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驿道乡情-和平县林寨镇林寨古村

林寨古村村貌(摄于2010年)

  林寨古村,位于林寨河(即浰江)北岸,距镇政府1千米,面积8.84平方千米。据说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龙川县令赵佗为防御来犯之敌,派林可来此筑寨守关。因林可立了战功,遂获此地作为其食邑,命名为林寨。时为龙川县十二都防守辖区。该村分为石镇、兴井2个自然村。2009年,该地以古民居建筑打造古村旅游景区,将两村合并为“林寨古村”。

  古村坐落于浰江北盆地中间,村前是古云山、大岭山,正面远眺林寨主峰铜锣嶂。浰江河在两山中间,自西向东流经林寨镇,长约14千米,在东水汇入东江。京九铁路和龙川县旅游大道从村后经过,省道骆米线和县道X206线从村旁穿过。

  浰江河十里长堤(摄于2012年)

  该地在秦至明中叶属古龙川县管辖,明清时期属和平县仁义图,民国时期属和平县林寨乡。1949年属和平县林寨区,1958年属和平县浰江公社,1963年至2009年先后属和平县林寨镇石镇、兴井村,今为林寨古村。

  村民主要有陈、黄、林、马、汪、张、曾、蓝等姓,以陈姓为主。据《林氏祖谱》记载,秦始皇三十三年,林可率军来此筑寨守关,赐地受封林寨,后衍为望族,曾有“九井十八厅、罗帐吊马牯”。由于林姓聚族久远,多有后裔子孙外迁他地。明初林秀荣一脉从福建莆田秀荣迁居林寨王章围和老圩坝一带衍居。

  2015年末,该村有户籍人口6373人,常住人口4963人。村民大多为汉族,属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还有数户共19人为畲族。祖籍该村的港澳台同胞105人。祖籍该村的华人华侨约33人,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

  村民传统以经商为主,包括船运、典当、屠宰等行业,又兼养鱼、种植蔬菜。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甘蔗、花生、大豆等。传统食品有醃荞头、炒番薯干、糖饼、粄皮、米糕、油果、油糍、糍粑、灰水粄、凉粉、艾粄、奶姑粄等。1980年以后,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文化设施有农家书屋、文化广场、文化俱乐部和竹园歌舞厅等。

  陈氏宗祠厅堂(摄于2012年)

  林寨古村有中国最大四角楼古建筑群。因这里地势低洼,常遭水浸。为避水患和匪盗之扰,乡间房屋多为木石结构。旧时村落过河不便,有民谣形容下镇村:“有女莫嫁下镇庙,不是水浸就火烧。夜晚爱担古井水,白天要过羊宜蜻蜓桥”。现存古民居280多座,其中核心区有24座较大的四角楼,总建筑面积183.8万平方米。每座楼建筑风格独特,楼宇堂皇,雕梁画栋,是客家建筑的集中体现。其中,距今300年以上历史的有德基楼、厦镇堂、永贞楼、儒林第、圆桥英俊,200年以上历史的有司马第、薰南楼、朝议第、恒泰楼、德星第,这些民居建筑现基本保存完整。其中,谦光楼为富商陈步衢于1920年所建,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为五进三幢、四骑楼结构。该楼设上、中、下三堂,有11个天井、18个厅堂。每层有84个房间,整幢楼共有324个房间。

  主要宗祠有厦镇堂,始建于元代,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历代皆有修缮。现主体建筑完好,被定为“河源市家训文化示范基地”。因厅堂明亮宽敞,村内很多文化活动在此举行,当地人称之为“大厅下”。

  林寨古村崇文重教,从开村起先后兴建了贡元学宫、青云书塾、旭照书塾、青园书屋、东门塾馆、古云女子学堂、朝阳学校等教育场所。

  磻侯公祠碑刻(摄于1985年)

