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北京市民质疑道:主席耳朵怎么只有一只
userphoto

2022.12.26 广东

关注

1980年,邓小平在接受意大利记者法拉奇采访时被问到,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画像是否会被永远保留。

面对这个被称为世界第一女记者的提问,邓小平丝毫没有犹豫地回答道:会永远保留。

而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也成为了天安门广场一个具有标志性的景象,如今,我们无论何时去都可以看到它。

但其实,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画像是经历过多次修改才确定的,曾有过许多争议,其挂出时间也曾有过变动。

此篇就让我们聊聊毛主席画像的那些事儿。

一:首挂

在看有关于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

再加之对这个节日有特殊情结的缘故,因此很多人认为,毛主席的画像是1949年10月1日第一次挂上去的。

其实不然,在这之前,主席的画像就曾出现过。

天安门历史文化研究者闫树军,多年来致力于对毛主席画像的研究,经过查阅相关资料的佐证,他曾在采访时说到:

毛主席画像是在1949年2月12日第一次挂在天安门的。

当时的画像,是人民群众出于对毛主席的敬爱自发挂上去的。那时,毛主席还没有进入北平,正在西柏坡考虑解放军挺进江南,从而解放全中国的事宜。

而此画像主笔正是当时北平艺专的青年教师董希文,只不过当时毛主席画像的摆放位置并不是如今的城楼中门上方,而是在主席台门厅中央。

3月23日上午,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一众领导人进入北平,而此时毛主席并没有登上天安门城楼,正式登上城楼是在7月7日纪念卢沟桥事变的活动中。

在确定开展纪念活动之初,周总理和其他领导人找到董希文,决定让他继续创作毛主席画像,用于活动当天展示给众人。

接到任务的董希文内心十分紧张,但又欢喜。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此次任务,他召集了他的学生一起创作。

学生之一的陈淑光在接受采访时回忆到,当时学生们都很有激情,对于可以参与到的这个政治任务,是非常重视的。

一想到可以给毛主席作画就极其高兴,每个人都想要画得更好。

凭借着董希文师生的共同努力,新画像在7月7日如期完成。但此次不同的是,城楼上挂着的画像除了毛主席,还有朱德总司令。

因为当时中央领导人考虑到,朱德总司令作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为解放战争做出的贡献是空前绝后的。

因此,有必要在纪念卢沟桥事变的活动中将其画像向人民展示。

这次,是毛主席画像相比之前较为正式的在天安门城楼上挂出,也赢得了人民的喜爱和认同。

而毛主席画像真正意义上在天安门挂出并面向全世界的,则是开国大典时的画像。

二:几经波折的画像

1949年6月15日,在中央领导人举行的有关开国大典的会议中,决定在开国大典当天,将毛主席画像挂出来,向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展示毛主席的风采。

但此时有一件事情犯了难,应该选择哪一张照片来作为画像的母本?

为了尽快找到合适的照片,周总理找到刚从苏联回来的李敏,让她负责拍摄毛主席的照片,并从中选取。

李敏接到任务后随即来到中南海找到毛主席,毛主席也非常配合地进行拍照,但每一张照片毛主席都不满意。

因为在他看来,这些照片都有摆拍的痕迹,不是那么自然,看着就很假,显得有些许严肃。

李敏将情况告诉周总理,众人都为找不到合适的照片感到发愁。

一次,毛主席偶然拉开抽屉,一张照片引入眼帘,那是在延安时期,毛主席和战友的同框照。

当时毛主席正和众人交谈,在说笑间这个场景被抓拍下来。画面中毛主席一脸正气,侧身微笑,非常自然日常。

众人看后决定就选择这张照片。找好母本,最重要的是还需要找一个画家。而此时周总理给大家推荐了一个人,他就是油画大家周令钊。

周令钊

其实,周令钊在之前就画过毛主席画像。1949年4月国共谈判时,在会议室内房间正上方就悬挂着毛主席的画像,主笔正是周令钊。

周令钊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到,这张画像是他最自豪的一张。

画像中毛主席的表情看着和蔼可亲但不失威严,衣领上边有几颗红色的五角星,人们一看就可以想到长征。

而此次接到任务让再次画毛主席,周令钊更是激动。他知道这次的毛主席画像有着非凡的意义,必须画到人民满意、大家满意。

由于要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画像是非常大的,光拿着照片是不能准确地知道相应的尺寸和比例。

为了让画像更加完美且贴合实际,周令钊每天拿着用具,爬梯子登上城楼挂像的位置进行比划。

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作画,在典礼前一天,终于完成。

聂荣臻

一众领导人看到这幅画后,都纷纷为之惊叹,因为无论是神情还是衣服的颜色,周令钊都将其画了出来,伟人的形象赫然在目。

可聂荣臻看后沉默了一会儿,表情有些复杂,他告诉周令钊,这幅画像上毛主席的衣领扣子没有合上。

在开国大典那种庄重而又神圣的场合,是要面向全世界的,必须要显示毛主席庄重的一面,所以,扣子应该扣上。

周令钊听后,觉得有道理,虽然画像母本照片上主席的扣子没扣,但作画也应该考虑实际应用,进行二度创作。

随即,他便按照聂荣臻的要求,将画像进行完善,聂荣臻看后也表示满意。此时,已经是9月30日下午八点左右。

修改完画像的周令钊感到非常轻松,他期待着第二天自己画的毛主席像在天安门被人民看到。

可周总理在最后一次对画像进行验收时,发现了问题,因为在画像最底部,写着“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大字。

