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空交龙纹镜>研究

中国铜镜研究,请访问www.tongjing.jimdo.com网站。

******************************************

<透空交龙纹镜>研究

<透空交龙纹镜>研究()

                                   

从吴来明先生,提供的<<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中<透空交龙纹镜>三张图片,镜背正面、镜背正面局部及镜背反面局部中,得出如下研究结论:

 

 

1. 从镜背正面图片上(资料十一),清晰显示,龙身有模具套制过的痕迹,请看DDEEFF的模具线。分段套模后,进行连接。从图片(资料十资料十二)显示,龙身不是捏出来的,而是套模制成的。如果说龙身是捏出来的,它的图片(资料十一,资料十二),不应该有被模具套制的痕迹,它的镜背反面图片局部的形状(资料十三),也不是这样平扁形的。见图:

 

 

2. 从镜背反面图片(资料十三)中得出,这些平扁的反面造型,应该是在套模时,用力揿模留下的痕迹。在凹模中,只有用力揿模,才能使正面龙身没有气泡,没有漏洞,丰满而漂亮。在制作加工时,必须将所用材料,揿至凹模的边缘,揿至微微凹下去,以便去除多余的部分。见图:

 

 

3.在套模完成后,在分段连接时,需要精心雕制,而且需要尽快定型。在龙身的正面套模部分,尽可能少加修塑,以防变形和损坏。在制作的同时,对龙身反面的效果,也不能加修塑,等定型之后修塑反面。从(资料十三)中发现,反面也没有过多修塑,我认为这是OK的,我也认为抓住正面效果是主要的。从(资料十三)中显示,分段连接后,反面有用泥范粘接的痕迹。见图:

 

 

(像这样有重复交龙形体的图案,一般在制作中,通常会使用复制和套模手法,使总体效果看上去,一个连一个比较规整。使用套模,这是通常的贯用手法,既效果好又快。用泥捏和雕刻成模,对这么小15条龙的实际制作上,一般会避免采用。否则,花的时间太多,最终总体效果,这么小也不一定理想。在这里,我没有看出制作者,使用泥捏和雕刻成模的主要手法)。

 

4.从三张图片,镜背正面、镜背正面局部及镜背反面局部中得出,制模定型后的模型,将作为样板,(或保存作为母模),进行再翻模套取Half模。这样制作出来的效果,是基本符合三张图片的结果。这也是我学生时代,训练中使用过的手法。所从,按照Half模的原理,它应该还可能制有完全相同尺寸的''透空交龙纹镜''

 

5. 从图片中发现,镜钮也是被模具套制过的。从镜背正面图片局部(资料十二)上,在三度空间的立体镜钮透空处,依稀可见有套模过的痕迹。从镜背反面图片(资料十三)上看,就更明显了,是被模具套制过的平扁的反面造型。透空交龙纹镜套模组成的作品,在这里显示,主体龙纹,是属于一体翻模浇铸的作品。见图:

 

 

在我的研究中发现,上海博物馆馆藏(75949)''透空交龙纹镜''的镜钮范模,有可能是分体制作,然后装配而上,再进行翻模浇铸的。

 

(由于看不清三张图片的侧面,也很难看见实物。有关进一步的研究结论,在后续文章中展开。)

 

(吴来明先生提供的三张图片,被我视为,是最珍贵的)。

 

透空交龙纹镜,是中国古代铜镜的又一杰作。

 

 

华林85412

201335

 

 

……………………………………………………………………………………………………

<透空交龙纹镜>研究()

 

 

从李朝远教授,在<<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书中提供的,難波纯子女士著的<<中国王朝の粋>>透雕蟠螭纹镜局部中,我copyTransparency Film研究发现,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局部),这二枚铜镜是绝对相同的。我相信,不仅是相同,而且是一个母模的half模制作的。也就是一个half模中,头模,二模的前后产品。我将二张film,放大配对同样尺寸,重叠对准之后,发现它们是完全相吻合的,不偏不倚。(请看资料十四,资料十五 ):

 

 

研究发现,前模套制以后,模具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损伤,经过适当的修复,再次浇铸使用。

 

