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吕氏忠孝列传23
23[八]西秦:主乞伏国仁,原是符坚大將军,陇西鲜卑人。公元383年被符坚派往陇西平叛,后符坚被后秦姚兴所杀,公元385年乞伏国仁建立西秦政权,以勇士城作国都。传至后主乞伏慕未,因滥杀引起部众不满,纷纷叛离。南安万余羌人又起来反抗,苐二年(431)夏主赫连定趁机派兵围攻南安,时城内粮食已吃光,文臣武將越城降夏,乞伏慕未无纳,只得一起出城降夏。经三世、易四帝,历时四十七年。其帝世系为:
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385/387)
髙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后主乞伏暮未
(388/411) (412/427) (428/431)
[九] 前凉: 昭王张寔,原是晋愍帝凉州刺史,由于逺离中原,早已成一亇独立王国。公元314年称帝,传至后主张天賜,整天沉溺於酒色之中,连按时看望毌亲都忘掉,更谈不上理政。公元376年七月,前秦步兵、骑兵三十万,大举伐前凉,城内发生叛乱,在内外受挾下,张天賜只好向前秦投降。前凉经四世、易八帝,历六十二年亡。其帝世系为:
四平公张轨----昭王张寔----文王公张骏------桓王张重华----哀公张耀灵
(314/319) (329/345) (346/353) (353/354)
成王张茂(320/329) 前主威王张祚(354/)
(张淲)-------冲公张立靓
(355/363)
后主张天赐(363/376)
[十] 后凉:吕光,原是符坚的鹰楊將軍,受命西征。符坚死,吕光於公元386年在姑藏(今甘肃武威)称王,国号后凉。传至后主建康公呂隆,为建立自己威名,杀了很多有名望之人,使得人人自危,生产遭破坏,百姓无法生存。造成姑藏城内出現人吃人的悲情!這时后凉又外受后秦姚兴兵攻,內遭乱寇侵犯,吕隆在众臣规劝下,只得委曲求全,於
403年归降后秦姚兴。后凉经二世、易四帝,历时十八年而亡。
吕婆楼-----太祖懿武帝 吕光-------隐王吕昭(399\)
(386/399) 灵帝吕纂(399/401)
(吕宝)-----后主建康公吕隆(401/403)
[十一]南凉:秃发乌孤,系鲜卑人,本早想夺囬凉州,恢复祖先大业。公元397年正月同吕光分道楊鑣,建立凉政权,自称大单于,西平王,史称南凉。传至景王时,正是后秦顶盛时期,但景王很狡猾,为讨好后秦,於公元406年六月派人向姚兴送去马匹和羊,並去掉年号,向姚兴称臣,被姚兴封为凉州刺史。秃发乌孤很有心计,公元408年,在得到姑藏后,重新称凉王。公元414年被北凉所败,南凉经三帝,前后历时十九年。其帝世系为;
烈祖武王发乌孤(397/399)
康王利鹿孤(400/402)
景王秃发传擅(402/414)
[十二]北凉:凉王段业,原是亇卜筮迷信巫人,阴差陽錯,在公元397年,段业被推上了凉州牧。公元399年改称凉王,都张掖,史称北凉。公元401年段业中了尙书左丞沮渠蒙逊(鲜卑族人)的奸计被杀害,沮渠蒙逊自称凉州牧,同时兵逼南凉景王,迁都乐都。沮渠蒙逊得了南凉国都姑臧(今甘肃武威)后,传至酒泉王沮渠无讳时,公元439年北魏元帝拓跋焘攻战姑臧,夺取乐都。公元444年,酒泉王病故,河西王继位,被魏將杀死,北凉灭亡。历时四十三年、易五帝而亡。其帝世系为:
凉王段业---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遜---哀王沮渠牧犍(433/439)
(397/400) (401/432) 酒泉王沮渠无讳(439/444)
河西王沮渠安周(444/)
