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调七情,重养神,治未病

在当代,人们对健康从概念上有了新的认识和见解,健康不仅意味着生理土的无疾。还包括良好的

心理状态和社会关系。健康的心理对于人的身体健

康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医学认为。人的七情印

喜、怒、挽、思、悲、恐、惊是通脏腑的。《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指出:“入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这是人精神活动中常见的情绪状态,并以之配五脏,

称之为“五志”。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

思,肺在志为悲(忧),肾在志为恐(惊)。因此,正常

的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正常、精气充盈的反映。由

于情志活动与脏腑、气血有关,如果情志活动过度,

不加以调节,就会直接损伤脏腑的气血阴阳,引起机

体的气机逆乱。中医学将此归纳为怒伤肝,喜伤心,

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索问·举痛论》指出:“怒

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

灵则气滞,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这些均

说明情志活动不加以调节和控制,均可使脏腑气血

异常,导致疾病露影响寿命。

因此,在中医文献中,“养神”、“摄神”、“调神”等

内容占据了核心地位,通过调节人的精神情志等活

动,来保护和增强人的心理健康,达到形神统一、治

未病的目的,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的内容。

1恬静淡泊以保神

神是生命存亡的根本,易于动而致耗,难于静而

內守。躁动则劳心搅神,必然损害脏腑,轻则萌生疾

病,重则催老减寿。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

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

少欲,心安而不惧。”“恬淡”意为心境安宁;“虚无”即

心无杂念之意,亦为养心之要。养心必须清心,清心

就须寡欲。人若整日忙碌于实现不了的私欲,其结

果所愿总是不遂,所求总是不得,必致心情不悦,相

火引动,耗散阴血;若“志闲少欲”,淡处人世,自然内

不生火,气顺血充。因为私心、嗜欲出于心,私心太

重,嗜欲不止,不免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为名利是

务,经常处于愤怒、忧郁、悲伤、失望等情态变化之

中,日久必会搅动心神,破坏心神的清静而影响健

康。若能心无妄想,“少思”、“少念”、“少欲”、“少

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

怒”(《《千金方·养性·道林养性》),常知足,少贪求,无

杂念忧患,无嗔怒之心,正确对待个人的利害得失,

才能减轻思想上的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使人心胸开阔,襟怀坦荡,从而保持心神的清净内守,促进身心健康。正如孙思邈所言:“不以事累意,不临时俗之

仪,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似此为不死之药”(《千金翼

方·养性·养性禁忌》)。《遵生八笺·清修妙论笺·上

卷》说:“清静二字,清谓清其心源,静谓静其气海。

心源清则外物不能扰,性定而神明;气海静,则邪欲

不能作,精全而腹实。”

2喻悦自得以守神

愉悦自得就是常怀乐意,性情开朗,保持乐观的

精神状态,使自己能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面前,做

到神悦而不恼。心悦而不烦。乐观开朗是调养精神活动的良方,其能够对抗恶劣情绪的危害,促进入体的身心健康。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当人们在愤怒、紧

张、惊恐状态时,肾上腺素分泌加强,呼吸和心跳速

度加快,肌肉紧张,这不仅损害身心健瘴,还会让入

冲动,做出平时平静状态下不会做出的傻事来。为

此,美国心脏病专家威廉医生建议人们做到以下几

点:①让亲近你的人配合你一起制怒;②要经常站在

别人的位置去理解他人的行为举止;③要善于自我

解嘲,多点幽默感;④生活中要真诚待人;⑤被人误会憋时不要痛斥他人,让事实说话;⑥不要怨天尤人,

要善于遗忘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和事;⑦改变自己的脾气,从现在做起。

《管子·内业》中指出:“凡人之生也,必以平正,

所以失之,必以喜怒忧患。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

若乐,节乐奠若礼。”“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保持

乐观情绪,是养生的重要内容。《素问·上古天真论》

说:“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彤体不蔽,精神不散,

亦可以百数。”说明安静乐观能够促使形体健壮,精

神内守,享尽天年。乐观之所以能促进健康,是因为

“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证治

百问四卷、痨疼》说:“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易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

