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部旗人文化寻根史,一首世事沧桑凄凉曲,人生如戏如《状元媒》

有一部小说从2011年到2014年4年之间,先后获得国内各类文学奖共5次。

有一位作家,被人称为“满清皇室的格格作家”,是满清后裔,祖姓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侄孙女,隆裕皇后的亲侄女。

这样一部优秀作品,这样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作家,必会引起很多人的好奇。

她是——

作家叶广芩

作家叶广芩

叶广芩在访谈中说自己不喜欢被人称为“格格作家”。也不喜欢人们来满清贵族后裔来做噱头。

她就是她自己,叶广芩——

1948年出生,老北京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陕西省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委员,西安市政协委员。被陕西省政府授予“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

《状元媒》

何谓《状元媒》

《状元媒》是一出传统京剧,顾名思义,讲述了一个状元给人做媒的故事。

说的是宋朝柴郡主跟随皇叔去狩猎,被番邦抢走,多亏了杨六郎奋勇战敌,才将郡主救回。柴郡主便以珍珠衫赠送杨六郎,以表爱意。回朝后,救郡主的功劳却被一个叫傅丁奎的小将窃取,皇上主婚,将郡主许给傅丁奎。柴郡主不得已托新科状元吕蒙正从中周旋做媒,说服皇上,最终如愿以偿嫁给了杨六郎。

《状元媒》为戏,是杜撰故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父母的婚姻却真正是由状元做的媒成的亲。并因为这个媒做的中间出了点小插曲,由此而展开了一部家族的兴衰发展史。

《状元媒》这部小说,分为11章,由11篇独立的中篇小说构成,11篇小说同样以11个京剧戏名为题目而组成。如“大登殿”、“三岔口”、“逍遥津”、“豆汁记”、“盗御马”、“玉堂春”、“凤还巢”。

每一章既独立又连贯,以“状元媒”为开头,母亲由南营房(清代留下的正白旗兵营)嫁入天黄贵胄的戏楼胡同而拉开序幕。

京剧“状元媒”

作家与作品

《状元媒》的题材根植于她曾经显赫但难免落魄的家族历史。叶广芩“皇亲国戚”的身份,使她目睹并亲身经历了钟鸣鼎食的满族世家在时代巨变中的衰败没落。也表现了多样的世态人情。

家族衰败、落魄心酸、被迫离京,上山下乡、政治批斗、种地、做医护、做记者编辑等坎坷的生活经历,人生磨难和生命历练都变成了她丰富的创作题材和思考源泉。

她将真实的经历与虚构的情境相结合,在人物追念、文化反思和历史感怀之中,既有追宗念祖的庄重,也有对家族命运和时代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

叶广芩写家族故事,并没有一味描写钟鸣鼎食的满族世家在历史的车轮中被碾压的窘相和落魄,而是更多的聚焦于时代大潮对作品中人物的精神世界的冲击,他们被时代洪流冲刷着,被裹挟着艰难前行。

清王朝的覆灭,将末世的贵族子弟悬挂到了一个尴尬境地,旧的生活已难以为继,一场接一场的社会动荡又将他们推向风雨飘摇中的孤岛……

本部小说,采用过去和现在的穿插叙述,一边对“过去”再现闪回,片段式的回忆。一边对现在生活的现实描写,时空的转换,表达了作者对曾经的美好回忆的哀悼和怀念,又将“现在”为过去进行“对照”和延续。

第二章《大登殿》

“风物”长宜放眼量

如果把这部作品比作一副画,它算的上一副缩略版《清明上河图》的风俗画。

如果用一本历史名著来比方,从它里面,你可以觅到《红楼梦》的踪影。

《状元媒》中没有《红楼梦》中的诗词歌赋和缠绵爱情,但有国粹京剧、赏花逗蛐、提笼架鸟、琴棋书画、珍馐美味、奇巧手工、精美服饰、旗人礼仪、宫廷生活、婚丧娶嫁,还有独具风味的老北京胡同。

相比《红楼梦》中的奢华、阔绰、排场,《状元媒》更精巧、家常一些,也正是因为这份精致的家常才更为动人。

吃顿简单朴素的家常饭,都是这样的:

小米粥熬得黏稠腻糊,小酱萝卜切得周正讲究。

这种赏心悦目的场景在作品随处可见,甚至在极为困顿的岁月里也不失其雅致。

在《逍遥津》中,艰难度日的大秀只能端上清水疙瘩汤,但是桌上却摆着一个个小碟,碟里有各种咸菜,看着热闹而已。

叶广芩直言:“北京的穷旗人想来爱摆谱,所谓的倒驴不倒架。”一个个细小的场景,一 一再现了大家族中严整的旗人礼仪和人伦观念。

《清明上河图》一角

人物:他们曾是封建朝代宫廷的牺牲品,也是历史长河中一朵晶莹的浪花

1、《豆汁记》——莫姜

人生在天地间原有俊丑,富与贵贫与贱何必忧愁。

……穷人自幼穷人本,有道是我人贫志不贫。

——京剧《豆汁记》金玉奴唱段

莫姜原名叫他他拉·莫姜,镶蓝旗,河北易州人,11岁被选入宫,充任寿康宫宫女。寿康宫是敬懿太妃住处。宫女一般到20岁就要出宫了,但因末代皇帝溥仪退位被赶出紫禁城时,当时三个老太妃没有安置好,太监宫女们都纷纷解散出宫,而莫姜却跟随老太妃一直留在了宫中。

到她25岁时,成了一个老宫女了,老太妃于心不忍,便把她许给了做饭的小厨子刘成贵。

老太妃出宫的时候,把莫姜交给了刘成贵,让他好好待这个在她身边扶持了多年的老姑娘。还说,莫姜虽不漂亮,但懂礼数,性情温和,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娶了莫姜就是他的大福分。

没想到这个“天赐良缘”后来给莫姜带来了无尽的灾难。

宫女剧照

刘成贵为还赌债,将家里的东西全部卖光,甚至开始抢莫姜身上那个值钱的那个扁方,那是太妃最后留给她的一个念想,也是她在宫中生活16年的见证。刘成贵索要不成,便在莫姜脸上砍了一刀。

而后带着一个相好的妓女,跑东北投奔伪满皇帝去了。

后来张安达托“我”父亲收留下了她,莫姜就开始了金家的保姆生活。

莫姜进金家的时候已经五十岁左右了,性情静的像水,一天说不了几句话,手却从不闲着。她的厨艺很好,手又巧,会捏很多小动物造型的点心。还会做醋焖肉、樱桃肉、核桃酪、鸽肉包、奶酥饽饽、炸三角……。

后来当那个恶棍丈夫拉着一个私生子回来找莫姜的时候,善良的莫姜接受了丈夫和那个妓女的私生子儿子。

一直到丈夫瘫痪在床,她便离开金家回去伺候丈夫。一直到最后自尽身亡。

京剧《豆汁记》剧照

莫姜在一个冷嗖嗖的下雪天晚上被领进金家,母亲给还没中午饭的莫姜,端了一碗剩下的豆汁稀饭。戏台上《豆汁记》里的莫稽穷途潦倒,在喝豆汁时喝的热烈而酣畅淋漓,又是刮又是舔。同事落魄之人,莫姜却背过身去悄悄的吃,喝的没有一点声响。

她怎么可以拿捏得这般沉稳而矜持?

在关于“豆汁记”的创作谈中,叶广芩曾动情地说:“老太太无儿无女,悲苦一生,命运坎坷,除了厨艺之外,让我敬佩的就是她的平淡随和。仔细回想,我竟从未听到过她的抱怨,无论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无论对命运还是人生。

她默默地活着,默默地操作着,在自己的天地里,那个天地对她来说广阔无垠。”

北京胡同

2、《小放牛》——张安达

牧童哥,你过来,我问你,我要吃好酒哪里去买哪哈咿呀咳?

小姑娘,你过来,你要吃好酒在杏花村哪哈咿呀咳!

——京剧《小放牛》唱段

张安达,原名张文顺,天津静海人,

“安达”是宫里人对太监的尊称。张文顺从小家里日子过得艰难,他靠给人放牛、打短工维持生计。牛主家里有人在宫里当差,他13岁那年便介绍进宫当了太监。

进宫后,就做起来洒扫庭院的粗活。后来溥仪退位后,因张文顺长得标致,被到敬懿太妃跟前当差。寿康宫老太妃们喜欢看戏,太监们便自己排练上台,张文顺长相秀气灵动,又在乡间放过牛,《小放牛》中的牧童扮演就非他莫属了。