  传统民居和祠堂里的匾额、碑刻、楹联众多。其中古云山六角亭有清末榜眼朱汝珍所题“节比松筠”匾额一块。碑刻有:南门井碑,书有保护井水的规定,即“兹为保护井水清洁,注重公共卫生之起见,现将井盘升高外,筑洗衣场二处,专供放衣物之用,以免污秽之水入井中”。清代磻侯公祠碑刻,内容为倡导家族教育和保护环境卫生。主要楹联有:东门的“美誉传仁里,聚星著义门”,司马第的“司守世德,马奔前程”,德星第的“德门延福履,星汗灿文章”,颍川旧家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入则敦行,出则友贤”和“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

  《陈氏族谱》中指出客家精神为“爱国爱乡、荣我家邦、遵纪守法、勤俭和忍、崇文重教、诚信做人、自强不息、唯吾德馨”,同时载有“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

  仰绎斯旨,更加推祥,曰诸裔孙,听我训章。

  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藏。

  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

  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乖舛伦常。

  贻羞祖宗,得罪彼苍,神则殃汝,汝必不昌。

  最可憎者,分类相戕,不念同气,偏论异乡。

  手足干戈,我心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

  通以血脉,泯厥界疆,汝归和睦,神亦安康。

  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位于林寨街市的华光庙供奉有华光大帝、五显大帝、鬼谷仙师、坤山大将、铁扇公主、水母娘娘、土地伯公等。每年农历九月二十七日为华光大帝巡游大典之期,期间有舞龙、舞狮、演粤剧等节目,周围十乡八村的村民都会来这里拜祭。林寨古村举行的“华光大帝巡游”,俗称“阿公出行”,为东江上游少有的民间艺术活动。

  林寨古村文物古迹众多,下镇村大岭头岗和古云寨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林屋山曾挖岀南朝古墓群,兴井小学门前曾挖掘出晋代古墓一座,出土玉器、兵器、陶矸等文物。咸丰九年(1859年),太平天国石达开部在林寨扎营月余,曾强攻永贞楼。

  古村舞龙(摄于2011年)

  林寨古村保留有独特的待客风俗。以前客人探亲,如上午或下午来访,因不清楚其有无用餐,一般到来后主人必先煮上鸡(鸭)蛋米粉给来客,意为垫底(俗称“打点”),待午餐或晚餐再一起入席用餐。如婚嫁相亲者的当事人到访,加上媒婆和陪伴者共有三四人,每人亦需吃一碗煎荷包鸡蛋米粉,有心的主人常常会在碗底下多盛两个蛋,俗称“露二蛋垫二蛋”,凡送客人都会奉送一些米粉和蛋品。婚宴早餐一定要吃米粉炒蛋,代表情长意顺早下蛋(生子)。林寨古村客家菜中颇具特色的有“十酿”:酿豆腐、酿香信、酿苦瓜干、酿荷包蛋、酿蚝豉、酿全鸭、酿猪肠头、酿菜卷、酿春卷、酿腐卷等。

  林寨古村1928年曾成立“南音曲艺团”;1949年成立“石镇粤剧团”,排演《白毛女》;1957年成立“下镇粤剧团”;1967年成立石镇歌剧团,排演《红灯记》;1980年成立“下镇粤剧团”,排演《搜书院》。

  该村于1964年5月发生百年一遇特大水灾,2005年、2006年又连续发生洪灾。为此,广东省水利厅2008年开展中小流域水利整治,设十里长堤抗御特大水灾,以确保林寨古村安全。

  林寨古村人才辈出。从明代至清末,有科考士子208人。近代名人主要有:陈琼润,优录拔贡,清咸丰元年(1851年)考取进士,历任运盐司副使、通政使司参议、直隶州知州、道光钦命两广巡抚等职。陈国相,曾任清嘉庆广西容县知县。陈襄廷(1875—1944),晚清举人,民国时期曾两任和平县县长、广东省参议院议员兼广东省督军府顾问。此外,还有抗倭英雄陈学风,抗日烈士陈金章、陈伯权、陈才、陈添元、陈继茂,革命烈士陈日升、陈伯文、陈荣智、陈仕安等。

  该村先后被评为中国民族建筑文化遗产名村、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传统古村落(第一批)广东省———河源和平县林寨的古村落
广东河源最美13处古村落,粤东北山水蕴藏别样美好人家
这是一份和平简历,请认真收好并传递下去
精彩花絮|和平风云
清远古村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49)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林寨镇林寨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