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真的找到那条伴孩子成长,而不过度干涉的界限了么?

 周二

实践 ✈

全文共4693字,阅读时间5分钟

🌿🎨🌏

趁着娃放暑假出去玩,我终于有时间刷完了神剧《黑镜》的第四季,延续前三季的讨论继续讲各种场景下的科技与人性,节奏快,脑洞大,挖掘深,每一集都精彩。

这回让我最有感触的是第二集《大天使》,讲一个母亲想方设法保护女儿但最终反目成仇的故事

借助科技的力量,妈妈可以追踪女儿的位置、了解她的情绪状态,收到危险和毒品的警报,甚至看到她眼睛能看到的一切。

听起来,她可以给她全方位的保护,但是这种保护,最终走向了反噬。

英文剧名是Arkangel,来源应该是Archangels,相应的中文翻译不是上帝身边的大天使/天使长,而是使者使,也即,报信天使

报信天使传递来自上帝的信息,不干预,不评判,因为凡人的罪孽或救赎,要留给上帝。

借着这个剧名,它讨论了这样一个话题,如果有了上帝视角,如果你看得到关于孩子的一切信息,借着保护之名,父母是不是有权去干涉孩子的生活?

以下全是剧透

想看剧的请务必看了再来

01

大天使系统登场

Arkangel在剧中是一个做儿童可穿戴装备的黑科技公司,它的产品可以理解为一个升级版的黑科技电话手表,用无痛的激光探针在孩子的大脑中放入植入物,父母就可以在pad端了解孩子的一切。

它能显示孩子的地理位置⬇️

能追踪孩子的生理指征⬇️

还能让父母看到孩子看到的视界⬇️

我们现在的儿童手表虽然没法连大脑,但想象一个装在额头上的摄像头,也算是能实现的功能,算不上太黑的科技。

以上功能都还可以接受,下面的功能就比较匪夷所思了。

前面说过它可以监测孩子的生理指征,当然也可以监测孩子的压力激素,比如皮质醇。

当我们感到害怕、恐惧、压力的时候,身体会分泌大量的压力激素,让我们心跳加速、血流变快,处于可以快速反应的应激状态。

如果孩子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状态,会影响大脑发育。

于是,Arkangel有一个过滤功能,可以直接给压力源打码

比如测试用的屏幕上播放的暴力镜头,开启过滤功能之后,孩子看到的都是色块马赛克,不会感受到任何压力和负面情绪。

以上这些,完美演示了Arkangel公司如何实现给用户的承诺:

Safe(安全)

Secure(安心)

Protected(保护)

Peace Of Mind(宁静)

听起来几乎是完美童年了。

所以,妈妈也很动心。

事实上,她给孩子申请Arkangel免费试用之前,刚刚经历了一次小型的儿童走失。

在社区的游乐场跟别的妈妈随口聊天的功夫,小女孩就追着一只小猫跑出去了很远,妈妈狂乱地在街上飞奔寻找,最后是邻居帮忙找到的。

那几分钟的慌乱,相信她再也不想经历了。

于是,有了大天使。

02

过滤功能带来弊端

一开始,它非常好用。

小女孩怕狗,开启一键过滤,可以安心通过;小女孩偷吃饼干,可以隔空提醒;她的情绪,她的健康,都能关照到。

但有了过滤器,小女孩Sarah跟这个世界,总是隔着一层。

姥爷突然发病倒下,她看到的是模糊的一团。

后来姥爷去世,妈妈的悲伤在她眼里,也是模模糊糊。

随着Sarah慢慢长大,她意识到了这个问题,那些看不清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她想知道。

小学里叛逆的男同学给她“科普”什么是凶杀、暴力,什么是冲突、流血,讲着讲着,她眼前的画面模糊掉,声音也模糊掉。

这一定是一种很绝望很茫然的感觉,彷佛自己被关在了套子里,跟世界隔绝了开来。

Sarah开始画想象中的暴力画面

她开始自残,看着自己流血的手指头在视线中慢慢模糊。

妈妈怀疑她有自闭症,带她去检查。医生(可能只是工作人员)问,Sarah是不是从来没有表现出过度的愤怒?

此时妈妈得到了另一个消息,大天使在欧洲被禁了,这里(英国的)也要下架,虽然植入物无法移除,但家长控制可以关掉。

大概是Sarah的自残实在是触目惊心,妈妈犹豫再三,把pad收了起来。

之后有个小细节,Sarah第一次在没有妈妈监控的情况下自己去上学,她怕狗,怕车,走得跌跌撞撞,妈妈在家里也很担心,犹犹豫豫地翻出了pad追踪Sarah的位置,看到她已经成功到了学校,才笑了自己的杞人忧天,正式把家长端收了起来。