[十三]西凉;王李暠,原是北凉都督,镇西將军。公元399年十一月北凉晋皇太守起兵反叛,推李暠为冠军大將军、凉公。公元400年正式建立西凉政权,传位至冠军侯李眴(420),被北凉兵逼敦煌,苐二年北凉沮渠蒙逊亲临围城,在敦煌城外筑堤,用水灌城,李眴見状要求投降。待將士出城后,李眴自杀。西凉经二世、易三帝,历时二十二年亡。其帝世系为;
太祖武昭王李暠---后主李歆(417/420)
(400/416) 冠军侯李眴(420/421)
[十四]西夏:夏主赫连勃勃原是匈奴人,为逃避北魏拓跋焘的骑兵追击,投靠后秦姚兴,被封为安北將军,驻守朔方。公元407年,赫连勃勃在大城扣留了当地向姚兴进贡的马队,並改编了他们的部队,自称大夏天王,大单于。传至后主赫连定,公元431年六月被魏灭,赫连定当了俘虏,被送到北魏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至此西夏国经二世、易三帝,历时二十五年亡。其帝世系为:
世祖武烈帝赫连勃勃------废主秦王赫连昌(425/427)
(407/424) 后主康王赫连定(427/431)
南朝
宋:宋主刘裕,史书称其为汉髙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之后,是东晋“楚帝”桓玄將领,很受器重。刘裕表面对桓氏忠心耿耿,暗地却紧张策活举旗倒桓。公元403年三月,刘裕在京口起兵,405年四月在峰洲(今湖北卾城县)击败桓玄。苐二年迎东晋白痴皇帝司马德宗返回建康(今南京市)重登帝位,从此刘裕掌了東晋大权。他力行平定江南,攻伐北地,煎除异己,扫清障碍。公元420年刘裕废東晋皇帝司马徳文,自已称帝,国号宋,都建康。传至末代顺帝刘准时,因受前几代继者同室操戈,兄弟阅墙,父子相残,荒涎无道,作威作福,慌怠朝政,实权已落于宦官之手。公元479年被太尉肖道成篡位。宋自刘裕始,传四世、易九帝,历时六十年亡。其帝世系为:
髙祖武帝 刘裕(420/422)
刘恪-----少帝营陽王刘义符(422,5/424,6)
太祖文帝刘义隆-----太子刘邵(453/)
(424/452) 世祖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
(453/464) (465/)
太宗明帝刘彧---后废帝刘昱
(465/472) (473/476)
顺帝刘准
(477/479)
齐:齐主肖道成篡宋,改國号为齐,史称北齐,都建康。他废旧立新,改革呆宋时暴政,限制诸王部分特权,谨慎守政,力戒前车,融睦亲情。但新帝不问政亊,只图饮酒作乐。传至和帝肖宝融时,已由相国肖衍专权。公元502年四月和帝東归,肖衍派人迎至姑孰(今安徽当涂),逼肖宝融下诏禅位,和帝自杀,大司马肖衍篡位成功。北齐历时二十四年,经四世、易七帝。其帝位世系为:
太祖髙帝 肖道成-----世祖武帝肖赜-----文惠太子-----废帝郁林王肖昭业
(479/482) (483/493) (493/494)
废帝海陵王肖昭文
(494/仅四个月)
(肖道生)--髙祖明帝肖鸾-----废帝东昏侯肖宝巻(499/450)
(493/498) 和帝肖宝融(501/502)
梁:原齐大司马肖衍,趁齐统治集团内乱,於公元502年篡夺齐帝位,改国号梁。时逢出侯景之乱,篡位建汉,浩劫江南。公元552年大將王憎辨和陳霸先“白茅湾会盟”,杀死侯景,拥肖绎即位。公元555年九月,陳霸先杀死王憎辨,拥肖方智为帝。公元557年九月,敬帝被陳霸先迫宫禅位,梁朝亡。這时由西魏扶立的肖登在江陵即帝位,国号仍为梁,史称后梁。传至后主肖琮时,梁朝已形同隋朝一州,公元587年被随文帝楊坚所废。梁朝经五世、易七帝,历时八十六年而亡。其帝世系为:
髙祖武帝肖衍------太祖简文帝肖纲(550/551)
(502/550) 世祖孝文帝肖绎---敬帝肖方智
(552/555) (555/557)
