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山病(高反)

高原地区的壮美越来越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国内川藏线(G318国道)俨然成为中国的景观大道,每年骑行、徒步、自驾、搭车的人数逐渐增多。西藏、青海湖、稻城亚丁、香格里拉……他们有个共同点:平均海拔高,高原反应是每个旅行者不得不考虑到的问题。

高原反应又叫作高山病,是以缺氧为突出表现的一组疾病。具体是指短期内由平原进入高原(海拔3000m以上),或由低海拔地区上升到高海拔地区时,由于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全或失调而发生脑肺综合征。高原低氧血症能导致脑和肺微循环的过分充盈、毛细血管压增高及渗漏。因此,高原反应又分为急性高原病、高原脑水肿和高原肺水肿。

1. 预防

大部分初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时,24小时内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慌气短、乏力寒冷、难以入睡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身体就可恢复正常。机体在这段时间内可以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生理变化,但即使进行了这些调整,也不能使刚到高原的人发挥正常的生理效能,因此在进入高原前做预防性工作尤为必要。防高原病的最好方式除了逐渐缓慢上升到高海拔的地区外,还可以通过药物来预防。

1.1 进入高原前的准备

提前15天服用红景天胶囊(诺迪康),2粒,一天三次。红景天具有洋参苷类物质,能兴奋神经,但又没有西洋参兴奋作用过强的缺点。该品可加大心肌收缩力,增加每搏输出量;降低机体耗氧能力,提高供氧速度;减慢心率,降低冠脉阻力和心肌耗氧量,强心镇静作用。除了红景天之外,西洋参含片、复方丹参滴丸、天山雪莲等也可防治高原反应。

1.2 进入高原后的预防性用药

乙酰唑胺是预防急性高原病的首选药物,许多临床试验已证实其疗效,每晚服用乙酰唑胺125mg,其有效预防急性高原病的发生(登高前服用无效)。此药可抑制碳酸酐酶,增加通气。使机体对组织有较好的输氧能力并且减少碱中毒.消除周期性呼吸(在高海拔睡眠时几乎都会有这种周期性呼吸),因此可防止血氧急剧减少。

2. 治疗

如果已出现高原反应,应尽快对症治疗。

2.1 轻微高原病的治疗 

乙酰唑胺多被用于治疗轻微的急性高原病,通常口服250mg,一天两次。直至症状缓解。由于乙酰唑胺能降低周期性呼吸和提高夜间氧合,高原反应失眠需要治疗时,乙酰唑胺是最安全的药物。

地塞米松适用于各种程度急性高原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中重度急性高原病的治疗。

酚咖片(加合百服宁)含对乙酰氨基酚.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前列腺素的合成而发挥镇痛作用,咖啡因是中枢兴奋药,它能收缩脑血管,减轻其搏动的幅度,故能增强前者的解热镇痛作用。可以很好地缓解急性高原病所引起的头痛,用法是头痛时服。

葡萄糖是主要的供能物质,糖类对身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供给人体热能,构成身体组织,维持心脏和神经的功能,保肝解毒。人体神经系统的活动需消耗能量,仅能由葡萄糖提供。如果人体能量消耗增加,而未及时补充能量,人体会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发生,进而使心脏和大脑的能量补给严重不足,导致高原低氧血症更加明显。

胃复安(甲氧氯普胺)具有强大的中枢性镇吐作用。对于胃胀气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有较好的疗效,也用于眩晕引起的呕吐。

2.2 严重高原病的治疗

出现脑水肿、肺水肿等严重高原反应时,应立刻就地抢救。待病情稍稳定,立即进入专业医院治疗。此类病发生率在3%,发病率低,但发病急,死亡率高。人体在海拔4000米以上容易发生,常在登高后3-48小时急速发病,迟者在3-10天发病。发现脑水肿和昏迷者,立即给予抢救措施并急送医院。

最后,高原美景固然引人入胜,但也要注意依据个人身体状况做好高原反应应对工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山病的预防、判断与治疗
超级科普:高海拔地区旅游指南(High altitude travel tips)
致命的高原反应,如何预防?
高原反应到底多可怕?有何前兆?怎么处理?
史上最全高海拔和西藏高原反应知识
高原反应的急救措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