上海博物馆馆藏(75949)''透空交龙纹镜''的镜钮,经Transparency Film仔细校对<<中国王朝の粋>>透雕蟠螭纹镜局部,研究发现,镜钮是分体制作的。在镜钮的制作中,根据尺寸和实际头模的损坏程度及要求,重新制作了一个镜钮范模。并在装配时,将镜钮范模的角度,作了符合装配尺寸要求的角度调整。

 

在研究中,我利用自己美术专业和工作中曾经从事过,拥有的校对经验,以及金雕工艺经验,及其他雕刻经验,紧紧抓住二张图片中重要的几点,展开研究。

 

(从图片正反镜面上,我没有看出使用失蜡法工艺的痕迹。我认为,镜面的成形,既然是陶范法,镜背龙纹的成形,就应该不会使用失蜡法。分开使用,不符合实际工作中的一般情况。也就是,铜镜中有这么多范线的存在,这不符合失蜡法工艺的概念面对这么多范线的存在,而且从这些非常需要失蜡法来解决其工艺结构要求的铜镜中,我没有找到,对失蜡法工艺痕迹的满意答案。

 

我认为,透空交龙纹镜,无论镜面,还是镜背,都不是失蜡法工艺的作品。当然,在这一点上,由于自己看的古代器物不多,也缺少这二枚铜镜的实物比照,凭经验是不够的,还需要专家指教。

 

同时,在研究中深深感到,珍贵的铜镜是不能让它流向海外的)。

 

由于難波纯子女士著的<<中国王朝の粋>>透雕蟠螭纹镜局部与透空交龙纹镜图片,经Transparency Film放大同样尺寸,仔细校对后,完全吻合。我从李朝远教授,提供的難波纯子女士著的<<中国王朝の粋>>透雕蟠螭纹镜局部图片中,知道了还有透雕蟠螭纹镜的存在,使我产生希望得到一张,難波纯子女士著的<<中国王朝の粋>>透雕蟠螭纹镜完整图稿,以寻找中国古代高手的足迹。

 

我利用业余时间,走遍了所有书店,公共Library查阅,我利用每年前往海外旅游的机会,以及在日本囯立博物馆等书店,进行寻找。通过友人,通过再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

 

 

华林85412

201335

 

 

…………………………………………………………………………………………………

 <透空交龙纹镜>研究()

 

 

从日本友人内田純子Uchida  Junko(難波纯子Nanba  Junko)女士,2013年2月,亲自提供的<<中国王朝の粋>>透雕蟠螭纹镜完整图稿中,通过Transparency Film,放大与透空交龙纹镜同样尺寸,配对研究发现,它同透空交龙纹镜主体纹饰,及其他部位的点线面,以及角度与结构尺寸,是绝对相,是完全吻合。同透空交龙纹镜,是属于同一范模中产生的前后作品。(请看提供的资料十六,资料十七):

 

而且将15条龙依次编号的二张Transparency Film重叠对准之后发现,二张Film的15条龙是极其吻合的。(请看提供的2张资料二十七):

 

 

1.透雕蟠螭纹镜:

 

透雕蟠螭纹镜应该是属于前范模的作品,它的主纹龙身经研究发现,是模具分段套制而成的。

 

它的镜钮部分,从图片上看,可能也是套制而成的。镜钮部分与15条龙纹,采用的是一体翻模浇铸,当铜镜翻模制作完成后,由于镜钮部分,立体高低错位明显,浇铸后的膨胀与收缩,极易造成移位变动,并拉断范模。从二镜镜钮比较中发现,透雕蟠螭纹镜的镜钮部分,翻模之后,范模是被拉坏了。

 

如果镜钮部分是采用了''分块组合''制作而成,它的镜钮在第一道范模中,是不会完全损坏的,对透空交龙纹镜的镜钮而言,它的结果也应该是,同自身的龙纹一样,保持有透雕蟠螭纹镜镜钮部位的基本造型。

 

有关透雕蟠螭纹镜的镜背反面情况,毫无疑问,同透空交龙纹镜的镜背反面(资料十三)情况是基本一致的,是平扁而且没有过多修饰的,因为它们是属于同一范模中的前后作品。

 

2.透空交龙纹镜:

 

