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穿越千年史海,飞上百米高空,一起看航头!

航头镇位于浦东新区西南部,东与新场镇相依,南与奉贤区接壤,西北与闵行区毗连,北与周浦镇为邻,面积60.4平方公里。

航头镇处于东西向的闸港和南北向的曹家沟(后改名为都台浦和咸塘港)两大干流的交汇口,水运地理条件独一无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上海镇设立市舶司,在南汇县县境航头设航运码头。古称“行头”、“航头”,由此而来。顾名思义,即行船停泊的码头。航头作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是浦东最早成陆的区域之一。

唐开元元年(713年),旧捍海塘重筑时,这里即有人民栖居生息,属于苏州府昆山县管辖。

唐天宝十年(751年),属新建的吴郡华亭县辖区。

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属上海县长人乡管辖。

清雍正三年(1725年)属南汇县管辖。境内航头、下沙、沈庄三个集镇,沿咸塘港南北分布,形成于元、明时期。下沙、沈庄两个集镇历为县治下属的乡镇。

解放后,航头地区先后隶属南汇县下沙区、沈庄区、新场区、下沙乡管辖。

1958年建立下沙人民公社,1959年7月航头人民公社从下沙人民公社划出,航头正式成为单独建置。

1984年分别建立下沙乡和航头乡。

1986年7月下沙撤乡建镇,成立下沙镇。

1994年8月航头撤乡建镇,成立航头镇,1995年7月航头镇与航头商城建置分设。

2001年南汇撤县建区,航头地区隶属南汇区。

2002年7月,南汇区撤销航头镇、下沙镇、上海航头商城经济技术发展区建制,组建新的航头镇。

2009年南汇区并入浦东后,改隶浦东新区。

盐业在下沙地区历史悠久。早在隋唐时代已有熬波制盐之业。南宋建炎年间(1127-1130 年)下沙设盐监治理盐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 年)上海改镇为县以后,下沙盐场为两浙地区的重要盐场,下沙盐场达1200 家左右约占华亭五处盐场的三分之一,以煮盐技术的高超和质量优异著称。元至顺元年(1330 年),下沙盐场使陈椿编制的《熬波图》,至今对研究中国盐业史有着重大价值。

陈椿《熬波图》里的“日收散盐”和“起运散盐”

陈椿《熬波图》里的“上卤煎盐”和“捞晒撩盐”

清代,沙涨水淤,咸潮渐远,盐灶逐渐停煮,改行种植和养殖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在下沙农村的村庄以其一度繁荣的行业冠其名,如染店宅、糖坊宅、典当宅等。下沙盐场兴盛,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盐官世家瞿氏五世孙瞿时学,在元皇庆元年(1312 年)创办于下沙的“鹤沙义塾”,为南汇县最早的一所学馆,距今700 多年。对当时文化传播起到了重大作用。

下沙历史悠久,史称鹤沙,历史上有仙鹤之乡的美誉。三国时,这里为东吴属地,吴人及士大夫有养鹤之喜好,时华亭侯陆逊(183-245 年)曾于此鹤窠村养鹤。陆逊后裔陆机、陆抗及以后的许多名人雅士经常吟诗作赋赞美之,鹤沙之名不胫而走。北宋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说“鹤唯鹤窠村所出为得地,余皆凡格”。宋代起官员望族到下沙定居者渐多。北宋靖康年间进士王迪禧栖隐于此。南宋开庆年间丞相吴潜曾侍父读书月潭河。元至元两浙都转盐运使瞿霆发定居于此,曾建瞿氏园,占地20 顷,明弘治《上海志》载“浙西园林之盛,惟下沙瞿氏最古”。明天顺年间进士谈伦出生于鹤坡里。儒风兴旺,人才辈出。清末民初的外交家刘式训、现代著名翻译家傅雷和旅行家潘德明享誉国内外。

行政地标

航头镇人民政府

航头镇人民政府位于航头路1528弄18号。

经济地标

大麦湾工业区

大麦湾工业区位于沪南公路与康沈公路附近,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1999年正式启动,产业导向以发展新型建材业为核心,附加值水平较高和劳动就业能力较强的电子电器、装备配件、汽车配件加工业,建设集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研发服务、出口加工、教育培训五大功能于一体。

民生地标

东方夏威夷

东方夏威夷位于沪南公路主干道,总规划面积800亩,为单体别墅社区。

鹤沙航城

鹤沙航城为浦东四个大型居住区基地之一,规划用地5.03平方公里,住宅建筑面积305万平方米,规划套数39083套。

牌楼新农村

牌楼新农村地处航头镇西北部,2008年6月,航头镇政府组建村庄改造现场推进小组,落实牌楼村的村庄改造和世博演绎基地建设。经过近十年的打造,绿色低碳的农村生态已经成为牌楼村的一块金字招牌。

苏航生活广场

苏航生活广场位于沪南公路航头路路口,是集合了餐饮、购物、娱乐等功能的大型休闲购物广场。

新区法治公园

新区法治公园是上海市首个法治主题园,占地160余亩,设有法治主题标志区、法治文艺演示区、法治长廊展示区、法治游戏区和法治思想教育区5大特色区域,是浦东新区市民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制宣传教育新阵地,传播和弘扬法治文化的综合性平台和推进“法治浦东”建设的重要实践基地。2012年12月8日建成开园。

文化地标

永济桥

永济桥,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已有300多年历史,单孔拱桥,2010年10月12日公布为浦东新区文物保护单位。传说中的古镇“鹤沙八景”之一——虹桥夜月,即指此桥。

信息来源:浦东档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航头中心镇现代商贸服务业的发展规划(草案)
浦东/下沙老街
南汇新场古镇
上海南汇地区老地名(鹤沙,鹤灘)
【原创】新年闲逛新场古镇(上)
新场古镇(石板老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