肖统(后梁)-----宣帝肖登-----明帝肖岿-------肖琮
(558/562) (562/585) (585/587)
陳:公元557年陳霸先夺取梁政权,建立了陳朝,都建康。初为政宽简,但与王憎辨党羽不断攻杀,后又与北周发生冲突。传至后主陈叔宝时,长江以北皆已归於周。陳朝至此元气大伤,加之后主又是亇风流天子,诗酒残生。隋軍攻入建康,楊广命陳叔宝作书,招谕各地诸城守將,多於介甲,部分不从者,被隋军扫平。公元589年被随灭,陳叔宝做了俘虏,死於隋都洛陽。陳朝历时三十三年,经三世、易五帝。其帝世系;
高祖武帝陳覇先(557/559)
始兴王陳道潭------世祖文帝陳蒨------废帝临海王陳伯宗
(560/567) (567/568)
髙祖孝宣帝陳顼---后主长城煬公陳叔宝
(569/582) (583/589)
{北朝}
代:鲜卑人。游牧代北,東晋时称大漠。公元329年大翳槐担任酋长,为改善与后赵的关系,將胞弟什翼健派往后赵为人质。公元338年大翳槐病死,十九岁的什翼犍囬来即位,建立代国。因他长住长安,受中原汉族封建文化影响,在国内採取了封建措施,制订了仿汉政策,受到部落上下的拥护,相对稳定。公元376年符坚以二十万大军向代国多路进攻,這时,什翼犍体力渐衰,疾病缠身,继承人未定。什翼犍被内乱所害,至使代国亡。代是魏之前身,其帝世系为:
始祖元神帝拓跋力微-----文帝沙漠汗-----思帝弗-----太祖平帝郁律---
章帝悉鹿 代王穆帝猗卢---六修
平帝悼 猗色-------普根
昭帝禄官 惠帝贺褥
---烈帝翳塊 焬帝纥那
高祖拓跋什翼犍(代338/376)---(献明帝拓跋寔)
北魏:代之后,鲜卑人,拓跋珪立志复国,公元386年起兵髙柳(今山西陽髙县西北),公元396年称帝,改代为魏。倾向汉化,致力封建,与民休息,统一了中国北方,巩固根基。至公元534年孝武帝元修,为避髙欢攻击,逃至关中,投居于长安宇文泰。宇文泰只把元修当傀儡,故元修十分不满,终被宇文泰杀。另立元宝炬为帝,都長安,称西魏。原北魏丞相髙欢却拥立元善見为帝,迁都部城(今河南临漳),为東魏。至此北魏帝国分裂,東魏政权仅存一世,公元550年被高欢子高澄用毒酒杀害亡:西魏至恭帝(拓跋)元廓,公元557年被宇文护強迫让位於宇文觉,西魏亡。魏共历188年,(其中西魏22年東魏17年)经十世、易十八帝。其世系为:
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太宗明元帝拓跋嗣-----世祖元神帝拓跋焘----
(386/409) (409/423) (423/439)
---景穆帝拓跋晃-------髙宗文帝拓跋濬-------显祖献文帝拓跋弘------
(440/452) (452/465) (466/471)
---高祖孝文帝元宏------世宗宣武帝元恪-------肃宗孝明帝元诩
(471/499) (500/515) (516/528)
(西魏)(京兆王元瑜)------文帝元宝炬----废帝元欽(552/554)
(535/551) 恭帝元廓(554/557)
文献王元怿)--------文宣王亶)---(東)孝静帝元善見
广汉王元怀----------孝武帝元修 (534/550)
彭城王元勰---敬宗孝庄帝子攸(528/530)(532/534)
南安王元帧---長广王元晔(531/)
广陵王元羽---节闵帝元恭(531/532)
章武王元融---安定王元郎(532/)