从透空交龙纹镜图片中发现,主纹龙身同透雕蟠螭纹镜主纹龙身完全一致,而镜钮部分却不相同,这正是由于前模镜钮部位是一体翻模,造成浇铸之后的膨胀与收缩,使镜钮部位的范模完全被拉坏的原因,而需要重新制作一个镜钮部位。

 

透空交龙纹镜镜钮部分,按照惯例,头模镜钮处被完全损坏之后,最简单的办法是从母模上,或从头模产品上,重新复制一个镜钮范模。但这样的结果将会造成,对透空交龙纹镜来说,从总体效果上看,镜钮部位特别细腻,而主纹纹饰变得模糊不清不协调的感觉,反而弄巧成拙。

 

所以,我认为,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损坏的镜钮部位,在损坏的前模镜钮处,制作了一个符合整体效果的模糊纹饰镜钮。其熟练的应对技巧,达到了绝对的水平。对作品整体要求和深度理解是完整的。

 

同时,我也在思考,当时不存在母模,只有一个Half模,用完损坏后,即报废,作者不得已重新制作一个镜钮。否则,按照作者拥有如此高的水平,完全可以在母模上,简单复制一个相同、且再制作模糊一点纹饰的原形镜钮。

 

(这里所指的母模,同大家可能有不同说法)。

 

......。

 

这是一个耗时的工作,重新制作一个镜钮,显示了制作者尽心尽力的专业精神。

 

(按照以上的结论,我认为,这二枚完全相同结构,而且极其相吻合的铜镜,有可能就制作了这二枚铜镜。但从其他资料收集中显示,还有类似的铜镜出现。我认为,其他资料中的,有可能不是同一范模中的作品,资料还在收集中,需要仔细校对研究等等。进一步的研究,将在''铜镜综合研究''中展开。希望获得专家们的指教,如果有机会看见实物,研究将作进一步的调整改进与深入)。

 

3.放大透空交龙纹镜外围尺寸141%,及放大透雕蟠螭纹镜外围尺寸131%:

 

我將<<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书中P.95页图版12,透空交龙纹镜图片,按比例放大至141%为范本,在铜镜外围尺寸为正负19.5cm的前提下进行的。以及将難波纯子女士提供的<<中国王朝の粋>>第41器,透雕蟠螭纹镜完整图片,经仔细校对,计算尺寸,将图片放大至131%为范本,铜镜外围尺寸,几乎相同于透空交龙纹镜外围19.5cm尺寸的前提下进行的。

 

 

4. 对透空交龙纹镜和透雕蟠螭纹镜的镜缘S研究中发现(放大尺寸后,Transparency Film透明胶片参与):

 

(1).透空交龙纹镜的镜缘25S,是从前范模中、模糊的23S印子中、再套制而成的。其中19S基本没有离开原有的位置,(不包括16S)S的底部基本稳定,S的头部,全部向上抬起,以应对镜边S没有使用上下二圈的多余距离,(参考资料二十五)。

 

(2).从透空交龙纹镜图片中观察,12S19S位置,对应着透雕蟠螭纹镜的12S17S位置,并在这段S中,多套制了二个S(请看提供的资料十八,资料十九):

 

 

(3).从難波纯子女士提供的<<中国王朝の粋>>透雕蟠螭纹镜完整图稿中,对15S1S位置的二边对比中发现, 15S位置这一边,图片非常模糊,图片中的S也看不清,凭借模糊的印子和计算尺寸距离,才推算出14S15S、和16S、及17S的位置。我认为,在第二次范模使用中,整个12S17S是很难保存有清晰S痕迹的。在第二次使用范模时,是需要重新设计并套制,及手工修饰定位S的。(请看提供的2张资料二十):

 

 

(4).从放大131%尺寸的透空交龙纹镜12S19S8S中,其S长度都基本在2.5cm左右。而放大141%尺寸,同透空交龙纹镜相同大小的,透雕蟠螭纹镜S长度都基本在3cm左右。透空交龙纹镜9S,及20S长度在3.4cm以外,其他S基本相若,只是有些手工刻制不到位而已。(请看提供的2张资料二十一) :

 

 

(5).在透空交龙纹镜的12S19S8S中,都使用了如同15S一样大小尺寸的S。非常明显,8S,大小尺寸一模一样,弯势走向几乎一致,角度也比较统一。我认为,这不是手工能完成的8个对称平衡的工艺S,这是模具套制后,手工制作的结果。非常明显,制作者拥有不同型号S模具。(请看提供的资料二十二):