张文顺演《小放牛》唱腔好,扮相正,很快博得太妃和其他太监的赏识。

太监剧照

在沉闷险恶的宫廷生活中,《小放牛》是张文顺的慰藉,在残缺阴暗的人生中,《小放牛》是张文顺的太阳。

有一次,溥仪骑着车到宫里乱逛,路过寿康宫,听见里面吹拉弹唱,笑声不断。就进去看,看到了张文顺和师傅刘掌案在演《小放牛》,看到太妃也很高兴,顺手一掏便赏了张文顺和刘掌案一张银票。

两人回去一看,是两千多大洋,乐得合不拢嘴。

张文顺从此便有了点私房钱。出宫后的张文顺觉得自己回天津老家生活基本是个废人,肩不能担,手不能提。听他娘的话,就在北京买了一处房子,准备娶媳妇,再把老娘接到北京来。

媳妇是个寡妇,带了一个刚会走路的小丫头,是老太太从乡下买来的。媳妇不在乎张文顺是太监,说只要真心对她和孩子好就行。

解放后,街道宣传婚姻法,顺便还有文艺演出,张文顺的《小放牛》也被排上了,五十多岁的他又轻车熟路的演起了小牧童。

张文顺没有正式工作,在街道办的糊紙盒为生。媳妇去世后,就卖掉房子跟女儿女婿一起生活。

后来街道建起了敬老院,张文顺便搬进敬老院生活了。在敬老院生活最让张文顺欣慰的是有了自己单独的厕所。他的生活也丰富了起来,在全院上上下下人缘都很好,他手脚又勤快,有眼力,又喜欢帮忙,在所有人的面前,他永远把自己搁在最底下。

没过几年张文顺也老了,最后一次张文顺去金家看望四爷,还送去了一套在宫里太妃送给他的西洋美人茶碗和茶碟。

京剧《小放牛》剧照

书中这样描述张安达的最后出场。

张安达一双浑浊的眼里有清亮的泪流了出来,执巾搵泪,唉了一声说,没法子,到老了,尿就管不住了,这是我们这些人的通病。那个刘掌案,还没到六十,裤裆就老是湿的了,味气忒大,众人避他唯恐不及,没人愿意到他跟前去。在庙里住着,我半个月过去给拆回棉裤,送点儿吃的,怎的也是师徒一场……我明白这个,前年夏天,我就搬到了前院门房。同屋人家没说什么,咱们自个儿得自觉,不能招人讨厌不是?

张文顺临终前去金家“辞路”,送了金四爷一套茶碗,送给五姐夫的手巾包的,是他一生积蓄的剩余,一半给了继女,一半留给了那个穷朋友天津人。

张文顺去世后,他的女儿一身重孝,送去了她父亲的“根”,那是她父亲生前反复交代了的。

他终于完完整整的走了,原书的话是“全须全尾儿”。

雪中的老北京胡同

莫姜和张文顺以干姐弟相称,原来两个人都在寿康宫里,寂寞的宫廷生活使太监和宫女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照应关系。有称兄妹的,姐弟的,甚至还有夫妻的,都是一种名分上的归属,是心理慰藉也是一种身份保护。

寻求亲情的温暖是人的本能,在那个特殊年代,特殊的环境中,两个被磨得没有一点棱角的底层小人物。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社会如何动荡,他们一样安守着自己的本分,默默的努力活着。

北京胡同一角

这两个人物身上有着作者的深情和温暖,这是作家极为珍视的现实人格和处世方式,也是一种困顿之中的一抹亮色。

无论生存境遇的优劣和结局的悲喜,人物都拒绝用粗鄙而破落的方式来屈就生活的自尊自傲,是一种难得的精神气度。

特别是当面对屈辱和伤痛的时候,这种不动声色更显现出一种人格的光辉。

“我”的父亲和母亲在文革中喝安眠药一起走了,“我”的13个哥哥、姐姐们死的死,散的散,最后坚守在戏楼胡同老房子里的只有那个画了一辈子画的老七了,“我”在到陕西插队生活了四十多年后,又回到了北京买了房子,算是圆了“我”一个回家的梦。

一部哀而不伤,怨而不怒的家族史在《凤还巢》中划上了句号


完结,感谢您的阅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豆汁记》:从莫稽到莫姜,一碗豆汁映照出人性的丑陋与高贵
分享一篇1.5年前的书籍分享稿(文末有福利)
《小放牛》:末代太监买房娶妻,一辈子找寻完整人生
叶广芩的《豆汁记》告诉我们哪些写作技巧
读书专栏:布衣暖,菜根香
清朝唯一旗人状元 崇绮行书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