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白沙河
近些年,老祖宗特别是儒家圣人的“和”开始倍受青睐,不仅“礼之用,和为贵”被学者们极力赞颂,从而可以拿来做文章讨生活,而且还在大大的场面上很“和”了一把。
只是有一个差别,似乎不该混淆。彼时的“和”在光鲜的外表之下,还有一个实实在在的特定内里,而要谈论“和”,就需要对这个内里有起码的意识。这个内里就是尊卑有序的等级制,也就是如同题目所说,“尊卑有序则上下和”。
“尊卑有序则上下和”,语出《史记·袁盎传》。传载袁盎说慎夫人事:
上(汉文帝)幸上林,皇后、慎夫人从。其在禁中,常同席坐。及坐,郎署长布席,袁盎引却慎夫人坐。慎夫人怒,不肯坐。上亦怒,起,入禁中,盎因说曰:“臣闻尊卑有序则上下和。今陛下既已立后,慎夫人乃妾,妾主岂可与同坐哉!适所以失尊卑矣。且陛下幸之,即厚赐之。陛下所以为慎夫人,适所以祸之。陛下独不见‘人彘’乎?”于是上乃说,召语慎夫人。慎夫人赐盎金五十斤。
(用现代汉语解释一下,大意就是:汉文帝到皇家园林上林苑游玩,皇后和妃子慎夫人随从前往。她们在宫禁内的时候,经常是同席而坐的。现在准备就座时,上林苑管理署的署长安排席位,袁盎便引导慎夫人退后一点就座。慎夫人发怒,不肯就座。汉文帝也很生气,起身,返回宫中。袁盎趁此上前劝说文帝:“臣下我听说,只有尊卑相处符合秩序,上与下才能和谐。现今皇上既然已经立了皇后,慎夫人身份是小妾,小妾与主子不可以在同样的席位上坐的!刚才那样是失掉了尊卑之间应有的秩序啊。如果皇上宠幸她,可以给予她丰厚的赏赐。皇上原本是为了慎夫人好,却恰恰给她招来祸害。皇上难道不知道‘人彘’吗?”听了这番话后,皇上大为高兴,并召见慎夫人,将这意思告诉了她。慎夫人就赏赐给袁盎黄金五十斤。)
关于“人彘”的故事,读过西汉初年历史的可能都知道。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太后将刘邦生前所宠幸的妃子戚姬囚禁,而后断去手足,挖去眼睛,弄坏耳朵,给她喝下哑药,让她居住在厕所中,并命名为“人彘”——把人当猪养着。
在“人彘”的故事中,戚姬在得宠时,确实得罪过吕后。甚至在刘邦面前日夜啼泣,恳求刘邦废了吕后的儿子太子刘盈,立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太子。这样的斗争,称得上你死我活了。在袁盎看来,戚姬的所作所为乃至刘邦的过于宠幸,破坏了“尊卑有序”的规矩,才导致“上下失和”,从而也给戚姬本人惹
来惨烈的灾祸。为避免灾祸,需要恪守尊卑有序的规矩。这是从消极的方面来说的。而从积极的方面来说,按照尊卑有序的原则,各守本分,就能达到“和”了。
这也可以用来理解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现在的论者多在放大孔子这一说法,但是否可以对其作自由主义的解释?如果考虑到“君子”是按照礼的要求而生活、交往的,那么,“和而不同”肯定可以作这样一种解释:每个人(君子)都按各自的“名位”、身份所规定的不同的“礼数”而生活,就会实现那种君子式的“和”,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井然有序,也只有把“不同”理解为尊卑、贵贱、上下的分别,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个性化的“不同”,“君子和而不同”才与“正名”、“复礼”的思想不矛盾。与此相应,“小人同而不和”,至少可理解为对不同名分以及相应的礼义的逾越,从而导致不和,即所谓“无礼义则上下乱”。荀子说:“下之亲上欢如父母,可杀而不可使不顺。君臣上下,贵贱长幼,莫不以是为隆正。然后皆内自省以谨于分,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枢要也。”(《王霸》)按照这种礼法行事,也就实现了和谐的理想社会。
不仅儒家主张“礼之用,和为贵”,其他各家也大讲“和合”,但又都不能脱离等级原则。《管子·幼官》说:“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偕习以备,莫之能伤也。”在以“牧民”开篇的《管子》中,民是牧、畜、养的对象,以道与德来蓄养民众,则能实现“和合”,故其“和合”也只不过是畜群的“和合”。这是古代的思想家、政治家所寄希望于“道德”、“礼义”的。《管子·五辅》说的再明白不过:“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尊让然后少长贵贱不相逾越。少长贵贱不相逾越,故乱不生而患不作。”
虽然古人极力推崇“尊卑有序”,但作为理论,“尊卑有序则上下和”,只是一种价值目标,只是“和”的一种理想状态。按照“尊卑有序”而生活,有可能出现“上下和”,也可能出现的是“尊卑有序”却“上下不和”,二者之间并不具有逻辑必然性。尤其是,不存在历史的普遍性。数千年来,文人们一边不断描述着“尊卑有序”的和谐理想,官僚们一边在重复着相互残杀的现实,于是也就演出了一部羊头与狗肉并存的历史剧。
“尊卑有序”式的“和”之难以实现,自然有许多原因,此处不能一一尽述。至于要将这种“尊卑有序”的“和”搬到现代社会来,则仍然要以尊者对卑者的统治为前提的,而卑者则永远处于屈从的地位与状态,就像袁盎劝说慎夫人的故事,首先要求的是卑者的守住本份,不得逾越等级界限,否则将会自讨苦吃。在“尊卑有序”的世界中,卑者连自己的独立人格都要放弃,更不要说保留自己的平等权利了,所以,它绝对不是现代社会的东西。也许,这已在鼓吹儒家之“和”的人们的考虑之中了吧?要的就是这种结果也说不定。
(2009-1-2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文帝妃子——谦恭有礼性情温和的慎夫人
大臣说:难道你想当第二个戚夫人吗?吓得慎夫人立马尊重窦漪房
汉惠帝刘盈
《美人心计》里的慎儿,在史上拥有和戚夫人一样的宠爱,结局不同
孝文帝驾崩|德化百姓 重农减税
孝文窦皇后:眼不见心不烦——窦太后真的瞎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