 

 

(6).从透雕蟠螭纹镜模糊的S图稿中观察,1号至21S大小比较均衡,而22S23S检查中发现,是作出了放长处理的。我认为,透雕蟠螭纹镜23S形状,也是用一个S模具套制的,这样才使得21S长度高度弯度完全相同,使手工套制刻制不走样,总体23S看上去基本一致。如不将图片放大校对,一般凭眼睛很难看出22S23S的大小区别,除非美术专业人员。(请看提供的2张资料二十三):

 

 

所以,研究发现,透空交龙纹镜和透雕蟠螭纹镜共使用了二种型号S模具。

 

(7).所以,我认为,透空交龙纹镜在制作S过程中,对范模中模糊的15S这一边,显然使用了小型S模具,在12S19S位置中,套制了8个小号S。检查还发现,透空交龙纹镜中的小号S,从11S,就己经开始制作小号S,但S所对应透雕蟠螭纹镜S的位置没有变动,S长度为2.5cm左右。(请看提供的资料二十四):

 

 

5.在确定哪个S是首先制作的,編1中,我从四个方面着手研究的:

 

(1).从難波纯子女士提供的<<中国王朝の粋>>透雕蟠螭纹镜完整图稿中,我认为,1S是先着手编排的,当编制到最后二个S时,为应对最后多余的部位,将22S放长至3.2cm,将最后一个23S放长至3.4cm,这样才将透雕蟠螭纹镜所有S,布局制作完成。在透雕蟠螭纹镜23S中,经放大校对后发现,22号和23S是经过调整的S。也正是由于22号和23S的渐变放长,使我发现了1号的位置,以此展开分类归纳,(请参考资料二十三)。

 

(2).从二镜的S底部Transparency Film透明胶片配对发现,二镜之间的多数S底部,很是吻合接近,S底部基本没有大的变动。所以,使我首选二镜的1号配对位置。(在校对中发现,二枚铜镜有三个角度的S很相似,我选择最合理的1号配对角度)。

 

(3).从透空交龙纹镜的12号至19号位置上的略小S,对比透雕蟠螭纹镜的12号至17号模糊的S位置,由于这二个配对角度位置的吻合,使我首选,透空交龙纹镜的1号位,以及与透雕蟠螭纹镜的1号配对位置。

 

(4).透空交龙纹镜的三个兽形封盖,比对透雕蟠螭纹镜中的三个兽形封盖。其180度反向三角布局等,使我选择了透空交龙纹镜的1号位置,与透雕蟠螭纹镜的1号配对位置,(见下面对三个兽形封盖的分析)。

 

综合以上几点,我确定了S的1号配对位置。

 

S中判断,在一般情况下,像这样造型的模具,范模通常使用一至二次以后,很难再使用。但如果采用首饰行业costume  jewellery中的橡皮模具,就可以超过10次左右的使用次数,且制作的作品,质地细腻,很少砂眼,形象逼真,等等。从S的研究中,再次得出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是同一范模中的作品。

 

由于图片中的S有些模糊,进一步的研究还需要更多的资料帮助。对S的深入研究,将在''铜镜综合研究''中展开。我认为,制作者既然使用了大号S与小号S的模具,他一定会在其他铜镜中再次出现使用,资料还在收集中。

 

6.在对铜镜15条龙主体图案与镜缘的装配研究中发现:

 

(1).透空交龙纹镜,其主纹15条龙身的外圈是经过放大一圈处理过的。在很大程度上,我认为,是因为在前S镜缘,与15条龙纹镜缘范模使用后,由于镜缘范模厚壁部分,垂直度明显,镜缘范模,在制作中极易被拉坏爆裂。而且拉坏爆裂的程度,应该就在透雕蟠螭纹镜镜缘范模的S内圈线与15条龙纹外圈上,这符合范模在MARK线上易爆裂的原理。

 

而且三个封盖小兽在第一道浇铸后,范模有可能也受到影响。从而使制作者,要面对二个内外镜缘,同时需要修理的现实。

 

