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日一字一故事(20)
一日一字一故事(20)
车(chē)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出自杜甫《兵车行》。意谓兵车麟麟地响,战马萧萧地嘶叫,随车出行的士兵们,都把弓箭佩带在腰上。烘托出一种送军出征的悲凉气氛。
这里的“车”是个典型的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都是车子上视的形状。多数写法是车厢、车辕和两个车轮俱全,形象逼真。发展到小篆阶段,逐渐简化为一个车轮。王筠《文学蒙求》说解得非常清楚:“当横看,方者舆,长者轴,夹舆者轮,自后观之,则见两轮如绳直也。”至于楷书,是由小篆直接变来的形体。还隐约可见车的形状。
“车”字的本义就是“车子”。如白居易《卖炭翁》:“晓驾炭车辗冰辙。”意思就是:早晨,老汉就赶着装炭的车子,轧着冰冻的车辙往城里去。引申义为“兵车”、“战车”。如《楚辞?国殇》:“车错毂兮短兵接。”意思是说:双方战士轮子交错,进行短兵相接的冲杀。
“车”字有时还当“牙床”讲。
联赠车夫
抗日战争时期,叶圣陶曾任四川省立教育科学馆专门委员,住在成都新西门外,他每天出城回家,都要坐被当地人叫作“鸡公车”的人力推车,十有八九都坐车夫老俞的车。
老俞乐观豪爽,边推车边摆龙门阵,使叶圣陶对社会底层有了更深的了解,名作家和车夫之间也有了感情上的沟通。不久,老俞的小儿子不幸得急症不治身亡。他对叶圣陶说:“我自己摸摸良心,没占过人家一点便宜,连小鸡儿也没踩死一个,老天为什么处罚我这么凶啊!”这时候,叶圣陶心头一阵酸楚,便把话题岔开了,从小儿子唠到打东洋鬼子的大儿子身上。新春佳节,老俞请叶圣陶替他撰一副对联,叶圣陶精心构思后,吟诵出这样一副对联:
有子荷戈庶无愧,为人推毂亦复佳。
春节过后,老俞兴冲冲地找到叶圣陶说:“对联上写的就是我心里要说的话:儿子上前线抗日,对得起国家;我推人力车换饭吃,比哪一行都不差。是不是这个意思?”叶圣陶点着头笑了。
你在本篇停留
 
·
冷月无声欢迎您
更多精彩等待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没买到的对联
重游西湖,满大街的都是书法,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3万公里车子怠速抖动,是什么原因?
(400)三改亭联“项处飞
叶圣陶《春联儿》
给刚刚买的新车洗个澡,结果赚了3倍的车钱,就因为出现这4个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