北齐:文宣帝高洋,是北魏丞相髙欢次子。公元550年五月到了邺城,就派人去見孝静帝,要他尊循天意,仿效尧舜禅位。孝静帝含泪在制书上签字,高洋登基称帝,国号为齐。史称北齐。髙洋骁勇善战,威震四方,偃兵息武,四邻安定。大权统摄后,逐由勤勉,变为荒唐的暴君。传至高演,他勤政修己,大刀阔斧的整治,可惜短命。髙湛即位后,又仗杀臣下,危机四伏,弄的满朝不安。时逢黄河一带结冰,北周大军直逼北齐晋陽,公元565年四月,贪生怕死的髙湛禅位给儿子高纬,成为北齐苐一个太上皇。后主髙纬是亇吃喝玩乐的无愁天子、奢靡昏君、東躲西藏的逃亡之君。北周武帝亲率大军向北齐进攻,髙纬为推缷亡国之责,急忙把皇位让给幼主髙恆,髙恆又把皇位禅让给大丞相高谐。可是髙恆的制书沒能送到髙谐手中,而落到了北周武帝之手。公元577年正月,齐主只得逃往青州,但还是做了北周俘虏。北齐自髙欢废東魏始,至幼主亡国,历时二十八年,经三世、易六帝。其帝世系为:
髙祖神武帝高欢-------文襄帝髙澄
显祖攵宣帝髙洋---废帝济南王高殷
(550/559) (559/600)
肖宗孝昭帝髙演(560/561)
世祖武成帝髙湛---后主温公高纬---幼主髙恆
(561/565) (565/576) (576/577)
北周:公元557年正月,周主宇文觉(鲜卑人)在長安即帝位,改国号为周,史称北周。但实权掌握在太宰宇文护手中,公元563年十月,宇文护被武帝宇文邕杀。经武帝精治,北周政势国力日增,而北齐却已是政治昏暗,皇帝大臣只顾欢淫,不理朝政,国家政势江河日下。公元575年七月,武帝下诏伐齐,公元577年俘了齐主,灭齐国,北周统一中国北方。传至宣帝宇文赟,是一个屡教不改的浪荡公子,倒行逆施,淫逸荒唐。因纵欲过度,身体极虚,不堪折腾,一命呜呼。公元579年正月,七岁的宇文阐即位,是静帝。小皇帝无法理政,众大臣联名推举宣帝国丈楊坚为大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亊、辅佐静帝。楊坚掌政后,迅速改组中央机抅,让世子楊勇任洛州总管兼东京小家宰,加强控制。随着楊坚权力的巩固,公元581年二月,静帝宇文阐被廹让位给楊坚。三个月后,宇文阐被楊坚杀死。北周自宇文觉灭西魏,至静帝被楊坚取代,共历二十五年,经三世、易五帝亡。其帝世系为:
太祖文帝于文泰------孝文帝于文觉(557/)
世宗明帝宇文毓(557/560)
髙祖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赟-----静帝宇文阐
(561/578) (578/579) (579/581)
【吕氏第四十八世】
吕 柱:翻公子,袭爵万年亭侯, 居蒲州。魏进仕,任魏东平太守,袭万年亭侯,封齐国公,赐建齐庙。生子名奕。
吕行钧:鹄公子,字寿甫,居东平。后魏纪東平太守,娶冯氏,生二子讳推、拾。
吕纂:凉王光庶子,据《晋书》:字章诸。从小善使弓马,好鹰犬,不好读书,唯结交公侯为耳。从军奔上邦,转至姑臧,拜为武奋中郎將,封太原公。父光死后不久,与弟弘密谋篡政,逼弟凉王昭自杀,於永康元年(公元399)僭立天王位,命弟弘为大都督、大司马,谥昭为隠王。纂即位后,游田无度,荒耽酒色,昏虐自任,常与左右猎于坑涧。不听众臣言谏,出兵南凉,结果被禿发褥擅打败,后又去袭击北凉的张掖。时因建康都城反被南凉威胁,只得含恨撤兵。公元401年因堂弟超擅自出兵鲜卑思盘,纂对超破口大骂:“你依仗武功髙超,不听我的命令,恨不得一刀杀了你!”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超十分惧怕。一日旁晚时分,趁纂在禁中游玩时被超刺杀。纂在位三年,谥为灵皇帝。
吕弘:凉王吕光庶子,略阳氐人。据《中国人名大辞典》称:初,凉王光欲立弘为太子,但发现嫡子昭尚在仇池(今甘肃成县西),乃止,故弘甚憾恨弟昭。凉王光死后,由昭继位,弘密告兄纂说:“先帝登遐,主上阁弱,兄摄总內外,威恩遐迩,辄欲逺追,废昌邑之义,以兄为中宗如何?”纂本有野心,二人连夜攻凉王昭,逼昭自杀。但纂惮弘兵强,故推让弘即位,而弘又故意推让说;“自昭弟而成大统,众心不顺,大兄長且贤,威名震于二賊,宜速接大位,以安家园。”纂顺舟即位。但弘奸窄量少,心思自己功髙崇重,恐日后不被纂所容,逐起兵东苑,攻打吕纂。然纂对弘本深虑忌之,早有防备,兄弟反目成仇,结果弘败,被执於大獄。纂还大发狠心,纵兵大抢大掳,以東苑妇女赏军,连弘妻、子女儿也不放过,被凌辱,陷落为小人之婢妾。
