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桐乡吕氏(三)

2015-08-12 13:31
《桐乡世家》:崇德吕氏
上接《桐乡吕氏》(二)。
吕清泉墓志 王宝铨
清泉吕君,余故人也。其子序镛从余游,丰于才而夭于年,恸哭丧明。其孙在廷,遗孤子也,十岁能诗,未弱冠撷芹。日者手一稿,踵而言曰:“吾将葬吾大父,未有墓志敢请。自维学陋不成文,谢之无以慰故人于地下。”乃叙而志之,按:君讳延龄,字正颐,号清泉,世为崇德士族,望溪明经次子,嗣戒三茂才后。性严正,笃志孝友,补邑诸生,杜门数十年,通经史,又精岐黄术。尝寓盐官之后洋,谓人曰:“祖宗庐墓均在石门,不能忘怀。”咸丰己未,不戒于火,又遘粤乱,流离迁徙,备极困顿,改习韩康,业以自给。时,四叔月轩、九叔秋槎相继逝世,七叔思齐又殉国难,公于乱离之时,丧葬一一如礼。迨同治壬戌,乱稍平復,归石门里第。事母以孝闻,课子侄读书,孜孜无倦意。凡里有纷争者,辄为之排解,有鲁连高风,人咸德之。乙丑之岁,国政肃清,立局筹捐,公踊跃输,将以襄理功高,钦恩乡进士。晚年绝意进取,悬壶济世,遇贫病不责酬,活人伙矣,海宁高孝廉济川赠以“名士名医”之额。着有《杏林粹言》。卒于光绪癸巳十二月二十六日,寿六十有四。元配海昌章氏,继娶沉氏。长子序镛,邑庠生;次庠镛,增广生;次庆镛,业商。孙三:在廷,县诸生;在方、在明,均幼读。以光绪壬寅十二月日葬于肇昌乡宋家浜之原。同邑王宝铨志其墓。
(注:本文来自携李文系稿,桐乡沈惠金先生提供。吕延龄,三十五世,崇德富兜派二十二世吕熙的后裔。)
筑城记 吕希周
崇德古主要区,故无城。胜国之季,尝一创筑,高皇帝混一华夏,薄海内外,罔不宁谧,无所事城。洪武十有九年,倭夷倡乱,遣信国侯汤和经理海上,遂撤崇城,城乍浦。然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崇南百里为浙江省,北百里为嘉兴府,崇介于其间,拟之前代,尤为冲要。嘉靖壬子岁,倭夷犯我海徼,深入内陆,蹂躏无忌。当道诸公,以崇翊省控府,非城不可,乃中丞王公下议。维时守吾府者,唐岩刘公,以海寇数犯嘉兴,内安外攘,出奇制敌,府固以城为赖,诸邑无城,其谁与守。岁在甲寅,议新筑崇德、桐乡、平湖、嘉善四城,一时并举,尤介注于崇。崇城旧址,悉为民居,汹汹称不便,城址数易不能定。唐岩公亲莅邑中,观形势,集士民,而谕之曰:“尔城旧址,水陆辐辏,生齿蕃庶,为安宅久矣。夫筑城卫民,民居尽毁,城成孰居之。”自是恢廓城制,凡里中要会之处,环城而囊括焉。北多幽旷,乃城于旧址,遂定。又以天目之山,苕水发源,从西南数百里,流入崇德之阳。旧南门乃在东偏,公迁于中,迎山水以纳王气。爰命邑大夫蔡侯董其役。城未及完,乙卯正月初六日,倭寇觇知,突如其来,大罹惨酷,蔡侯以罪去。公临城为之潸然。虔饬新度,乃属事于二守瀛峰张公,浃月而楼橹雉堞完且备矣。丙辰岁立斋,崔侯自长垣调崇。侯涤篆,首务防御,凡城工创始,楼雉有未齐壹,火器有未铸造者,夙暮从事。夏四月,海寇拥众,从金山越乍浦,经海盐入园花,抵长安,欲循故道来寇崇,犯浙省,取道犯留都。时总督司马胡公,设险制胜,随地为备。在嘉业已属公筑敌台六座,防寇北犯,贼不复窥伺北路;在崇则已捐赀筑敌台二座,于南门三里桥,以防寇犯南路;贼望见不敢近,昏回长安,走趋硖石,以围桐乡,而崇城独安堵如故。崇民遡城伊始,庆城保终,乃吁天而祝曰:“遐哉刘公之泽也,今而后福弗替矣!”于是崔侯造吕子曰:“崇城隆隆,维公之功;崇有安宅,维公之泽。请树丰碑于南门左方,纪元功焉!维是作记,以昭示无极,盍重图之。”于是吕子曰:“崇之乡校,尝有咏谣矣;崇无城,贼入境也如无人;崇有城而不守,民随侯而出走;崇有城有守,乂安乃久。”观于咏谣,而我公、我侯口碑具在矣。矧余又尝考有周中兴之盛,城彼东方,命仲山甫,赋政于外,平淮南之夷,召虎疆理,旬宣徐方绎骚,南仲专此南国,是天生圣王,不贵无警,所宝惟在贤哲先后御侮尔。今皇上圣神文武,允迈宣王,区区倭奴之变,不迨夷徐俶扰天纪,以干天罚。乃我刘公,修仲山甫、召虎、南仲之职,祗今海寇荡平,残孽俘馘殆尽,东南宁谧如故,圣朝亿万年无疆大厯服,当永永泰平,则丰碑所树,岂特如甘棠已哉!
