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深度】溶氧虽好,切不可贪多哦!

1.藻类的光合作用;2.池塘水草的光合作用;3.增氧机的机械作用;4.增氧剂的化学作用。

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是最重要的,池塘中80%以上的溶氧都来自于藻类和水草的光合作用。绿藻、硅藻是有益藻,也是水中最重要的溶氧来源;蓝藻虽然也是产生光合作用的“高手”,但同时也是水中“杀手”,所以它属于有害藻。因此既要让水体得到充足的溶氧又不能让有害藻类疯涨。

池塘中的水草一样同理,特别是蟹塘溶氧基本上全靠水草的光合作用。但是进入高温我们也要注意水草是蟹塘最大的溶氧来源也是最大的耗氧的债主。特别是草活力差的时候我们就更得注意产氧量会小于耗氧量。另外一个就是池塘草疯长的情况下也是容易造成池塘的缺氧,因为水草百天产氧晚上也耗氧。当池塘水草封塘的时候注意“开沟”和“拉草”。

增氧机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辅助作用,池塘中5-20%的溶氧来自增氧机的作用。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池塘水体水平和垂直流动,打破分层。白天提高底层溶氧,夜晚也会把底层耗氧物带到上层,影响上层溶氧。

增氧剂的作用是急救和持续增氧的作用,特别是晚上突然停电或阴雨天气,全塘干洒增氧剂才能让你放心。如果不见浮头,一般用颗粒的,直接扔到塘底;如果看到浮头或水中有害物质还多,就马上用粉末的全塘泼洒。

高温预防措施可以采取原子氧全塘泼洒(缓慢放氧长达72小时)

池塘中主要的耗氧因素有哪些?

1.微生物(细菌)耗氧(包括底泥中的有害物质);2.藻类耗氧;3.池塘水草耗氧;养殖动物的耗氧。

池塘底部的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是池塘最严重的耗氧因素,池塘中后期的耗氧都来自于池塘底部。特别是中后期,动物残饵、粪便、动植物尸体等有机物的大量积累高温的水草腐烂,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加快,使整个池塘底部变成一个大毒库。天气一变,就会暴发,造成养殖动物中毒或死亡。

其实藻类白天进行呼吸作用,只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远大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我们一般把它忽略而已。当阴雨天气的时候,藻类的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小于呼吸作用所消耗的氧气,这时水中溶氧就会出现不足,这时我们就应该多开增氧机或用增氧剂了。

我们养殖的水产动物的长离不开氧气,池塘中5-20%的耗氧来自于养殖动物的生长呼吸作用,池塘中还有其他影响水中溶氧的因素:非生物类的,如有机物、泥土、重金属离子等,它们一般不会直接消耗水中的溶氧,只是通过吸附等作用,改变氧气的分布而已。

上图1是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使用中易P1设备测试的养殖池塘的基本指标。图上数据为鱼塘下午4:30左右的指标,可以看出溶氧比较均衡,底层溶氧和表层溶氧相差不大。在前面一天使用完底改和中午一直在开增氧机打破水体的分层。

上图2是差不多在同一时间使用中易P1设备测试另外一个养殖户师傅的塘口,未增氧和很多天未底改,我们可以看出表层溶氧和底层溶氧相差甚远。

其次我们可以看出上面有的指标有总碱度,总硬度,钙离子,镁离子。

总碱度:就是水吸收阳离子(如氢离子H+)以维持酸碱度(pH)不变的能力,也就是说,总碱度是水的缓冲能力。河蟹养殖池塘中的总碱度最适范围大致在120—150之间,当过低时影响藻类的繁殖以及水草的长势,过高会引起倒藻,生虫子。过低时注意补充菌种以及增肥,过高时利用有机酸降解。

总硬度:它主要是描述钙离子和镁离子的含量。硬度反应了一个池塘的稳定性,硬度越高池塘水质底质pH值越稳定,抗天气变化能力强,出现水浑的可能性就会小一些,另外硬度较强时,钙镁离子与重金属离子还可以产生拮抗作用,降低重金属离子的毒性。

:植物细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缺钙会限制缺钙藻类的繁殖,放苗前肥水若水中缺钙镁磷等元素,则藻类水草难以生长繁殖,导致肥水困难或水草老化和腐烂。因此,肥水前或肥水时要根据情况先对池水进行补钙。

我们再看看常年盈利的两个塘口的水质情况对比

从上面四图我们可以看出pH值相对较低

鱼塘pH值合适的范围7.5-8.5  螃蟹塘pH值合适范围8.0-9.0(波动不超过1最好是0.3-0.5的波动范围)

1.pH值长期超过9.0以上螃蟹塘越是晴天吃食越差而且pH值长期过高河蟹在蜕壳的时候越容易顶壳拉脚

2.pH值长期过高河蟹红爪环爪的也居多(pH值过高河蟹肝胰腺受影响)

3.pH值长期过高则会引起河蟹碱中毒(水体波动小养殖动物呼吸受阻)

pH值过高的处理方法(1.大量换水2.消毒杀掉部分3.大量补菌)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26-27°的水温的情况下水体溶氧基本上在标准值,而且我们养殖水体最好的溶氧标准在5-8mg/L,这里指的是池塘昼夜的溶氧量。蟹塘稍微偏高(受草和藻类影响)。

当养殖水体溶氧低于4mg/L的时候水体藻类受到影响(可能会倒藻)

    溶氧低于3mg/L的时候养殖动物会出现应激反应

    溶氧低于2mg/L的时候弧菌开始大量繁殖

    溶氧低于0.5mg/L的时候开始缺氧死亡

当养殖水体溶氧高于12mg/L的时候属于高溶氧

    溶氧高于15mg/L的时候养殖动物属于亚健康状态

溶氧高于18mg/L的时候养殖动物则会出现氧中毒(致病)

高溶氧的危害:水体高溶氧在进入到养殖动物的鳃丝的时候由于压力的变化然后会产生气泡附着在鳃丝上(小鱼苗最常见的气泡病),气泡的气体以氧气和氮气为主当。如果是氧气,养殖动物会利用掉;但如果是氮气,就会附着在鳃丝上形成栓塞,鳃丝长此以往则会出现腐烂和病变。

当我们只注意到低溶氧的危害但是我们还没有意识到高的溶氧照样有危害,高溶氧我们可以通过(换水、拉草、消毒杀掉部分藻类来降低),而且高溶氧则伴随着低溶氧(溶氧虽好过之则溢)。

温馨提示:高温天气养殖需谨慎,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每个指标值得重视,在这里祝愿各位养殖朋友今年赚大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温环境下藻类加速死亡,倒藻问题时有发生,防倒藻最重要的一步是?
认识硫化氢以及有效防止和控制的方法---当水中有机物在低溶氧或缺氧的条件下就很会产生硫化氢
如何预防蓝藻爆发和去除蓝藻
热议:虾塘pH值有点高怎么办?
观点 | 河蟹“水瘪子”形成原因浅析
气温升高,蓝藻悄然开始“驾到”,伤亡将出乎你意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