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客家话是中原官话,其延续的是:“中州音韵,河洛正音”。

'宅兹中国',出自西周国宝级青铜器何尊铭文,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洛阳)之事。而铭文中的'宅兹中国',是'中国'一词迄今发现的最早来源。

河洛地区,是“中国”概念的最早发源地。黄河和洛河的交汇处郑州巩义,正是“河图洛书”的发源地。

上古五帝时期和后来的夏、商、周时期,中原黄河流域河洛地区,是华夏先民(古汉族)的主要活动地带。洛阳位于我国西北、华北之间,地理位置非常优越,可谓“山河势胜帝王宅,寒暑气和天地中”,“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一直到五代,先后有13个王朝建都洛阳。其在历史上,长期以来都是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家”。客家人的根,深植于河洛文化的发源地郑州,深植于轩辕黄帝的诞生地郑州。“永怀河洛间,煌煌祖宗业”,是古时河洛郎对故土河洛的思念。今天,依然有很多如当年陆游一样漂泊在他乡的河洛郎。他们自称客家人,或者自称“河洛郎”。他们象先人一样,依然念兹在兹——根在河洛。客家人,是飘落他乡的“河洛郎”。

客家人,是指原籍中原地区,世代以客家话为母语,主要因战争动乱,而被迫南迁的历代古汉人南方后裔。

客家人对于自己的语言,有着独特的情感。祖训中就强调:“宁卖祖宗田,不卖祖宗言;宁卖祖宗坑,不卖祖宗声。”这不仅是客家人对自己的文化有优越感的表现,更是客家人穿越千年,在精神上仍与故乡、先祖联系的文化密码。

汉语自古以来有方言,同时也有共同语言。根据历史记载,春秋时期孔夫子时代管共同语叫雅言(周朝官话)。雅言,又以洛阳雅言为标准。孔夫子有三千多徒弟来自当时的各地,古代也有方言,各地的学生都讲自己的方言,孔夫子讲课的时候怎么能够让来自各地的学生都听得明白呢?因为当时有共同语叫雅言,所以孔夫子在讲学的时候用雅言,这样交际没有什么障碍。

周朝的汉语标准官话“雅言”,其主要就流行于黄河流域中原地区。(古代的雅言就是夏言。夏建都在洛阳,然后殷代建都也在洛阳周边。所以历代雅言标准音的基础,就是在洛阳一带。可以说,古代的通用官话,是以古洛阳话为标准音的。)

其实,古汉语保留得最多最久的是客家话。客家话,是汉语活化石。主要分水源音(河源佗城话)和嘉应音(梅州梅县音)两种。

其中水源音老客语,随东江流域而流入分布,是秦朝时,经赵陀南征路线从中原经江西后,流入龙川、河源、惠州等地的。从水源音分布来看,他是沿着佗城, 流传到粤北、 广州惠州增城一带。它是梅州和赣南两地的客家移民,在和惠河一带的原住民长时间杂居后,经过长期发展而形成的。它是一种,在保留客家话基本音同时,又有别于梅州话、赣南话的语言。其发音干脆利落,富有阳刚之气。听之,有几千年前中原金戈铁马的气质和周朝关中地区雅言官话之音,具有刚健强劲的内质。

而“洛阳读书音”,又称“唐音”(客家话嘉应音(梅州梅县音))。正是以古洛阳话,为基础的“洛阳读书音”。是客家人千年传承不变的语言。很多用普通话读起来不押韵的,用客家话来诵读,也会变得很押韵。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用韵,用现在的普通话来念简直无法押韵,也是无法分辨,但在客家音系里却可以分辨得清清楚楚。(《诗经》,是周朝贵族必读经典。不读《诗》,无以言。朗诵《诗经》押韵与否,也是检验“雅言”与否的,其中一个重要标准)

如《诗径》里“双”、“庸”、“从”三个字是押韵的。而现在普通话,“双”是“尤”韵,“庸”、“从”是“<”韵。只有客家话“双”字读作Son,“庸”、“从”二字是“<”韵。只有客话,“双”、“庸”、“从”仍同属一韵。

“人”、“身”、“薪”、“荟”……等字,只有客家音系读作in韵,“门”、“云”、“存”、“零”、“愠”、“问”字读作UN。《切韵》、《广韵》二韵合而为一,难以分别,唯客家音系不以分辨出这两韵不同的所在。

《诗经》用的不但有平、上、去、入之分,还有阴平、阳平、阴入、阳入,和客家声调一样。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客家话,在周朝是主导的语言无疑。春秋战国的人讲什么话?《诗经》之答:就是传了两千年来被消灭的客家话。到汉代《苏武与李陵书》、陈琳《饮马长城窟里》、曹植的《七步诗》、《木兰辞》等等,语言音系与客家音系很一致。足以证明,客家话是古代汉族土著居民语言的延伸、继续,而不是到了宋朝才形成客家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中国的“普通话”是广东话?客家话?还是闽南语?
汉语语音是如何从类似闽南话的雅言变成现在的普通话的
比利时王妃李然回广东省亲!祖籍梅州是地道客家妹子
中国古代各朝代的官方语言
原创首发,中原官话及其河南方言系列谈(之十五)
孔子会说的方言:除了鲁国曲阜话,史书还记载一种方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