重修县学记 吕希周
崇德县儒学,明兴创立于运河之东,东转而南为学面河,又转而北为学左河。旧有南池,近年浚池,通河广可,南北三十丈,东西五十丈,清且涟漪,颇称学宫泮水。维是学宫,则寝殿暨两庑,久不修葺,倾者支、圮者夷,垣墉颓坏,丹雘垩没,甚者鞠为茂草矣。其名宦、乡贤二祠,建于正德间,在学之东,偏各一隅。其启圣公祠,建于嘉靖间,在明纶堂桂山后,殊不称祀典。迨嘉靖乙丑,邑侯南阳朱公,以名进士起家,丙寅授崇德令,至则谒庙,即愀然改容曰:“兴学乃有司,首务岂应敝。”至此极也,慨然欲庀工焉,而时绌不可举赢。至丁卯,公乃捐俸若干两,为士民先,殿庑上下,支者植、圮者起,颓而垩者凭凭而焕焕矣。继以罹讼之夫,邮罚不丽于事,而罪可赎者,折其中输工食焉。内自明纶堂东西创修德、讲学两斋,又创东西志伊、学颜两门。外自正门至两翼,翕然增新,无復旧敝。于是,移名宦祠于左庑南戟门之左,移乡贤祠于右庑南戟门之右。二祠对峙,岁时奠享,因以展礼,以风今之。从政者及士之产于斯者,公自为记,以系没世不忘,以树风声于无穷矣。其启圣公祠,向筑殿堂之后,足迹罕。厯公以子虽齐圣,不可以先父迁于学宫。巽山之内,使若宣圣,家庙然立于寝殿东南,以正左右之礼,礼乐,鬼神允协而安。公之记,列之贞珉者,足以垂不朽矣,希周復何言哉。第有司祗率应故事,间有知教化之本,不过檄申当道,以张首务之誉,以沽造就之恩,请发官帑尔。盖希周自束发从文学,弟子员游庠序,以及宦游朝庙之上,今倦游适于荒野。六十年间,未始得觏一人捐俸,亟图亲国学犹家塾,如我南阳公者也。于是署教谕事方君,惟一陈君,仕葛君文献借弟子金,可教辈相与请记。于予希周不敏,是用纪其实,以刊之学宫,使崇人凡在庠序者永志不忘。若夫政教洋溢,光于上下,自有腾之荐,剡播之声,诗者在兹不赘。
(注:上两文,来自光绪《石门县志》)
赡学田记 姚汝舟
吕大夫东汇之为诸生,慷慨务奇节,慕义无穷,通宾客有无缓急,锐身为筹筴,尽如所急,不责必酬,羞拘学抱挟铢两,秦越若所驩,交至不与伍立。时论旁籍无间知不知,尽知大夫有古豪士风,大夫既通贵,典衡选进退天下士,其倾心急人若摈鄙,所为拘曲人,如其为诸生时,于是诸尝为大夫摈鄙者,相与襟孹振暴其短,卒沮大夫。大夫既中馋家居,益欲以义相高,破产养士,大夫乐也。有为大夫计所,不继大夫外相,然信心终薄其人,遭岁连绌,齐民无藏,盖士或不得安意。卒业大夫召其子、太学生端甫,曰:“嗟乎,小子礼生于有废于无,吾始蒙世业弛于樵,贩市魁得专肄习,以能有成功起家文学。今诸生得无有困窘,征会烦费几至易业者乎。自吾为诸生,料量学宫进醵宴享,岁费可四十金率征之诸生,诸生病无羡赀,转贷求给,往往而是夫。布衣任侠,亦足声施,况被服礼义,籍于有主之伦着。若为我履亩,割腴亩而计之,可得百有二十,敛其租可得四十钟,移书学师籍其入,附着令甲,什二给常赋,什八以供进醵宴享,以其奇赢,赡诸生丧祭冠婚之不能备礼者。”端甫度其田数,以输学宫。童谕承佑以闻督学孔大夫,相与造大夫礼旌之,大夫恭让弗有居。数岁,学谕李子蓁与训导蓝子尧则、训导张子承恩,后先至□籍,惧不勒石载,文献无所稽,覆贪墨机利之徒得以□恣,并兼侵蠧湮灭。大夫贤谋之,诸生属姚子记其事。姚子曰:“余及并大夫业,诸生熟察大夫论议,上名下□,□患振匮,义形于内,无难虚贮,其意固已远矣。”然大夫虽瑕舋,不得尽意,犹能席余烈养士,乐学同行于晏范,而余从大夫后无尺寸,不足于自通,附行德于大夫,何能强颜论着大夫之义,然其私心慕义犹夫大夫,不得不综其终始,嗟乎!充大夫之义,往古豪士何以加哉。(注:此文原载《石门县志》。“□”是看不清的字。)
桐乡县儒学记 吕希周
桐乡县儒学圮,弟子员无专业,所即业亦罔群罔摩,机运弗昌,以故士多困阨。读书明理,道自淑而止耳,策名树勲为宪,当世身繋社稷重轻,当世大夫士望而裒焉者实鲜,兹固士之所遭夫,亦作人者寡鼓舞之机焉耳。余緫角时,尝偕桐人士集业,督学府上下其议奇而伟者,不下十数人,及于今,徃徃不中第以老,今制不由第终,不得殚其道于世,岂桐人士不可殚道于世,欤将机运尼之也。此余第,经桐乡谒夫子之庙而展礼焉,乃蒿黎交文,豕羊儦儦,堂欹而颓,舍蚀而摧,饩庖之属,倾侧离披,维庙貌仅存,亦缺荣委级矣。始喟然而叹曰:嗟乎,何至是哉!盖机塞者、运厄弗昌者,弗兴其势然也。问其由,曰县官詟劳,曰恇费,又曰諐之者以为利,三说胶胶,而学弗缮弗完矣夫。学以养士,士以翼世,世以士平,士以学成,是故古之人誉髦斯士必学焉。先群而居之,观而摩之,而又区、而规之、而程之,从而殿冣之夫,惟殿冣行而志专,志专而业精,业精而道凝,道凝而奋庸,其斯为体用之学,学且弗为之所士奚焉,赖夫士弗士、世弗世矣。自创学以来,未之能改也,于戏悲夫!县官非自士,奚以士人非命世,又奚裨于世。桐之学无惑乎,缮完弗时也,虽然机譬则射也,壳而审固,省括而后释,罔不中,于度运犹水也。平坎则盈,盈则流,浩浩然下也,其谁能坎之?桐人士持满而既溢矣,中度哉,出坎哉,于是有渖溪侯令桐乡侯,至县首礼学,闵然曰:学宜尔尔也,士宜尔尔也。咎在县官,我实倡之,于是博士钱子、陈子偕弟子员相顾而喜,勃有生色。