却病,可以永年。”乐观情绪对人体生理的促进作用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喜能战胜诸多不良情绪,

有利于释气和畅;二是喜能促进气机的畅通,改善营

卫气血的循环,从而确保脏腑组织的营养。神气调,

气血畅,则生机旺盛,身心健康不衰。

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情;必须培养“知足常乐”

的思想。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定准自己的入生坐

标,不要自大也不要自卑。要体会“比上不足,比下

凌余”的道理,懂得人的地位高低、生活享受都是无

止境的。不知足者会徒增烦恼,自讨苦吃,只有知足

者便觉快乐,这样才能随遇而安,宽怀自遣,感到心

理上的满足。

3顺应四时以畅神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入的神志活动有很大的影

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春,“在志为怒”,

夏“在志为喜”,秋“在志为忧”,冬“在志为恐”。因

此,摄养精神也要顺应一年四季阴陌之气的自然变

化规律,有意识地调养自己的精神活动。

3。1

春天——乐观开朗

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复苏,生机盎然,入的精神

情志活动也要顺其生长之机,舒展条达,乐观开朗。

正如《摄生消息论·春季摄生消息》所说:“春日融合,

当眺园林亭阁虚敞之处,用抒滞怀以畅生气,不可

坐以生他都。”

3.2夏天——充沛饱满

夏天,阳气最盛,万物蕃秀,开花结果,故人的精

神情志活动应充沛饱满。不要厌恶夏日气候的炎

热,“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我心少

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也(《摄生消息论·摄生消息》)。”

3.3秋天——平静安定

秋天,万物平定,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肃杀之气

降临,景物萧条。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也应随之收敛,

以保持安定平静。

3。4冬天——收敛走伏

冬天,阳气潜藏,阴气最旺,寒气凛冽,万物生机

闭藏,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亦应顺其闭藏之气,内伏而

不外露,不可轻易耗泄。

4顺志节志以和神

人的情志活动,如喜怒哀乐皆应保持安和适中,

情感的发泄也要有节、有度,不宜太过。情不可不

动,亦勿令过,情志活动贵在调和适中。百事临头,

难急交加,都要自制隐忍,沉着镇静,即不为一得而

过喜,也不为一失而过忧,这样才能促进人的健康长

寿。正如清代医寒费伯雄在《医醇媵义·卷二-劳傍》

中更明确的说“夫喜、怒、挽、思、悲、恐、惊,人人共有

之境。若当喜而喜,当怒而怒,当忧而忧,是即喜怒

哀乐发而皆中节也。此天下之至和,尚何伤之与

有?”

5养性移情以怡神

在人生漫漫路途中,令人失意、沮丧、悲伤、烦恼弦、愤怒的事常常有之,再加之每个人的心理耐受能

力、精神、意志和体质各方面的差异,故要在情绪的

波澜中经常保持平静与坦然的心境,就必须学会移

情养性。

所谓性”,即是指人的性格和节操。人的性格

豁达与否,情操高尚与否,直接影响着人的情志变化

的生理活动。大凡高寿之人,多性格开朗,情绪乐

观;相反,急躁、固执、多疑、善虑、懦弱、孤僻等性格,

常常是情志激变的基础,产生疾病的土壤,葚或是早

夭的原因。因而养性就是加强性格修养,自觉地培

养高尚的道德、理想、情操,做到养性怡神,所谓“养

生莫若养性”。

养性除了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外,还可以通

过生活中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来

寻找自己的精神寄托,陶冶自己的性情。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医学在几千年昀历

史中,在吸收了古代哲学思想中儒道两家的养神修

身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调七情、重养神的心理养生

思想。现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快,王律压力大,极

易罹患各种疾病,与其等到发病时花钱费时治疗,还

不如提前及早运用上述调情志、养精神的方法来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调神
略论孙思邈的生活养生
四季养生
中医论致病因素(七情)
情志养生
中医“志”的养生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