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浦东时报数字报刊平台

  乡愁,是埋藏在内心深处、感时溅泪的那份情愫,是对生养故土的眷恋。“文化底蕴需要有人挖掘,我若不去挖,说不定就没了。”胡龙昌如是说。挖掘好了,是对前者的交代,也是一个地区的精神财富。

  ■本报见习记者 曹亦菁 

  本报记者 潘永军

  3月9日,在航头大型居住社区文化中心的一间会议室内,胡龙昌正在给社区居民讲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清末民初时期,出生于航头下沙的外交官刘式训。刘式训曾先后任驻法、俄、德等国使馆翻译与参赞。

  下沙还有这样的人物?听者无不被故事吸引。“文化底蕴需要有人挖掘,我若不去挖,说不定就没了。”胡龙昌说。下沙是原南汇地区的文化发源地,但下沙的鹤文化、盐文化却鲜为人知,这些既是故事,更是文化,挖掘好了,是对前者的交代,更是一个地区的精神财富。

  胡龙昌是土生土长的下沙人,今年65岁。退休前,与文化打了一辈子交道,主编并出版了《鹤沙文化》《鹤沙千秋》等4本书。退休后,他仍停不下追寻文化的脚步,做社区志愿者、写书出书、到各居村宣讲,忙得不亦乐乎。

  最近,他听闻袁世凯的母亲也是航头下沙人,于是一边查阅资料,一边找人求证。“这可能是真的。”他说。

  “鹤沙文化”尘封过往

  胡龙昌敦厚精神,声音洪亮。言谈之间,对于乡土文化的深厚情愫,就像一位种田的老农对田地的依恋。

  十几年前,胡龙昌担任原下沙镇文化中心主任。他发现,下沙文化有着千年积淀,但遗憾的是,世人知之甚少。很多人对这里的些许印象,或仅仅是因为一种美食——下沙烧卖。

  地铁16号线有一个站叫鹤沙航城。鹤沙,其实是下沙的古时称谓。据史料记载,三国时,东吴名将华亭侯陆逊在下沙放鹤。北宋文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载“鹤惟鹤窠村所出为得,余皆凡格”,于是得名鹤沙。

  古代下沙位于海边,引来白鹤窠筑滩涂芦丛。文人墨客围绕“鹤”字咏叹吟诗,独特的鹤文化在此形成。

  盐文化也是下沙重要的文化标签。从十世纪初建立“浦东盐场”,到南宋建炎年间建立“下沙盐场”并设立盐监署,再到元明两代下沙盐场成为浙西所属27个盐场之冠,“盐文化”渗入市井日常。

  胡龙昌为此深深着迷。他查阅大量资料,搜集了众多有关盐文化的诗词歌谣,并找到我国第一部关于海盐生产的著作《熬波图》。

  2006年,胡龙昌担任主编并自费出版了28万字的《鹤沙文化》一书。书中,鹤文化与盐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交汇,演绎出美好的民间故事、神奇传说、民俗风情、戏文曲目与景观美景,一幅唯美而详实的文化图鉴跃然纸上。

  退休后,胡龙昌的乡愁情结愈浓,他马不停蹄地参与了《鹤沙千秋》的编撰工作。这本汇聚了他无数心血的下沙“文化指南”,收集了众多民间传说和人物故事。

  作为执行主编,在保留《鹤沙文化》精髓的基础上,胡龙昌继续挖掘盐鹤文化所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力求还原历史本真,揭开下沙被尘封已久的过往。

  “在新场镇的入口处,有一座大型浮雕,位于中间的便是元代下沙盐监瞿霆发。他昂头向前,两眼炯炯有神,身后是一群盐民。”《鹤沙千秋》中写道,“一部浦东史,半部盐业史。浦东的源头不是自给自足的农耕文化,而是'皎白如雪’的盐文化。”

  下沙地区靠海而生,依靠大海便有了盐业,有了白花花的盐,就有了先民们在浦东大地上的生生不息,描绘出下沙那段繁荣和灿烂的历史画卷。

  袁世凯的妈是下沙人?

  在一次朋友聚会时,有人偶然说起袁世凯的母亲是下沙人。这是戏说还是真事?胡龙昌当真起来,开始查阅资料并多方求证。

  “1820年前后,下沙有一个治瘟疫出名的医生叫刘鼎扬,他有一个儿子,因参与戊戌变法被打入死牢。为了救出儿子,刘鼎扬向宫中大臣袁甲山求助。最后,儿子得以成功解救。为了感谢袁甲山,刘家便将女儿'送给’袁家做贴身丫鬟。而这个丫鬟深得袁老爷喜欢,后来被许配给了袁甲山的侄子,并生下一名男孩,这个男孩,便是袁世凯。”

  胡龙昌说,清末民初时期,女子以脚小为美,因此普通人家的姑娘,从小都要裹脚,谓之“三寸金莲”。根据史料,当时上海有3个有名的“大脚姑娘”,她们都没有裹脚。其中一个是黄金荣的老婆,而这位刘家姑娘也是其中之一。那么,她究竟是不是袁世凯的母亲?胡龙昌还在求证中。

  谈起下沙的传闻轶事,胡龙昌有一肚子的“货”。在民间故事与历史真相之间,他总是想方设法求真求实,最大程度保证故事准确、可信地落到纸上。

  胡龙昌经常穿梭于各大图书馆。“只要看到哪本书里有下沙的点滴故事,我就会把那几页复印下来,回家后再进行归纳考证。”寒来暑往,胡龙昌的家中,有关下沙历史文化的复印稿和资料垒起了一沓又一沓。

