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李鸿章 (原创)

19世纪的两次鸦片战争,西方列强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大清国封闭的国门,同时也唤醒了一批具有开明思想的封建官僚。李鸿章敏锐的洞察到大清国正面临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因而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封建官僚也在积极寻求能够实现富国强兵的改革之路。

李鸿章提出外需和戎、内需变法的改革成为大清国走向近代化的治国理念。李鸿章认为只有打开国门,参与世界的交流,这样不仅可富强自己,同时也可制约别人,这样的制约甚至强于武力。这在当时顽固僵化的官僚体制下,李鸿章的这种见识超出了众多官僚。

在李鸿章的积极倡导下,大清国开展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目的的洋务改革。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开始积极筹建新式的军事工业。70年代,领域又扩展到民营工业。筹备新式海陆军、建煤矿、修铁路,电报、轮船、外派留学生及建新式学堂等,李鸿章在近代化的洋务改革中创造了无数项的中国第一,因此许多人甚至称其为“中国近代化之父”!

1896年,李鸿章受西方各国的争相邀请,其代表大清国访问西方。与国人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西方人对李鸿章的评价却极高。所访之处,各国都以极高的规格接待这位来自东方古老大帝国的改革先驱。李鸿章不卑不亢的态度及卓越的政治才能在西方人面前展现了大清国开明、强大的形象。李鸿章因早年平定太平军和捻军,又创建了淮军和北洋水师,晚年又极力倡导洋务改革等,为大清国立有卓越的功勋,因此李鸿章被西方人评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之首”!

在访美时,李鸿章受到史无前例的礼遇。李鸿章谈到了关于开放与主权并重及新闻自由等观点!同时李鸿章也讲道:“只有将货币、劳动力和土地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会产生财富。清国政府非常高兴的欢迎任何资本到我国投资等”。可见李鸿章思想的见识、时代发展的理解,即使今天也不可谓不前瞻。

光绪初年的丁戊大饥荒时,李鸿章尽职竭力的通过赈粮免赋等诸多荒政措施,极力减轻灾害的损害程度;70年代,十万华工在秘鲁惨遭奴役时,清廷却无作为,李鸿章痛斥秘鲁“无教化、无礼仪”,并以非常强硬的态度维护华工的权益;访美时,李鸿章驳斥《排华法案》对清国侨民的侵害,竭力维护侨民的利益;等等。

同时,1874年的海防与塞防大筹议、苏州杀降及宰相合肥天下瘦等,李鸿章被世人所非议!孰是孰非,任世人评说!

客观的讲,李鸿章是一位极力想通过改革使大清国实现富国强兵的爱国者!

从国家层面而言,以李鸿章为代表的一批封建官僚通过洋务改革曾使大清国一度出现中兴的气象。然而大清国却最终一步步的走向衰亡,彻底终结了延续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皇权统治。这样的结局绝非李鸿章等一批肱骨重臣所能为,而是处于这个历史大变革的时代,历史的发展所最终选择的结果。然而李鸿章所倡导的洋务改革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从个人层面而言,李鸿章作为一名传统封建王朝的士大夫,其必须恪守“忠君报国”的封建传统思想。为使忠君报国,李鸿章所极力倡导的洋务改革却也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淡化了封建的皇权思想。在这个历史大变革的时代,忠君与报国其实是相悖的,使其忠君与报国难以两全!

面对千疮百孔的大清国,李鸿章这位自诩为大清国的裱糊匠发出“大厦将倾,吾独木难支”的困惑与无奈!

在这个历史大变革的时代,李鸿章殚精竭虑所极力维护大清国的统治,使其终将难以逃脱充满悲剧性的历史宿命!

(2/2)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朝最聪明大臣,死后百亿财富存国外,子孙都是土豪,和珅比不了
他为李鸿章任劳任怨三十多年,并认其为“终生伯乐”
李鸿章的三有与三缺
传说中一书顶万书的书:《曾国藩做人 胡雪岩做事》六
《秦制两千年》作者新作《大变局》:这本书终于讲清了大清灭亡真相
是是非非李鸿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