乃相率而进曰:是学也,圮也故矣,兴在兹哉!侯曰:诺夫詟劳者已劳之,恇费者已费之,諐以为利者已利之夫,苟皆已也。其谁能与,我能皆不自已,其谁以为已,且闻之乡校毁侨麑裘,诮孔民之不可虑始也,道谋之不溃于成也。乃毅然蔵材庀功,易新撤腐,财靡帑捐,役匪农妨,凢阅月而迄工。自廊而堂、而舍、而饩庖戺、而罳垩、而丹、而垣、而隅,罔不秩秩。迨阁以尊经,旧所未备,亦鼎鼎然立矣。于是桐学弟子员咸乐有所,又相顾而励曰:侯兴学矣,士自今不患不奋,而患道弗凝、业弗精、志弗专,其有不兴于学者,非夫也,矧名以为士。侯闻曰:士殆知趋已也,拔其俊良,相群而摩焉,异区而规焉,日程其能,月行殿冣焉。士果彬彬然起矣,学博士乃谂诸弟子员,曰:桐学故残而今奂,桐之士故坠而今起,今桐固故桐也,而恢恢异观,匪侯畴有今日耶!乃佥谋代石树碑,以志弗谖,托不朽于吕子,曰:古称树德务滋,侯滋于桐哉!诗曰: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学博士弟子员咸则效矣夫,则效斯、贻贻斯、求滋斯、硕硕斯,彰永所以考政,彰所以考士,弗永政庞,弗彰士耻。尔侯弗庞,尔士弗耻,斯永斯彰桐之学,耿耿有丕光。今侯在桐糜檗斧氷,仁惠而德凝,滋于桐者不啻若学,所志嘉乃康迹,大书者未艾,余知足以征永矣。德彰维彰不耻,入耻士也之哉。于是,学博士弟子员辑言于贞石,以昭来者。侯朱氏,名尚质,河间人。(注:本文来自万历《嘉兴府志》。)
与崇德吕氏相关的坊表(摘自光绪《石门县志》)
“登云坊”:【洪志】在县西,为举人吕珍立。今废。(注:吕珍出自何派及世次?目前未知,有待考证。吕珍,明正统甲子科,上海训导。)
“世美坊”:【洪志】在县西,为举人吕翱立。今废。(注:吕翱,明景泰癸酉科,死於火。吕珍子。)
“锦衣坊”:【洪志】在县西,为锦衣卫千户吕榶立。今废。 (注:吕榶,系长兴侍郎院北府迁崇德派,二十八世。)
“金榜同升”:为成化丙戌进士潘蕃、嘉靖丙戌进士吕希周立。今废。(注:吕希周,系新昌孝字迁崇德派邱汇长支二十七世。)
“天曹共履”:为吏部郎中姚文、吕希周立。久燬。
“父子天官”:【袁府志】为封吏部郎中吕纶、吏部文选司吕希周立。今废。(注:吕纶,吕希周父。)
“文武奕美”:【邝志】为锦衣千户吕淇、吕榶,百户吕爊、状仆寺丞吕焕、亚魁吕炯立。今废。(注:吕淇,二十七世。吕榶,吕淇长子。吕爊,吕榶子。吕焕、吕炯,二十九世。皆长兴侍郎院北府迁崇德派。)
桐乡与吕氏相关的文物古迹
吕晚村纪念亭:

崇福横街名人辈出,然而,出了横街,还有一位人物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正义凛然、高风亮节、博学多才……都是他一生的修饰词,他就是吕留良。
吕留良(1629—1683),崇德(今崇福镇)人,生于封建仕宦家庭,字庄生,又名光轮,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翁老人、南阳布衣、吕医山人。自幼聪慧过人,8岁能赋诗作文。15岁时,明王朝覆亡,从此他走上了抗清之路,散万金之家以结客,往来湖山之间,跋山涉水,尝尽艰苦。为表忠贞之志,暮年之时,他落发为僧。
正因吕留良的民族气节,民国22年,崇德县政府在中山公园桂山南麓建吕晚村纪念亭,亭呈六角,青石制作,飞檐翘角,端庄肃穆。石亭坐北朝南,亭额刻“重见天日”四字,两旁石柱有“正气常存,先生不死;余风犹在,民族之光”的古铜色底绿字木联。亭中立有石碑,正面为蔡元培所题的“先贤吕晚村先生纪念碑”,背面是当时县长毛皋坤撰写的《吕晚村先生将事略》。
不过,吕晚村纪念亭曾毁于“文革”初期,直到1985年,在崇德阀门厂地下挖得“先贤吕晚村先生纪念碑”石,崇福镇人民政府才重建纪念碑亭,并扩大为吕园,1988年冬建成。1992年,因修建崇德东路,迁吕园于文璧巽塔之南。
由于吕留良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令许多文人慕名品鉴、研究。只是其著述多数被毁,仅有《吕晚村先生文集》、《东庄诗存》、《宋诗钞》等作品传世。
吕留良墓遗址:

吕留良墓遗址在今洲泉镇晚村村东长板桥北桥堍。
此地原为吕氏祖坟之一,吕留良卒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八月十三日,次年一月即葬于此。
雍正六年(1728),也即吕留良卒后四十五年,发生了湖南曾静一案,牵涉到吕留良。四年后案结,吕留良被定为“大逆”之罪,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七日,嘉兴知府奉旨,会同石门知县在东长板桥吕氏墓地,掘开吕留良墓穴,破棺戮尸示众。此后近二百年,吕留良墓地便无人过问。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满清王朝被推翻,吕案昭雪。民国元年(1912)十二月,由吕留良后裔吕在廷(号梵樵)等人发起,呈准当局,在东长板桥吕留良被戮尸处重建吕墓,墓前立有一碑,上书:先贤吕晚村先生之墓。墓地环境清幽,有九曲之水,傍一片白杨林。此后,地方人士常来墓地凭吊,洲泉文人沈庆曾有《吊晚村墓诗》,云:“白杨瑟瑟草芊芊,长板桥东泣杜鹃。荒冢不容留朽骨,沉冤何竟到重泉。行人有泪挥秋雨,翁仲无言卧晚烟。难得河山光复后,比干遗墓表崇阡”。