自此,Sarah过上了无监控/靠自己的生活。

03

系统重新启动,事态开始失控

接下来,片中用了一组Sarah上学路上的镜头来表现她的成长,我无意识地代入了老母亲视角,感动到不行。

每天早上Sarah都要从小时候害怕的那只黑狗面前走过,虽然狗是拴起来的,但还是很活跃,而且嗓门很大,所以妈妈会用大天使帮她过滤掉。

第一次在无过滤状态下经过,黑狗一叫,Sarah吓了一跳,差点跑到马路上被车撞到。但一天天一次次地从黑狗跟前经过,她越来越淡定,最后还跟黑狗做了朋友,会蹲下来伸手去逗它。

这就是人本身的坚韧啊,不用人为过滤也自发成长了。

很快,Sarah长成了一个青春期少女,这个时期应该是所有父母的噩梦吧,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会试图触碰所有的边界,也是在这时,大天使重新登场了。

在前面Sarah自残、妈妈关掉大天使的时候,留了一个伏笔,Sarah脑中的植入物无法去除,但父母端的系统可以关闭,于是妈妈把它收到了储物箱里。

但是,要不要重新启用的决策权在父母手里,所以,它还在。

青春期的少女开始谈恋爱,跟妈妈撒谎去约会,并初尝禁果。

好死不死,就在当天晚上,妈妈发现Sarah并不在她宣称在的小闺蜜家看电影,打了多次电话找她一直没人接。

焦虑的母亲急急忙忙冲回家,慌慌张张地翻出了尘封已久的大天使(感慨一下质量真好),充电,开机,定位,查看Sarah的视角,看到了女儿正跟男友干柴烈火。

这正是所有父母都会懵掉的画面,她慌乱地关掉女儿的视角,盯着定位地图上的小点,直到Sarah回家。

Sarah淡定地抱歉说回来晚了,妈妈虽然担心,但很有默契的什么也没问。

也许如果没有后续的事情,母女二人还能靠着这样的默契,平稳地度过叛逆的青春期,我知道但我不干预,这是给孩子成长的空间。

但是,这么平和哪能叫黑镜呢!冲突还在继续。

又一天,妈妈收到了来自大天使的毒品警报,打开查看,映入眼帘的是Sarah的男友在给她吸食毒品的画面。

虽然前因后果都是青春期少女的好奇心,Sarah缠着男友想要试试,男友强调再三你只能试一点点,这东西不能吸的。但妈妈收到警报之后看到的那个画面,绝对会让任何一个父母气血上涌。

于是,妈妈出手了

她先是通过大天使的历史纪录,找到了男友的高清头像,再动用搜索功能,找到了他现在工作的地方。

她拿出了一个母亲最大的愤怒,威胁男孩跟Sarah分手,说,无论你做什么,我都能看见,如果她打电话给你,你就挂断,如果她去找你,你就让她走开,你给我离她远点!

于是,Sarah被莫名其妙地分手,连个说法都没讨到,以泪洗面,心情低落。

但是,妈妈并没有停止,她做了另外一件“保护”孩子的事,买了事后紧急避孕药,加到了Sarah每天喝的奶昔里。

等到Sarah上学的时候身体不适到了校医那里做检查,才得知自己已经流产了。

她的第一反应是错愕,我没有怀孕,我不可能怀孕。

校医一脸我都懂地应道,对,你没有怀孕,因为你吃了事后避孕药,你不舒服是因为这个药副作用比较大。

至此,Sarah终于把发生的事件串在了一起,她怀疑妈妈一直在用大天使监控自己。

她奔回家翻垃圾桶,找到了EC(事后避孕药)。

她在妈妈的床头,找到了大天使的pad。

她在pad里,看到了历史纪录。

她怒气冲冲地质问妈妈,你看着我和他在一起!

妈妈的回答非常典型,她说,我只是想保护你,我想保护你的安全,我是为了你好

这时候,Sarah被彻底激怒了,她抢过妈妈手里的pad,拼命地砸向她。

而且,讽刺的是,她在争抢的过程中误触了信息过滤按钮,让她情绪激动,让她又愤怒又愤恨的妈妈脸,被马赛克了。

马赛克激不起其他的情绪反应,比如看到出血的恐惧,比如看到妈妈倒地的内疚,Sarah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愤怒里,一下一下,用pad把妈妈砸了个血肉模糊。

然后,她走了。

故事看到这里我以为妈妈被打死了,一个新生要从一个毁灭开始,悲怆,但很合理。

不过,妈妈只是暂时被打晕了。她反应过来的第一件事是拿起pad追踪Sarah的定位,可是这次大天使彻底坏了。

她又歇斯底里地冲到街上去找,这个镜头,跟Sarah三岁走丢的时候,一模一样。

只是,她永远失去了她

04

错误的养育方式,让家长越界而不自知

片中的妈妈毫无疑问是越界了,保护孩子情有可原,但从搜索女儿的记忆、找到她的男友、威胁分手开始,她在这条越界的路上越走越远

那个时候,她从一个保护者变成了一个干涉者,她开始替女儿做决定。

不过,因为同是妈妈,我能理解那一份牵挂与担忧。

怕她三岁时追着小猫跑丢,怕她走路时被狂吠的小狗吓到,怕她走路被车撞,怕她交到坏朋友,怕她在对未来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不小心当了单身妈妈……

片中的妈妈走得太远,但那一份“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的心,我是懂的。

那是一个从我生命中走出的脆弱的小生命啊,即使理智告诉我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娃都有自己的人身,但生物本能会让我不由自主地想,我该怎么做才能保护你,我的女儿?