在二镜的对比中发现,通过测量,透雕蟠螭纹镜S内圈线处至镜边宽度,同透空交龙纹镜S镜缘宽度,完全一致,非常吻合。(请看提供的资料二十五) :

 

 

(2).同时研究发现,透空交龙纹镜的镜缘与镜钮采用了180度反向装配。所以,粗略看进去,同透雕蟠螭纹镜很不相同。但经过Transparency Film校对,很容易看出,这是同一范模中的前后作品。将二枚铜镜,(请看提供的资料二十六 :

 

 

7.对三个封盖小兽的研究:

 

(1).透空交龙纹镜的三个封盖小兽,由于主纹外圈放大,三个封盖小兽的位置,同时向镜边移位。从二镜龙身主纹配对位置来看,二镜的三个封盖小兽,所在对应S编号的位置是不同的,编号非常明确(请看提供的2张资料二十七):

 

 

经测量计算,我还是感到,15条龙的编号与三个封盖小兽的对应位号,不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位置的变动,是由于透空交龙纹镜的镜钮在装配时变换了角度,而有所改变造成的,以上已有论述。

 

(透空交龙纹镜三个封盖小兽,尽管与透雕蟠螭纹镜上的三个封盖小兽,及S对应位置不同,但仍然可见,是利用透雕蟠螭纹镜与自身龙纹龙头的实际情况,进行重新编制的。使用Transparency Film,很容易发现)。

 

(2).对透空交龙纹镜在最后装配中,制作者依然采用了透雕蟠螭纹镜作依据,我是从二个方面考量的:

 

a.将透空交龙纹镜的镜钮龙头,对应三个封盖小兽而放正,使龙头和三个封盖小兽的视觉角度,成平稳。

 

b.将镜缘,作了180度的旋转装配。如果没有采用透雕蟠螭纹镜作依据,很难想象有这么精确的180度转向,构成其三个封盖小兽,基本成稳定的倒三角局面。

 

(3).对三个封盖小兽的制作与安装。

 

a.从李朝远教授提供的图片,<<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P.4216-1中显示,三个封盖小兽和龙身主纹是连在一起的,显示三个封盖小兽,是同15条龙主纹一体翻模浇铸的。见图:

 

 

b.从透雕蟠螭纹镜中观察,对封盖A兽的角度和倾斜度研究中发现,其内部一角,压过了主纹外圈的中间圆弧线,而B兽和C兽都没有超过这道弧线。我认为,这是人为制作时留下的痕迹。见图:

以及,从透空交龙纹镜,随之移位的三个封盖小兽上来看,都留下人为努力的痕迹。

 

c. 从李朝远教授提供的图片,<<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P.4216-1照片显示的情况分析,镜背龙纹与S镜缘的安装,有可能采用了,将S镜缘上三个封盖小兽半圆空缺,用泥模再精心制作另半圆空缺,形成合围,见示范图:

 

 

然后,对S镜缘三个小兽部位,直接注入金属液。然后,再将15条龙纹三个小兽,对准快速安装上去,在金属液未干之前,进行粘贴。

这样安装的结果是:

 

我们先将三个封盖小兽依次编号为123号位,见图:

1号位浇铸至3号位,由于S镜缘部位没有加热高温,加上从1号位浇铸至3号位的速度与时间差异,使1号位与3号位的金属液凝固程度会有点不同。当我们将15条龙纹三个封盖小兽部位,快速对准安装上S镜缘时,3号位的粘性程度,明显大于1号位的粘性程度。

 

用这样方法安装,其牢固度,显然是不够的。有时,我们称此为"假焊"。

 

d.因此,我认为,对三个封盖小兽,同龙身主纹分体制作,然后再装配封口,也是一个不错的制作方法。也是符合实际材料,及工艺要求的方法。

 

对三个封盖小兽,单体制作,然后再装配封口,我是从安装要求角度考量的。

 

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情况,如果将三个封盖小兽,分体制成这样形状,见图:

 

在安装时,对S镜缘三个小兽空缺部位,同样也用泥模合围,见示范图:

 

e. 然后,对三个封盖小兽,一个一个地单独完成。浇铸一个,快速插入一个空缺部位,进行互相咬接,并使内部有所膨胀,起到锁定目标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加热S镜体)。