吕墓最终毁于“文革”中,现封土已毁,墓室尚存,从表面上看,已看不出任何标识,但墓侧长板桥桥址尚在,墓周的九曲之水虽因筑路建屋被截成数段,但仍依稀可辨。墓碑被当地百姓移至稍北的河埠作了石级,但因置于底层,深藏于水中,遇大旱之年方可看见。
(注:资料来自《桐乡新闻网》。)
吕园:
位于中山公园一隅的吕园,是后人为了纪念明末清初桐乡籍著名思想家吕留良而专门修建的。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吕留良是一位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人物。
进园首先要看的就是那块牡丹石。这被誉为崇德四大名石之一的牡丹石,系明代吕氏友芳园故物,此石仪态万方,雍容大度,确非凡物。晚清书家沈伯云曾为该石题诗,曰:“历尽沧桑劫,繁华似旧时,使君风雅客,慎莫费胭脂。”另外还有那些静默的石兽原是吕留良祖父母墓前的旧物,现在静静地守候在纪念亭旁。
吕晚村先生纪念亭呈四方形,内有民国22年(1933)所刻的纪念碑,上有教育界先驱蔡元培先生书“先贤吕晚村先生纪念碑”10个大字。亭额“吕晚村纪念亭”出自建筑学家陈从周之手。另外纪念亭石柱楹联由上海书法家冯骥题写。
此外,左右照壁镶嵌有四块石碑:桐乡籍画家鲍月景所绘的吕晚村披发像石刻(国学大师马一浮的篆额、书法家张宗祥的跋等),吕晚村祖父吕焕之墓碑,吕晚村母南城郡主之墓志碑,吕晚村祖母沈孺人之志碑。(注:吕晚村母南城郡主,有错,应是祖母。)

上图:远望吕园。(注:资料来自网页)
文壁巽塔:
在崇福镇中山公园内。明嘉靖年间通政使吕希周始建,原有坤、离、巽三塔,后仅存巽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巽塔亦倾坍,咸丰三年(1853)重修。(注:资料来自网页。)


吕希周墓:



吕希周墓:位于桐乡市屠甸镇西南的荣星村小六房自然村,乡人称之为“吕大坟”。是明代嘉靖年间吏部郎中、崇德人吕希周的坟墓。“吕大坟”高约12米,东西长约60米,南北宽约30米,是嘉兴境内最高最大的古墓。系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注:资料来自网页。)
桐乡吕氏字辈
长兴侍郎院北府迁崇德派字辈:
元、良、忠、懿、先、儒、惠、和、晋、升、观、泰、同、临、丰、豫。(注:吕留良,31世,良字辈。)
天福侍郎院新昌孝字余姚迁崇德派字辈排行:
炎、帝、神、农、裔,兴、周、勋、业、高,祖、德、培、深、本,孙、枝、发、远、条、簪、缨、垂、奕、禩,诗、礼、慕、贤、豪。治、心、惟、道,立、志、在、仁,丕、承、家、学,克、保、大、伦,佑、启、昌、祚,可、以、永、遵。
(注:这是新昌孝字余姚迁崇德、海宁派的字辈。共五十四字,自唐浙东道节度使吕延之(一世)起用。)
吕氏家训(新昌孝字余姚迁崇德、海宁派同)
父母不可不孝。诗曰:“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自三年怀抱,一闻啼哭,抚摩在手。稍长卽延师就学,凡饮食、衣服,教训鞠育,早暮无间,及至婚配,终无放心之日。而为子者,不顺乎亲,不率其教,眞逆子也。尚其承欢养志,求为显亲扬名而后可。
兄弟不可不爱。兄弟卽有,不是要看父母面,思及同胞二字,便不忍相争。父母没后,偶起一占便宜之念,或欺弟欺兄之语,卽如见父母,悚然自警,便不敢相欺。弟兄同心协力,则家业易成,外侮不至。
叔侄不可不顾。每见叔侄,各分尔我,贻笑旁观。果能事务代理,语言代答,外侮代解,一应门户事,不致彼此推诿,何等一心相顾,自然振起家风。
夫妇不可不协。日同飱、夜同衾,反目闘气,成何体面?儿女看何好样?僮仆有何敬畏?甚至坏器物、废纺织耕读,不若消融忍耐,和合成家之为得也。
妯娌不可不和。每见妯娌,一经相争,便致时为喧闹。隔壁呵犬骂婢,此卽关心接口,其夫各为其妻,以致弟兄参商,不为田财,空自忿争。语云:“夫为妻纲”,当各制其妻,化为一堂雍睦可也。
教子不可不读。祖宗世传儒业,士之子当恒。为士衣冠,何等雅饬,诗礼何等淸高。况子弟十五以前,无他事可习,不如专教读书。虽无骤显,久后必有振兴。
教妇不可不贤。凡娶妇而贤,固家门之幸。倘有不淑,则姑之待媳,夫之待妻,必日渐陶融。使逸者勤、费者俭,悍者顺、多言者谨,无礼者有规。姑为妇之仪型,夫为妇之视效。正家者,当从教妇始。
婚姻不可不择。嫁女不论聘礼,娶妇不论奁资,只择诗礼世德之家。女得佳婿、男得贤妇,足矣!
