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丘师院图书馆馆藏精品家谱推介


1.[河南商丘]宁陵吕氏家志:六卷,(清)吕作善[等]纂修,据清同治四年(1865) 递修本复制,线装,6册。

 

主要内容:吕慎多(吕坤之孙)序,例义,吕氏宗约图、宗约谱,世系,跋及后序等。此为明代吕坤后人所修之谱,体例规范,版式规整,《例义》及《宗约谱》文献价值甚高。

吕坤(1536 -1618),字叔简,一字心吾、新吾,自号抱独居士,明代归德府宁陵(今河南商丘宁陵)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吕坤刚正不阿,为政清廉,他与沈鲤郭正域被誉为明万历年间天下“三大贤”。主要作品有《呻吟语》、《实政录》、《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


2.[河南睢县]汤氏家谱:四卷,(清)汤培源纂修,据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六修本复制,线装,4册。

 

主要内容:卷一,题额,家传(宋代),世系图,序跋,宸章,传(元末至清代),文翰,挽诗。卷二,文翰。卷三,文翰。卷四,世系图。此为清初汤斌后人所修之谱,无目录,编排稍乱,但史料丰富,文献价值甚高。

汤斌 (1627-1687),字孔伯,号荆岘,晚号潜庵。河南睢州(今河南睢县)人,清朝政治家、理学家和书法家,官至工部尚书,卒谥文正。汤斌一生清正廉明,是实践朱学理论的倡导者,所到之处体恤民艰,弊绝风清,政绩斐然,被尊为“理学名臣”。


   3.睢州王氏崇祀名宦乡贤录,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木刻本。线装,1册。末尾6页内容有缺损。

 

睢州王氏为睢州“四大户”(汤、王、袁、蒋)之一,其族在清代名宦辈出,代有贤人。是书一是汇集了王逢元、王震生、王嘉生、王组四人崇祀名宦祠的相关材料,包括宦地绅民及地方官的申请材料、上官的批覆材料等,材料中有条列数人之主要宦迹;二是汇集了王震生崇祀乡贤祠相关材料,包括睢州绅民和地方官的申请材料、上官的批覆材料等,材料中有条列王震生之贤德事迹。

王逢元,曾任福建邵武府知府。王震生,诰授朝议大夫,提督江西学政,按察司佥事。王嘉生,勅授文林郎,江西建昌府推官。王组,勅授文林郎,直隶正定府元氏县知县;诰授奉政大夫,湖广宝庆府知府。光绪《续修睢州志》有传。

 

4.[河南商丘]睢阳尚书袁氏家谱,袁长美总编、袁德茂[等]主编修,2003年铅印本。线装,1册。

主要内容:图考、诰封、奏疏、传记、艺文、文物、墓志铭、序言、记事、世系、后记等。世系内又分十一卷。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文献价值甚高。

睢县,金元时期始称睢州;明初于睢州设睢阳卫,因此睢县又称睢阳。睢阳袁氏为睢州“四大户”(汤、王、袁、蒋)之一,原籍安徽凤阳颍州,始迁祖讳荣,仕元为陕西行枢密院知院,明洪武二年归附积有战功,授神策卫百户昭信校尉,世袭睢阳卫右五所百户,遂家于睢州。传至八世袁可立(1562-1633),明万历十六年戊子(1588)举人,十七年己丑进士,以右佥都御使出任登莱巡抚,是坚定的主战派抗清将领,主张武力抗清和积极防守,并力主全面控制朝鲜,官至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光禄大夫。九世袁枢,任河南布政司参政大梁兵巡道,为政清廉,书画功力颇深,被誉为明末著名书画收藏家、鉴赏家。十世赋诚,任广西新宁州知州。

   5.[河南商丘]睢阳沈氏家谱:八卷,沈长治、沈长瀛等纂修。据民国二十三年八修石印本复制。线装,9册。


主要内容:卷一至卷五,序跋,世次。卷六,艺文(墓表、本传、诰赠文、谕祭文),派略(一修、续修)。卷七、八,派略(三修至八修)。派略,即世系。据谱序,睢阳沈氏家谱,创始于沈鲤。沈氏家谱每四十年一续修,世世不爽其期。昆山祖道兴,生子福一、福二,福二自江苏昆山迁居归德,是为沈氏迁归德之始祖,道兴称昆山祖。