8. 我们作一个假设。

 

我们假设一个镜缘,内壁是垂直角度的,见图一:

 

 

如果我们将內外二个泥范模,修改成有一点点倒斜度的,(仅此一点点倒斜度) ,是可取的。让它形成其镜边至镜底的垂直度,有所向內部微微倾斜一点点。在安装时,其牢固度将会明显增加,见图二:

15条龙纹头模浇铸之后,将会把图二中的虚线等部分,严重拉坏。就是垂直角度,这个部分也面对损坏的可能。

 

在头模产品安装时,只须将15条龙纹镜缘,在硬物上,或玉石等工具上,慢慢试磨边缘,让它的直径正好卡进S镜缘,(因为它的倒斜度,仅此一点点)

 

这样"卡进去"的产品,经三个封盖小兽的粘贴,再经过千年内部锈蚀一体,其牢固度是有一定的。

 

在第2次使用范模时,其图二中的虚线等部分,将面临修改。

 

因此我认为,这样操作的结果,有可能要面对头模之后,在15条龙纹主体没有过多损坏情况下,对镜钮、镜缘及三个封盖小兽等部位,需要作出修补选择的。(当然,这是一个假设)

在当时条件下,在实际制作中,还存在多种制法,多种手法

 

从三兽的研究中感到,中国古代高手的观念和意识是有点Different的,其制作技巧不仅高超,而且很有创造力,这是我们后辈要学习的,要不断地突破和创新的。

 

以上的研究,是将二枚铜镜,在几乎相同尺寸情况下进行的。这样放大比例尺寸的结果,也就是脱离二枚铜镜的实际出示的尺寸结果。

 

所以,有几个问题将出现,(有关尺寸的事宜,将在''尺寸与重量之比研究''中展开)

 

我认为,透空交龙纹镜,是制作者顶峰时期的作品,它包含了制作、维修和再生等等技巧。它其中修复的水平,镜钮处的巧妙布局,最终的总体视觉效果。对作品的表达与理解,达到了空前的境界。

 

解读透空交龙纹镜和透雕蟠螭纹镜,是一种享受。

 

透空交龙纹镜和透雕蟠螭纹镜,是中国古代铜镜最高水平之一的作品。

 

 

(本网站,免费提供网上的复印资料及Transparency Film透明胶片,共10套。)

 

 

谢谢!

华林85412

56hualin@gmail.com

201335

 

 

..............................................................................

<透空交龙纹镜>研究(四)

 

尺寸与重量之比研究:

 

 

在对<<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中''透空交龙纹镜'',与難波纯子女士著的<<中国王朝の粋>>41''透雕蟠螭纹镜''的研究中,我对二镜的尺寸与重量,以及尺寸与重量之比,有疑问没有得到解决。

 

第一,尺寸。

 

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这二枚极其相同结构的铜镜,经Transparency Film,仔细校对所有部位后,研究发现,其15条龙纹等,是完全相吻合的二枚铜镜。对我来说,它们毫无疑问是同一范模中,产生的前后作品。

 

然而,当我在20132月初,收到難波纯子女士寄来的<<中国王朝の粋>>41''透雕蟠螭纹镜''完整图稿后,并按照资料中,所出示的11.1cm外围尺寸,同透空交龙纹镜10.2cm外围尺寸,配对同步研究时,却发现是无法继续进行的。二个不同外围尺寸,同步研究显示,图案是大小不一的。也间接地说明了,它们不是同一范模中,产生的前后作品。

 

1.透空交龙纹镜所提供的10.2cm与透雕蟠螭纹镜所提供的11.1cm的不同外围尺寸,如果是正确的话,在我的研究中就显示,这二枚完全相吻合的铜镜,它们之间是存在放大与缩小的比例关系。

 

但像这样有繁复结构、而且图案极其相吻合的、有大小比例关系概念的铜镜,除了电脑以外,古代高手,凭借手工工艺,是怎么做出,不同尺寸,且主纹龙纹图案,繁复又极其相吻合的铜镜?