家业不可不守。祖父千辛万苦,挣得一分基业,子孙荡废,而不惜祖父千思万虑创得一分门(“门”内“眉”,即“楣”),子孙败坏而不耻。故富家子孙,须晓得祖父勤俭铢积寸累所致。为公子公孙,须晓得祖父读书锤心呕血所致,便知自守矣。
父母不可不葬。子孙安居寝室,而亲棺暴露,于心能无惶然乎?当求亲骨万古久安,不得草率从事,亦不得蹉跎岁月。
祭祀不可不诚。子孙朝夕饮食,俱先人所遗。止此岁时一祭,不思丰洁告虔,眞不敬不孝也。先人音容已杳,惟祭时一接,当尽如在之诚俨。若面对先人,不得虚文从祀。
居官不可不忠。凡大小爵禄,俱君(时代不同了,“君”应改为“国”)恩也。一受厥职,必思称职以报君(时代不同了,“君”应改为“国”)。淸操爱民、鞠躬尽瘁,皆忠君(时代不同了,“君”应改为“国”)也。倘贪污虐民、患得患失、以负厥职,必致身名俱败,贻玷祖父。尚其愼旃。
职业不可不专。士、农、工、商,各有所务。若佚游闲放,身心都无管束,必致习为不善。
用力不可不勤。男耕女织,必夙兴夜作,则布粟有余。父诵子读,必时习时敏,则学问可精。若偷安怠隋,则田蚕薄收,儒业无成。
用财不可不俭。起家之人,日用必俭,渐致赢余。一日省一分,则积少成多。一冬夏省衣服两许,一宴会省酒肴两许,则终身所省必多。若每日侈用,每事浮费,必致鬻房产不得食用而后已。
交友不可不严。往来俱正人,则得闻正言、得见正事。若卑謟奸诈之人往来,则诱之淫荡、佐其构闘,荡家丧身,大率由此。
官讼不可不禁。有飞殃牵累者,愈当隐忍推避。若忿激出头,则诬陷愈甚。切勿受贪昧、问官扛幇讼棍之害。卽有租债、逋负、田产争竞,当自理谕淸追。至于言语凌辱,不妨含忍,切勿轻发讼端。万不得已鸣官,有人讲解卽止,切勿终讼求胜。
人过不可不隐,只宜隐恶扬善。若称人之短、暴扬过失,不惟招人毒恨,抑且自损厚道。
言语不可不讷。居家不讷,卽兄弟、夫妇易致相争。处世不讷,卽交友、邻里,常招嫉怨。
精神不可不惜。人生如沟水易涸、灯油易干。一经纵欲消耗,小则疾病,大则丧身。
阴德不可不积。人有患难,卽思拯救之。人有饥饿,卽思济活之。遇有诬枉人者,为之表白。遇有筭计人者,为之解散。从一点不忍之心,随地行其方便。不求人知,阴功日积矣。
借贷不可不愼。不足时只宜苦守,不得轻为借贷,将田产典没他人。卽已有余,只可置产,切不可放债,或遭逋赖、或伤亲情。
完官粮不可不早。此是自己分内事,迟延有何便宜?一经拘拿,便口舌多费,并有见官不测。谚云:“若要宽,先了官。”最为要务。
御僮仆不可不恕。若幸得富贵,当戒戢奴仆。不使逞势敛怨,至于朝夕役使、或力作田亩、或负担追随,当惜其饥寒劳苦,毋輙加捶詈。若宽恕以御,自得效力归心。(时代不同了,“僮仆”、“奴仆”应改为“佣人”)
待邻里不可不宽。彼与我居相比,出入相见,解劝最易,生非亦易。若以意气相凌,彼虽一时含忍,而心怀嫌隙,急难决无相助,暗中必遭耸构。
敦宗族不可不亲。凡友谊数年,一变亲情,隔世卽疎。惟宗族,天地同休。虽住居遥隔,若一相遇,则为弟兄、为叔侄,契洽必异他人。况同邑往来无间,必多夹持扶助之益。
(注:本文来自康熙三十二年的《吕氏家谱》。这是崇德、海宁吕氏在明永乐、成化年间所著的家训,是为人处事的基本准则。至今约五百五十年,但家训的绝大部分内容,在当今社会仍然适用。本家训由二十五吕兰公所著,吕兰,字畹斋,故亦称“畹斋公家训”。)
崇德吕氏历次修纂宗谱概况
长兴侍郎院北府迁崇德派的历次修谱:
尚欠了解。目前据网上资料,仅知如下:
《吕氏宗谱》(残本),康熙五十一年 (1712)纂修,北京图书馆收藏。
《吕氏宗谱》两册,系清光绪二十一年七房九世仍孙庆升号善亭手抄本。(齐齐哈尔市图书馆李淑清文:……据此推测,此谱纂于吕氏子孙发配到宁古塔五十年后的乾隆四十二年(1778)至乾隆四十七年(1782)间,是吕氏子孙发配到宁古塔后第一次纂修的家谱。吕留良曾孙九房耀先(谱名赞先)为第二次续修家谱,同治三年(1864)三房六世玄孙惠林传抄。又叙后“光绪二十一年(1895)乙末冬十月七房九世仍孙名庆升又重抄”应为三修谱的传抄本。)
天福侍郎院新昌孝字余姚迁崇德派历次修谱:
据考证,吾族自定居崇德、海宁后,曾已四次修辑宗谱(富兜派尚不详):
第一谱:海昌吕氏旧谱(谱名不详,载崇德、海宁五支),明嘉靖年间修纂。系秀山公曾孙、二十五世伯通公,秀山公玄孙、二十六世鏊公等手订。现已无法找到旧谱,仅存嘉靖四十五年东城居士鏊公卧病谨述的“海昌吕氏旧谱序畧”一文,载于康熙谱。(无锡白沙圩吕氏宗谱中也有此序的一部分。)近期又找到崇德邱汇二十七世吕希周为此谱所撰的“浙西吕氏续谱序”一文,载于《〈檇李文系〉选辑·宗族》。
第二谱:《吕氏家谱》四册,清康熙三十二年(一六九三年,载崇德、海宁五支)济美堂家刻本,邬桥隆兴港支三十一世治平纂修。三十一世治定,三十二世心忠,敌塔三十世彪,吕衙巷三十一世旭,崇德邱汇三十一世梦得,三十二世金榜,后洋三十二世心尧等参与纂修。此谱亦已残缺,已有幸取得原谱的全部復件。
