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四位太仓人,推动了三部巨著的问世

《本草纲目》,集中国药学之大成,被国外学者誉为中国的百科全书、“东方医学巨典”。

《四库全书》,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呈现出了中国古典文化的知识体系。

《续资治通鉴》,是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史实丰富、内容全面,超过以往同类著述。

1



这三部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智慧的经典巨著,其问世跟太仓的这几位历史名人都有关系,来看一下四个太仓人与三部经典巨著的故事吧。

1

王世贞和《本草纲目》

李时珍出生于世代行医的家庭,自幼便喜爱医学。经过近三十年的行医和著述,于万历七年(1578年)完成了《本草纲目》的编写工作。而要想将190余万字52卷的巨著付之出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于是他想到请当时声名显赫的文坛领袖太仓人王世贞为《本草纲目》作序。作为彼时已独自统领文坛多年的王世贞,当时在文人士子中的影响力大到今人无法想象,当时的人们都以谈论王世贞的文章为时尚,奉王世贞的言论为圭臬。万历八年,李时珍千里迢迢赶赴太仓,到弇山园王世贞家里请王世贞作序,表示“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王世贞答应后,却因故长时间未动笔。

十年后的万历十八年的春节,李时珍派他的大儿子李建中携凝聚了李家三代人心血的《本草纲目》手稿再赴太仓弇山园拜访王世贞。元宵节那天,阅览了《本草纲目》的王世贞,意识到了手中拿到的是非凡之著,于是满怀激情写下了《本草纲目》的序,用他的话说,是“拜撰”。

这是一篇文采飞扬、满篇赞语的序文。认为李时珍犹如“望龙光而知古剑”的张华、识别宝玉的专家倚顿、辨字专家嵇康等一样的人物,是医典界“北斗星以南第一人”。李时珍所撰的《本草纲目》更是价值斐然,“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评价《本草纲目》不仅仅是一部医药书,还是一部令人多闻而且明辨的博物学经典。王世贞最后结尾点题说:何幸睹兹集哉!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盖锲之,以共天下后世味《太玄》如子云者。意思是:多么幸运能看到这部《本草纲目》呀,让这部书藏在深山石洞中不恰当,何不把它像《太玄》那样刻印出来,让天下人都看到呢。至今读来,王世贞的推崇之情溢于言表。

序作好,王世贞不收一文钱。十个月后,65岁的王世贞就与世长辞了。有了王世贞序,终有南京书商胡承龙答应刻印《本草纲目》,如今已是古籍中的稀世珍宝,入选了2011年的《世界记忆名录》。目前《本草纲目》已有韩、日、、法、德等多种文字的全译本或节译本。

李时珍不远千里请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王世贞为《本草纲目》作序,为后来《本草纲目》得到朝廷认可出版,起到了积极作用。王世贞、李时珍,同一时空不同领域两位巨人的碰撞,终使《本草纲目》在400多年前横空出世,闪耀至今。目前,在盐铁塘和致和塘交汇处的卖秧桥畔,还竖着一块“李时珍莅太上岸处”的石碑,以纪念李时珍千里求序这段故事佳话。

2

毕沅与《续资治通鉴》

毕沅,清太仓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状元,授修撰,官至湖广总督。无论是做官还是治学,毕沅都表现出了“强人”的底色。仕途上,虽有起落,但一直得到乾隆帝的重用,最后当的湖广总督,可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臣之一,总管着湖北和湖南等地的军民政务。从学者方面来看,毕沅确实可以说是学富五车,经史金石地理之学,无所不通,至今在苏州状元馆内,给毕沅贴的标签是“学之大者,苏州状元中的学术成就者”。

毕沅经常礼贤下士,与门人弟子研究探讨学问之道,所以才留下了《传经表》《经典辨正》《灵岩山人诗文集》等著作。毕沅最重要的一项成就便是接着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作《续资治通鉴》,虽然毕沅并不是第一位续写《资治通鉴》的人,但是他所著的《续资治通鉴》却独树一帜,享有盛誉。其中毕沅亲纂的《岳飞》一篇,更是被选进了中学语文教材,作为典范教授。

《续治资通鉴》,是毕沅与府下幕宾所修,上起宋太祖建隆元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很好地延续了司马光《资治通鉴》之后的很长一段历史,特别是在史实的收集和义例的编排上都超越明清以来所有学人续的《资治通鉴》。梁启超以为有了毕沅的这本续《鉴》,则其他各家续的《鉴》皆可废了,对毕沅这本史书的历史意义和史学价值作了充分肯定。

3

汪廷玙父子与《四库全书》

汪廷玙,清太仓人,乾隆十三年(1748年)探花。十七年,朝考一等一名,授为侍讲学士,后入直上书房,侍皇六子讲学,还历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江西督学、会试副总裁官、教习庶吉士等职。最终官至工部左侍郎。

汪廷玙为官三十年,无论在哪个职位上都小心慎密、持躬以谦,同时又以深厚的学养,深得朝廷信任,65岁时兼《四库全书》总阅官,勤奋校勘图书和史料。虽然没有查到汪廷玙任《四库全书》总阅官的细节事迹,但以汪一贯“小心慎密”“文章报国”的品格,可以想见作为总阅官的汪廷玙对待《四库全书》这项国学文化工程,定是用心之致。 

而在汪廷玙为《四库全书》孜孜校勘的时候,他的儿子汪学金也兼任《四库全书》的“缮书处分校官”,也在为这部巨著埋头阅校。汪学金为乾隆四十六年探花,授编修。少幼时就展现出了过人的学习能力,被“咸相推引、名日益重”,23岁中庚寅乡试举人,屡次翰、詹两院御试中得一等。曾被嘉庆皇帝赞“好学问”,官至左春坊左庶子。     

《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发起,由三百六十位学者、官员参与编纂,并经上千人抄写、誊改完成的大型古代百科丛书,至今已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汪廷玙、汪学金这对太仓历史上的父子探花,一个作为总阅官,一个作为分校官参与其间,以自己丰厚的学养和审慎的学风,为我国这项文化宝藏的惊艳于世作出了贡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千古食疗奇方---让孩子绝顶聪明、过目不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这样记载…
《本草纲目》问世曲折
李时珍与王世贞的默然十载
王世贞(明代文学家、史学家,终年65岁)
夏筱翊:明“后七子”领袖——王世贞
记住悬壶济世的娄东杏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