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京城墙最早的豁口,竟然是外国人扒开的

元大都的北部城墙上,早年曾被扒开数个豁口。现在的祁家豁子,就是当初的豁口之一。

在北京生活多年的人,对于“豁口”一词应不陌生。在许多人的记忆中,“某某豁口”的地名曾有许多。豁口主要指区别于城门的城墙新辟缺口,规模一般不大,目的是便于交通。如今我们印象中的豁口,多开辟于20世纪50年代,而早在清末,北京城墙便已经出现了豁口。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并在城内划分了各国军队的辖区。英军所占据的区域在内城西南角,北侧阜成门和东侧宣武门分别由法军和美军驻守,若要出城,十分不便。因而英军在内城西南角楼北侧的八瞪眼碉楼下,开凿出了一个简易的小门,即所谓的“大英国门”。此处豁口存在的时间很短,却是数百年来北京城墙第一批被打开的缺口之一。

1900年联军攻占北京后,英军在内城西南角楼北侧开凿出所谓的“大英国门”。门前的石堆,有人认为是中国工匠造的中式照壁,也有人认为是防御正面攻击的临时掩体。

庚子年间,英军印裔士兵在北御河桥皇城豁口附近巡逻。

同年10月,出于运输战备物资及兵员的需要,驻守在外城天坛一带的英军将永定门西侧的城墙拆出豁口,并在城外护城河上架设了简易的铁路桥。同年12月,为使芦汉铁路延伸至城内,联军将外城西侧广安门与外城西北角楼之间的城墙打出豁口,使得铁轨直达正阳门瓮城以西。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为便利东交民巷使馆区交通,英军又将天坛东南方向的外城南城墙打开豁口,使铁轨延伸至正阳门东,并将外城东北角楼以南的城墙也打开豁口,修建了正阳门东至通州的支线。而因着正阳门东火车站的修建,英国人对正阳门东水关加以改造,打出豁口,修葺成一道新的城门,是为水关门。

1900年,外城南垣永定门西侧城墙临时铁道豁口外侧,列车正在开进北京城。选自《从阿穆尔到北京紫禁城》,伯顿·霍姆斯(Burton Holmes)摄

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英军在永定门西侧城墙上打开的铁路豁口及简易铁路桥,远处可见永定门城楼。

1920年,广安门北侧京汉铁路豁口

1901年庚子之变后,崇文门箭楼已毁,城台被扒成豁口,后砌成券洞,与崇外大街连成一线,铁道横贯瓮城而过。选自《从阿穆尔到北京紫禁城》

被英国人改造后的水关门。这里原是专门为了进出水而开辟的正阳门东水关。西德尼·甘博摄

进入民国,为便于居民通行往来,在皇城固有的四门基础上再打通几处关键出口,势在必行。1913年,市政当局决定在厂桥、翠花胡同西口、灰厂、北箭亭等处开辟豁口。同年,为筹备在中华门内举行的总统就任典礼,出于便利交通、避免车马人流拥堵的考虑,警察厅将中华门以北的东西两侧的皇城城墙,亦开辟出两个豁口,只不过因为行事仓促,两座新门开辟不久后便出现垮塌现象。

民国初年,北御河桥北侧皇城墙(今南河沿大街南口处)开出的豁口。

1917年,在朱启钤的主持下,南北池子、南北长街被打通,进一步畅通了原皇城范围内的交通。其中南池子、南长街两处应早在1912年至1913年便已经开辟出豁口,因地处长安街,此次施工特意兴建起木梳背式顶三孔券门,以壮观瞻。1920年,京都市政公所又在火药局汉花园处开辟豁口,以沟通南锣鼓巷;在东安门以南正对大阮府胡同位置开辟豁口,以疏解王府井大街人流;在地安门内西夹道西压桥位置开辟豁口,以便利西城行人车马往来。1923年后,北京城内陆续开通有轨电车线路,其中天安门前的多条线路均需穿越皇城城墙,因而相应地特别开设了专供电车行驶通过的豁口。同时,市政公所于1926年还特意在内城南垣开辟了新城门——和平门(亦曾短暂被称作兴华门)。

南池子豁口开凿初期的样貌,此时还未被改建成木梳背式顶的三孔券门。

1918年,南长街豁口刚刚改建后的场景。

开辟于1926年的和平门并非北京的传统城门,该门无城楼、瓮城,只是在城墙上开了两个拱形券洞,用来连通被内城南城墙阻隔的北新华街与南新华街。

在市政公所最初的设想中,交通问题可以通过多辟豁口予以解决,但在民国的第二个十年中,从取砖改造大明濠开始,仅用了数年时间,皇城城墙便拆除殆尽,这些开凿的城墙豁口,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除了和平门,现在贯穿了内城九门的北京地铁2号线上,还多了两座门:建国门和复兴门。这两座门原是日寇侵占北京后,在内城东西城墙扒开的两处豁口。1937年7月,北平沦陷,日伪政府在城外规划建设“东郊工业区”和“西郊新市区”。而为了加强与旧城的联系,当局决定在城墙上开辟新豁口,以使长安街道路向东西两方向延伸,形成横贯三个城区的交通主干道。

正在开辟的内城西城墙新豁口,也就是后来的复兴门。

1954年,复兴门城门。冯文冈摄

1957年的建国门豁口,从建国门内向东摄。

首先开始动工的是位于内城西城墙卧佛寺街附近的豁口,时间是1939年10月初。10月底,东侧豁口的拆除工程也在东裱褙胡同东口附近开工。至11月底,两座豁口拆辟完成。随着两块新区尤其是“西郊新市区”建设的加快,西豁口的交通需求更大,因而于1941年为西豁口修造了城台、券门,并为两处豁口予以正式命名。初拟作东、西长安门,后确定为“启明门”“长安门”。而在此期间,为满足内城西南角太平湖一带日军仓库仓储运输需要,日军还在附近的南城墙上开凿了一处铁路豁口,并在西城墙内侧开挖了11个墙洞。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市民们呼吁将这两座新城门更名。有市民建议以胜利东门、西门作为新名,后决定改为建国门与复兴门,寓意祖国建设、民族复兴。

进入20世纪50年代,北京城墙的豁口被大规模开辟,共分6次开辟出27处。而今,当年豁口处多成为二环路上一些主要的路口或交桥,而“豁口”“豁子”的地名,也与城墙一起,在城市建设中逐渐成为一段记忆。

1955年,阜成门城楼外护城河桥,进出城的公共汽车,城楼两侧已开豁口,车辆已由两侧豁口进出城。

1957年,宣武门城楼东南侧豁口桥,车辆已由此进出城。主脊东侧鸱吻尚完好,北行的公共汽车是15路。

1958年,阜成门北面向南拍摄,瓮城已拆除,城门楼南北两侧城墙各开了豁口,围绕城楼建成了一个大环岛。阜成门外大街不是正对着城门洞,而是更偏向南侧豁口。

1960年前后,宣武门城楼东侧城墙正对南堂处开有豁口,护城河上架有桥梁,进出内城交通以此豁口为主。南行的9路无轨电车由红庙开往广安门。

1962年,新街口城墙豁口护城河木桥。

1962年新街口城墙豁口(北向)。铁轨位置即现在北二环主路,右上方烟筒是北京变压器厂。

文/高一丁

图/高一丁、陶然野佬、杜克大学图书馆、北京日报图片库等

来源 北京日报▪旧京图说

流程编辑:王梦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失的明北京城(九)
老北京城的城门:内九外七皇城四
北京地名中的“门”
北平内九门之(七)崇文门 上
永定有“门”:永定门
骆驼和城墙都没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