第三谱(一):崇德邱汇派的《吕氏宗谱》,清嘉庆十七年修纂。据吕希周后裔吕志杰告知:此谱为吕光尧所修,他家原有一册,在十几年前失于火灾。
第三谱(二):《吕氏宗谱》五卷六册,清嘉庆十八年(一八一三年)文献堂木刻本。系盛家桥南支三十五世敬承、耕余(敬忠),崇德后洋三十五世立诚,大伦村三十六世士英,盛家桥北支三十六世綮庚等修纂。吾族原有此谱,毁于文革之难。经多年寻访,现已取得大部分的復件、抄件。(该谱载崇德、海宁五支,其中邱汇于嘉庆十七年已单独续修,故该谱中邱汇只存康熙谱所载的世系。)
第四谱:吕氏续谱(谱名不详),圆谱时间约清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年)。手抄本(未付梓,据悉曾抄有几套),海宁盛家桥北支三十九世丕时公等所纂。已知盛桥禹年、梅卿,丁桥南樛,参与采访。此谱毁于文革,现尚未找到此谱。
吕丕时,字雨声,号月峰,曾在吕氏续谱手抄本中,手书“开宗明义”,并题诗一首:“派自神农衍,源从尚父来;簪缨绵北宋,姓氏记东莱。”
嘉庆版《吕氏宗谱》残本中,夹有一张毛笔书写的纸条,全文如下:“光绪十七年岁次辛卯五月初六日,盛桥梅卿、丁桥南樛,采访春富庵,查有顺世、上达公之后裔,名叙庆,三大不愿入宗,忘本无志,有痴弃之。”
吕延龄所撰的“石门吕氏续修谱系序”一文中记载:“庚寅(即光绪十六年)之秋,海昌盛桥支禹年持谱来访,余查世系与之吻合,幸禹年已从事续修,闻属笔而综其事者为许广文壬伯,敢不相助成之?”光绪十六、七年还在采访之中,圆谱约为光绪十八、九年。既然采访崇德富兜派,此谱有可能包含崇德派的世系。
第五谱:重修《吕氏宗谱》、续修《吕氏宗谱》,而今尚在进行之中。但履步艰难,进展缓慢。主要原因:一是至今无法找到光绪十八、九年的宗谱,嘉庆十八年的宗谱也难以找全。没有光绪谱,二百年来的家族史已无文字记载,崇德、海宁两地的大多宗人不明世系、难以接续(目前只有少数能与老谱接续)。若能找到光绪谱,可使更多的宗人明确世系,虽一百二十余年无文字记载,尽管续修有难度,还有希望能使更多宗人得以接续。故寻找光绪谱乃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二是目前大多宗人不知所自出,不明祠派(分支)、字辈(世次)。故宗族观念相对淡薄,对续谱缺乏热情与支持。三是续谱需要人力、财力,需要有许多人热心去做续谱之事。仅少数人而为,单枪匹马,亦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家谱是珍贵的历史文献,盛世修谱,是家族之大事。续谱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人人参与,亟需有更多的志愿者去联络宗亲、调查采访,寻找原有宗谱、收集相关史料,收集续谱资料等等。故期待更多的有识之士能积极参与,共同为崇德、海宁吕氏续谱效力。尽管目前还只有少数世系明确者载入续修的宗谱,但能使宗谱得以延续总是好事。有待继续努力,联络两地宗亲,进而摸清世系,扩大续谱面,期望能使更多人续载于宗谱。
新昌孝字迁崇德、海宁派历次续修宗谱之谱序
(据已有的史料)
吕氏家乘序
从来世有事异而理同者,莫如史与诗以及谱夫。史以考古而征今,诗以劝善而惩恶,犹谱以识源而知流也。故史书君臣、父子为善为恶。诗载家国天下,孰正孰邪。犹谱之纪纲,祖孙、叔侄有贤有否也。岂得曰“贤者吾祖父、吾子孙,而不贤者非吾祖父、非吾子孙耶?”惟见祖父之善言懿行,则爱之、慕之、法之、效之。其损节败名,则去之、弃之、鍳之、已之。将使愚不肖者可化为圣贤,而无遗羞于前人,至使后之讥刺也。所以兴于诗曰“善者可以感发人之善心,恶者可以惩创人之逸志。”而读史者曰“监古不远”。一如阅谱者之不但识其源流而已。至若他支之谱,有贤无否,卽知世系非眞,安得谓隐恶扬善,直在其中。拘小节而失大体,乌足垂后世,使之光前而裕后也。兹余家世系,自神农迄于汉晋,其间之贤否,昭然不爽,确然可据,并无一毫蒙昧不犹夫。诗之有贞淫得失,史之有忠孝奸佞者耶。是为序。峕:
后晋天福六年春三月,招讨使转兵部侍郎,卽名天福侍郎院派,裔孙:琦,字辉山,题于济美堂。
(注:兵部侍郎吕琦,即吕延之七世孙,吾族嫡祖。)
吕氏世系序