  编撰书籍的过程像唐僧取经般曲折,虽不经九九八十一难,但着实考验着胡龙昌的钻劲与韧劲。

  来到下沙的游客会发现,著名的下沙烧卖有许多“专卖店”,到底哪一家是正宗的呢?胡龙昌给出了答案——第五代传人郑玉霞。

  当初,为了求证下沙烧卖的始祖,他找到打开品牌知名度的第四代传人周丽娟,又辗转寻到第三代传人钟雪鑫的大儿子进行询问,终于理出了下沙烧卖的传承谱系。

  沈庄塘东口横跨着一座石拱桥,名为“永济”,该桥也是下沙地区留存的唯一古代石拱桥,珍贵异常。围绕这座桥,下沙一带流传着一个“能工巧匠”的故事。

  清代,沈庄古镇上的大户张必诚为贺母亲八十大寿,决定建造一座石拱桥,并在母亲寿诞当天让她上桥剪彩。在桥即将完工时,工匠们却发现桥的栏杆制短了10公分,重新制作就赶不上张老夫人的剪彩仪式。在大家焦头烂额之际,一位小木匠想出一个巧计,在护栏石柱上镶入木头雕成的张口鲤鱼,再将护栏置入鱼口,可解燃眉之急。

  胡龙昌说:“这个故事在下沙有好几个版本,每个人说的都不一样。”他亲自寻访了几位85岁以上的当地老人,综合了他们口中的“小木匠故事”,将相同的部分提炼出来,最后形成了《鹤沙千秋》中的完整版本。

  除了具体的事例求证,书中的每一个名词也需要再三查验。胡龙昌记得,当时书稿中有一个丞相的所属年代出现了错误,为了进行修正,他查阅了大量的历史书籍,尤其是地方史志,最终查到了正确年份。

  编撰文化书籍需要态度严谨,这是胡龙昌始终坚持的准则。在他的书中,每一个地名、每一个人物、每一个故事,背后都关联着一座庞大的“资料库”,有迹可循,有史可证。

  “留住乡愁”还在路上

  “千年鹤沙,地灵人杰。古代科举考试时期,鹤沙地区就曾有9人高中进士、9人中了举人,入仕为官……”细雨绵绵的一天下午,2021年的第一场胡龙昌文化讲座在航头文化中心内举行。

  一杯清茶,一台笔记本电脑,这是胡龙昌作宣讲会时的全部“装备”。整个演讲过程中,他不需要稿子,仅凭记忆就能将下沙外交官刘式训波澜壮阔的一生娓娓道来。通过他的讲述,听众们也似乎穿越回了战火动荡的岁月,共同经历了一番刘式训的人生悲喜。

  一小时的讲座结束后,有的听众意犹未尽,情不自禁地问道:“那么快就结束啦?还有故事可以听吗?”

  其实,自2019年起,在航头镇的各个居村中,就经常能看到胡龙昌在台上讲故事的身影。他从搜集整理的历史资料中,提炼出6个关于鹤沙的精彩故事,为村民带来一场场别开生面的“故事大会”。

  惠南地区在历史上名人辈出,明代中医李中梓、琵琶圣手鞠世林、国师顾成天、海上抗日名将张大鹏、傅雷夫人朱梅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都和这片土地有着深刻的羁绊。

  年轻时,胡龙昌就立志做一名乡土文化的传扬者,为了展现惠南丰富的文化内核,在担任惠南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期间,他大力宣传推广惠南镇乃至整个浦东的历史文化故事,还多次应邀参加浦东电台FM1065东上海之声文化类节目《相约浦东》的录制,将乡土文化通过电波传至千家万户。

  同时,作为国家级非遗浦东派琵琶、市级非遗打连厢两个项目的重要推进者,他还在广播中与听众分享《浦东派琵琶的前世今生》《话说打连厢》等节目,并主编惠南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源远流长》一书,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乡愁,是埋藏在内心深处、感时溅泪的那份情愫,是对生养故土的深深眷恋,更是对乡土人文精神的寄托和体现。这种乡土人文精神,是建设美好家园的不竭动力。

  2016年退休后,胡龙昌回到故乡下沙。但他不甘于清闲的生活,为了留住乡愁,离开一线岗位的他重新做起了下沙社区的文化志愿者和文化顾问。

  2020年以来,胡龙昌已在各个居村委举行了30多场下沙文化的“故事大会”,生动的演讲还引起了青年学生的探究兴趣。每当宣讲会结束后,学子们会主动向胡龙昌询问相关的补充资料,看到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洋溢着对家乡历史求知若渴的神情,他感到非常欣慰。

  今年,胡龙昌打算进一步试点,用连环画的形式画出下沙故事,给航头镇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名片”。

  胡龙昌说:“传承家乡文化,还原历史本真是我作为一名文化人的使命。”多年来,他一直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在他的努力下,那些烙有“乡愁”的优秀传统文化正代代相传,那些刻有“根脉”的乡土人文精神在发扬光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浦东个“咸”地名
新场前世,为浦东打开“历史大片”
下沙,自宋元以来,留下了许多煮盐业的文化,比如…浦东那么多团团灶灶的地名!
大观园:【沪园】【上海08】【鹤鸣楼、情人墙】
取《诗经》句的名楼
【名家欣赏】夏竹的古典专辑《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