所以在Sarah第一次走丢之后被找回,妈妈抱着她哭着说“真对不起“。那份心情我特别感同身受,她那么纯粹,那么弱小,怎么忍心不保护好她呢?

但是孩子不会一直弱小

人是很神奇的生物,毕竟我们花了几百万年爬到了食物链的顶端,不能没有两把刷子。出生的时候比什么动物都脆弱,连吃奶都不会,而经过十几年的学习与成长,迎风滋长的少年意气,那是要改变世界的。

从那么小变那么大,从那么弱变那么强,从依附到独立,这个过程,父母又常常视而不见。

别说还是青春期少女的Sarah了,就连三十多岁的我,在我爸妈眼里都是个饿了不知道吃饭、冷了不知道添衣的废物,他们根本意识不到,我不到五岁的女儿就已经完美掌握这些技能了。

父母只有承认自己老了的时候,才会觉得,孩子长大了。

在那之前,他们都会觉得,自己有义务对你的人生负责

Sarah的妈妈很像传统的中国父母,默默的付出,做“为了你好”的决策,但是,绝不沟通

孩子被狗吓到的时候,她默默皱眉,悄悄过滤,孩子撒谎去约会的时候,她默默查证,悄悄跟踪,孩子有“学坏”的风险的时候,她背着孩子去解决。

每一次,她都做了“为你好”的决策,每一次,她都觉得是在“保护你”,但从来不去问,你的感受是什么?你是怎么看的?你想要怎么解决?

拒绝沟通的时候,更难感受到孩子的成长,也更加不可能知道,孩子已经强壮到能掌控自己的人生了。

沟通是双向的,是看到变化中的自己,也看到成长中的孩子,而保护是单向的,是孩子成长的责任,揽在了自己身上。

渐渐地,保护变成了干涉,她越过了为人父母的界限。

Sarah妈妈的养育方式,是防火墙模式:

她把危险当成了问题,把问题拦在门窗之外,里面,是给孩子的宁静安全的小世界。

还有另外一种模式,是避风港模式:

外面风大雨大,都是真实的经历,你想走出一步,走出两步,都由你决定,但是害怕了,可以随时回来。

两种模式的区别在于,如何看待危险?是把危险看成了一个需要事先解决的问题?还是把它当作一段必须要去的经历?

当然,真实的养育当然不是非黑即白的二选一,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靠近两种模式的某一端,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会在这个轴上来回摇摆。

小时候,靠近防火墙多一些,创设环境,过滤危险,挑选玩伴,选择学校,大些了,靠近避风港多一些,给予支持,给予鼓励,经历风险,勇敢尝试,随时沟通。

但最终的最终,孩子不可能永远生活在绝对安全的小世界,或早或晚,她都要走入真实

失败与危险是真实的一部分,也是成长的一部分,但关键是,保持顺畅的沟通。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意识到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她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帮助,也知道自己需要多大的空间。

我很喜欢片子刚开始Sarah妈妈跟姥爷的一段对话,那时候Sarah刚装了大天使,姥爷对女儿的过度紧张很不以为然。

姥爷说,我记得我们当年,只要打开门让孩子们玩就好了。

Sarah妈妈说,我记得小时候你不肯装婴儿防护门,害我摔断了胳膊。

姥爷问,那你现在感觉怎么样?

妈妈伸出胳膊比划了一会儿,说,感觉没事了。

我想,这里大概有一个隐喻,当我们依赖大天使给的信息,依赖技术给出的风险判断,我们失去的,是对人与人联接的真实感受,是对危险的真实经历与从中恢复。

报信天使,给出的是单向的信息,而我们人的判断,仰赖双向的沟通。

只有在动态的双向沟通过程中,才能发觉孩子已经悄悄长成,才能守住保护的边缘,不去干涉。

12

吕丽莹

童行学院幼教项目负责人

《写给父母的未来之书》合著作者

北外语言学硕士

擅长儿童语言及认知发展

四岁红豆的妈妈

多年幼儿教育从业经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黑镜》又开播了!第2集“大天使”简直是所有学生的噩梦
写出我心505:可曾记得那声呼唤?
从不给孩子买新衣服,这位妈妈却吸引了10万粉丝!有孩子的都看看!
黑镜第四季第二集:大天使
“爸妈瞒着我,在我房间装了监控…”极端的控制欲,是亲子关系的致命毒药!
违背孩子的意愿,对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