尝思混沌以前,天地未名,何有人世?迨盘古辟乾坤,三皇起政教,有巢氏构木,燧人氏烹餁,伏羲作书契,首姓氏通媒妁,以礼为婚娶。故余家世系、序次、纪传,断自炎帝。如水之有源,而木之有根也。昔晋安帝使李将军寻求遍访,诸书火灭。凡圣经贤传、诸子百家之记载,尚有鱼鲁混讹、前后互错。何况家乘,无有差谬?余今通阅梦奇、琦、咸休三公,俱系五服兄弟,分为三院。侍郎院派谱系,皆以唐延之公为近支始祖。迨余先人,邀天地之福、祖宗之灵,生我蒙、宪、亶、寘、定、雱昆季六人,遵父命分为后吕、前吕、迭石竹吕、中吕、南吕、北吕六派,而使后嗣各识其渊源。今再辑谱系,何可以不知妄作哉?所以,与诸昆弟商修谱系,仍推唐延之公为始祖。此犹述而不作之心也夫,故特弁之于首。时:
宋绍兴二十七年春三月上澣,后吕裔孙:蒙,字仲晦,号文正,题于新昌之水心阁。
(注:吕蒙,吕延之十四世孙,新昌三世祖,孝字派祖,吾族嫡祖。)
吕氏世系诗 宋龙图阁学士吕渊撰
山发昆仑 布列九州 水宗四海 各有源头 万殊一本
尽可推求 人本乎祖 岂不知由 余乃姜姓 神农裔流
伯夷典礼 尧锡为侯 佐禹治水 心膂之俦 遂封于吕
尚父成周 武王锡爵 封于营邱 后有桓公 正而不谲
攘夷尊周 伟哉霸业 列于春秋 于今为烈 康公七世
有孙曰礼 自齐奔秦 昭襄聘起 柱国少宰 侯封北平
子曰伯昌 孙曰吕青 佐汉高祖 入关有功 封信阳侯
谥曰胡公 居于彭城 子曰马童 为汉骑将 追羽乌江
爵封中水 荫袭延长 子夷共侯 霸尚书令 娶王殷女
门阀称盛 霸孙曰征 尚书长史 葬于掖城 乃生二子
长陵太守 次隆刺史 陵传五世 有孙曰德 仕于曹魏
至二千石 子肇别驾 生子曰虔 魏徐刺史 侯封万年
世居东平 吕氏宗焉 虔生二子 曰翻曰鹄 翻袭父爵
鹄亦禄 翻之元孙 名曰双周 封齐郡公 厯刺诸州
其孙永吉 袭封承休 鹄子行均 东平郡伯 孙十刺史
一时烜赫 十五世雄 唐左监职 家世河东 始迁莫识
雄生三子 崇礼崇粹 孟讳崇嗣 父以子贵 崇嗣二子
延之居先 次曰从之 唐左赞善 御史延之 开元进士
升秩浙东 节度大使 一子讳渭 官剌七州 追封仆射
没后恩优 温恭俭让 四派以分 衡州刺史 籍载吕温
恭官防御 俭为骢马 让右庶子 宗元相雅 让生三子
两登进士 熀兵员外 晋州刺史 烨第咸通 煜为不仕
修道庐山 洞宾仙是 温子曰鎭 孙项刺史 因官莱州
留家于彼 生韬县令 仕唐末纪 韬子梦奇 兵部侍郎
长兴一院 谱系分张 龟图龟祥 南府北府 龟图号南
文穆之父 龟祥号北 文靖之祖 文靖五子 公著为雄
哲宗名相 赠申国公 谥曰正献 永播清风 长子希哲
亦谥荣公 次曰希绩 朝议崇封 季曰希纯 待制以终
荣公长子 好问称忠 封东莱侯 来家浙东 夫人王氏
乃生本中 揆弸用忱 五桂齐荣 弸生大器 实诞伯恭
隆兴进士 秘阁优崇 宋文为鉴 靡所不综 倡道于婺
为世儒宗 俭宽贞珣 咸有咸休 居于汲郡 卽今卫州
休户侍郎 仕于后周 显德一院 名播千秋 曾孙大防
史册兼修 哲宗贤相 不立党游 遭奸谪贬 卒于虔州
恭居幽州 为寿之祖 寿举进士 官终县簿 其子名兖
判节度府 守光篡弑 诛夷苦楚 生子曰琦 年方十五
父客赵玉 负逃险阻 后仕晋高 侍郎兵部 大德难酬
事赵犹父 名天福院 俱备宗谱 国史具陈 名扬邹鲁
长子余庆 太祖叅政 操戈伐蜀 四方平定 幼乃讳端
司徒仆射 太保平章 侍郎门下 谥曰正惠 仁厚长者
女适宗室 四子登仕 曰藩曰荀 国子博士 蔚补中舍
出佥军事 蔼官进马 先兄而逝 蔚生子玖 客居永康
荀用子恩 赠官侍郎 夫人张氏 亦受封章 子男凡六
谏说谔谘 谘登进士 讷为五儿 讷弟曰诲 为第六支
说字商佐 来衢作客 心悦龙邱 因而占籍 生子由仁
孙防居嫡 熙甯登第 太中官职 胤分二派 居水南北
岑山前桥 实由肇迹 诲字献可 人中之彦 景佑登科
三居谏院 进位中丞 旋遭凶变 司马温公 叹其先见
有子四人 长曰由庚 由礼由圣 幼讳由诚 庚簿金水
圣作监丞 礼官监簿 曾举明经 诚知袭庆 死节膻腥
其子有七 两丧金兵 第三子傅 有子绍清 自蜀赴阙
愬祖忠情 诏加三官 二子荫承 书名国史 千载光荣
长子讳亿 大理事评 第五子倬 太学舍生 建炎南渡
同随驾征 亿来居越 择于新昌 带祖骨殖 奉厝雪塘
身葬苍岙 宅兆孔臧 乃生三子 集为长房 其仲其季
绍庭绍彭 集弗及禄 中岁而殒 葬于杜潭 墓名祥笋
娶剡吴氏 孀居无损 生有六男 英敏奇特 房分孝友
睦婣任恤 孝蒙后吕 友宪迭石 亶号睦房 前吕是宅
曰寘定雱 号婣任恤 各宅一区 俱官右职 定遇覃恩
得膺封册 母封安人 父赠武翼 琰赠宣教 蒙子第二
瑾乃亶生 亦赠承事 宪生二子 璟瓌相继 璟生全之
出身进士 雱孙颐之 抡元浙试 琰生元之 亦登进士
正宜徽之 元之诸弟 幼弟声之 继兄登第 元之二子
曰遵曰逢 遵为国录 曾第春宫 宜之生暹 娶福邸女
阶授郡马 光荣闾里 暹弟名迁 一子应举 官任迪功
亦由进士 瑾子冲之 庆元进士 佥判南康 官阶奉议
冲子二人 长曰惟用 与弟曰通 俱由乡贡 用卒太学
未沾禄俸 通赠朝散 子官褒奉 纲其长子 绍定进士
勇退隐居 终身不仕 弟曰秉南 同兄登第 累官农卿
