同,因为皇宫供应蔬菜而得名的胡同还有很多,多称官菜园

如今,西城区有平安里大街西段南侧的官园胡同、菜市口胡同与自新路之间的官菜园上街、新街口七条和四条之间的红园胡同;东城区祈年大街西侧、西兴隆街北侧的北官园胡同等。

菜市口官菜园上街的过街楼,不知藏在多少老北京的记忆中。

菜园街 南菜园街: 街虽年轻 金代就已辟为菜地

和以上胡同不同,白纸坊的菜园街和南菜园街存在仅仅百年,不过此地却是早在金代就已开垦为菜地。

而后,在元明清三代,此处都较为偏僻,附近都是菜地以及荒冢义地

1948年,菜园、南菜园一带,除了印刷厂和诸多寺庙,附近都是荒冢义地(绿点所标)。

清末,以河沟为界,菜户们把沟南的土路称为南菜园街,沟北的土路称为北菜园街。1965年,将北侧的街道定名为菜园街,南侧的街道定名为南菜园街,并沿用至今。

  • 不只是“菜” 不止于“菜”

有趣的是,在老北京,与菜有关的地名还可细分为不同的种类

如白菜湾、葱店胡同、藕芽胡同、豆瓣胡同、豆角胡同、豆嘴胡同、北豆芽胡同、南豆芽胡同、茄子胡同(后改为葵花胡同)、豆芽菜胡同(后改为民康胡同)……

这一条条多姿多彩的“菜”胡同,便构成了一幅生动形象的老北京民俗风情的斑斓画卷

您还记得小时候囤大白菜的场景吗?

您有哪些“菜”胡同的故事?

致谢和声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卷耳 | 头伏萝卜二伏菜
大观园:从官菜园到红楼梦
大白菜//范学辉
文友主页丨彭梦宁:冬天的大白菜
老青岛的冬储大白菜,一个时代的难忘记忆!
简单的东北酸菜腌制方法(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