 

2.综合多种因素和结论,并对二枚铜镜的不同外围尺寸,经Transparency Film反复仔细校对后,研究居然得出:二枚铜镜10.2cm11.1cm尺寸,其中一枚铜镜所提供的外围尺寸,可能是有误的结论。

 

为了探究二镜的古代制作情况和寻找中国古代高手的足迹,我放弃了10.2cm11.1cm的原始尺寸,选择使用了10.2cm10.1cm的几乎相同配对尺寸,再进行校对研究的。

 

3.在研究中发现:

 

如果将透雕蟠螭纹镜11.1cm尺寸,改为10.1cm尺寸,然后同透空交龙纹镜10.2cm尺寸,配对研究显示,是非常符合同一范模中,所产生的前后作品的尺寸要求。

 

是符合实际研究的,是研究中,首选的外围尺寸,也是我在研究中实际使用的研究配对尺寸。

 

(或者确定透雕蟠螭纹镜11.1cm尺寸,与透空交龙纹镜11.2cm尺寸,配对尺寸研究,也是一样的)。

 

4.由于无法亲自检查这些铜镜的实际尺寸,所以,对二枚铜镜所提供的不同外围尺寸,存有疑问,没有解决。

 

研究走到''存有疑问,没有解决''的地步,也是由于当初看到<<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P.43页中,李朝远教授提供的難波纯子女士著的<<中国王朝の粋>>透雕蟠螭纹镜局部中,没有说明尺寸所引起的。

 

今天的研究,也是我对透空交龙纹镜所提供的10.2cm,及透雕蟠螭纹镜所提供的11.1cm的二个不同外围尺寸,是持有疑问的。

 

第二,重量。

 

对二枚铜镜所提供的重量: 透空交龙纹镜150g克与透雕蟠螭纹镜265g克,也间接地说明,它们有可能不是同一范模中,产生的前后作品。

 

1.我用透空交龙纹镜150g克与透雕蟠螭纹镜265g克进行互相比较,并按照它们各自所提供的,透空交龙纹镜10.2cm外围尺寸与透雕蟠螭纹镜11.1cm外围尺寸,研究发现,二枚直径,相差0.9cm尺寸,而它们之间的重量,却相差115g克,这是值得思考的,这同实际工艺中的情况,也是有距离的。

 

2.面对Transparency Film仔细校对,其繁复结构,多角度点线面极其相吻合的二枚铜镜,它们被我的研究视为,几乎是相同的10.2cm与10.1cm外围尺寸,而它们之间的重量,却相差115g克,这是有疑问的。

 

所以,无论从它们各自所提供的10.2cm11.1cm外围尺寸,还是从我今天研究中实际使用的相同配对尺寸来说。研究都显示,这二枚铜镜所提供的重量数据之比,存有问题。

 

(其中一个重量,是否又是有误?当然也有可能存在镜面加厚等等因素,是需要透雕蟠螭纹镜侧面等更多图片,及实物帮助的)。

 

由于不能亲自检查它们的实际尺寸与重量,以及其他情况。所以,对它们出示的不同尺寸有疑问,对它们出示的不同重量之比,也存有疑问。

 

(以及,在努力寻找尺寸中,在<<练形神冶莹质良工>>上海博物馆藏铜镜精品P.49页中,也发现注明透雕蟠螭纹镜,直径11.1厘米,重265克的记录。而且,从<<练形神冶莹质良工>>P.43页,李朝远教授的研究论文中得知,透雕蟠螭纹镜曾经出现在上海博物馆,同透空交龙纹镜一起,经多位专家教授亲手传递研究讨论)。

 

作为研究,对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包括它们的实际镜面厚度,所有的点线面,及更详细的局部工艺等等,一起配对检查,作好记录,是需要的。

 

第三,

 

最后,作为研究,凭借几张图片,是不够的。有时,我在思考,今天的研究,哪些部分是错误的,哪些部分是需要改进的,……

 

所以,如有机会观看实物,请各位专家给予转告,让我有机会改正自己研究中的错误部分,并修改研究中不足之处,请专家指教。

 

(研究没有结束,还在追踪)。

 

 

 

love!