积阶朝议 秉南子嵘 台州司理 四世联科 宗族罕比
绍庭来迁 会稽南乡 地名平水 秦望当阳 一子正己
学士承芳 生有四男 光远长房 以荫补官 授职为郎
扬远明远 叔仲二房 季名昭远 曾守武岗 光远长子
卽渊父锵 次鐩县令 与父俱亡 渊承祖庇 叨预冠裳
亦为学士 承乏吴邦 忝生三子 仅续书香 大郎景伯
教授维扬 景山胄监 景阳郡庠 明远乏嗣 扬远生镗
镗生子浩 官将仕郎 娶管鉴女 赘居于江 彭徙山阴
县之北乡 地名陡亹 密迩三江 生子一人 名为世良
善于居室 家道颇昌 倬居东阳 一子绍义 善饮能诗
养高不仕 为爱淸潭 号以寄志 有子三人 友德进士
定夫友之 业儒未试 凡兹诸吕 公侯之裔 虽各散处
并河东系 始显于唐 再振五季 三院分派 一时称异
入我宋朝 闻望尤着 大魁一人 三公九位 拜相有五
平章居二 列卿侍从 难以数计 阀阅之盛 冠于当世
我祖中丞 天福院裔 积德厚深 庆钟评事 评事南来
相传七代 子孙蔓延 随处皆在 继继承承 无不昌大
余籍会稽 亦其流派 德虽不肖 颇知敬爱 常念诸宗
始同一气 族大而分 遂因以异 日隔情疎 往来礼废
称谓莫知 途人相视 余为此忧 爰修谱系 叙其源流
列其世次 断始节度 终余孙辈 厯五百年 合十九世
庶几先今 世代可识 凡我子孙 实膺余庆 宜念尔祖
聿修德行 毋卽慆淫 毋流邪佞 诵诗读书 入孝出敬
黾勉承家 继美先正 君子之泽 庶不斩罄 如尔罔念
具曰予圣 福善祸淫 上天之命 余泽旣尽 难保全盛
夙兴夜寐 可不兢兢 豪杰之兴 不待文王 自我作祖
可以显扬 其源旣深 其流自长 尔胤永锡 世德重光
余辑兹谱 日征月迈 祖功宗德 文献备载 展卷一观
尽知其派 谛听余歌 远延百代
宋宝佑四年
(注:吕渊,新昌吕亿六世孙,吕绍庭玄孙,吕延之十七世孙,新昌迁会稽平水派。)
吕氏三院宗谱序     明大学士秀水吕原               
客有持宗谱而问予者,曰:“宋理宗时,龙图学士吕渊,由新昌而徙居于会稽平水,修其宗谱及谱成,而学士詹骙题其卷曰‘三院华胄、四相名家。’夫所称四相,则正惠公端、文穆公蒙正、文靖公夷简、正献公公着是已。若所称三院之胄何也?”予应之曰:“不佞固三院之耳孙,由新昌徙者也。学士修谱以唐之御史中丞、浙东节度使延之为始祖,以为延之而上,其世次未可详也。延之旣有名于唐玄、肃二宗之时,而其子渭又贵为七州刺史,赠尚书、仆射,有温、恭、俭、让四子。温之孙曰顼,顼之孙曰梦奇,于后唐长兴中为户部侍郎。恭之孙曰寿,寿之孙曰琦,于晋天福中为兵部侍郎。俭之孙曰贞,贞之孙曰咸休,于周显德中为户部侍郎。梦奇也、琦也、咸休也,皆仆射渭之五世孙也,而官乃同为侍郎,但一仕后唐、一仕晋、一仕周,相前后仅十余载,而代已三易,乃各以其逢主之年,分为三派。故梦奇之后则曰‘长兴侍郎院派’。而梦奇之孙,则有文穆公蒙正。蒙正之侄,则有文靖公夷简。夷简之子,则有正献公公着。公着之孙,则有尚书、右仆射、东莱侯好问。好问之子,则有直学士院、文靖公本中。好问之曾孙,则有国吏院编修祖谦,而长兴之派远矣。琦之后则曰‘天福侍郎院派’。而琦之子,则有叅知政事、赠侍中公余庆,司空、赠太师、中书令、正惠公端。端之孙,则有御史中丞公诲。诲之子,则有袭庆知府、死节公由诚。由诚之子,则有大理评事公亿。亿之孙,则有孝子蒙,又有显谟阁学士正己。正己之曾孙,则有龙图阁学士渊,而天福之派远矣。咸休之后则曰‘显德侍郎院派’。而咸休之孙,则有太常博士、赠侍郎公通。通之子,则有比部郎中、赠太子太保公蕡。蕡之子,则有仆射、赠太师、宣国正愍公大防,而显德之派亦远矣。”客乃叹曰:“吾今而后知吕氏之所以三院称也。然仅称四相,则亦有未确者。”予曰:“何居?”客曰:“正献公公着与正愍公大防,皆仆射渭之十世孙,御史大夫延之十一世孙也。正献与正愍盖鴈行之兄弟,而同于哲宗朝拜相,其相去仅数载,高宗时又有颐浩以贤相称,乃延之第四孙让之后也。詹学士题谱,不曰六相名家,而曰四相何哉?今公乃三院耳孙,由新昌徙秀水,幸遇明天子,以大学士翔于殿阁,将炳然以相业显名。然则公家之谱,题曰七相可矣。”予曰:“公虽知宋有六相,不知相唐而以肃谥者、更有諲也。”客笑而去。予乃于宗谱前,述其与客应答之详,以示子孙茫然而不知有三院之祖派者。
天顺四年春日书
(注:吕原,新昌孝字迁秀水派,吕延之二十四世孙。十九世吕玹,字驾南,由新昌徙嘉兴秀水,为始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氏宗谱四大传系之二
搜浪视线 莱州 广电 胶东在线 烟台县市区
汪氏宗谱序
八仙吕洞宾身世之谜揭开 与上虞吕氏有关
宋朝董氏的修谱
福建黄氏世谱源流世系编若干问题探析--黄潛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