周总理认为毛主席一生戎马,为国为民,从来都不计较自己的得失,在人民心目中,他早已是爱国为民的代表,并不需要特意强调。

而毛主席本人也是一个十分谦虚的人,所以这五个字不应该出现在画像上,而是在人民心中。

随即让周令钊将字抹去,因为是在画像底部,所以只能修改成中山装的颜色,凌晨才真正完工。

周令钊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他当时心中是非常着急的。

就担心有一笔没有画好而耽误了第二天的大典,也担心自己的画像没有将伟人的形象神态完全展示出来从而导致人民的不满。

但他的担心显然是多余的,开国大典当天,城楼上毛主席的画像格外耀眼。

三十万人齐聚天安门广场,由于人数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看清毛主席的真人。

但是,画像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伟人的庄严,纷纷都表示满意,而周令钊也为此感到自豪。但随着时代的变化,画像也发生了改变。

三:多次变化

1950年,中央领导普遍认为现在全中国已经得到了解放,不是战争时代了,所以毛主席的画像再继续使用战争年代的形象也不合适,应该进行更换。

同时,也有许多北京市民写信提出对毛主席画像的建议。

他们认为,毛主席应该脱下军帽,因为在当前的画像中,戴着军帽的样子被认为是没有注视人民,这与毛主席爱民的形象极为不符。

考虑到种种因素,周总理决定重新画像。

而在之后的画像中,最受人民喜爱的就是1952年那版,出自张振仕之手。

张振仕所画的毛主席,身体板直,眼神坚定且和蔼,嘴角微微上扬。人民观望着毛主席像,就像是毛主席也在看着人民一样。

张振仕

在画像刚被展示的时候,人民就纷纷给张振仕写信,对其表示夸赞和感激。

张振仕曾说到,人们对他的感激都是来源于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他只是把主席画出来而已,所以从来不敢居功自傲。

因为人民的满意,此后的11年间,毛主席画像的主笔一直是张振仕,直至1963年。

1963年国庆,由张振仕所画的毛主席画像一如既往地在城楼上展出,北京市民同往年一样纷纷前往观看。

但此次看过毛主席像后,大家都觉得这次画像不妥。因为一眼望去,画像只显示了毛主席的一只耳朵,给人一种毛主席不听取人民群众意见的感觉。

这样的画像有损毛主席形象,需要进行更换修改。

面对大家的意见,再考虑到实际情况,中央决定进行更换画像,而主笔人则换为王国栋。

1967年10月1日,由王国栋所作的毛主席画像出现在人们眼前。

从画像中,可以看到毛主席眼神中充满睿智,颇具领袖风度和神采,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

王国栋在采访中说,之所以可以画出神态与毛主席如此贴近的画像,是因为周总理曾安排自己与毛主席见过面。

在与毛主席见面交谈的过程中,王国栋注意观察着毛主席的一举一动和神情,并都记录下来。

而在之后,毛主席画像都是在王国栋所画的基础上进行创作,没有过大的变动,直至今日。

人民之所以对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如此认真和严苛,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人民心目中对于毛主席的敬爱和发自内心的崇拜。

毛主席一生都在为人民的生活和祖国的昌盛奋斗,他是真正地做到了爱国爱民。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中,毛主席带领人民奋战,让我国从受列强欺辱的“弱国”到真正地站起来,他在人民心目中的伟大形象是不可抹去的。

所以,对于毛主席画像的各种细节,人民也是非常重视,力求将心目中最符合的伟人形象展现出来。

现在,我们无论什么时候去天安门都会看到毛主席画像,但其实,最初的毛主席画像并不是每天都会展示的。

在1966年8月以前,毛主席画像只会在重大节日被展示出来。

随着1967年王国栋版本的画像好评如潮到最终确立,不再有大的变动,再加之人民曾几次表露出希望可以长期将毛主席画像挂出来。

所以中央就决定毛主席画像将会永远展示,不再卸下。只不过在每年国庆节之前,会更换一副新的。

四:结语

毛主席的画像在天安门城楼一直悬挂至今,已经成为天安门一个必不可少的存在。

这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不仅仅是一副简单的画像,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别样的情感。

或许生活在当代的我们,无法真正体会到先辈为了成立新中国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但我们应该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并且懂得忆苦思甜,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去报效祖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毛主席新画像挂上天安门,北京市民质疑:主席的耳朵怎么只有一只
开国大典前夜,毛主席看着自己的画像,告诉周恩来:把这5字删掉
开国大典前,周总理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画像后生气道:赶紧换掉
开国大典前夕,周总理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画像生气道:马上改!
开国大典前,周总理路过天安门,看到毛主席画像生气道:赶紧换掉
天安门毛主席像会挂到何时?早在1980年时,邓小平就给了标准答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