沈鲤(1531-1615),字仲化,号龙江,归德府(今河南商丘)人。明代万历年间著名政治家、理学家。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进士,授检讨。神宗立,进左赞善。累迁吏部左侍郎,好荐贤士。擢礼部尚书,修《景帝实录》。拜东阁大学士,加少保,进文渊阁。年八十五卒,赠太师,谥文端。沈鲤一生为人正直,为官清正,被推崇为贤相。历嘉靖、隆庆、万历三朝,被称为“三代帝王师”,世称“沈阁老”、“归德公”。卒后,谕祭文中称赞他“乾坤正气,伊洛真儒。”有《亦玉堂稿》、《文雅社约》、《南宫草》等传世。

   

   6.[河南虞城]虞邑范氏族谱:五卷,范传幸主编。2012年刊印九修本。精装,5册。

 

主要内容:彩色图版,凡例,序,世系图,世系考,传记,旌表诰命,官秩与名宦,族礼,祭礼、祭文,祠堂,义田,墓碑,墓志铭,茔图,艺文,史料,大事记,捐资名录,跋,附录(新版族谱收藏名录)。


   7.[河南永城]丁氏族谱:三卷,永城丁氏族谱编委会编,2016年排印本。

主要内容:第一卷,修谱资料(谱序、其它相关资料),图腾、始祖像,名人录、功德榜,家训,辈次,堂号,大事记,名人传记,碑文(祭祖碑文、圣旨、金匾)等。第二卷,文学艺术资料(书法、赞文、文学作品)。第三卷,内分卷一上册、卷一下册、卷二上册、卷二下册、卷三全册、卷四上册、卷四中册、卷四下册共四卷八册,均为世系。

永城丁氏明清时期即为望族,以丁魁楚为代表,中进士做高官者人数众多。

丁魁楚,字中翘,号光三,河南永城市马牧乡丁老家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南明福王时期,任两广总督,加兵部尚书衔。清顺治二年(1645)五月,福王弘光政权亡,唐王朱聿键又在福州建立隆武政权,丁魁楚仍以原官协理戎政,后封平粤伯。隆武败亡,与吕大器、瞿式耜、李永茂等拥立桂王朱由榔,受命为首辅。后欲降清,被清将李成栋诱杀。丁魁楚堪称南明历史的一面镜子。


8.[河南商丘]睢阳余氏家谱,余恩科、余士金等纂修。民国三十三年五修刻本。线装,原有卷数册数不详,现存1册。

 

主要内容:茔图,族规序,祭田,族会,永思田记,祭田规戒等。

是谱一修于明万历三十四年丙午,二修于清雍正二年甲辰,三修于乾隆五年庚申,四修于光绪十六年庚寅,五修于民国三十三年甲申。

 

9.[河南商丘]睢阳余氏家谱:六卷,余学曾、余方舟纂修。据1986年六修油印本复制。线装,8册。

 

主要内容:历次修谱序文,凡例,考异(原姓录),世系,家传,恩命,志文,茔图,祭田,族会,原籍等。各册编排较乱,但保存旧谱内容很多,史料丰富,文献价值甚高。

据旧谱,原籍添骥公,江西饶州府浮梁(今景德镇市浮梁县)人,配安人陈氏,生三子。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长子孟一公克让避乱入杭,居四明宁波府,明洪武初以人材举官衢州府知府,为浙宗。仲子克铭在浮梁守茔,为饶宗。三子克俊从明太祖征讨有功,钦赐名安,以功官颍上千户侯昭信校尉,洪武二十二年调睢阳卫,署指挥佥事,遂世官睢阳(今商丘),可称睢宗。克铭曾孙彪由浙江宁波举人官常州府无锡县训导,住金陵(今南京);八世孙纶公来倚睢宗,客居睢阳,遂家于此;九世贤公,生十世洪崖公余珹,明末仕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入清授文华殿大学士,不拜改经筵,授太子经。

 

自浮梁迁睢之余氏,一支为余安后人,世袭军职,子姓繁衍,率务农业,六世上用始习文墨、中武举,并以诗书教子孙为族人倡,至八世镗(隆庆四年庚午举人)、钦(崇祯元年戊辰进士)兄弟相继登科,此支余氏遂为睢阳望族。另一支为余安仲兄余克铭之后人,辗转迁来睢阳,至十世余珹,亦成望族。同源两支族属繁衍,文学科第相望,明清两朝甚为兴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梁国新考(3)
梁郡(地名)
戚建庄:美丽河南诗歌书法(之十六)
家谱的体例(六)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
关于家谱编纂的几个问题(这次算找全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