吕 昭:凉王光嫡子,字永业,立为太子。据《中国人名大辝典》称:凉王呂光薨, 昭即天王位,遵父嘱,以兄吕纂为太尉,兄吕弘为司徒。初,昭惧庶兄吕纂所摄,实不願即天王位。故父王死秘不发丧,意欲让位。昭对纂说:“兄劲髙年长,宜成大统,願兄勿疑”。纂却故意不许说:“臣虽年长,陛下是国家冢嫡,何形和爱而乱大伦”。但堂弟超却十分清楚,想纂已统戌积年,威震内外,父丧不哀,步髙视远,观其举止乱常,恐情有大变。悄悄对昭说:“宜早除去(指纂),以安社禝。”昭却说:“先帝顾命,意有在耳,兄弟至親,岂可此乎?吾弱年而荷大任,方赖二兄,以宁国家。纵其图我,我视死如归,终不忍有此意!卿慎勿过言。”吕超劝说:“吕纂威名素盛,安忍无亲,今不图之,后心噬矣!”昭说:“吾每惗袁尙兄弟,未曾不痛心,亡寢食,宁坐而死,岂忍行之。超感叹说:“知轨其神,陛下临机不断,臣见大亊去矣!”果然,呂昭在位不到一年,就被纂、弘二人篡位谋害。
吕隆:凉王光弟宝公子,字永基,略阳人。《晋书》称:隆美姿貌,善骑射,凉王时拜北部护军,吕超杀吕纂后被拥为天王。初,隆忧露难色。超说:“今犹乘龙上天,岂可河中下品’’。隆无奈,於安帝元年(402)继天王位,追尊父亲宝为文皇帝,封超为辅国大將军,安定公。隆即位后,为立威信,多杀豪望,造成內外嚣逊,使的人人不自固,多谋外叛。豪望唱动群心,放言欲杀隆。时外受后秦、南凉战火侵扰,国都姑臧已饥荒严重,谷价已踊贵至一斗值钱五千文。致使城门紧闭,路行人绝,乞讨或夷奴者日增至百,锇死者十余万人,积尸盈予路。群臣力奏与姚兴主和通好,初隆不许说:“吾虽常人,属当國家之重,不能嗣守成基,安保社稷,以太祖之业委於人,何面目去见先帝于地下?”超劝说:“应龙以属神为令,大人以知机为美,今连兵积岁,恣储内尽,外遇强寇,百姓嗷然无糊口之寄。陛下宜思权大纲,区区常虑,茍卜世有期不在和好,若天命去矣!宗族可全。”隆审视景,自感已是山穷水尽之地步,无奈从之。然率子孙昶告吕光庙:“先王位运神畧,开建西夏,德彼苍苍,威振遐裔,枝嗣姑臧,迭相嚣戗,二虏交逼,將归东京,谨向陛下奉决于此!”神鼎三年(403)八月,跟随东迁长安者竟一万多户。隆生一子名讳备。
吕超:凉王光弟宝公子。据《中国人名大辞典》载:小字胡奴,居略阳。他智足多谋,有胆畧,善判断,重社禝。堂兄纂曾夸“超实忠臣,义勇可嘉一”。超能说会道,处亊磊落,敢作敢为,戳杀纂后曾立书告示:“吕纂违先帝之命,杀害太子,荒耽酒猎,昵近小人,陷害忠良,以百姓为草芥,今香禾太守超,以骨肉之亲,惧社稷之颠覆,已將他除之矣!上以安社稷,下为太子报仇,凡我士庶同慈体庆,晓的堂堂正正”。初,同族巴西公吕他、陇西公吕纬,视隆、超为弑逆,欲共击之。超闻,即登城告他叔说:“纂信谗言,灭杀兄弟,超因惧社稷复亡,只得以身命之劫,故出万死之棋,实为国家唱义。叔父当以涼之。”对陇西公纬叔说:“纂残国破家,诛戮兄弟,隆、超之举,实天人之心,隆、超虽不达藏,终不以孽代宗,更无图之望也!願叔勿疑。”字字通达,句句在理,说的二叔无话可责,並结盟。超归顺后秦后,因秦王不仁,,借“子弼”谋反案连,被姚泓刀锯其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一共有多少位皇帝?
三国,两晋,南北朝
北周皇帝列表及皇后 后周皇帝列表及简介,后周的皇帝表以及后代表
中国历代皇后大全
北朝:中国南北朝时期存在于北方五个朝代的总称
中国皇帝寿命列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