华林85412

56hualin@gmail.com

201335

 

 

-----------------------------------------------------------------------------------------------------------------------------

<透空交龙纹镜>研究(五)

 

对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尺寸与重量的进一步研究。

第一,尺寸。

20155月,我从网上获知,上海博物馆518—1130日,有特别"透光"铜镜和其他铜镜精品展,(见图) :

 

 

 

(有关"透光"铜镜研究,请查看www.touguangtongjing.jimdo.com网站)

2015527日,我从澳大利亚来到上海。61日前往上海博物馆,没有看到特别展览。但在不明显的位置上,意外发现,我研究的透空交龙纹镜实样,欣喜若狂。

75949透空交龙纹镜,陈列在上海博物馆青铜器展馆内最后部分,在"透光"铜镜特别展柜,最里面靠墙的玻璃柜中,在介绍古代焚失法失蜡法等其他模具展品中,前排靠左第二个,编号3的位置上存放着,没有单独详细说明,(见图):

 

 

1.我站在玻璃柜前,仔细观察透空交龙纹镜,目测它的实际大小尺寸。透空交龙纹镜,看上去同我的掌心10cm大小相若。

2.我走到玻璃柜的侧面,用自己大拇指与无名指撑开的20cm尺寸,从玻璃柜的侧面,对透空交龙纹镜的镜边至玻璃柜前的实际存放距离,进行尺量计算,获得大约是13cm左右距离。

3. 我用相机,紧贴玻璃,用55mmP档,图片压至相机内视角的边缘,对透空交龙纹镜侧面等,隔窗进行拍摄,(见图):

 

 

4.由于是六一儿童节,儿童多,游客多。62日,我复印了二张大小不同的透空交龙纹镜10.2cm11.1cm尺寸,再次来到上海博物馆透空交龙纹镜前,进行比对确认,(见图):

 

 

5.我在自己的摄影室中,用同样手法,对10.2cm11.1cm不同尺寸,进行定点拍摄,(见图) :

 

 

得出:

(a).上海博物馆提供的透空交龙纹镜,10.2cm尺寸是正确的。

(b).難波纯子女士提供的<<中国王朝の粋>>41透雕蟠螭纹镜,11.1cm尺寸是错误的。

(c).上海博物馆《练形神冶莹质良工》 P.49页编号9,出示的透雕蟠螭纹镜11.1cm尺寸,也是错误的。

从透空交龙纹镜的定点拍摄与实物观察比对中,研究得出:

透雕蟠螭纹镜的尺寸,毫无疑问是10.1cm尺寸。

第二,重量。

对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出示的150克与265克重量。从得出的透雕蟠螭纹镜10.1cm尺寸中,初步判断认为:

1.難波纯子女士提供的<<中国王朝の粋>>41透雕蟠螭纹镜,265克重量是有误的。

2.上海博物馆《练形神冶莹质良工》P.49页,编号9,提供的透雕蟠螭纹镜,265克重量也是有误的。

对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二枚几乎相同尺寸,且同一范模中的前后作品,而它们出示的之间重量,却相差115克,在金雕工艺行业中,可以被视为,不符实际。

3.从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尺寸与重量之比的工艺角度,分析研究得出:

透雕蟠螭纹镜的尺寸,既然被锁定在10.1cm,它的重量之比,应该是在165克左右。

第三,在对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的综合研究中得出:

透空交龙纹镜与透雕蟠螭纹镜,它们不仅是同一范模中产生的前后作品。而且它们的尺寸应该是10.2cm10.1cm,重量应该是150克与165克左右。这样是符合实际金属工艺,尺寸与重量之比的。

以上的研究,是由于看见上海博物馆展示的75949透空交龙纹镜实物后得出的,请大家指正。

(各位专家教授,如有透雕蟠螭纹镜的进一步图片资料,请转告和传递给我。让我检讨,今天得出的研究结论:透雕蟠螭纹镜10.1cm尺寸与165克左右的重量,是否正确。也使我有机会改正自己研究中不足之处)

 

 

谢谢!

华林85412

56hualin@gmail.com

www.tongjing.jimdo.com

20156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铜镜(16)·春秋战国铜镜
荣纳堂藏西周螭龙纹桥钮铜镜
市博物馆馆藏的这面铜镜,竟是我国2002年发布的首批64件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
「硬核看文物」从战国镂雕六龙镜看先民的图案设计
【晚清寿山田黄石螭龙钮印章】尺寸:高3....
清代香炉辨真假 这些经验值10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